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和内阁辅臣与六部尚书一同用膳
作者:谷禾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最新章节     
    朱祁钰本来是想先收上来再发赏赐,但想到这样太麻了,也不利于这件事的推进。
    这年代的运输可不方便,费时费力,分配任务,各省多少自己去完成,完成后扣掉给你们的赏赐,剩下的户部收回来就行。
    想要各地官员去执行,就得给他们看得见的好处。
    光胡濙、王直和周忱带领户部、礼部和吏部是不行的,胡濙的影响力虽然还在 但也不是所有文臣都听他的。
    有胡濙加入,周忱的压力会小很多。
    给户部、吏部和礼部分阶段赏赐也是为了激发三部官员的积极性。
    完成了最高目标他们就比其他衙门多得五个月的本色,而且是直接发银子。
    至于其他衙门,周忱他们完成五百万两才有涨两成本色和补发三个月本色的赏赐。
    想要早点拿到,那就去帮户部、吏部和礼部。
    你们比户部、礼部和吏部少五个月本色那是因为陈循等反对。
    “皇上,请三思!”
    陈循、高谷、石璞、苗衷和金濂慌了,皇上怎么敢的啊!
    皇位都还没坐稳呢,就敢拿士绅开刀。
    而且,胡濙、王直和周忱竟然支持皇上,特别是胡濙,你要你身后的那些士绅们大放血吗?
    你们三是要自绝于士族吗?
    “皇上,六百万两太多了,请皇上减免一些!”
    于谦和商辂则想的不一样,刚才他们已经支持了,只是力度不大。
    皇上是铁了心要征额外的六百万两赋税,想阻止是不可能的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把总数降低,减少士族的压力,同时给各级官员争取福利。
    “朕已经思考得很清楚了,叫你们来商议是为了更好地把这件事情完成。
    不成想你们中很多人反对,不想各级官员过个好日子,朕只能一意孤行了。
    为了让各级官员的日子好过点,朕宁愿背负暴君的骂名。
    这是老朱加亏欠各级官员的,以前朕只是废物王爷,身体又不好,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朕得太祖眷顾,封神皇位,身体也好了,就要力所能及的改善各级官员的待遇,尽可能地给各级官员涨一点俸禄。
    让大家的日子稍微好过点,以便有更多的力气为朝廷治理。”
    朱祁钰不忘扯大旗,拉大意,他要增税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明的各级官员。
    各级官员有什么理由反对?
    “兵部官员在统一的赏赐之外,多补两个月本色,内阁官员多补一个月本色。
    当然,前提是朝廷完成五百万两任务。”
    朱祁钰给了于谦和商辂回馈,既然支持自己,他就不会吝啬赏赐。
    至于没户部、吏部和礼部多,那是因为你们支持的力度不够。
    “谢皇上!”
    于谦和商辂连忙谢恩,听皇上的意思,数额没办法降低了。
    不过好歹给自己衙门争取到了额外的福利。
    给各级官员涨两成本色是周忱为大家争取来的,补发三个月本色是王直和胡濙为大家来的。
    主要功劳都被他们三人占了,于谦和商辂只是为自己衙门争取到了好处。
    不过他们也支持了,为几个官员争取到的好处他们也出了一份力。
    至少人心他们争取到了。
    当然,大家最终要感谢的是皇上。
    自永乐朝开始,各级官员的俸禄就一降再降,皇上一上台就想办法搞钱给各级官员涨俸禄,开创了历史。
    这哪是暴君,这是圣明帝王。
    大明史书中,皇上必然有隆重的一笔。
    朱祁钰也是抱着这个目的,让官员们支持他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涨工资。
    “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都起来吧文渊阁下去后拟旨,告知各级官员。”
    事情已经定了,就没必要让陈循他们跪着了。
    “谢皇上!”
    陈循几人艰难的爬起来,跪得时间长了,脚麻了。
    “王诚,给各位大人倒茶,并让御书房传膳,几位大人跪了半天,也饿了。”
    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敲打了一番后也该给给他们一颗糖吃了。
    跟天子共膳是莫大的荣耀。
    “臣等谢皇上隆恩!”
    所有人叩谢,没想到敲打他们之后还赐他们一同用膳,心里瞬间舒服了很多。
    “免礼!朕希望用过膳后你们放下新的的不快,协助大宗伯、周尚书和王尚书他们。
    其实,朕不反对你们的九族经商,只要照章如数纳税。
    朝廷税收多了,各级官员的俸禄就可以慢慢涨起来,最后按规定拿到各自的俸禄,日子更好过些。
    朝廷想做什么也方便,遇到天灾人祸,需要朝廷救济的时候,朝廷也不用东拼西凑,这里挪那里扣。”
    朱祁钰开诚布公,朝廷富裕了干什么都容易,大家的日子也好过。
    “大明现在虽然比三四年前好了很多,但依旧内忧外患。
    湖广的苗乱还是经常有,南方沿海的倭寇和海盗不断,九边瓦剌的威胁依旧在,辽东的女真威胁也是随时可能出现。
    大明只是看起来安宁,实际危机四伏。
    朕之前提过,把旧港以北的占城、真腊、暹罗和安南等南洋几个小国全部收入囊下,不是朕一时兴起的想法。
    大明要想彻底解除异族之威就得有足够的粮食,确保百姓和将士不会饿肚子。
    琉球和海南虽然能解决一部分,但做不到没有后顾之忧。
    只有拿下南洋旧港以北的那一大片土地,大明才不会为粮食发愁。
    粮食不愁了,西域、草原和辽东的威胁才能彻底解决。”
    朱祁钰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光海南和琉球及南洋就够大明折腾一段时间了。
    搞定这些地方之后再图其他地方。
    “皇上,海南和琉球还好,南洋占城、真腊、暹罗和安南几国拿下容易,治理起来可不容易。
    否则宣德帝也不会放弃交趾了。”
    于谦接话,宣德也不想放弃交趾,可是治理的代价太大了。
    交趾人口太多了,汉人太少,没办法同化,投入大,但收入却很少。
    “那那里的百姓移走就是了,朕观北直隶虽然大,可很多地方都是滩涂,雨季的时候,水患不断。
    朕以为朝廷应该在北直隶大修水利,把河道固定,把滩涂变成农田。
    到时候,北直隶就会增加数万亩田地。
    把南洋几国的百姓移到北直隶,来种植这些新开垦出来的田地。
    北直隶的人口增加了,粮食产量也会大大增加,甚至不输江南。
    至于南洋那边,把汉人移过去就行了。
    当然,南洋林深树茂,瘴气问题也要考虑好。”
    北直隶和山东占据了大半个华北平原,却因为水患产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