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第68讲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心进安然:在五信位的定跟六信位的慧是在这个定慧圆融的基础之上,安是不是必然的?他能做到定慧平衡。寂照、照寂当下圆融为一念,所以我们心里能安。在有能见到空,在空能见到有,即有即空;在生见到死,在死见到生,即生即死。世间人最恐惧的无非是死亡,我们知道人死的当下就是生,在这里达到这种境界,心里安下来了。
    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这个「保持」是一种自性流露。明心见性之人已经尝到相似的法味。当受到别人的诽谤、欺骗、伤害的时候,你自然而然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会生烦恼。
    名护法心:这是七信位菩萨的境界。护持到自己再也不会起嗔恨心,内护自己,外护众生。这是菩萨行道,利己利他。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觉明保持:这是接着上面七信的境界,是在这个情况之下。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这是回自性向佛性,知道心佛不二,自他不二。你检验自己,与众生之间,最起码与同修之间,乃至与其它万法之间,在自性中有没有这种自觉的本能——是这个一体。佛下面打了个比方。
    犹如双镜,光明相对:两面都有一个镜子,两个镜子都反光,拿一朵花放在镜子前面,这面镜子里是这朵花,那面镜子里是不是也是这朵花啊?
    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对照镜子就知道,这里现过去,那里再现过来,现来现去。这个比喻非常巧妙。那么「其中妙影重重相入」这个法放在解十回向以后四加行的时候,我再来给大家加加行。那个四加行也是在讲「妙影重重相入」。像这个位置,既可以讲浅,也可以讲深。讲浅在七信位、八信位,讲深的话在八地、十地,都是「妙影重重相入」。
    名回向心:这是八信位菩萨的境界。这个「妙影重重相入」就是讲回向心——回自向他,回他向自,回有向空,回空向有。回本身就是个方便说,应该叫变现,都是自心取自心,全部圆融起来了。
    再三提醒大家:别看那五十五位菩提路也好,三渐次也好,干慧地也好,其实处处都是围绕万法一个念在这样观照,讲来讲去就是讲这个法,都是怎样把自己和万法圆融在一起。你能抓住这个主旋律,这个经文都会迎刃而解。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心光密回:是在前面回向心的基础之上,前面带有有为法,在用意识心转,这里「密回」呢,就慢慢地由有为而成就为无为,也就是自性流露。「密回」是回而不回,不回而回,他心里没有刻意地想象,已经成就了这种功夫。不用想,他就是我,我就是他。等要想的时候,这个层次就低了一等。但是这个不想并不是凡夫的不想,凡夫是不懂;我们懂了以后,一懂永懂,已经成为一种习气,这叫「心光密回」。这个「心光」与「密回」也是相对待的。「心光」就是在心里那种智慧,心变成光,已经不存在刻意地追求这个光是佛光。如果是凡夫的光呢,他还有种种的妄想、分别、执着。
    获佛常凝:与万法一体,这个心更加坚固。不是我跟释迦牟尼佛常凝,咱们就是一对一。那不是常凝,你那是以色见佛。也就是自己与这个万法是一个本体,这个念越来越坚固。这里的「获」可以解释为成就,成就为与万法一体这个坚固之念,不能解释得到了佛的什么常凝,什么加持。
    无上妙净:仍然是解释「心光密回」。万法本体是无上也无下,无前也无后,无左无右,无内无外,无空无有,万法一体。
    安住无为:我们心住于万法,万法皆是我。在圆顿大法来讲,连无为也没有,这是真无为。如果有个我住于无为法,那你还没有住于无为,还有个我。
    得无遗失:仍然是讲这个无为一心三藏——大光明藏中不漏一人,不失一法,不缺一时。实际这些都是在提起我们这种观照的心态。你懂得这个法,还要经常提起观照,才能时时住于自性大光明藏。要不然你境界现前的时候,难免还会有烦恼习气。当然,你能提起正念当下转境界,也不失为如来。有些人境界现前的时候,他连烦恼习气都生不起来,这个品位一样不一样啊?不一样的。人家打你一拳,踢你一脚,伤害了你,你心里立即提起感恩——这下给我逮到了,给我消业障。修行人就是要懂得感恩。伤害你,你懂得感恩;赞叹你,也懂得感恩。你应该对一切人充满了欢喜心。所以「得无遗失」,就是要修我们的无漏真心。
