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回 泉州城书信来,恍如隔世(1)
作者:PP哥   帅哥靓妹闹红尘最新章节     
    陶之跃老先生不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这在女儿花雨进入省里的女学就可以看得出来。起初,陶老先生自己教女儿读书认字,在风雨的大时代,省里开始创办女学,他就欣然的让已经十岁的女儿花雨进了那里去读书。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军阀割据时期,那些为了网络民心的大小军阀们,也开始学着当时的主流先进思想,为广大民众做过很多他们其实很不得已的事情。这其中,在大城市开办女学就是一个。当然,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们朝秦暮楚,各种的倒戈将军之流的人物也很不缺乏,也有占据一方称王称霸的短暂的草头王。以孙先生为首的革命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可是正如阿贵的辫子一般,不是说剪了那条满清遗老遗少们至为“珍惜”的长长的辫子后,就能成为身体清白的革命党,阿贵最终还是被“咔嚓”一下子砍掉了项上人头,到死也不知道是为谁殉葬了。那些假辫子下大脑中的思想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蒋先生叛变革命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那么,蒋某人既然能叛变革命,汪某人自然也不会甘于落在人后的也叛变了革命,他们合流以后更是把全中国所有的人民,都投入到了水深火热之中。
    在那个年代,如陶之跃这样开明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创办了早期的中国民间资本实业,从古老的土地中走出来的资本家,懂得一些新学,所以也知道让孩子们接触新学的重要性。但是,毕竟他们还带着满身的泥土味,所以在外国资本和四大家族的冲击下,最后也不免得只有在夹缝中苟延残喘的份儿。
    陶之跃老先生的两个儿子也都是读过新学的,还借着官办的名义出国读书去了。所以,他的膝下反而只有女儿花雨在身边了。看着冰雪聪明的女儿也很向往新学,无奈女学只在北平和南京、上海等地有,泉州城里却没有开起来。直到花雨十岁了,才总算是有了第一所女学,陶之跃几乎是想也没想的就让女儿去注册了学籍。
    陶家的工厂早些年是开在上海的,把祖上积攒的银元拿出来,就地取材的开起了一个不大的缫丝厂,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奋斗后,就在大上海建立了总部,从生产到销售算是自己家的一条龙产业。起初开的有声有色的,又让资本翻了几番,是最早的一批民族资本家。历史书上把他们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陶老先生却很不喜欢上海,说那里鱼龙混杂,而且帮派势力雄厚,他这种资产不大的缫丝厂其实在夹缝中生存的很不容易。因此,又过了不到三年时间,他就慢慢的把资产转移到泉州这里来了,毕竟这是自己的家乡,祖先们的坟都在距离泉州不远的乡下呢。可是,这里的工业生产很不发达,几乎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暮气沉沉样子,然而在自己的故土生活,不受那几个大家族的压榨,也不用时刻担心被他们碾压,他觉得泉州倒像是一个很好的世外桃源。
    所以,陶之跃老先生干脆就叫回来长子,让他在上海那里照看着总部,他则基本上都是在泉州。
    江南的丝绸历来是名满天下的,陶家也一向宽和,所以老先生算是养着了一批尽心尽力的管事的人,因此生意上根本不需要他过多的操心。在上海的总店,他的长子圆滑的个性,是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也很应付自如。特别是,这个孩子不是花天酒地的主儿,有了老婆孩子,属于从小教育的比较规矩的人,即使在灯红酒绿的大上海生活,却没有沾染任何的恶习。
    陶老先生对长子从不赌博、不酗酒,也从不在红灯区混迹是很放心的,所以才把上海的事情都交给他管理。逢年过节儿子带着一家三口回来,都是其乐融融的。而次子在国外专研化工行业,竟然入了迷,跟在德国的一个导师门下,很有成就。陶老先生几次叫他回来,但是这个小儿子也都婉言拒绝,也就任由他了。
    陶之跃的夫人陶张氏是老家另一个村的,自小就知书识礼,主要是操持家里的事,这让他成为了诸事都不用操心的老翁,虽然他还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也因此,他就更加的疼爱在身边的这个小女儿了,几乎是满足她一切的要求,包括送她去新学堂里读书。而他的主要事情,反而就是每天接送花雨了,不过,他也是乐在其中的快乐着。
    陶之跃从刚开始对创办缫丝厂感兴趣的时候,就把在乡下的管家带来了,这是一个从他父亲起就在陶家的老管家的后代,为人忠诚老实,而且极为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管理缫丝厂的大小事务。管家的名字叫陶明礼,他对招入缫丝厂的人都做了仔细的调查,属于朴实的人才够资格进厂。因此生意做得很好,陶之跃基本上三五天才过去看一眼,其它时候就在家里。也因此,形成了泉州和上海之间的紧密联系,陶先生可以做富家翁寄情山水。
