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第59讲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下面有几种鬼神,介绍一下。
    药叉:也叫轻捷鬼,有地行、空行、天行三种,药叉是男鬼。罗刹:这是女鬼。这两种鬼都喜欢吃人,人死了以后即使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他们也可以通过念咒把臭的尸体念成美味佳肴,然后再吃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鸠盘茶鬼:长得像坛子一样,很好玩。我们有时候睡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感觉到有一阵风或者一个东西压上身来了,想叫叫不出来,想动动不了。这就可能是遇到了鸠盘茶鬼或者其他鬼了,这个时候一般念念阿弥陀佛就没事了。有的鸠盘茶鬼属于逗你逗着好玩;有的属于报仇,但他不敢真正把你搞死。
    毗舍遮:这种鬼也叫啖精气鬼,专门吃人和五谷的精气。富单那:也叫主热病鬼,他会叫你发高烧发热,这都属于是中邪了。等:就是其他的那些种种鬼。
    虽近其旁,目不能视:为什么?你心里亮的。凡是来害你的,他功德都不如你,你只要把真心发出来,甚至发一下脾气,骂句脏话,很容易就把他赶走了。但是,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当结法缘了,劝他别再来这一套了,跟我一起学如来藏。好好劝劝他,有的就走了。或者念几句阿弥陀佛、观世音、地藏王,都行。诸佛菩萨名号有特别的加持力。
    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者,反闻熏修,伏归本元真精之性。发本明耀,耀性发明,遍周法界,则诸幽隐暗昧为性之鬼神,皆不以自全矣!此明能破暗故。大士以此威光,加被众生,能令众生,仗承威光,诸鬼虽近其旁,目不能视,以彼背明向暗,反不堪于光耀。如枭鸟昼盲夜视,罗刹向日不见,视尚不能视,何能加害耶?(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这是第七,枷锁难无畏。
    音性圆销,观听返入:就是我刚才讲的「离根解结」,「旋尘还元」,「旋见循元」,都是这个意思。这都是指我们修行人的功夫。究竟说为,明心见性的人就是「音性圆销,观听返入」,他对一切的万法都已经深信不疑,观照为自己,达到同体大悲,哪有自己还害自己啊?真正到了这种心态,首先免除你三恶道之苦。从方便法上来讲,修佛门内部的方便法也好,修佛门外部的外道法也好,他这种观照的定力可以把自己从这个肉团身中解脱出来。修风得风,修光得光,修空得空,他达到了这种境界,所以「返入」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功夫。即使在凡夫的这种功夫来讲呢,也能得到一些福报,解除一些灾难。所以这里的「音性圆销」,就是究竟法讲万法都是我,万法归一。方便法来讲,就是我离开了肉团对我的障碍,那叫「圆销」。
    「观听返入」,这里的「观」和「听」都作为闻。能观的、能听的,统统还原,还到一精之明这个本位。所以在这个到一精之明的人呢,就是在《楞严经》后面讲到的破除了行阴,阿罗汉破除了见思烦恼,破了行阴,就永远不落六道轮回。外道来讲呢,他没有破除见思烦恼,一旦他破除了行阴以后,那种功德简直不可思议啊!可以自己变现金银财宝,自己变现莲华宝座,自己变现别墅,自己还变现美女供自己享受。但即使到了这种功夫,也还是要下无间地狱。因为他有我执,所以他还要往下落。他是凭一种顽固的意识心来改变。所以我们想一想这修外道的是多么可怕呀!