    名戒心住:这是九信位菩萨的境界。这种戒是无为心戒,也就是一心三藏这个心地大戒。如果修小乘戒就认为自己能持戒,修得看不起别人,这叫什么戒?破戒。你既破了心戒,也破了小乘戒。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九信位菩萨住于无为之戒,是一种自性的流露,所以叫「住戒自在」。既然能自在,就「能游十方,所去随愿」,他不需要刻意地去提心吊胆。那小乘戒连走路都不可以东张西望,每半个月还诵一次戒来检查,到了「住戒自在」,这些现象都不再执着,他不需要检查,也不可能破戒,他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随愿」,他一切的言行举止都是自性流露,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有他的道理。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讲第六个功德——意根功德就是这样的情况,受持《法华经》的人他心里想的、嘴巴讲的、身体行持的都是对的,即使现在佛经上没有讲到的,也是古佛那里所得来。只有到了这种境界,你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你就是打人骂人,都是在行菩萨道。你心里始终就是为了别人好,不在乎别人对你怎么样,他心里没有任何顾忌,叫「愿心住」。
    名愿心住:这是十信位菩萨的境界。「愿心住」是在前面无为心戒的基础之上,更加得到自在。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从这里开始进入住位菩萨的境界,十信位满进入初住位。这里的「发心」,是总结以上十信位菩萨的功行成就,也是对下面十住菩萨的一个开始。
    以真方便:是真实菩提心。十信菩萨从初信位开始,即已证得无生法忍,即已见到圆教大法之一心三藏——即真心本来面目。发此十心,心精发晖:成就的十种心,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叫「心精发晖」。
    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在十信位的时候还有前后次第分别,进入初住位的时候,十种心即圆融为一体。怎么「圆成一心」呢?每一个信位都具足十信位的功德。要注意佛所讲圆顿大法的特点是次第圆融。往往一个次第就具足其它的九个次第,往往你这一个次第成就了,就能同时成就十个次第。讲是十个、五十个,而你可以一念成就,同时成就,或者反后为前,反中为后,所以叫「发心住」。
    名发心住:这是初住位菩萨的境界。在住位菩萨还要这样理解,住位,从此开始住入佛家;信位,是对佛法产生真实的信念。当然十信位的菩萨也可以说为住入佛家。住位菩萨的境界更为深厚,可以讲一住永住。信位菩萨可以说临时住下来了。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从住位菩萨往后,在圆教里说为四十一分法身大士。注意前面的「中中流入」,它是有次第的,一位比一位更深,后后胜前前,以前面的为基础,后面为发展。
    心中发明:以初住位菩萨那种境界为基础,进一步地加功用道。如净琉璃:「琉璃」已经解释过多次,内外光明通彻。内现精金:「内」是表根本,再进一步地证真。
    以前妙心:是以前面的初住菩萨的心态为基础。履以成地:没有地基能不能盖楼房啊?这是作为自己的栖身之处。祖师(圆瑛法师)在这里(讲发心住时)还打了个很好的比喻:如中阴揽先业,而初成阴体,把十信菩萨比喻为中阴身,而初成阴体,这个阴体已经不是中阴身,而是进入了后阴身。二住位菩萨就好像是我们中阴身投胎之时,以父母性生活的时候作为依止之处。
    名治地住:这是二住位菩萨的境界。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心地涉知:「心」是表智慧,「地」是表本来面目。「心」表用,「地」表体。心里的那种智慧与我们本体相互地作用与反作用,圆融为一体,用智慧来观照我们的本体,以本体来契合这个智慧。「涉」是相互作用,「知」是互相之间已经圆融。俱得明了:明白了体与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体用是一。
