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水磨功夫
作者:余墨一   书生剑气长最新章节     
    草草洗漱一番,云远带着疲惫快速地入睡了,东方一人无聊地看了一会星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也翻身睡去,只剩余一堆野火孤独地在那儿摇曳。
    次日清晨,两人起来,中间的火堆早已熄灭成灰,两人一边收拾一边准备起程。
    现在的云远已经能做很多事了,能把前一天晚上搭的临时“房子”拆叠好。将油盐酱醋等小物件归置整齐。知道在火堆不远处备上一小桶水,每日早上离开的时候把将熄未熄的火堆浇灭。
    有一件不能做,但却是云远最想做的,就是看着东方把这些东西收进尺璧。
    羡慕呀!
    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拥有自己的尺璧呀?以后回到村子可以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也可以帮娘装水提菜,帮爹晾收粮食,发水的时候还能帮着在河边涝鱼捕虾。
    大材小用!要是尺璧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心痛呀。
    东方的一样,不知道有多少圣贤书籍,但油盐酱醋肯定是没少装。
    经过前一下午东方的教导和自己的练习,今天云远走得顺多了,时不时还是会打个踉跄,但已经不怎么摔倒了。
    就和搭夜宿的房子一样,要嘛把树枝插深一点,要嘛搭三边形。
    技巧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可以节省很多力。当然方向也很重要,方向错了,你越努力、技巧用得越多、学得越快,错得也越离谱。
    有东方指导,方向不会错。
    这段时间的练习也能看出云远很努力,在毫无头绪,也不知道能不能有结果的情况下还坚持练了那么久,怎么能说不努力。
    技巧前一天东方也教了,虽说还没完全熟练,但终究是有了头绪,有了方法。
    一天一天又一天,一步一步又一步,一山一山又一山。
    走得多了,练得多了,又过了快两个月,云远总算是可以一心两用了。
    还是没入门,但现在可以说是健步如飞了,已经能够赶上东方正常的脚程了,这也使得两人赶路快了许多。
    目前显现出来的作用好像也就这一点,行路快了许多,体内气息一口气还是只能由丹田走到心脏附近,只有一点长进。
    路上云远问过东方,知道现在人字桩五十二个单穴一口气才走四个,离一口气走完还早,不过离入门不远了。
    走桩只是练气的法门,不单可以练气,还能简单看出一个人修武天赋。
    在学院里,大多弟子能一口气走过五个单穴,基本也就入门了。前两月才开始练的时候才能走三个穴位呢,那还是在村子里读了那么久,加上路上打了那么久基础才做到的。
    这两个月只多走一了个穴位,很是难呀,而且听东方说越走到后面越难。
    关于什么算入门?东方没细说,只道了一句:“入了门自然就会知道。”
    这算什么回答!
    不过也算一个回答,至少有了目标,云远牢牢地记住了这五个穴位的位置,每次走到第四个穴位的时候就想把那口气多坚持一下,多走一点算一点。
    可那口气始终到不了第五个穴位,过了第四个穴位就细了、就弱了,慢慢地退回了第四个穴位。
    终究还是弱了几分。
    看云远过于追求修武的入门,执着于一口气走到第五个穴位。东方决定和云远谈一谈。
    两人走在无人的林间小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稀稀落落地洒在地上,两人早已换下棉袍换上书生长袍,云远在前专心地练着人字桩。
    “小远子,你是不是很想入门?”
    “嗯”,云远没有回头,只是一边点头一边重重地嗯了一声。
    东方沉默了一会,问了一句,“你是读书人还是修武之人?”
    东方问得很轻,听在云远耳中很重,犹如一道响雷劈在心坎。
    对呀,是读书人还是修武的人?
    自从两个月前东方正式教自己走桩以来,自己好像越来越看重练气了,读书是为了把那口气练壮一点,走桩也是为了把那口气练壮一点,到了现在一门心思想的都是那口气、第五个穴位。
    每天晚上识文练字写的什么,读的什么,讲的什么圣贤道理,好像已然不那么看重了,只记得识文练字时练的那口气!
    每天白天赶路,想的不是书中的道理,想的是怎么呼吸练气、脚步怎么配合,怎么走得更快,怎么尽快入门!
    这还是一个读书人该做的事吗?
    云远是个聪明的孩子,自然知道东方问这句话的意思。
    难得地停下了那口气的修炼,云远越想越多,越走越慢,最终停了下来。
    转过身来,正视东方,正式做了一个书生揖,“我是一个读书人,请东方教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东方缓步从云远身边走过,云远在侧后方跟了上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修武的诱惑会远远大于习文。修武多好,到了御空境,能御空飞天,一日千里;能一拳碎山,一脚裂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一身武力抒心中之气。”
    云远第一次知道了御空境就能飞了。
    “一般的读书人能干嘛?手无缚鸡之力,满嘴之乎者也,不能飞天、不能碎山、不能裂地、更不能拔刀,只能以一支笔抒心之气,但又有多少读书人能一抒心中郁气?又有多少读书人终身不得志,胸怀那口气郁郁而终?”
    “读书正己、经世、济民!大多读书人只能做到正己而已,甚至于在柴米油盐面前,正己都做不到!更别说经世、济民了。”
    “所以呀,修武的诱惑远远大于习文!”
    “但这个天下,终究是读书人多,为什么?”
    云远想了很久没出声,东方也没有催促,两人静静地走得!
    云远心中想着读过的圣贤书,想着自己的道理。
    是因为学武难吗?难,但读书也难呀!
    是因为学武对天赋要求高吗?高,可陈先生学武天赋那么高不也是读书去了吗?
    是因为学武要很多钱财吗?学武是要消耗不少钱财,但有钱人家的人不更是在读书吗?可没见多少富贵人家在那儿习武。
    书上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还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可为什么?
    为什么人们都以书上的道理来教人?来育人?来服人?
    以拳头来讲道理的人也不是没有,往往被人们称为蛮子,拳头讲道理只能让人口服心不服。而书上的道理能让人心服。
    为什么天下读书人这么多?
    多得全天下到处都有读书人?
    “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
    云远不太确定是轻声说道。
    哈哈哈哈!
    东方脚步没有停下,只是发出了爽朗笑声。
    “人不大,口气倒不小,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东方深吸了口气,“口气大不怕,怕的是错了还口气大!”
    云远以为自己错了,正羞愧不已,却听东方继续说道,“不过你说得不算错,上次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你知道吗?”
    “先生?”
    这反把东方噎住了,憋着口气点了点头,“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吧!”
    “猜得很对呀!上次说出‘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的正是先生。”
    “不过先生可不是像我们两人这样,在林间小道说的,是当着天下很多人说的,当着很多大人物说的,习文的、修武的都有。那场面可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引得文武两界争论不已。”
    “武道宗师要求将先生逐出书院,文家书院也有不少院主责怪先生说话不知分寸,引发文武之争。”
    “实际上各大书院心里是很赞成先生的话,私下里很多人都对先生的话佩服不已,只是都不愿像先生那样在天下人面前表明而已。”
    “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但这个道理很大,大得能装下整个天下,如果要坚持这个理,一定要谨慎为之。”
    云远看不到,东方却能看到,云远身上冲天之势的书生气已然孕生。
    停了一下,东方才继续说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管是识文还是修武,这句话对现在的你都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