    有些人腿一盘,开了个天眼,开了个天耳,他就自以为证果了。这种心态最危险。修外道吃亏就吃亏在这里。修正法、修菩萨道的人,他开了天眼、开了天耳以后,不会因此而糊涂,他可以利用天眼、天耳来度化众生,帮助更多的众生排忧解难,这是菩萨道。所以他不受凡夫报应,而是受佛报和菩萨报,这就看他的用心。所以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离诸尘妄:肉身是内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是外六尘。他已经得到自在,再不受根尘之累。所以这个身体来讲,虽在犹无。下面这个文章就好解了。他身住空了。
    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你着到上面那样,他一摸是个空,那个枷锁是不是掉了?所以这里呢,也有个佛法的公案。
    据记载,晋朝一个人叫窦传,是河内人,在永和七年,和他的同伴一共七个人被敌军所俘,不久将执行死刑。有一个僧人,法号道山,正好在军营中,因为和窦传相识,所以就去大牢看他。后来,这七个人按照道山法师的交代,各自默念观音圣号几天,突然刑具都自动解开了,这几个人得以逃脱到乡里,从此笃信佛法,敬奉观音。
    如果用究竟了义来观照,这个枷锁难无畏,是指我们明心见性的人能够正确地看破放下情执。父母、夫妻、儿女是不是三把枷锁啊?这三把枷锁来讲呢,不能障碍他修道。我们许多人就被这三把枷锁控制死了,父母夹在脖子上,是枷;夫妻枷在手上,是手铐;儿女呢,锁在双脚上,叫脚镣。就是这三把枷锁,他开不了,所以障碍了自己的道行。你可以作如是的观照,是不是通过明心见性把这个名闻利养看破、看空了?他自然就有智慧来处理,理顺方方面面的事情。果真做到这样,他们不仅不会障碍你学佛,反而还会跟着你一起学佛。我们总是有一种逆反心理,总觉得身边的亲人度不了。确实比较难度,但是你必须把道理跟他们讲清楚。即便你不能讲清楚的时候,也可以请别人去讲。有些人就是这样的,自己家人讲十遍不如外人讲一遍。关键就在于我们要会用心。
    音性圆销者,音声动静二性,悉皆销灭,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故曰圆销。观听返入者,即观照能听闻之性,逆流而入,故曰返入。如是,则入一无妄,不但声尘销灭,则色等诸尘,亦随声尘以俱灭,故曰离诸尘妄。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见等诸根,亦随闻以旋复,根尘双泯。以此妙力,加被众生,故能令被难人民,而能称名即成感应,禁系枷锁,所不能着其身。(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这是第八,劫贼难无畏。
    灭音圆闻:「灭音」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离根解结」。对外面放下了,明心见性的人已经放下名闻利养了。这个「音」表一切的尘。「圆闻」,就是开了佛知佛见,知道万法都是一念之所变现,圆满了我们的佛知佛见,圆满了智慧。
    遍生慈力:这个「遍生慈力」就是无缘之慈。从第一义谛讲,万法无非是一个人一个念而已;从第二义谛讲,万法无非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儿女。这个「慈力」呢,是一种自性流露。
    灭音圆闻者,即大士反闻入流时,灭音、而解脱声尘,圆闻、而证极根性。尘灭、则外无敌对,根圆、则咸归一心,故能「遍生慈力」。乃至碜心毒人,亦不能起恶,悉化为慈悲眷属矣!(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我们大光明藏之行,断气以后经过地狱道、经过鬼道,我们都不会遇难,他已经断了与那个方面的缘。这个慈悲之心与那个地方的气氛不相适应。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曾经因为拒绝母亲出海打渔,就踢了母亲一脚,所以下了地狱。