    游履十方,得无留碍:菩萨的责任就是上求下化——上求是自利,下化是利他。到了这个位置呢,菩萨可以大作佛事,能得无碍。到了三住位,教化众生已经得到自在无碍,没有障碍了。十方世界都是我。事在人为,一切靠各人发心,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最大的志就是菩提心志,就是一心三藏,就是明白一切万法都是我。你应该怎么办?明白这个道理,你即住于佛家,住于佛家就要行使我们的义务。你就不能再为名闻利养所困惑,吃饭、走路、睡觉,都要考虑应该怎样帮助众生。凡是发心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供养众生的人,这种人不可能生烦恼。他即使生烦恼,也是因为众生不听话,恨铁不成钢。许多人调子唱得非常高昂,一遇到具体问题,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原形毕露,这个很成问题啊!这样的人不能往生,不要自以为怎么样,他那种菩提心是假的。修行人一定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不能浮躁,不能装模作样。你哪怕发脾气打人,心里都充满了慈悲心。
    罗睺罗出去参学,回来之后他的床铺被挂单的比丘占住了,正好外面又下大雨。罗睺罗马上讲:「这个床铺是我的,你喜欢我就让给你。」结果那个比丘把他训了一顿,还不领情:「什么你的我的?铁打的寺庙流水的僧。」被训了一顿之后,他就乖乖地跑到厕所打坐去了。现在这个集体生活,首先要想到为别人,为什么不能挤一挤啊?每个人都要有这种责任感,多安置一个人,让他睡一个晚上的觉,他这一生就成佛。修菩萨道,讲「十方无碍」,你能不能做到十方无碍?
    名修行住:这是三住位菩萨的境界。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行与佛同:修行人的身、口、意这三业,能够做到自他不分,就要「行与佛同」。受佛气分:这是讲修行人并不只是表面上行持跟佛相同,最重要的是在于这个心,他已经变成了一种自性流露,这叫「受佛气分」。
    如中阴身自求父母:胎生众生是由父业、母业、己业这三业和合因缘成熟。这里是打比喻。「自」是表自己的心,以自己的这种智慧。「父」是表佛的权智,「母」是表佛的实智。这里又要作具体的分析,佛的智慧是不是自己的智慧啊?就是自己的本觉智,三个东西当下其实还是一个东西。
    阴信冥通:三种智慧已经相互道交感应。自己的智慧已经知道了有本觉智,知道了始觉智,也知道自己的智慧就是始觉智的一部分,这就开始「阴信冥通」。入如来种:接着前面中阴身打比方的话,就好像已经投胎,好像到了名色这个阶段。
    名生贵住:这是四住位菩萨的境界。投入佛胎成为佛子了,是贵人了。如王子在胎,位压群臣。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即进入如来之家,作为如来之种,「道胎」就是如来种。亲奉觉胤:是绍隆佛种,承担如来家业。「胤」是后代。「觉胤」就是指觉悟的后代,就是法王之子。「亲奉」谁呀?亲奉老佛爷,当佛子。
    如胎已成,人相不缺:这里是进一步来比喻方便智慧,也叫始觉智,也叫权智,渐渐具足。「人相不缺」是表基本上圆满。
    名方便具足住:这是五住位菩萨的境界。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与前面「人相不缺」意思一样,都是讲以方便手段教化众生,与佛没有二样。
    心相亦同:是表真实智慧,已经能够反复圆融、圆满地观照自己的本觉智慧,权实不二。对于几种智慧的分别,明确一下:常说的智慧一般分为真智、实智和权智。真智是表我们的实相本体,是个寂照,在那里并不作分别,但一切的分别智慧都由它而有,也就是真实理体,也是讲真心本来面目。实智呢,你能观照真智,也就是你能观照法身,观照实相理体这种智慧,它叫照寂,能见不见之见。权智呢,就是以实智来对当下以及周边环境万法进行种种的分别。所以也可以把真智说为法身,实智说为报身,权智说为化身。以真智化身为权智在世间大作佛事,以实智观照真心本来面目真实不谬。这个权实智慧都是我们真智、真心本来面目的显现。
