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虽只建了一进院子,但是也仿照宋掌柜建了倒座房拿来开了间刘记杂货铺,为此东西厢房面积窄了不少。
刘勇本以为到了正定县还可以捡起打猎和烧炭的买卖,却不想,这北方冷是冷,但是根本没有太多的木柴,和荆州遍地是山遍地是树不一样,这里的山有是有,但是一半是秃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此地靠近煤矿,煤价对比柴炭要低廉不少,不少百姓都以燃煤代替了柴及炭。
当然,因为燃煤会有恶气,官僚阶级还是以柴炭为主。
而狩猎技能在完全不一样的地域,完全不一样的猎物上也失效了大半。为此刘勇不得不请教宋掌柜,后才开了一间杂货铺维持生计,因此两家人的关系也比其他人要紧密一些。
尽管生活安稳且相对富裕,但是宋微月一直相当有紧迫感,她不乐意一直活在内院当个无所事事的小姐,尽管宋掌柜多次强调既然认了四位姑娘做女儿,便会履行身为父亲的义务,以后婚嫁上也会仔细相看并会出一定的陪嫁。
但是宋微月一直相信两句话,第一句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第二句除了生我的父母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
所以等粮铺的生意上了轨道,宋掌柜请了合适的员工后,宋微月除了管理内院的开销,外院跟铺子上的事概不沾手。
四位姑娘里面,宋微霜极少出门,为此宋微风宋微雨出门次数也少,只有宋微月因着经常要购置柴油盐酱醋茶这些基本是天天出门。
正定县作为大昭朝和大蛮之间的桥头堡,自大昭和大蛮之间签订和平协议后,虽然没有互通往来通商,但是大蛮的百姓过来以物易物或购买粮食,也不会有官员说不许。只不过不会有特意的互通来往的访市罢了。
宋记粮铺做为正定县第一家粮铺自然而然就有了先天性的优势。
哪怕是生意越来越好,宋掌柜的店都开去了雍州府,并且宋掌柜还给四位姑娘每个月开了五百文一月的月钱作为零花,但是就像宋微月一直坚持喊宋掌柜宋爹一样,她始终坚持只有靠自己双手得到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尽管和宋微霜意见相悖,但是幸好宋微风始终如一。
宋微月在住进新房第三个月租了一间门面花了五两白银,租期五年,租金一年一交。
租这个房子的时候,宋微月全身上下只有三两碎银并十四文铜钱,这三两银子还是宋微月一个月五百月钱加在米铺上工一个月五百文的工钱慢慢存的,后又向宋微风借了五两银子,向宋勤书借了十两银子。
租的这间铺子极短的时间内开了张,挂上了宋记煤铺的招牌幌子。招牌幌子上除了宋记二字就是一个黑乎乎的蜂窝煤,蜂窝煤中间写了一个煤字。
这个时候,百姓一般称呼煤为大炭或者泥炭,但是宋微月为了让百姓自内心认为泥炭和炭是有区别的,故在招牌幌子上用了煤一字,而不是大炭或者泥炭。
开业当天,鞭炮声噼里啪啦中,宋微月看着挂在屋檐一侧的招牌幌子,告诉自己等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做一个宋记煤铺的牌匾挂上去。
对,你们没看错,就是卖煤。
这个想法宋微月放在心里放了三个月,自搬进了新宅,进了厨房,看见这个燃煤的炉子开始微月就有了这个想法。
这种炉子既可以烧柴也可以烧煤,为了排出废气,还特地修了一个大大的烟囱。
为了物尽其用,还特地在东厢房的左隔房盘了炕,但是其他的房间取暖就只能依靠烤火炉了。
便是如有着宋记粮铺的宋家都只能做到如此,想来大部分百姓家取暖都是靠火炉,而煤价对比炭价那是便宜了一半不止。
而且宋微月想到了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叫蜂窝煤。
将煤与黄泥以七比三的比例加入水活到可以捏成团的样子,用蜂窝煤的模具将煤团填充制成蜂窝煤的煤胚,在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即可。
为了制蜂窝煤,宋微月又租了一个院子,不过对比商铺,民宅可谓太便宜了,一年才一两白银。
宋微月又请了周叔和李叔(香椿事件)过来造蜂窝煤,一个月二百文的月钱,而后请了田大牛家的大儿子二儿子做伙计,一个月一百五十文月钱,但是答应每个月拿出半成的利润作为奖励。
宋记煤铺便在鞭炮声下开张了。
此时的煤是六十文一旦,炭是一百八十文一旦,而将煤做成蜂窝煤后,宋微月准备卖五十五文一旦。每卖掉一旦蜂窝煤,除掉煤的成本,利润在十三文左右。
为了普及蜂窝煤,宋微月开业之际,打出了每天前五十位到店可免费每人领十块蜂窝煤的口号,开业只发三天。
所以在开业以来,每天一开门就是人山人海,但是领完五十位免费蜂窝煤后便门可罗雀了。
为此田大牛的大儿子田长树二儿子田长粮还十分忧心的找到宋微月要求可以每个月只要一百文一月的工钱。
但是宋微月只让他们好好安心干,到了第四天,宋微月拿出五十个早就交代好周叔和李叔做好的蜂窝煤专用炉灶,就是那种用泥土捏成一个圆柱体,中间空出放制蜂窝煤的口径,底下铺上几根铜线,铜线下方掏出一个洞作为通风口。
这种炉灶只能拿来烧蜂窝煤或者放少部分的煤块或者木炭也可以烧,但是烧柴火就不太成气了。没办法木柴一旦只要二十文。
而这种炉子里面除了铜线稍微值点钱,其他的构造都是泥土,除了费点时间倒是不用什么成本。
微月在店里卖这种炉子标价是二十文一个。
有了价格才会有占便宜的心理。
果然自第四天开始就慢慢的有了生意,人们也慢慢的发现,烧蜂窝煤对比烧煤和烧炭更加经济实惠,而对比烧柴火又没有火花,点燃房屋的概率在平时注意下也不大,生意便慢慢好了起来,甚至逐渐慢慢风靡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