他踢了母亲一脚这个心是不是嗔恨心呐?是不是要下地狱啊?当他下了地狱以后,看到那些小鬼被剥皮抽筋,他这个大慈悲心油然而生。马上升起一种念,愿意自己去替那些小鬼受罪。这个心一升起来,还没有开口讲话,他就从地狱飞到天上去了。因为他的这种心与地狱的气氛不相适应。所以《楞严经》讲到底,就是要成就我们的心,都是我们靠自利自救自护。所以叫做「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你这个心量很大的时候,就跟大气球一样,你把它按到水里能不能按得下去呀?你再怎么按都按不下去它。小气球可以按下去。你的气球膨胀到整个虚空法界那么大,谁能按得下去呀?它自然是往上飞。你的我执很重,沉甸甸的,《楞严经》叫想升情坠,想就是看破。就像气球一样带有浪漫主义、想象力,把名闻利养不看在眼里。情坠,名闻利养是不是心事重重的?他一直往下堕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
    「贼不能劫」,从方便意义上来讲,也确有其事,确有其理。真正行善积德之人,在遇到灾难的时候,诸佛菩萨、护法神明不会袖手旁观。如果自己有禅定功夫,他能把自己身体隐起来,所以贼都看不到。
    昔尼宗本,高平金乡人,幼有清信,日诵《普门品》,乡党称之。后出家为尼,被虏所拘,急诵《普门品》,旋即得释,归路出冀州,复遇贼所逐,攀上枯树,诚念观音圣号,贼寻索不见,得免贼难。(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这是第九,贪毒无畏。
    熏闻离尘:修习耳根圆通,念念回光返照,熏妄闻成真闻,离尘之后,六根也是摆设,自然六识也不会再有了,所以再也不会为男女之欲所动,他压根起不了那个念。
    天人的禅定之乐是欲界众生男女生活之乐的一万倍,再到四空天那种快乐又是有色界禅定快乐的一万倍。那么到了明心见性的菩萨,在现量国土他已经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的那种感受。那这种感受呢,又是凡夫之乐的不可思议的倍数。所以我们眼光要放得远呐!但是为什么佛菩萨证到那种快乐他不享受啊?那是出于慈悲心,他要来教化众生。
    熏闻离尘者:此乃反闻照性之功,熏彼出流之妄闻,而成入流之真闻,入流则必亡所。声尘之结既解,诸尘之结齐解,而色尘岂能劫于家宝乎?能令一切多淫众生:淫而言多者,乃是夙习深重,数数入声现起淫念,发为淫行,轻则损身失德,重则倾家丧命。其尤甚者,淫欲属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多淫众生,能常念菩萨圣号,由菩萨威力加被,即能远离贪欲,则离贪毒,自可无畏矣!(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这是第十,嗔毒无畏。
    纯音无尘,根境圆融:也还是讲那种功夫,「离根解结」,「旋妄归真」,「旋尘归性」。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一个念,放下对一切名闻利养的执着,返璞归真,回归大光明藏,这是究竟法。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他嗔恨心能不能生起来呀?谁对谁呀?但是有时候明白这种道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还最容易生嗔恚心,比如看到众生不听话,看到弟子不乖,他就生烦恼,是不是?但是这种嗔恨心在佛法里叫尔焰。他这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所以你看这里「纯音无尘」,一定要注意,无尘是在尘说无尘,过去讲有尘,叫认己为物。现在明白一切都是我,哪有尘啊?就达到了那种无分别心。万法归一就是「纯音」,就是「无尘」。
    「根境圆融」,「根」就是当下这个我,「境」就是所对的周边环境。这是解释从人事环境到社会环境,到自然环境都圆融为一,都是当下一念之所变现。这是不是一心三藏的法呀?