    名正心住:这是六住位菩萨的境界。达到以上所讲的境界,叫「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身心合成:也就是在前面六住位的菩萨基础上,权实不二。日益增长:在不断地增长智力、法力、道力。
    名不退住:这是七住位菩萨的境界。达到以上境界,叫「不退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灵相:随着智力、法力、道力的日益增长而成就了「十身灵相」,也就是讲我们的智慧、功德圆满到一个新的境界。「十身灵相」是从十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我们的智慧功德的品位,即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业报身、众生身、国土身等十身。十身就是十个品位、十个内容。
    「声闻身」,是讲小乘阿罗汉的智慧和道行。
    「缘觉身」,是讲中乘辟支佛的智慧和道行。
    「菩萨身」,是讲藏、通、别、圆这四种大乘修行人的智慧和道行。
    「法身」,是讲无量法门任何一法都能得到某种层次的解脱功德。
    「智身」,是表我们的心力。虚空万法大至佛刹小至微尘,贵至诸佛菩萨,贱至六道众生,都各有各的心智。这种智慧都是我们本来面目,但是高低层次千差万别。
    「虚空身」,这是特指虚空,其实一切法包括虚空。但虚空又有它的特殊性,它距离我们的真空最近。它对其它一切万法在形相上来讲显现得最大,最为包容。其它万法千差万别,虚空相对而言是一个同相。
    「业报身」,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从诸佛菩萨到虚空、世界、山河、大地,无非是「业报」,无非是因果报应、随心应量。
    「众生身」,就是森罗万象、千变万化,它的来龙去脉在卢舍那佛的智慧统统包容。
    「国土身」,众生就是国土,虚空也是国土,但这个国土带有特殊性的含义。一般地是指比较大的佛土,比如一个大千世界啊。它有种种的成因,它的真实存在,都是卢舍那佛的报身功德。
    「如来身」,本自具足这十种身。
    名童真住:这是八住位菩萨的境界。比如这个小孩是个人,他过了八十岁是不是还是这个人啊?是的。再比如初三、初四的月亮像月牙,十五、十六的月亮像盘子,是不是一个月亮啊?是的,也就是比喻修行人已经见到了真,虽然见到了真,但是力量没有圆满佛大,此即分真即佛,即明心见性的人,也叫「童真住」。比如十瓦的灯泡也能照满一个房间,一百瓦的灯泡也能照满一个房间,但十瓦的力量是不是相对一百瓦的力量要低一些啊?所以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你到了童真就已经得到菩提不退,要成圆满佛无非是自己怎样继续用功的问题。我们现在虽然还有烦恼习气,但是这十种力量我们都有。只是有时有,有时没有。
    所以听经闻法要与我们修行中的实际情况圆融起来观照,就知道怎样来提升自己。你不能完全变成依文解字,到最后还是佛呆子、口头禅,得不到受用。要学会观照,你一边研究,一边受用,这就证道了。首先要观照,再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你不需要死读硬背,到时候就变成自性流露。如果没有变成自性流露,你经讲不好,你做不到如数家珍。既成就不了自己,也成就不了别人。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八住位菩萨的那个比喻,是中阴身已经投胎了,要十个月才能出胎,所以「形成出胎」,是已经离开娘胎了。亲为佛子:这个时候正式地作为佛子。
    名法王子住:这是九住位菩萨的境界。在娘胎的时候人都还没有看到,不会哪个讲这个人是王子身,所以出胎后即成王子身,叫「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表以成人:他已经长大成人了。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关于国家的一些日常事务交给太子一部分,试试看他的能力怎么样,也暗示他——你即将要继承王位。到了这种境界,是要成就还没成就的。此喻佛欲与菩萨授记,恐其智力不堪,且先令代佛宣扬,摄行佛事,若见智力增长,度生不怖,即与授记。