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父皇叫什么人去两仪殿议事,那是他乾纲独断的事情,我等身为臣子只管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至于我父皇为什么叫了大哥和三弟,没有叫我;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两位都是文臣,参与朝政议事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我就是一介武夫,只要没有战事,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即可,何必非要去掺和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呢?”
陈琼轻咳一声,语气变得有些冷厉:“三弟初登朝堂,就数次与庞侯爷发生了冲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我三弟太过气盛,怠慢了你们这些功勋之厚?还是你们自己本身就没那么干净呢?”
陈琼垂眸,面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一字一句的说道:“庞侯爷。”
“帮我给镇北王带句话,其实老老实实做个富家翁挺好的,有些东西,不是你们能够肖想的,有些事情是你们把握不住的。强行索取,最后只能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请诸位好自为之。”
陈琼说完,迈步走到一旁,接过御林军递来的缰绳,飞身上了马,向着桃李宫的方向走去。
独留庞清一个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
中元帝国,中元城,皇宫,两仪殿
两仪殿和太极殿不同。
太极殿是上大朝的地方,大小朝会,接待使节,节日祭祀,皇帝登基,迎娶\/册封皇后等等国家大事,都是在太极殿里举办的。
两仪殿整体上比太极殿小了近一半,按照礼制,这里是皇帝前往太极殿的办公时,歇脚的地方。
两仪殿有一个区域,专门用来存放皇帝春秋两祭使用的御用之物,比方说春祭时使用的农具,种子;秋祭时使用的猎具。
当然,这是只是礼制上,给皇宫中每一个宫殿赋予的功能。
到了现实情况中,除了太极殿的功能不会变更外,其他宫殿的作用,真的就是看皇帝的心情了。
比方说,现在的两仪殿。
陈伽罗是一个工作狂,他为了方便自己在太极殿中办公,愣是在太极殿的后殿里建了一个暖阁,供他歇脚和休息。这就导致了两仪殿最重要的功能被取代了。
后来,陈伽罗为了将两仪殿物尽其用,就命人将两仪殿修整了一下,将两仪殿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是政论区,军议区和礼仪区。
其中,礼仪区承担了原本两仪殿存放皇帝春秋两祭御用之物的功能。
后来,陈伽罗觉得那么大一块区域,只放几个锄头,犁头,弓箭啥的,有点太浪费了;就命人将他的很多个人私藏,也都放了进去。
政论区是一个类似于现代大型会议室的地方,中间放着一张实木做成的椭圆形大桌,大桌周围整齐摆放着十多把实木交椅;为了坐着舒服,那交椅上还放着一块厚厚的垫子,看着就觉得软和。
这个政论区的改造设想,其实源头就是陈琦。
那还是陈琦五岁的时候,陈环和陈琦在东宫闲聊,兄弟两人不知怎么的,就聊到了跪坐的话题。
陈琦直言不讳的说,他非常不习惯跪着和人交流。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前世开会的时候,大型会议室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从桌椅板凳,到位置排列;从茶水零食,到会议记录,非常的详细。
或许是陈环已经习惯了经常会在陈琦口中听到一些非常新奇的词汇和东西;所以,在听到陈琦讲述会议室的时候,他当时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直到后来,陈伽罗想要改造两仪殿,在和颜皇后闲聊的时候,说到很多历经两朝或三朝的大臣都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让他们在太极殿上大朝,一站站好几个时辰,他心中已经很不落忍。
等到了两仪殿内议事,按照礼制,那些老臣们还都得跪坐在地板上和陈伽罗说话;就算是有蒲团,软垫垫着,能够缓解一部分压力。
那每次议事结束,老臣们站起身,双腿都跟假肢似的,抖个不停,一帮老人家,需要互相搀扶着,才能离开两仪殿。
那样子,说不出的狼狈。
陈伽罗的意思,是想要将两仪殿改造一下,将那些蒲团和软垫撤下,在两仪殿内放一些凳子或者矮榻啥的,让老臣们可以坐着说话,虽说不会特别的舒适吧,至少也不用像之前那么累。
陈环在一旁,听到陈伽罗的话后,突然就想到了陈琦说的那个有趣的会议室,便将在陈琦那里听到的有关会议室的内容,都讲给陈伽罗听了。
陈伽罗听后,觉得这个会议室的想法非常不错,便兴冲冲的离开东宫,找工部尚书等人去商议去了。
陈环本来想要和陈伽罗说这个会议室不是他想出来的,是陈琦想出来的,结果根本没来的及开口,陈伽罗就走了。
陈环兴冲冲的去找陈琦,告诉陈琦他会亲自帮他向父皇请功。
当时,陈琦刚刚做了决定,准备养精蓄锐,收敛锋芒,做个透明人。这种抛头露面的事情,能避免就尽可能避免。所以就果断的阻止了陈环,让陈环帮他带领了这份功劳。
言归正传!
就像陈伽罗和颜皇后闲聊时说的那样,最初设置政论区,就是为了方便陈伽罗和几个老臣们论政。
后来,陈伽罗几次召集肱骨之臣商谈机要大事,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就将大臣们都召集到政论区来了。
慢慢的,政论区的功能也就变了,从陈伽罗和老臣们闲聊的地方,变成了专门用来商谈朝廷要务的地方。
军议区,是政论区功能转化之后衍生出来的一个区域,是陈伽罗专门用来召集将领,商谈机要军务的地方。
和政论区的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的简单布置不同。
军议区内,摆放有一比一还原四境所有关隘周边百里地貌的沙盘和中元帝国所有道州府郡县的地图。
这些年来,所有有关于对外战争和平叛剿匪的军令,大多都是从这里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