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第84讲上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这段经文是开示识阴的缘起和特征,佛把它说为颠倒妄想。十方三世就是一个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第八识里有无量的第七识。有人提出来,既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第七识,为什么众生成佛以后有无量的分身佛?举个例子来讲,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梦中是不是无量的人?无量的人在梦中是不是有无量的第七识?为什么一个人自杀要下无间地狱?因为他没有权利自杀。他的身体里集中了无量的众生、无量的神灵,身体就是一个联合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善用其心,善待其身。这个身不是你,你要把它当成你。你有病了,以慈悲、柔软、光明之心,善待身体的一切部位,从每一个毛孔到每一个细胞,都跟它们沟通,生欢喜心——大家共同努力合作,把这个肉团保持好,大家都来成就菩提道行——你这个身体就会创造奇迹。
    所以修行人不仅要懂得成佛了生死,还要懂得善待其身,你健康长寿才能长久住世,弘法利生。我们好不容易成为这个联合国的主人,调理好各大成员是义不容辞的事,全靠自己怎样用心。不少的同修在这里听闻大法以后,重病、绝症得到改善;更有甚者,不治而愈,就看你的心量有没有打开。我们听闻大法,首先解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感,这对我们的生命健康和长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讲到这个识阴第八识,自古以来就有一种邪知见,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第八识,将来都会单独成为一尊佛。真是这样吗?我们与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就是共一个阿赖耶识。当你成为圆满之佛,你当下就知道,哎呀,我还拜什么释迦牟尼佛?我就是释迦牟尼嘛,我就是大通智胜佛嘛;你当下明白,我就是这个泥巴块嘛,我就是这个牛魔王、猪八戒嘛——那是现量境界,实实在在证得的。你现在能明白这个道理,深信不疑,你现在就是初二、初三的月亮,乃至十一、十二的月亮,你也已经与佛证得共同的身心,是一个本体了。
    这是不可思议的佛法,不能用世间法来认为,「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所以将来成佛,我是张三佛,你是李四佛,他是王五佛……」这是世间人的邪知邪见,修行人在这一关也很难突破。我们可以从做梦的这个事情来仔细地观照。我们已经知道,梦中的一切境界都是自己变现的。可是梦中那么多人在七嘴八舌,各有各的思维,各有各的语言和行为,是不是很好玩啊?都是你一个人变现的。十法界万法共一个念,而且唯智乃知,唯智乃证。这就看各人根机,也许还有些人你怎么讲他都不相信。下面来看这段经文。
    又汝精明:这里的「精明」仍然说为我们的本位见分,破除识阴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头,成佛的过程就是用这个精明在修行。湛不摇处:就是识阴,万法共有一个识阴,识阴是一,所以把它说为「湛」,说为「不摇」。「不摇」就是常,就是如如不动之义。「湛」也是明明白白、如如不动之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在以这个精明观照你现在处的这个心态,已经进入识阴区宇,离开了前面的色、受、想、行那些外尘境界,而进入内在的共一个阿赖耶识这种境界,我们的心已经变得更加光明、更加细腻。
    名恒常者:是名义上把它说成是常,说成是恒。实际上它并不是恒,并不是常。为什么讲它是恒,是常?这是相对于前面的色、受、想、行阴而言,它显得不动;佛后面有解释,其实它动得更快,是你觉察不到而己。于身不出见闻觉知:「于身」就是你现在的这种境界,「不出」是已经没有了见闻觉知,这六根能想、所想这种意念。
    若实精真:如果把阿赖耶识当成真,那应该怎么个说法呢?不容习妄:就不容许这个真念有一丝一毫的妄念。因为在别教是把我们这个真心本来面目定为空如来藏,它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不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把它说为无生法忍,这是从假设前提和假设结果来讲,是逻辑推理,但逻辑推理必须要经过事实验证。下面呢,用事实来定案,定这个第八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是真假和合。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佛打了个比方。破除行阴进入识阴区宇,他的定力转深了,他在定中突然发现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以前看到个奇怪的东西——本来这段时间以来想也想不起来了,已经不存在什么记忆不记忆、忘记不忘记,他根本连影子都没有了,也没有刻意地去想它,但修禅定功夫以后,往往到了一个时空点,这个东西就又出现了。往往我们听老师讲法,有的法根本不懂或者似懂非懂,那么有时候在梦中,有时候在晚上,有时候在吃饭,有时候在散步,有时去方便的那么几分钟……并没有想那个法,它就出来了。这是什么东西啊?就是我们阿赖耶识里的种子。我们所有听到过的、看到过的东西都在阿赖耶识里,它不会丢到天外、心外。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通过这个事实来定案后,再下结论。「此湛」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它并不是真实。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前面讲行阴是流急不见,这里又讲识阴流急不见,为什么?识阴比行阴快无量倍,它流得更急,更是不见了。
