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东汉幼儿园岂是浪得虚名?
作者:壳菜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最新章节     
    [不谈他的动机,不谈他的昏君操作,不单论这些功绩而言,这是他做的为数不多的几件好事了。]
    虞美人吐槽归吐槽,但还是有好好解释她为什么如此说的。
    倒也没有其他的意思,就单纯想给其他朝代的人提供一些灵感。
    [引进凳子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看了我这么多期直播,对凳子是什么已经很熟悉了。
    渴乌是什么我之前也讲过,在农业的那一期中。
    我们着重讲一讲刻印熹平石经,设立鸿都门学。
    《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汉灵帝采纳蔡邕等人之议,校正儒家书籍,以七经。也就是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石,历时八年,共成46石,石皆高3米多,宽1米多。
    石经刻成后,被立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区别于太学的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一定程度上来说,汉灵帝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他们并不教授有关于儒学的内容,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
    还有就是,鸿都门学的学生大都是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
    所以,很难说那些平民学生有机会学习一些视线之外的知识,是不是因为那些士族不屑一顾呢。
    而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在当时,鸿都门学能够开起来,并且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背后还有宦官们的一份功劳。
    宦官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算是特别优待的。
    待到学生毕业后,也不用操心就业问题,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
    这是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开汉代专科学校之先声,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时至今日,专科学校也仍然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各朝代众人听着,眼睛里的蚊香已经开始打转了。
    道理我们都懂,所以天幕你能不能举一个实在例子。
    ……
    虞美人也像是听见了各朝代众人的心声,紧接着说道。
    [我在很久之前,我有去过一个专科学校参观。
    具体的我不记得了,但我记人家的招生册子上就有写,在他们的学校,有教酒店管理的、做会计的、有去当铁路员工的、还有学财经和法律的。
    你们可以把专科理解成职高,不是一定要学音乐书法,主要是学一些在社会上更能创造价值的工作。
    当然,技校也完全可以纳入考虑范围当中。]
    虞美人把系统从网上扒拉出来的各种资料放在天幕上。
    这才心满意足的往下讲。
    虞美人觉得,各位陛下们肯定会参考一下她说得话的,毕竟陛下们现在的人手真的严重不足。
    他们需要人才,需要大大的技术上的人才。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自从天幕毫不避讳的把后面朝代才研究出来的好东西,大把大把的拿出来以后,他们就忙的不可开交。
    还是那句话,假如世界只有这么大,他们当然只能如此。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大,更漂亮,有更多待他们得到的好东西。
    美洲他们还没去,能远渡重洋的船是不是得研究?
    一年三熟的土地他们还没征服,他们是不是得想办法握住财富?
    天幕说过的那么多好用的农业器具他们也还没研究完,他们是不是得快些拿出成果?
    这些东西哪一个不关乎粮草,不关乎众人的命。
    更遑论重中之重的盐铁以及其他,他们说自己不想尽快掌握,那可真的是只有傻了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如此,他们的人才是真的不够啊,就现在的这点人才,就是放假的时间,他们也是一天都不想给的。
    顶着疲惫黑眼圈的朝臣和技术工种们:人才,我们需要人才。
    ……
    并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带给老祖宗们多大工作量的虞美人,此刻也严肃了表情。
    [好,讲完汉灵帝的功绩之后,我们就要讲讲第二次党锢之祸又发生了点什么。
    党锢之祸的再次发生,到底给东汉带来了什么。
    友情提示,在以下时间(党锢之祸及讲汉灵帝的期间),请各位汉朝皇帝做好准备,准备好速效救心丸,随时备好太医。
    郑重说明,这不是演习,重复,这不是演习。]
    熟悉的提示音各朝代众人耳边响起,一时间只让众人倍感亲切。
    他们该说什么呢,只能说天幕还真的是人美心善十分大度,居然这样的事都给他们友情提示了,实在是太友好了。
    东汉。
    皇帝们却并不这么觉得。
    他们虽然逃过了开幕雷击,但他们终究是没逃过不孝子孙。
    前面两个天幕没有细讲的,杀伤力都这么大了,这个到底能离谱到什么程度。
    他们对此分外担心,也分外没数。
    明君是各有各的英明不假,问题是昏君的昏庸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啊。
    你永远都想象不到,一个昏君到底能在哪方面作妖,又能作妖到何种地步。
    你以为昏君沉迷美色已经是极限了,天幕就会告诉你,不,他们还会认儿子。
    认贼作父都不算什么了,认贼做儿才是人才,毕竟,安史之乱呢。
    你以为认贼作儿已经是此生极限,但有人会告诉你,不,还有认贼作父+父子联手一起作妖的。
    哦,对了,还能顺便跟敌人的弟弟拜个把子。
    你以为这就很离谱了吗,绝非如此,现实告诉我们,还有自灭满门的。
    但这也不是最离谱的,毕竟还有一家子神经病的,做卖国贼的。
    对比来说,杀忠君爱国的将领或官员这件事,居然也只能算是基操了。
    当你凝望昏君时,昏君也在凝望你……,不存在的。
    你就能看见物种的多样性,你就永远无法想象,一个人到底能无下限到什么地步。
    对此心得颇有体会的东汉皇帝们,在听到虞美人的警告之后,压根就不敢不以为意、放松警惕。
    唯恐自己一不小心就倒了大霉,阴沟里翻船。
    毕竟他们也是着名的短命钉子户。
    要是因为那些个不孝子孙而折了寿,那他们不得被晦气死。
    他们十分听话的让人叫来太医,又学着后世的方法深呼吸了几下,这才敢把目光再次放在天幕上。
    他们倒要看看,这第二次的党锢之祸能有多闹心。
    总不能一下子真要亡国了吧。
    却不知,这怎么不算,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语成谶呢。
    不过最多是伏笔,不能更多了。
    ……
    [第二次的党锢之祸,是发生在公元168年,建宁元年汉灵帝即位时,结束于公元184年,前后历经十几年的时间,过程更是几经波折。
    而不得不说的是,如果汉灵帝没那么多骚操作的话,也许用不了十几年的时间也说不定。
    在汉灵帝刘宏即位时,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窦武因身为皇太后父亲,也被任命为大将军,陈蕃则再度被任命为太尉,两人与司徒胡广一起掌握朝政。
    同时,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被放归田里,终身罢黜的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也得以被重新起用。
    这个时候,民间大多还认为,贤人在朝,太平盛世快要来了。
    但事实证明,他们又一次跟宦官们掐起来了,并成功以失败告终。
    但窦太后似乎并不十分坚定站在士人的立场,反而认为宦官参政从汉元帝时就有,是正常现象。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窦太后跟宦官们的关系,也算是颇为“友好”。
    具体表现为,宦官首领曹节、王甫等人则在窦太后面前谄媚侍奉,窦太后也多次在他们怂恿下乱下命令。
    窦太后的父亲见此,觉得不能够啊,于是便趁着日食的天象上书太后,要求革除宦官参政。
    但基于一些我们已经说过的缘由,窦太后虽在窦武等人建议下处死了宦官管霸、苏康等。
    却也选择保下曹节等人,不愿士人处罚他们。
    别问这个时候他们为什么都在谄媚和建议窦太后,而不是汉灵帝。
    问就是东汉幼儿园岂是浪得虚名,汉灵帝登基时也才11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