    无对所对:过去是「有对」,认己为物,认物为己;现在万法都是一个念,是一个绝待之我。绝待绝待,没有任何对待。
    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我们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嗔恨众生?明心见性之后没有自己、没有别人,都是一个人,能不能发嗔恨心呐?没有对与所对了嘛。
    纯音无尘者,纯一闻音妙性,别无所对声尘。此句,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无所对之境,亦无能对之根,根境双泯,惟一圆融,清净宝觉,内外一如,无能对之与所对;以嗔恚生于对待违拒,大士自证境界,圆融一体,无对无碍;以此加被众生,能令一切有忿怒嗔恨之众生,但能常念恭敬观世音,以念力而伏嗔机,仗慈风扫除恚热,便得离诸嗔恚,则离嗔毒,自可无畏矣!(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这是第十一,痴毒无畏。
    销尘旋明:也就是看破放下了一切的身根器界。「旋明」,明白一切万法都是我,是不是开了智慧呀?旋邪知邪见为佛知佛见,恢复到光明智慧。
    法界身心:这是总讲。「法界身心」就是一心三藏。「法界」,是十法界无量万法。身心是当下自己这个肉团身和我们的妄心、妄觉。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自他不二,事事无碍,就是在前面讲的「于一毛端,融大千界」,「于微尘里转大法轮」,「不动道场,周遍沙界」,万法都是我一念真心自性流露。这是比喻像琉璃一样「朗彻无碍」。琉璃是一种青色宝,遇人遇事以后,当下人和事变得跟它一样明亮透彻。
    一切昏钝性障:就是愚痴颠倒的众生。诸阿颠迦:「阿颠迦」是一个印度语,翻译成汉语叫邪知见,邪见人,没有根机的众生。永离痴暗:解脱愚昧。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这是第十二个,是求男无畏。
    融形复闻:仍然是讲把一心三藏、无量法界圆融为一个本体,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复闻」,返璞归真。「融形」,把一切有形有相圆融为一个本体,证到寂灭场地,就证入一心三藏。
    不动道场:不改变一切的万法,不改变当下这个肉团,没有动它。所以明心见性的人,有没有见哪个多了一个眼睛或者少了一个耳朵?有没有啊?一点没有动。
    涉入世间,不坏世界: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与万法交融为一体,所以有些法师在解释这段经文的时候,仅仅特指化身佛,化身菩萨涉入世间。其实这里我们应该圆融为明心见性的人,他凡夫的业报身——这个肉团身当下就是菩萨愿身,他的心已经融入十法界万法。「不坏世界」,并没有看到他改变了自己的一块肉团,或者看到他能把这个房子变成琉璃塔,并不是显神通。但是他的心已经融入了万法。
    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这就是《阿弥陀经》讲的,「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可不能按照有些人解《阿弥陀经》:西方极乐世界菩萨有神通啊,用这个兜兜了无量的花到无量佛面前,给你一朵,给他一朵……是不是啊?不是这样的。《法华经》佛解释很清楚啊!你生一念欢喜心,即为供养无量佛,所以这跟释迦牟尼佛是一个腔调。都是由你一念心之所变现,你即为供养无量佛,即是无量佛身边为法王子。
    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男子在佛法里是表能承担如来家业之义,你这个人当下就承担如来家业,是解释法王子的。所以《楞严经》妙就妙在这里,所以叫天书。那么作为我们有些人要求儿子,求观音菩萨能不能求到呢?我告诉你,还真能求到,无量法门有求必应。还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这里的「得男子」不是那个意思。这叫巧合碰到一起了,扯到一起来了。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这是第十三,求女无畏。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六根圆通」,每一根都能起六根的作用。眼睛会说话,还会吃饭,什么事都能办。耳朵、鼻子也是一样。到了三禅天以上的人,大概是十五层天以上的人,他可以六根通用,更不用说明心见性的菩萨在现量境界。他必须回到佛土才能显现。
    这里都是讲啊,通过修持一心三藏,我们能够得到这种现量功德。明白一心三藏的人,这种功德就已经有了,都在你的保险柜里。其实来讲,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凡夫有没有呀?统统都有。这种功德不需要修,但是来讲,他在受用的时候不一样。受用得不好就落入旁门左道。明心见性的人就是为了把这些神通管好,不至于惹祸,问题在这里。所以这个「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是不是统统都是在讲那个圆教菩萨?圆教佛果位的功德,我们前面这些经文解释太多了,在这里不再重复。
    有相之女:这个跟前面求男一样。你前面看修到什么程度,求男是「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融形复闻」,证到阿罗汉,证到菩萨了,谁还求什么男?求什么女?修到「六根圆通,明照无二」,你还求女干什么?是不是找罪受啊?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求个儿子、求个女儿。但是你真想要求儿子、求女儿,也照样能求到。
