看到那么多的灾难,看到那些数据,汉和帝只觉得一阵阵的心悸,脸色铁青的他快要呼吸不过来了。
旁边见到他这样的宫人们看的一阵阵心惊胆战。
请太医的请太医,每个人都开始慌了起来,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汉和帝只觉得心烦气乱。
“怎么会这样,朕的天下为什么会这样?”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天幕说的那些灾难,还不是单单的一种而是好几种。
汉和帝哭丧着一张脸,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
他现在也不在乎什么邓绥有什么心机了,只觉得这个女子能把这样的天下延续下去果然是有才的。
或许正是上天看不过去了才派人来拯救的呢。
汉和帝苦哈哈的这么自我安慰着自己,但也没有忘记连忙吩咐让人好生的伺候着邓氏。
这可是关乎他们大汉未来天下的人物,马虎不得,半点都马虎不得。
万一自己最后真的挺不过天命呢?
虽然汉和帝不想死,但是有的时候命数这个东西那是没办法的事情。
万一到时候他一命呜呼了,在皇子还小的情况下又没了邓氏那谁还来安抚这天下?
汉和帝现在是不敢赌这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的。
看了一眼周围毕恭毕敬的人们邓绥满脸的恍惚。
谁能知道刚刚她就差点儿死了,现在却又被人这么毕恭毕敬的伺候,当真是风水轮流转。
可她也高兴不起来。
毕竟现在活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在东汉的百姓们只觉得上天仿佛是在跟他们开玩笑一般。
他们傻傻的看着那天幕,久久都无法回过神来。
天幕都说了什么?
这一场灾难离他们即将不远。
百姓们最怕的是什么?当然是天灾人祸。
人祸尚且可以避免,可这天灾呢,他们要如何避免?
古往今来,哪怕是帝王也对这即将到来的天灾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天灾往往都是不可预估的。
而百姓们就更没有办法了,他们靠的从来都是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活着,可现在上天却给他们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
天幕上面说的那些灾难哪一个不是恐怖的,可现在天幕却告诉他们,他们他们即将面临的不只是其中的一场而是全部……
百姓们看着那焦黄的土地只觉得一脸灰败,生无可恋。
“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呀!”
“老天爷呀,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我们?”
面对这样的世界末日他们还能做什么?
东汉的百姓们只觉得一片茫然,身上的活力在那一瞬间就全没了 。
……
天幕上所有人看到这里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后东汉后面的那些朝代的人尚且只能同情,可东汉前面的那些人就是一阵阵的心悸了。
庆幸的同时却又不免的悲哀。
他们庆幸他们没有生活在那样一个年代,可悲哀的是无论是哪个朝代天灾都是一个不可言说的禁忌。
自始至终天灾,这两个字都像是罩在百姓们头上的一个紧箍咒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临却也从来没有断过。
刘邦更是在他自己的寝殿里面急的团团转。
双手背在背后走来走去,时不时的看一眼天幕,眼中更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以为秦末时期的秦雄争霸就已经是够惨烈的,可那些大多数都只是人祸造成的而已,又哪里能比得过天灾的无情。
哪一次的天灾不是死伤无数,尸横遍野,可偏偏倒霉催的东汉却这么悲哀的全部都遇到了,并且还叠加在了一起。
“这是天要亡我大汉吗?”
刘邦仰头看着天幕好久,无奈的长叹了一句,语气中全是无力的悲痛。
可就算这样他又能怎么办,尚且不说东汉距离他现在有多远,就算不远他又能如何。
面对天灾他终究还只是一个凡人,根本没有那种扭转乾坤的能力。
……
嬴政看到这里也是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终究他们面对这个还是无力的,能做的也只能是预防。
【因此,邓绥连续10多年打开国库粮仓赈济灾民。
可以说,在邓绥临朝听政的大部分年间,最大的敌人就是喜怒无常的老天爷了。
为了有更充足的财力赈灾救民,她严以律己,每天只吃一肉一饭,杜绝浪费。
还下令宫里不得再制作奢侈精美的玩物,变卖宫中珍宝,禁止狩猎,降低祭祀标准等等。
为了减少开支,她遣散了原来的宫女杂役近千人,分批实行大裁员。】
【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位太后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苛刻到这种程度。
这些节省出来的费用每年高达数千万钱,为解决民生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快快给朕记录下来,一个字都不许漏。”
汉和帝早就已经叫专门记录的人员到他的跟前来了,如今听到这些方法就赶紧适应官员记录下来。
不过看到最后这一个遣散宫人时汉和帝还是震惊了一番。
他震惊的倒不是宫人被遣散,而是遣散了这些宫人之后所节约下来的钱财。
每年就可以节约下数千万钱?
汉和帝以前从来没有计算过这个问题。
数千万,他的私库里都没有这么多。
汉和帝突然就有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如果他现在就开始把这些没有用的工人遣散了,那么每年有数千万的钱,这十年间他岂不是可以省下一大笔庞大的数目。
到时候就可以把这笔钱用到赈灾上岂不是一举两得。
汉和帝在心中默默的盘算了一下,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这个邓氏果然是个有想法的。
现在汉和帝已经对邓绥升不起来任何杀心,毕竟她可是救了大汉王朝的人物。
不就是野心大了一点儿吗,这有什么。
只要最后还是他刘家的江山就行。
【此外,她还运用借贷土地的办法,四筹措救灾费用,另辟蹊径。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农业技术与移民举措开发江南,不仅促进了南方的发展,也解决了粮食的问题。
南方有大片的平原,河道纵横交错,非常适合农业发展。
正是在邓绥的主持下我国才开始有计划的开发南方。
这个举措的历史价值已然跨越了当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