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两条腿的官员
作者:双面盾   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实录最新章节     
    朱见深第一次独立主持的朝会最重要的议题就这么僵持了下来,各方利益权衡扯皮不断。内阁,大臣们是不要进的,此内阁非彼内阁,景泰朝的阁臣们跟洪武爷年间差不多就是个秘书而已,很明显内阁不是什么好去处。
    开设经筵是不错的提议,可是经筵自洪武朝初设就是大臣们给皇帝讲课...咳咳...讲大道理...呸呸,自洪武朝开始经筵就是大臣们跟皇帝一起讨论历史、古籍的活动。眼下皇帝陛下南巡,太子监国在京城开个经筵这其中难免会惹人生出话柄来。
    提出建议的人只负责提建议,至于建议怎么落实是不管的。反对的人也只是给出反对的理由,具体要不要做也是不考虑的,这就是朱见深此时对大殿里一众朝臣们的想法。
    “见深年幼,考虑事情难免不周全。诸位都是朝中大臣,老陈持国,还请给见深指教一二。”嘴上这么说,心里已经骂开了花的朱见深此时多少有些担心自己将来的帝王之路了。
    以前只想尽快坐上那把椅子继承父、祖家业,现在才这么一会就觉得这个位置并没有那么好坐啊!
    “回殿下,依臣之见刚才诸位同僚讲得都很对,正是眼下需要顾及到的问题。既然不能面面俱到,不如拟个奏报。只消说是殿下想要多了解一些圣人对待治世安民的想法就是了,以今上对殿下的疼爱,必然会恩准朝廷开经筵的。”
    嗯...好像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上层人物说话都是这么藏着掖着的,一句话就能直接说出来,得七弯八绕让对方猜。只要是写个奏报说自己才疏学浅,对于监国大任还是需要多一些辅助才敢放心施为,以叔皇的睿智必然会知道自己潜台词是想组建自己的内阁。
    如果叔皇有了旨意下来,就不怕这些老家伙们不就范了。哼哼,一个个说要入阁就不吱声了,躲洪荒猛兽吗?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打什么算盘,都以为姜还是老的辣,别忘了辣椒还是小的厉害...呃...这会辣椒还没传到大明喔~胡椒,胡椒!
    “这么说...似乎也对。就依诸位之言。”朱见深眨巴眨巴眼睛应承了下来:“既然这样,不如就请吏部拟个折子奏请叔皇圣裁吧!”
    离开京城的朱祁钰一路上走走停停,大有游山玩水的意味。等车驾晃晃悠悠过河间府才接近东昌府境内就收到了济南府雪片般的奏报。
    “父亲,这些都是弹劾孔府及族人的奏章。”
    “干嘛都送到我这来了?让人都送去京城,让朝廷里那些人去办就行了。我都累了这么些年了,来到这个世上好不容易能喘口气放松放松他们还要把奏章递过来,真拿我当牲口使唤了吗?”
    呃...对于自己这个不靠谱的老爹说累的话朱见济是一个字都不信的,如果这都算是累,那自己在北境、南疆看到的那些辛苦劳作的百姓和浴血搏杀的官军算是在干嘛?玩吗?
    “父亲,您还是当今天子,何况此事干系重大,要是绕个弯走一遍京城再回到您这不是耽误事了。相信下面官员也是这么个想法才把奏章直接送到行在来的。”
    “嗤~他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打听行在的位置,这是想要行刺还是怎么地?”朱祁钰这话说的就很没道理了。
    御驾走走停停从来就没有藏过行踪,周遭百姓为了一睹天颜都有胆子大的凑到官道旁边瞄上一眼,何况有心的官员了。
    “奏章退回去,让他们送京城。”朱祁钰摆摆手,决定不理睬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好的。”朱见济乖巧地点头应承下来后又适时问道:“正好京城也有奏章过来,要不等父亲批复了京城的奏章后让人一并给送京城去?”
    “嗯?”对于朱见济的反应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有了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才走了几日,京城里就出了乱子非要我来过问了?”
    伸手要过奏折,朱祁钰快速翻看了一遍,然后从中选出两本来。“这一本是吏部奏请添补官员的折子,这一本是见深的问安折子。看起来这两者之间没什么关系,但是你那位堂哥和群臣斗法的小心思我还是能看出来。怎么,不打算把见深给你的私信内容说来听听吗?”
