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报纸社长刘一泽的高升
作者:骑摩托车的路生凹特曼   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最新章节     
    由于里正已将初次下派至乡间的报纸情报整合,并呈交给了各大门阀家族,这让陈华颇感忧虑。昨夜获取的情报显示,在这六州范围内的众多村落中,担任里正职务的人数众多,尽管并非所有里正都与门阀有所牵连,但从当前状况判断,至少已有四成左右的里正与其建立了联系。
    “殿下,虽然扶持一位公正的里正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如果两位里正相互勾结,问题恐怕会更加棘手。”侯长史忧虑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对此问题早有深思熟虑的陈华,特意在清晨找来侯长史共同探讨。他提议:“我设想在每一个村落设立一个类似于府衙的组织机构——称之为‘公社’,让生产队归属于公社管理,而公社则直接听命于县令,以期从根本上杜绝村望势力把控村落、架空其对村庄的实际掌控。”
    “如此一来,扶持新的里正是否就显得多余了呢?”侯长史表示疑惑。
    “不尽然,扶持另一位能与之抗衡的里正依然有必要,因为在公社建立初期,原有里正的影响力不会立刻消退。”陈华解释说,“我们需要引导这些里正将关注点转向彼此的竞争,从而转移对公社建立的注意力。”
    侯长史听后不禁一笑,点评道:“殿下的这个计策,犹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陈华点头赞同:“确实如此,公社才是真正凝聚百姓力量的核心所在。待公社建成后,各村的生产队长将会加入公社,并通过选举的方式,从其中产生公社的社长。届时,选拔的标准将不再单纯基于村望的地位,而是依据各自生产队的粮食产量高低来决定。”
    \"公社,这是个全新的构想。\"侯长史微微摇头,对于陈华层出不穷的新颖想法已然习以为常。然而,他心中清楚,陈华所做的一切均是为了封地的安定繁荣,这一点成为了他无条件支持的动力源泉。
    \"既然如此,殿下请详细讲解一下公社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便我能有效执行。\"侯长史言道。陈华点头答应,向侯长史详尽阐述了现代公社的架构、职能及其预期效果,深入剖析了公社在组织生产活动、传播理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陈华构想中的公社旨在构建一个强大的社会组织载体,一旦公社体制完善,就能有力地组织起基层生产,通过公社传达进步思想,彻底摆脱村望与门阀对底层百姓的束缚。
    陈华边讲述边记录,将公社创建的细则逐一整理成文,侯长史则依据这些书面指导开始筹备各个村落的公社建设。次日,印有关于调整里正职能以及公社政策的报纸迅速流传到各地村落。
    在申家村,刘一泽朗读完当日的报纸离开后,申福的脸色变得极其难堪,他目光投向打谷场中央同样上了年纪的一位老者,脸上阴云密布。而这位老者的眼中却闪烁着得意的光芒。
    人群中突然有人提议:“既然殿下要求一个村子应有两个里正,那我认为申志无疑是新任里正的理想人选。”
    “对,申志确实是最佳人选。”众人附和道。
    申志本人从容起身,满脸笑意回应:“殿下体恤民众疾苦,顾虑一个里正难以全面应对村中繁杂事务,故决定增设一名里正。既然大家如此信任,老朽自当义不容辞地担此重任。”
    申福听到此处,脸色愈发难看,他知道申志素来与自己不合,如今这一变动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挑战,他必须想办法阻止村民们推举申志。
    两位老者互相瞪视,气氛紧张;然而,围观的村民们并未过多在意这场争端,反而更多地在热议关于公社的事情。申三此时转头问身旁的中年男子,也就是他的父亲:“爹,你身为队长,是不是也可以加入公社呢?”“这有何难?”申三身边的妇人抢答道,她正是申三的母亲。一家人谈论着,憧憬着既能继续担任队长,又能成为公社一份子的美好前景,脸上洋溢出久违的笑容,仿佛贫穷的生活即将因公社的出现而改变。
    随着报纸分发至各个村落,筹建公社的消息逐渐渗透进六州各地,恰逢工业基础步步奠定之际,以公社为中心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也在悄无声息中孕育成长。
    每天清晨,刘一泽怀抱报纸踏出家门,傍晚时分从负责区域的村落返回,报纸上推行的政策与亲眼目睹的村落变迁相互印证,使他深刻感受到这片曾饱受创伤的六州大地正如春日破土而出的嫩苗般充满活力,展现出一幅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画卷。
    然而,现实并不全然和谐,刘一泽敏锐地察觉到一股强大保守势力的存在,它们顽固抵抗着变革的潮流。即便某些村子新开辟的土地上,仍能看到门阀强横霸道地侵占农民权益的现象。
    一如日常,刘一泽将这些观察和记录悉数编纂成册,送往晋王府邸。
    \"稍等片刻,刘老先生,晋王殿下此刻正欲召见您。\"正当刘一泽将小册子递交给晋王府门前的家丁并准备告辞时,家丁突然开口拦下了他。
    \"是我吗?\"刘一泽一脸惊讶。
    \"没错,殿下特别交代,在您到来时,我需亲自带您去见他。\"家丁微笑着回应。
    刘一泽心头虽略感忐忑,但家丁亲切的笑容多少平复了他的紧张情绪,于是他鼓足勇气,跟随家丁踏入了晋王府的大门。
    原本刘一泽预料晋王府的家丁们可能会趾高气扬,但在近两周的接触中,他发现整个晋王府内的仆役们都显得格外规矩有礼。俗语说得好,“上梁正则下梁不歪”,如今看来,晋王的正直品性显然影响了王府上下,以往外界盛传的晋王暴戾之名,在亲身经历后,他已不再信以为真。
    随家丁穿过府邸,来到后院的一座石桥边,刘一泽看到陈华正在悠然垂钓。
    \"草民刘一泽拜见晋王殿下。\"刘一泽疾步向前,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陈华此时将手中的鱼竿交给一旁伺候的云婉,然后言道:\"今日唤你前来,实则是关于报纸事务之事。尽管派往各村的报员众多,但唯有你最为尽职尽责,呈递给本王的信息不仅真实可靠,且不乏揭露门阀欺压百姓之举,这般直言敢谏,实属难能可贵。”
    \"草民领受殿下的俸禄,自当竭诚效力,况且虽科举无功,我毕竟身为读书人,骨子里尚存读书人的傲骨与担当。\"刘一泽坦然回应。 \"嗯,好一番傲骨!本王最欣赏的就是那些面对权势而不折腰的读书人。对于报社的事宜你应该有所了解,本王想问的是,你是否愿意出任报社社长一职?\"陈华微笑询问。
    所有报员都清楚,报社的主事者被称为社长,其职责涵盖报纸的印刷、发行以及管理员工。听到这个问题,刘一泽一时愣住,仿佛被突如其来的机遇砸得不知所措。
    \"上次你推辞了长史职位,这次不能再推却了。本王急需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而担任社长一职,每月俸禄可达十两白银,这样一来,你儿子上京赶考所需的盘缠便无忧矣。如若他愿意留在本王的封地,本王同样会热烈欢迎。\"陈华进一步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