    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所以明心见性的人,他知道万法都是我。不是秘密法门,十方佛都是我。他自然能包容一切万法。
    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受领无失」,明心见性的人他进入真修,他不需要向老师请教该怎么修。受也好,领也好,处也好,左也好,右也好,他都没有事。就是佛在《法华经》所讲,受持《法华经》的人,他所有的想法、做法、说法都是对的,你不要怀疑。他就是有他的道理,他会用他的心。所以有道无道,我们自己要知道。明心见性的人不需要人教他,他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下面呢,就是「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有这么多吉祥的祝福。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她能够生出一切的慈善功德。所以女众的特征就是慈悲,她能够舍己为人,能够养育万法,是表这个法。
    圆者圆融,六根互相为用,随举一根,皆具见、闻、嗅、尝、觉、知。通者通达,六根根隔无碍。圆通二字,贯下诸句。由通达故,明照无二,六根灵明照用,无二无别,所以立大圆镜,能承顺十方,微尘如来,一切秘密法门。由圆融故,含十方界,而能含裹十方,诸佛世界,所以立空如来藏,能领受诸佛法门,大小权实,完全无失。《正脉》云:承顺即坤仪柔德,受领即闺门能事,故能应求女也。(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这是第十四,持名无畏。
    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法王子」,狭义来讲,就是等觉菩萨位以上。「六十二」是表无量,在《法华经》以六十二种邪知见表无量的邪知见。有无量的邪知见,是不是就有无量的智慧功德?所以这个「六十二」一定是表无量,有邪必有正,何况后面还加个恒河沙数?再三强调,这是个无量,有无量的法王子。修法垂范:他的修行堪为人天师表。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教化众生。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所得圆通本根:即耳根法门。发妙耳门:成就了这个耳根法门的功德。
    能令众生持我名号:怎么「持我名号」啊?你只要把观世音三个字搞明白了,就是持名号。可不是念南无观世音、南无观世音……念那个名字没有用,就是师父讲的,你叫观世光、观世香、观世臭、观世长、观世短,行不行啊?你叫能观,所以这叫持名号。没有讲念名号,没有讲喊名号,叫「持」。什么叫「持」啊?左边提手旁加右边的寺,提手旁是表力量。寺,在唐朝这个寺是表教育的意思,能让人开智慧。
    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与这个不求质量,只求数量一样不一样啊?所以这与佛在《法华经》讲的又是一样。佛在《法华经》讲「一念信解如来藏」——一念信解啊,胜过修无量法门修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的无量倍。三个无量,好好观照。所以这个明心见性妙不妙啊?你当下包容十方三世,但是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明了没有?见了没有?这个要自己问自己。当然师父传这个法,重要的是还要帮助解释,为什么明心见性的人当下成佛?
    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然后称体起用,应化无方,身之微妙也;鉴机不谬,心之微妙也。含容,指妙心,谓心含十方无量世界众生;周遍,指妙身,谓身遍圣、凡、染、净十界。故能令众生,持我观世音一名,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数诸法王子名号,二人福德,正等无有别异也。(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第十四,持名无畏。持一名就是持无量名。
    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这里千万不要理解为观世音菩萨这是讲自己,而是以他来代表一切修行圆顿大法的说法,这个「我」就是真正的我。
    由我修习,得真圆通:十法界万法万相圆融圆满圆通,唯一念之所变现,这叫真圆通,这是真真如性。在佛法里讲的「真」是无妄,「如」是不异。如果在你这个心中还有一样东西是假的,你这个真就不真,就是假的,这说明你还没有明心见性,你还有分别心;如果还有一样东西跟你不一样,是异,那你这个如仍然是假的,你没有见到如。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无畏」,我们来供养三宝、供养众生的时候,首先起念「我能布施」——我有能施之身心;我能布施大米、油盐,我能布施钱财,这是我所布施;我布施给了寺庙,布施给了灾区,后者是受施,是不是有三个东西啊?那观世音菩萨的无畏施是三轮体空,无能施之身心,无所施之无畏力,无受施之众生。供养众生,这是菩萨在因地修行不可避免之事。当明心见性的人在提起观照的过程中,慢慢地把这个能施、所施、受施三者都要空掉。哪有能?哪有所?是不是都是这一个念变出来的?真正到了这种境界,就是无畏施。