(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彼刹利王,世子长成:即刹利王之子长大成人。「刹利王」是一国之王,还有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等各种轮王,他们的国土就更大了。「世子」即刹利王之子。陈列灌顶:太子长大成人以后,把文武大臣召集在一起,把海水装在宝瓶里,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从太子头顶灌下去,这是王位的传承仪式。这样让全体的国民都要认可这是王法,也让这个太子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仪式后即可施行政。这是比喻菩萨可以代佛传法、大作佛事、担当教化众生的大任了,佛为其授记。
    名灌顶住:这是十住位菩萨的境界。关于这个灌顶位,《华严经》是讲十地位菩萨才能成为灌顶位,等同于《楞严经》的十住位菩萨。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从这里开始往下介绍十行位的菩萨。十住位的菩萨在这个阶段呢,还是以自利为主。到十行位开始以利他为主,大作佛事,在利他的基础上利己。
    成佛子已:十住位菩萨住入佛家,应该说就是佛子。按照圆人的说法,实际从初信位开始即已是住入佛家,他是从十住另外开出了十信,要明白。所以这个「成佛子已」包括十信位和十住位这二十个位次。
    具足无量如来妙德:这种境界通常说为,初住位的菩萨证得无量色身三昧,智慧德能与佛无二无别,仅仅是在力量的等级上有区别而已。十方随顺:无非是我们进一步地观照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以此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习气。我们是要随顺十方,而不是要十方随顺我,要把心态调整好。「具足无量如来妙德」是自利,「十方随顺」是利他。
    名欢喜行:这是初行位菩萨的境界。这是一种法喜。遇到障碍、伤害,我们都要欢喜接受,这正是成就自己的时候。菩萨道菩萨道,没有哪个地方不是道。
    那这个初行位菩萨同时是不是十信位的菩萨?是不是十地菩萨?是不是如来啊?初行——欢喜行,它是我们行道的基础,我们在今后的整个过程中,就是要以欢喜心来行菩萨道。哪一行、哪一地、哪一向,包括前面的十住、十信,他能不能离得开欢喜心啊?要懂得次第圆融。没有哪一行不是哪一行,没有哪一行不是哪一地,没有哪一地不是哪一住,要这样来观照。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到这个境界已经没有分别,他能利益一切的众生;在初行位还带有个别性、分别性。初行位菩萨初步尝到法喜,到了二行位来讲,你已经没有什么法喜的感觉,你感觉不到的喜才是真正的法喜。
    名饶益行:这是二行位菩萨的境界。实际上从这里往后一直到十回向、十地,是不是都是饶益行啊?饶益别人是不是饶益自己啊?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这是三行位菩萨,在二行位基础上又提升一步——二行位是没有分别地供养一切众生;到了三行位来讲,你不但要无分别地供养一切众生,而且当人家伤害你的时候,你还要供养他。你要逆来顺受,横来正对,主动地去度化对方,否则你就不能叫觉他,也不能叫自觉。
    佛讲了:忍之为德,布施、持戒所不能及。你行菩萨道到底为何而行?我们有时觉得是受到了别人伤害,其实呢,有时就是诸佛菩萨、护法神明在这里挑拨。看你能不能经得起考验?之所以伤害你,是因为你发了大心,看你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你的薄弱环节不经过考验,你就永远不能超越。就像平时参加考试,如果那道题做不出来,你是怪老师出考题呢?还是感觉幸亏这个题给你逮到了?这样下次再考的话,就不会错了,你应该感恩老师还是去埋怨老师啊?
    佛曾讲过,提婆达多是他的第一善知识。为什么呀?因为提婆达多在无量劫之前就发愿,要做释迦牟尼的对境善知识。他专门去和佛唱对台戏、去杀害佛的生命、吃佛的肉、推佛下悬崖……总之就是修佛的忍辱波罗蜜。这都是佛在因地修行时的真实公案。佛一一通过种种残酷的考验,所以早早成佛了。你以为善知识是什么?你该怎么看待提婆达多?