    他每天早晨吃过了早饭后就坐着车,把女儿花雨送到学校,然后回家写写字,在小城的几处游园中悠闲的转转,或者在园中闭目养神一会儿。午饭前再去接回女儿花雨,中午小睡一会儿后,又送花雨再去学校,下午在戏院听听地方戏剧。差不多学堂要下学了,他就去接回花雨。
    每一天,他就这样安闲的过着。家中的仆妇等,也都是从乡下的府里带来的,很信得过。包括司机田丹,是管家考察了很多人后,选了一个有家的本地人,很放心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
    他每天都是这样,生意上不需要他操心。有长子和大管家照顾着,他完全可以放心,他只要照顾好小女儿花雨和让自己舒心就可以了。
    一九三三年,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是难得的一个平静的年。虽然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并且建立了一个乱七八糟的满洲国,但是大多数国人是根本不认的,二十多年前皇帝就被赶出紫禁城了,那个叫做溥仪的小皇帝是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活着的,何况根本没人认。私下里,大家都说这个皇帝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儿皇帝”有什么区别?要不了几年后,最终都会被打垮的,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但是在泉州城里,也开始流传着日本人开始觊觎华北乃至全中国的话题了,不过日本人在泉州只有一家商社,掀不起风浪,也非常的老实。陶之跃在与人闲谈时,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话以后,给上海的长子去了电话,才知道上海的日本人太多了,特别是很不服管教,时常的要惹事,但是政府却一味的惯着日本人,让他们更加的骄横跋扈。他就嘱咐儿子机灵着点,一旦有什么太大的风吹草动,就关了门,趁早回来,一家人在一起还安生些。
    即使日本人的野心这样越来越明显了,但是在各种传闻不断中,秉承着“攘外必先安内”的蒋先生却与绝大多数的国人思想相悖,他对打内战倒是很用心,而且七八年来在中原大地上打的不亦乐乎。所以,那时候南京城里也是风云变幻的很厉害,各地的军阀不是那么俯首帖耳的,时不时的就要反水,打不过了再服从中央政府。总之是服了又反、反了再被打服,反反复复的,中华大地上好不热闹。
    就是这样的日子,让蒋先生很难过,他的中央军也就三五十万的样子,比起全国的军阀队伍明显不足,所以他就经常施展起了手腕,采取拉一派打一派,或者用一些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不但收买那些地大人多的大军阀,也收买大军阀下面的将军们,只要能为我所用,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因此,蒋先生在内战中还是占尽了上风的。
    在这种时聚时散的中原大战之下,百姓们算是倒了大霉了,说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可想而知,诸如陶之跃这样的民族资本家,他的日子也是很不好过。只是守着不败的一点家业,比更底层的老百姓生活稍微好一点而已,但是也被压榨的受不了。
    现在,得知日本人蠢蠢欲动的要挥兵直下,富庶的江南自然不免要遭到战火的涂炭。所以,陶之跃才反复的劝长子尽早回来,以免受到战争的影响。
    不久之前,一支破衣烂衫的队伍转战到泉州不远的地方后,陶之跃倒是听闻了不少新鲜的事。说这支队伍是为穷人们打天下的,而且所经过的地方是秋毫无犯,惹得穷苦百姓纷纷加入了队伍。但是,这支队伍也是蒋先生一力要剿除的“匪”,所以紧跟着到来的就是中央军和地方军阀,免不了还要祸害当地的百姓。不过,据说在蒋先生收服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时,发生了分赃不均的事,导致他们之间严重的貌合神离,所以最后还是被这些不多的“匪”,轻松的又转战走了。紧跟其后的中央军也就捡了老百姓作为软柿子用力的捏,冤杀了不少人。
    陶之跃对这些感到很气愤,虽然他的思想还没有那么的先进,但是杀老百姓在历史上都是得不到好名声的,既然老蒋的队伍乐此不彼,那么看来说不定那些被叫做“匪徒”的队伍将来还真的能成事。
    由于战事紧张,陶之跃就把夫人和女儿送到了乡下去避避祸,大半年后才再次接回来。
    这之后各种传言也纷纷扰扰的有了,说是蒋先生最怕的就是这些“匪徒”,这是他最终“统一全国”的最大的障碍的,所以务必要清剿干净。但是,七八年了,他把主要矛头对准了共产主义,而且在他背叛革命的时候就大肆的屠杀了千千万万的人,确实越杀越多、越剿越多,搞得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小块的根据地。蒋先生却还在做着统一全国的黄粱美梦,可是既然剿不灭“土匪”,对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以利诱之。然而,那些军阀全部都是貌合神离之辈,今天可以在一起喝酒吃肉,明天就可以刀枪相向。老蒋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大总统”而已,他始终没有取得全国认可的完全意义上的“总统”地位。这主要是以他为主的四大家族的贪婪和腐败,把权力和金钱妄想都拢到自己家里,这哪里是当年孙先生的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