    福备众生:你有了这个念,你即已经「福备众生」。你还没有开口讲话,还没有动手做事,没有做一点点慈善功德,你只是明心见性知道万法都是我,就已经是「福备众生」。《法华经》讲得最多。一念信解如来藏,就是供养一切佛;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金银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一念信解如来藏,胜过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无量法门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的无量倍。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圆通:万法圆融为一,万法圆满不缺,万法圆通无碍,皆是我们自性显露。无上道:不是讲第一法门,不是讲世界冠军,是无上无下,无前后左右,无内无外,无边无际。万法都是一法,一法即是万法,叫无上道。
    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不思议」,是指没有办法用凡夫的心态、用世间的逻辑来做出判断与认知,但它是真实存在;「无作妙德」,「无作」是自性显露,随心所欲;「妙德」就是不可思议的妙力功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这是第一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修圆顿大法证到初住位菩萨,你就能具足像佛那样的无量色身三昧。因为这种神通道力是我们本有,你破除了无明微细烦恼,当下显现。「妙妙闻心」,由我们的本觉——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本体(本体也叫理,本觉妙体,或者妙理,或者妙性),而成就我们的始觉智。这个始觉智也叫妙智,或者妙力,再由我们的始觉智回光返照这个妙理、妙体、妙性,妙来妙去是不是很圆融的一个妙啊?这两个妙就妙在这么多妙里。除了妙,还是妙。妙理起妙智,妙智观妙理。越观妙智是不是越圆满呐?越观妙理是不是越真实啊?这叫「妙妙闻心」。
    心精遗闻:「心精」,就是观照的结果,圆满了一精之明的智慧。「遗闻」,再不会执着在对六根、六尘、名闻利养那种妄觉之上。
    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见闻觉知」,以四代六,六根在凡夫的时候,是不是各自为政?现在没有办法分开了。「成一圆融」,也就是六亡一亡。六根都解脱了,还有没有一了?连一都没有了,是方便说为一。什么五种俱生意识、独头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是不是都变成一个精明?你不能讲它是一,但是也不能没有个说法。这个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清净宝觉」,就是一心三藏的智慧妙用。
    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众多妙容」,就是无量色身三昧,他同时还能广说无量的秘密神咒。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首」,就是脑袋。「首」为六根之至贵,是表法身德。有形有相也好,无形无相也好;法身功德也好,化身功德也好,是不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法身、报身、化身都是真真如性现出来的。法身叫真如,能现法身的叫真真如性,它既能现法身,又能现报身,又能现化身,但仍然是方便说。能现的那个东西当下是不是法身?是不是报身?有没有谁造谁呀?都是自己在变现。能就是所,所就是能。数量呢,由一三五一直到八万四千,这是表无量法门,也是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一个特征。「烁迦罗」,译作坚固不坏。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母陀罗」,译作印。臂各有手,手各结印。印带有印证之义,手臂有提拔之力。这是表我们的本能——神通法力和道力,也是表解脱功德,表方便智慧的妙用。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眼睛是表真实智慧,手臂是表方便智慧,皆为报身功德。进一步显现出前面三十二应身(化身)功德的内涵,又是法身功德(首)的随缘显现。
    在这里涉及到三种菩提。前面「首」表法身功德,是真性菩提;「手」有提拔之力,说为方便菩提;「目」可以见到,是表实智菩提。所以把这三个菩提的概念圆融一下,就显示出真心本来面目这三大特征。法身本体具有这个实智菩提和方便菩提的妙用,那么把这三个菩提用次第圆融来观照,当下就是一。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众多妙容显出本来面目的三性菩提三种功德,具体要因人而异,逗机观教。「慈」是以积极、柔和的方法教化众生,也就是调;「威」是以一种带有强制暴力的手段,对应为御;「定」是对那些心比较乱的众生,以种种手段使其定心;「慧」是对于那些心比较沉闷、钻牛角尖的人,以种种说教使其开智慧。所以菩萨救护众生,不拘一格。既可以示现善相,也可以示现恶相。种种法门不能一概而论。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