    名无嗔恨行:这是三行位菩萨的境界。我们今后是不是应该感恩伤害你的人?否则你这个关怎么过?何况那些不伤害我们的人是不是更加应该感恩呐?确确实实就应该感恩。如果他是因为菩萨示现来观机逗教伤害你还好一些;如果他是属于嗔恨心来伤害你,他成就了你,消你的业障,他自己还得受果报。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感恩人家呀?要感恩。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种类出生:这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分别智,各种各样的现象都出现了,菩萨的智慧要懂得因人施教、因病施药。
    穷未来际:修行人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一直到断气都是在教化众生。世间职业还有个退休,但现在有些人也是退而不休,在搞第二职业,仍然是在修我执。现在看来不管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在当不休息菩萨。
    三世平等,十方通达:我们要时刻准备面临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事情。对明心见性的菩萨来讲,这不是个难题。佛在《法华经》讲,「我独无所畏」。真正明心见性的人,走到哪里他都没有恐惧心,哪里都是他的故乡本土,哪里都是他自己。我们要常常把这个念提起观照。
    名无尽行:这是四行位菩萨的境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数量多了,自然就产生质的飞跃。多行多持,我们必然就会灵感爆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是表无量的万法次第交融、次第圆融。千变万化、琳琅满目,往往使我们应接不暇啊,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成就智慧的时候。「合同」,就是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大光明藏中不舍一人,不失一法,不缺一时,不丢一事。得无差误:真心弘法的人没有差误,赞叹、训斥、帮助、打击,都是慈悲道场。
    名离痴乱行:这是五行位菩萨的境界。他的心态没有我执这种愚痴,他的一切行持都是为了教化众生。在这个五行位的菩萨,我们仍然提起观照一心三藏的道理。提起一次观照,他的定力就加深一层,境界就提升一个品位。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菩萨要善于用各种境界来成就自己。懂得「同」,这叫无分别智,还要懂得万法千差万别。你能以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对待各种情况,而且你念念都是佛知佛见,这叫理不碍事,性不碍相。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在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他都没有离开真心本来面目这种智慧。它对应前面讲的十八界就是妙真如性,这叫事不碍理,相不碍性。
    名善现行:这是六行位菩萨的境界。这种理事无碍、性相无碍的境界即「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着行。
    十方虚空,满足微尘:是笼统地讲,十方三世都是一个真如本体。「满足微尘」,不缺一法,也不多一法,缺一法就不圆满,多一法就变成了有二法门,就不是佛知佛见。所以「十方虚空满足微尘」观照为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真心本来面目其大无外,没有边际。如果有个边际,边际之外是什么东西呀?可是我们的心量只是执着在一个我,执着在一个家族,你说可怜不可怜呐?一旦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又能一步登天,奇妙不奇妙啊?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这个次第圆融的功德不可思议。
    现尘现界:就「现尘」而言,虚空包芥子,以大含小;尘中现界呢,非智莫知,非智莫证,这就是《楞严经》在前面讲,「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也就是「一一尘中现十方界」。我们今天在这个讲堂里,你眼睛看到多大的范围,现在心就有多大的境界。当你破除了烦恼习气,破除了我执,我们的心就能包容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不相留碍:你留碍了没有?不需要问别人,只要问自己。
