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沽。
不时有炮鸣。
海面上能看到大量的船只残骸,冒着火焰与黑烟,看得人心慌慌。
海浪扑打,不多时有一些旗帜被冲上岸。
送到了王三的面前。
“郑。”王三看着展开的旗帜,缓缓念着,“难怪孙承宗反应会这么快,原来是直接抽调了运粮的郑氏船队。”
王三身边,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正在抖掉披风上的风霜:“郑芝龙终究是海防游击将军,他插手此间事,也是正常的。不过三叔,天津城已经克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把重心放在顺天府,天津这里有岸防炮在,还有陆军,郑芝龙的水师,必然不敢上岸。”
王三看了一眼来者,王信。
“让你押运的机械送到承德了?”
“是,已经停放承德兵工厂了,我来之前,已经有一条铁炮产线投产了。”
王信将兵工厂的报告递给王三,打开火漆看了两眼,王三终于露出了一抹笑容。
就在此时,有人惊呼道:“北面来了一条船,挂……挂林字旗。”、
王三抬起头,皱眉来到了大号望远镜上,越过海滩,看到了海面上忽然从北塘方向驶来一条船,挂着林字旗。
这一条船很快来到了郑芝龙的势力范围,融为一体后,不多时郑芝龙的船撤了。
“陛下,北塘来报,我们在北塘码头的守军,遭到了突袭,有千余倭寇打扮的人,护送一个青年离开。不过千余倭寇,只有三百人逃走,而且我们在他们的军中,缴获了这种武器。”
一个人将武器递给王三。
“神机4327!”王信大骇。
王三则是面色如常的拿过来搬动,露出里头的机括说:“不是,是掣电铳的改进版本。”
“这……”王信表情凝固了几分,“北方有如此制造实力的全在东面,但南方的话……”
“广东货,佛山铁。”王三敲了敲手中的武器,虽然和神机4327很像,但这玩意儿的膛线只有两根,比不上神机的五根膛线。
不过,大明南方的火器,终究是迭代了。
“缴获了多少这样的火铳?”王信又问来报之人。
这人想了想回答:“末将离开之前,抓住了找到了一百多条左右,敌人约莫有三百条。所以,大概能弄到两百条。”
“三百!不低了!”王信表情不怎么好看。
他是知道上次王三带着三百神机,就打出了什么样的战绩。
南方一个势力能弄出三百条,那保不齐其他的势力也有,这可不好对付。
王三这边装填了一下火药,然后试射了一发,百步外的一处瓦当,当场被他击碎:“果然,大明的南方,才是这个时代最强的生产中心。只要有样品,他们就算是手搓,也能给你弄出丐版武器。
装填速度,威力都只有咱们的六成。
但只要给他们时间,仿制跟我们一样的火器,不难。”
“可是,怎们流出去的。”王信警惕的说,“会不会是咱们出内鬼了。”
“你呀,太小瞧这个世界的聪明人了。仿制不难,难的是技术壁垒。他们没有化学火药,至少短期内不是我的对手。”王三随手将这杆火铳丢给王信,然后看向已经退出天津沿海的郑芝龙船队说,“北方打完,下一步就是他们这些南方人了。今天秀一把肌肉,就是在告诉孤,南方是有能力跟我对抗的。
只怕不用多久,江南各个利益代表,就会出没在咱们这里了。”
“那……还要速战速决吗?”王信紧张的问。
“要。”王三点了点头,“之前我没有迭代这样的火器,他们就没有制造出来这样的火器,是因为他们不想?不,是因为利益集团不想看到这些东西,若是我没有猜错,这一次来秀肌肉的是广东海商。
大明境内的利益团体也有分化。
海商与孤之间,暂时没有绝对的利益冲突,因为孤要封建功臣,就得出海。
不过郑芝龙不能留。
通知一下阿菜哥,计划有变,让他在南京孝陵扶秦王监国。秦王可是大明的长藩,监国绝对够格。
然后让人将洛阳的福王世子朱由菘赶出去,直接拉去凤阳,交给被卸职了不知所措的马士英。
再派人去衡阳,告诉桂王,顺天府被拿下了,皇帝只给他送来一个天子之宝,说崇祯属意他挽天倾,让他准备登基。
哦对了,凤阳那边还有一个唐王朱聿键,想办法将他和他弟弟送去福建。
另外潞王朱常淓也可以提前拉出去,嗯……送去南昌。
至于浙江那边,估计这一会儿运河沿线的藩王都在准备跑路了,到时候再让人去其中挑选就是。
总之,一个省给我安排一个朱家的皇帝。
他们想搞事,那就先搞乱江南!”
王三冷笑一声:“还想秀肌肉?也不看看老子究竟做了多少手准备。”
听到这话,在场所有人都露出恭敬神情。
王三的布置,永远是那么深远,以前看起来很无用的资源浪费,现在一转动就盘活了。
“走吧,去顺天府了。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准备了,也到了看一场大戏的时候了。两百年的大明江山,该换号了。中国,也该往前迈出一步了。”
王三走出了直沽港,沿着河道慢慢的走着。
过天津城。
战火的痕迹俨然消弭,百姓正在接受户籍的审议,以及土地的改革。
北直隶这边试点的土改方案是,按照行政村设置行政区划,然后将境内大部分土地回笼,然后遴选人口,要么加入集约农场,要么选择合作农场。然后根据他们的选择,重新调整他们的落户。
相当于人为的重新清扫北直隶境内旧有的宗亲关系。毕竟集约农场,是由原来的军屯农场改造出来的。
统一管理,按照整个农场的人口,配置口粮田。
口粮田之外,分包城市人口的口粮任务,最后多余出来的土地,由农场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种植。
当然,集约农场的好处就是,直接对接国营公司。
每年每个县的国营公司,会直接下方任务给他们,基本上都是生活必需品,比如棉花、麻、葛等东西。
也就集约农场属于集体化的表征,有一个兜底,但赚得不见会有多少,胜在一个稳定。
而合作农场,就是私人配置,以土地入股,所有人都是股东,再去选择大掌柜、二掌柜,然后做规划求发展,也可以承接国营公司的任务,但价格肯定要跟集约农场竞争,因此最好的方案就是自产自销,或者做产业升级。
当然除了这样的农场之外,还有军屯农场依旧保留,这玩意儿是用来兜底的。
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至于私人自耕农,硬性规定为个人土地必须承包到二十亩,一户上限八十亩,只有形成了规模,才能去私人自耕发展。
而按照新顺国这边的承包地租来看,不管是集约农场还是合作农场,地租不仅便宜,而且更能转移出大量的劳力投入新的工作方向,尤其是接下来王三想要南下用兵,这批农民就是他最好的转运兵,以及南下镇守一地,协防治安的佣兵。
大户必须配合行政村接到的村社建设、水利建设、河道清淤的任务目标,要么出人,要么花钱雇佣人力帮忙发展。
总之,所有人都必须接受地方发展的任务目标,以此来保证一座城乡的稳定。
尽可能在北方完成自给自足。
当然人口肯定还是太多的,只有再进行移民。尤其是接下来他需要解决辽西、辽东的问题。
那边被“明满战争”破坏得有点严重了,都需要人的。
北直隶这点人,可不见得够填东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