    这是第二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二者、由我闻思:「闻思」,就是耳根观照法门,就是用心。《楞严经》从头到尾都是在讲怎样善用其心,把定力一步步转深。脱出六尘:解脱对六尘的攀缘。包括外六尘、内六尘。离开了六根,离开了六尘,还有没有六识了?六识当下转识成智。
    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我在这里讲话,外面能不能听到啊?声音度过了这个矮墙。「垣」就是矮墙。修行到最后,你能上天入地,穿墙越壁,千山万水能不能障碍我们啊?一念心说到哪里就到哪里。这是我们的本来智慧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修行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智慧。
    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与上面第一种不思议无作妙德相比,上面是以一形现多容,一身而为千眼千手;这里是现无量身各各说无边神咒。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这是第三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这段经文也非常敏感,解释不好就成了:看到观世音菩萨像就拜,供养水果,往功德箱里扔钞票;然后:观音菩萨,你救救我……这是就方便义来讲,能得福报。下面具体用究竟义来讲。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是说我们众生自己,由于修习了「本妙圆通」,而悟得清净本根。注意这个「本妙圆通」,就是带果行因,修因证果——带果,就是先明心见性,行因就是悟后进修;修因证果是进一步圆满成就究竟如来,是这个意思。「圆通」,在带果的时候,初学者必须先明心见性,这就是带果了。明心见性我们就已经证到分真即佛的果位,然后再行因,以求圆满如来果位。所以从一开始就带果行因,修《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心地法门,在佛法里叫果教派——从果地起步,而不是从因地起步;是以果为因,他在因地即已证果,叫「本妙圆通」。「清净本根」,即一心三藏,非一心三藏不可为本根,那都是杈根,枝根。所以大家看前面,佛在《楞严经》第四卷,一切俱非,一切俱即。是即非即,即当下就是非,不二法门。讲一心三藏,这就是「本根」。
    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经过我们这十来年传一心三藏,「所游世界」,所到之处,凡是能听闻一心三藏的人,不管是信佛还是不信佛,乃至诽谤佛的人,当下「舍身珍宝」,「舍身珍宝」就是把这个我执看破放下了,原来把这个当成宝了。「求我哀愍」,这里的「我」是真正的我,是一切万法。我过去都把你们当成别人,是认己为物;现在我知道你们都是我了,是不是「求我哀愍」呐?也就是《阿弥陀经》讲的:「即以食时,还到本国」,我终于回到了十方法界!这才是我啊!这叫「求我哀愍」。绝对不是说,「观音菩萨你哀愍我啊!」
    佛公开讲,佛不度人,唯人自度。因为他讲的是本根。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这是第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四者、我得佛心:就是得到在因地心,要首先见一心三藏这个法,把果地觉作为因地心再证果地觉。明白了果地觉是什么,当下他就是因地心。明白的当下,你即已了生脱死,证到分真即佛。证于究竟: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进一步修证,而成就圆满的果地觉。
    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这里的「珍宝种种」就是无量万法都是我,这就是我的「珍宝种种」。我以此一念明白了无量万法皆是我,当下就是对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众生的供养,这叫一供一切供,这叫法供养。所以在佛法里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一供一切供。
    「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这是总说。这种供养唯是心供养。所以佛在《法华经》讲,我们一念信解如来藏,就是供养一切佛一切众生。所以我们以如来藏的智慧,供养一切众生,一个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他要什么没有呀?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不求自得。所以《法华经》把明心见性的人,生生世世得大福报叫什么?叫以道受乐。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三昧」是禅定。从长寿,一直到大涅盘,到成佛。