    名无着行:这是七行位菩萨的境界。这里答案已经给我们提出来了。「无着」,你要放下我执,不要自以为是。只有破除我执放下烦恼习气,一切万法才真正是我,那是无我之我,那是大我之我,那是性具之我。圆顿心地法门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他下手的前提就是明心见性,就是首楞严大定,首先把我们定在大光明藏中。这个法门又叫果教派,是带果行因。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啊,他修行了无量百千万亿劫都是白用功。修得好,能得一个人身再继续修;修得不好还要到三恶道里去转,不知转多少个来回再得人身再接着修,修得多苦啊!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手套大法——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任何一法都是阿弥陀佛,都是地藏王菩萨;任何一法都是无量的地藏王、无量的阿弥陀佛;任何两个地藏王也是任何八个普贤王。我们怎样看待都是「第一波罗蜜」。
    名尊重行:这就是八行位菩萨的境界。你走路随便踩一根青草,吐一口唾沫,随便把一个石子踢得老远,随手把瓜子壳烂苹果皮一扔,你都是破戒。那烂苹果皮是不是释迦牟尼?前面刚刚讲了,无想众生是不是也有灵知性啊?所以这些行为都不能有。是不是叫我们尊重一切万法呀?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如是圆融:在前面十信、十住、八行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与一切诸佛的心想在一起,与一切诸佛的嘴巴话讲在一起,与一切诸佛的行持融合在一起,承佛教诲。
    名善法行:这是九行位菩萨的境界。到这里,是不是还在破除我执?在佛法里有我即是恶,无我方称善。把一切的万法都看成是自己,这是真正的无我。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明心见性以后,时时、事事、处处、念念都是道场,真正做到有漏、空漏、欲漏统统清净。「无漏」,不会漏到三界六道轮回,也不会漏到小乘变易生死,也不会漏到通教、别教那种的空漏。一真无为:就是一真法界。性本然故:是讲真真如性这个「性」,讲一心三藏这个「心」。「然」就是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只是我们在迷惑颠倒之中,我们不能知觉而已。
    名真实行:这是十行位菩萨的境界。始终以一心三藏圆顿心法作为我们因地修行的指导思想。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从这段经文往下,开始介绍十回向位菩萨的道行、品位。我们瞻前顾后,在前面十信位是菩萨成就自己的正信,十住位菩萨是成就自利功德,到十行位是成就利他功德,然后自然而然就会研究自与他相互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互相回向,回自向他,回他向自。
    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这是承上,承上三十位的修证,通过自利和利他两种功德的成就,菩萨得到了自在无碍。「满足神通」,是菩萨行持的过程中得到了自性流露。这里的神通跟外道神通、小乘神通不一样,他是在心态上做文章,是明心之通,见性之通。
    纯洁精真:在行位已经做到了无漏,「精真」是对「纯洁」的进一步解释。在无漏的时候,我们已经由有为之行而提升到无为之行,由刻意地用戒律来管束自己,提升到可以自觉地以定力和慧力来自性流露,行无为之行,这叫「精真」。我们圆顿大法讲的无为绝对不是无所为,而是指自性流露,以无为之心行种种有为之法。
    远诸留患:有些人讲,佛证真如,虚空、世界、山河、大地即一念化为无上菩提,那为什么我们还在这个六尘烦恼之中轮回呢?对这个问题如果不讲清楚的话,会给我们的修证造成障碍。佛证真如,知十方万法皆是他的自性本心,是他自己自觉地证到自己跟一切的万法是一个命运,共一个呼吸。有呼吸没有呼吸,有命没有命,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佛是在他的本体位上得到这种解脱,他看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看泥巴瓦块都是自己。所以这里的「远诸留患」,是修行人在这种境界上,证到极果如来的相似法味。
    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就是不执着菩萨自利利他这种相。因为在前三十位进入信位、住位、行位涉及到的第二义谛比较多,所以从十回向这里开始,我们要懂得回俗向真,向真如本性来回向,使我们的心进一步地由粗变细,由相归性。修行就是这么个过程,会相归性,回俗向真。如果我们不会相归性,不回俗向真,我们就不能圆满解脱;如果我们不回真向俗,不回性向相,那我们也就不能度众生,而度众生的过程本身就是成就自己。要时时提起这个观照,当我们有了一个回向的念,我们就已经落入分别。但是没有这种分别我们就没有办法达到无分别。这就是叫我们要提起观照作回向的原因。
    「灭除度相」,这是不执有、不落有;「度众生」呢,就是不执空、不落空。度众生就要有度相,见性就要灭相。所以度相和灭相是圆融的,缺一不可。
    回无为心:是由有相回到无相,「无为心」就是见性。向涅盘路:前面的回到无为心是证菩提果,这里是证涅盘果。这里的「无为心」是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法。回向来回向去,其实是一念成就的问题,不要落入次第,一闪念观照一下就过来了。所以在回向无为的时候,你也不要执着回向的那种相。「向涅盘路」,我们讲了四种涅盘,这里的「涅盘」说为无余依涅盘。
    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这是初回向位菩萨的境界。讲来讲去还是在重复总结要救护众生,我们就必须成就自利涅盘功德;同时还要离一切众生相——这个离相不等于离行,不等于离事,不等于无所事事;也不等于就是执着在事相上,我们要学会圆融,始终和光同尘。