    “嘿嘿...真的什么事都瞒不住父亲,太子私信提到了大臣们在补充阁臣人选上不敢提意见,还请父亲作主。”
    “阁臣么...”朱祁钰咂巴嘴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跟自己儿子说。
    成化年间的阁臣是以天顺末年的阁臣为基础,由李贤为首辅,陈文、彭时辅佐的三人小团队。
    而实际随侍年轻皇帝朱见深的大臣们按史录记载更是一个数朝老臣组成的大团队,可这些人现在不是年龄已经大了按景泰朝的规定该要到了致仕的时候了就是还有外放没能回京的,原来的成化重臣班子似乎是回不来了。
    “太子私信还提到说自己学识不足,想效仿祖辈们请大臣给自己讲史...”这话说出来朱见济自己都不信。
    之前在皇宫的学堂时每天都会讲历史,甚至每天都还会要求对所讲的史料进行独立分析。而分析的内容讲官们的讲评往往跟自己这位皇帝老爹的讲评南辕北辙,兄弟们明显都更认同来自皇帝老爹的观点,谁要听那些讲臣们的大道理?
    用老爹的话来说,那些大道理都是忽悠百姓安分守己不要对跨阶层这种事情报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讲史?”
    “啊...”
    “是经筵吧?”
    “经筵是什么啊?”朱见济自懂事起就没见过经筵,反问一句让朱祁钰也猜不透他是不是真心为了帮堂兄要跟自己老爹打马虎眼。
    “那就让朝臣们推行贤能安排开设经筵好了。”
    “啊...”
    “内阁制度不准变。一旦变了就改变了打算分权的初衷了。”
    “分权?”朱见济下意识张嘴后立马意识到了不妥,于是低眉顺眼不再主动说话了。
    当年讲历史各王朝兴衰时都会提到利弊,其中就对暴君、昏君一个人毁掉一个国家、一个朝代进行过深刻批评。分权也有利有弊,但至少产生暴君、昏君一人毁一国的机会少了一些。
    “如今的内阁虽然都是起辅助作用,但毕竟是各部门的前首脑和现任的骨干人员组成的,这就牵制了权臣独揽大权的可能。”洪武大帝虽然废除了宰相制,但是大学士制实际上就是换了个形式而已,特别是中后期的首辅大学士一言九鼎,说话比皇帝都管用。
    要说中后期明朝还有一个翻身或者至少说续命机会的时代,可是权臣张居正跟皇帝小儿说:“吾夜梦神人授金”就决定了他迟早会倒台,而且会死得很难看。
    你丫的不如说你夜梦神人授精更合适些,皇位给你来坐呗!
    本就不那么健全的一条鞭法干脆被废,很多当时还是能够影响大明朝朝好的方向发展的政策一下子被推翻了个干干净净。
    权力会使人膨胀,像充气球一样,气球只看到自己充了气时那么大的身形,忘记了没有气时自己不过是个蔫了巴叽薄薄的一层膜而已。
    “皇帝还是要尽量少管具体的事情,做得多就错得多。管多了,管错了,天下百姓就会恨皇帝。如果都是臣子们做的决定,那么天下人在忠君爱国的教育下第一时间想到的也只会是清君侧而已,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中国也还是大明的中国。明白了吗?”
    “是,父亲。”这类的话朱见济听到过很多次,当然记得清楚。何况这个皇帝又不是自己坐,能够怎么样掌握天下也不是他该担心的事情了。
    “让六部商议出增补内阁人员名单,顺便再把经筵人员一并确定下来。之前不是召了李贤和王伟回京吗?如果那些久历朝堂的人推荐不出来,让就久在边镇的人来推荐好了。如果他们也推举不出来,就让在京四品以上官员互荐,然后是天下官员推荐,总能选出来的。”
    三条腿的金蟾不好找,两条腿的官员多的是,更何况是想升上去的官员呢!
    你们在京的官员不想这么早混进秘书监里没了实权,那就让其他外放官来把握这次机会好了,只不过到时候可别后悔。
    “明白了,还是父亲圣明。”朱见济适时奉上马屁。
    “圣明不圣明的就不说了,不过这些官员们恐怕其中还有旁的心思在里面哟!”
    “旁的心思?”朱见济不明所以。
    “哼哼,可不就是旁的心思。”朱祁钰看着济南府送来的厚厚一摞弹劾奏折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