    所以这段经文充分体现出,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可不是走到哪里,我给你一个念珠,我给你一个什么什么……我们到哪里都是以如来藏正法供养众生,不要去增加众生的情执。但对于那些个别的情况,对于佛法一窍不通的众生又当别论,给他一点名闻利养是可以的。这也是我们的良苦用心,那是限于个别的情况而言。有时候来讲我们还要靠他们帮我们起到很大的作用。包括吃一餐饭都可以,不能把话讲死。但是就我们弘法来讲,到一个道场,到一个法会,只能以法供养。所以佛讲,不讲第一义法,非我弟子!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佛啊,你问起我在因地是怎么修行证果的,那么根据我的情况来看,我是修习耳根法门成就的。「圆照三昧」,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圆满地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一心三藏,这个「三昧」就是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是自性本定,不从他得。当我们明白了十法界一切万法就是我自己,你这个定有没有办法把它破掉?没有办法破掉。
    缘心自在: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以三十二应身遍入国土,是不是不变随缘呐?他虽然以三十二应身做人、做鬼、做畜生,是不是还是观音菩萨?那是不是随缘不变呢?「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缘」就是三十二应身遍入国土身。在缘在心都自在,这叫和光同尘。
    因入流相:回忆他因地修行开始那个阶段,首先「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解脱对六根、六尘的攀缘,也就是背尘合觉,入一精之明之流,入圣人大光明流。得三摩提:是成就了首楞严大定。我们在见道位即已成就了「三摩提」的一大半,进一步修证去除烦恼习气,圆满成就。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因为观音如来做他的师父,教他修成耳根圆通法门,所以授记他「观世音号」。弟子跟师父的名号一样的。观音菩萨之威名闻于十方。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五体:是脑袋加四肢。同放宝光:是表我们的智慧与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远灌十方:「十方」是无量方。微尘如来:是表无量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这是恒顺众生的方便,如来是法王,菩萨是法王子。那么我们讲「微尘如来」是表无量如来,微尘如来当下是不是法王子啊?「法王子」是不是一切万法呀?而且都灌在顶上。无量的顶归于一个顶,道交感应为一个本体,都是以心相传。这个心是表我们的智慧妙用。你现在明白了一心三藏道理,是不是五体放光了?是不是灌到了一切如来、一切法王子的顶呐?
    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我们以心力观照十方法界,十方法界当下是不是回馈我们?就是前面讲的「不能分隔」。我们发一个善念、正念对万法,首先得到功德受用的是谁啊?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先得益,然后万法再反馈给我们,这叫「应供」。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这在《楞严经》再一次提出,无情是不是也是有情呐?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这不是电影演的那种光芒万丈,是讲心电感应。但是,它有没有光呢?就是有光。人与人之间,物与物,包括这些茶杯,都有光。这个「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一个本体,是不是讲一心三藏啊?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凡是听到说法的人,当下成就了首楞严大定,得到金刚三昧。并没有说——是诸大众,听观世音菩萨讲了以后,有的回去修行了二十三年,有的修行了八十年,有的修行了一个月,各自都得到了金刚三昧……有没有这样讲啊?没有节外生枝啊!是不是没有离开讲经堂,没有离开座位就证果了?《法华经》《楞严经》像这样的经文太多太多了。当下成就是不是就带来两个耳朵?要明白这个道理。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天雨百宝莲华:是表成就了无量的智慧德能。这里的「天」是表第一义天,是表真心本来面目。不要理解为这是当时的天人都在散花。青黄赤白:是表即因即果,各人次第千差万别。有什么心,就现什么相;有什么色,你就发什么光。间错纷糅:这里表千差万别。虽然千差万别,它都是圆融为一体。为什么千差万别啊?老师同样传一句法,各人得到的受用不一样,也就体现出那青、黄、赤、白种种的颜色,但是它并不互相对立。
    十方虚空成七宝色:「十方虚空」是表法身,「成七宝色」是表化身。真空不空,它随现为妙有,妙有是无量。「七」,在佛法里是表无量,无量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是不是变成十方虚空了?所以这里正报、依报,法身、化身、报身,是不是圆融为一体了?也是进一步解释前面的「间错纷糅」,空和有都在「间错纷糅」。
    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当下空有不二,这个「一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非空非有,它可以现空现有,即空即有。非一非无量,即一即无量。这一真法界叫真真如性。梵呗咏歌,自然敷奏:这是表解脱知见,法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