    在十回向中,同样来讲这个一向,后面十向、十地、等觉、妙觉,是不是都是在这样回向啊?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是不是也是在这样回向啊?要懂得次第圆融,瞻前顾后。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只要有相就要离。第一个「坏」是动词,是离,第二个「坏」是相,可坏。我要离,这个「离」要不要离呢?连这个离相都要离。你这个相不离的话,是不是还是着相啊?是不是着了那个离相的离啊?但是你不着相不能教化众生啊,把这个道理好好想圆满。实际上就是离而不离,不离而离。
    远离诸离:是不是还是「坏其可坏」啊?这里是重复解释,度众生不着相,离相不离心。包含能离的我,所离的生死和诸众生之相,通通要离,连菩提心、涅盘果都要离。离的这个菩提心就是《楞严经》所讲,「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所以能离、所离都离开以后,是什么东西啊?就是真真如性。真真如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名不坏回向:这是二回向位菩萨的境界。这第二个回向就是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里讲得更加具体一些,其实在第一个回向里已经包含这种含义在内。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菩萨在这个位时,自觉与他觉,本觉与始觉,他已经能够刻骨铭心地体会到。「湛然」,明明白白就是这回事。觉齐佛觉:在三回向位就知道,我的本觉跟佛的本觉是一个本体。
    名等一切佛回向:这是三回向位菩萨的境界。回向的目的就是证真真如性。自与他、性与相,通过回向来圆融、圆满、圆通为一个本体。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本觉循序始觉,性具功德来显现事造功德,这就是发明。地如佛地:这可以从行为上来说明,从事相上来观照等同佛地的境界。
    名至一切处回向:这是四回向位菩萨的境界。我们以此心圆融贯穿万法,能至一切处而无所障碍,来体现出因果不二、即因即果。所以第三回向也可说成是「等佛觉回向」,第四回向说为「等佛地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是器界,作为依报。如来:是根身,作为正报。互相涉入:互相回向,以依报入正报,以正报入依报。得无挂碍:以依入正,一毛孔内能容无量佛刹;以正入依,一微尘内无量如来转正法轮。依也好,正也好,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自在变现。所以心法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在五回向位的菩萨,他就已经尝到这种法味。注意,这里佛讲的是现量佛土证道位菩萨的功德,他已经具足无量的色身三昧。
    名无尽功德藏回向:这是五回向位菩萨的境界。就是无量的智慧德能回向到当下、当处。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这是总结五回向菩萨已经证得依正互融,一多无碍这种功德。所以叫「同佛地」。觉也同,行也同;菩提果也同,涅盘果也同;正也同,依也同,是无量之同。
    地中各各生清净因:这是在修差别智、道种智。「各各生清净因」是带果行因,因为前面「同佛地」已经是果,所以所生之因是「清净因」。
    任何一项菩提、涅盘、差别智功德,他这个因地心都是果地觉,都是一心三藏佛知佛见。所以圆顿大法妙啊,妙就妙在带果行因。修行人一上路,首先要明心见性,首先要成分真即佛,叫「同佛地」。打一个比方,明心见性好比看到前面就是灯,是不是进入佛土了?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地往灯前面走,叫做「各各生清净因」。怎么「清净因」啊?始终对着灯光行走,这就是「清净因」,这就是因地心,这就是不生灭心。我们在看到光的同时已经看到灯,进入了佛土就好像是初三、初四的月牙,然后对着灯光跑,跑到十五、十六是不是大圆满呐?那时是究竟圆满之佛。
    依因发辉,取涅盘道:是不是对着灯跑啊?我们已经尝到了法味,无非进一步扩大成就而已。这个时候呢,就如佛讲的取涅盘道,「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并且中间没有一切委曲之相,你不会打闲岔。所以依正因发真辉,发真亮,证真果,因正果圆,直通宝所。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这是六回向位菩萨的境界。这里的「平等善根」就是带果行因,修因证果,即因即果,即果即因,因果一如,这叫「平等」。没有因大果小,也没有因小果大。「善根善根」,一切万法唯一之根,没有第二根。我们平时讲根机大小都是方便说。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都是一个根,就是一心三藏。
    不管你是无量劫的老修行还是从零起步的新修行,只要你能抓住当下,早晚上床,一起天亮。这是我们这十来年来在全国各地弘法的经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