    若非想元,宁受妄习:这是进一步解释为什么阿赖耶识不是真的,因为它还有想,还有动。如果阿赖耶识不是一切妄想之元,它怎么会接受妄念啊?我们前面把行阴说为「想元」,是针对前面比较粗浊的三阴,它在个体位这里发号施令;其实那个元还不是这个元,这个元才是真正的妄想之元,一般说为生相无明。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破除了行阴以后,六根能够互用,但如果我们不用或者把它用错,就会再退转到六道轮回。你是阿罗汉、辟支佛,就不成增进;你是六道凡夫起修,即便进入识阴区宇,最后仍然会退转到六道轮回,乃至下无间狱。真是可怕!所以这里「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懂得了,会用了,用得好,「此之妄想」可以灭除。灭除是方便说,我们可以解脱这种妄想。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你现在虽然已经六根通用,虽然已经解除了色、受、想、行那种粗重的妄想念头,但你这个妄想的根源还没有断,所以在见闻觉知中还留有习气。「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几」是微细的那种习气、那种妄想,虽然很少,很遥远,很莫明其妙,它是不是还属于见闻觉知的范畴啊?也就是说,你这个见闻觉知还没有断根。
    则湛了内:「湛了」是对第八识的特征描述,所谓如如不动、一了百了。罔象虚无:「罔」是似有非有;「象」是似无非无,也就是隐隐约约还有那么些东西;「虚」是似湛非湛,好像如如不动还又在动。「无」是似了非了,好像已经了结了,好像也还没有了结。所以这个「罔象虚无」,概括说明为真妄和合、带妄显真、以真显妄。那么,从色阴、受阴,到想阴、行阴、识阴,有没有哪一阴不是「罔象虚无」啊?统统都是带妄显真。那么到了识阴,是更加更加地微细而已,越往前越粗。比如这个茶杯,色阴是最粗的,它是阿赖耶识中的一种粗相分。那么阿赖耶识粗相分是不是阿赖耶识啊?也是啊,它在阿赖耶识这个层次显现得比较粗浊而已。十法界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带妄显真,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最终既是归结到一念,又是归结到无量法,又归结到无量法中的任何一个法,法法皆是一个法。我们要在这个法上好好地观照、看破。
    第五颠倒:把阿赖耶识说成第五,这是反过来讲;如果顺过来讲,它是第一。颠倒就是真妄和合之义。微细精想:这是分析到原始无明、根本无明之处,还在胜义尘这种阶段。胜义尘是在高层次、在三细根本无明阶段成就的,叫「微细精想」。到这里为止,佛是回答了阿难最后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这五重妄想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都是我们的一个念在变现。
    讲是讲五阴,实际上世界上一切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颠倒妄想,没有哪一法不是融通妄想,没有哪一法不是虚明妄想、坚固妄想、幽隐妄想。祖师大德对于五阴这个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示,也就是圆瑛大师在《宝镜疏》中作这样的开示:
    众生由于迷惑于如来藏性,执着于色心这二法,而成就了五阴这个色身(五阴也是随缘显现的),「故有世间凡、圣差别也。若以众生知见,执此五阴为实有者,即世间法」:那六道凡夫就是这样认为,认为这个肉团就是我,这就形成了世间法。世间法是生灭之法、轮回之法、苦报之法。「若以二乘知见,执此五阴为空寂者,即出世法」:二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执五阴为空为寂,他知道肉团是虚妄的、不真实,所以成就了出世间法,可以出三界六道这种轮回。「诸佛菩萨,善得中道,了色即空,达空即色,即为出世上上法」:这是讲圆顿大法呀,知道色当下就是空,空当下就是色,以此成就出世间上上法。这个法妙啊!不劳修证你就已经成就,只问你懂不懂。
    如果能够用「金刚观智」,这是对一心三藏这个法理法义的观照智慧。「荡空有情计」,荡就是扫荡、荡除;「空有情计」,你要么执着空了,要么执着有了。这两种都不要执着,明白了就行。「除断、常之见」:所谓「断」,死了以后什么也没有;所谓「常」,人死了还是人,牛死了还是牛。把这两种邪知见都要除掉,否则你还修什么啊?
    「了达一真本有,诸妄本空」:真本来有,你还修它做什么?妄本来就是空,你还除什么?你本来就是真,还用求真啊?真外还求真啊?「则其五阴妄想之心,当体即空」:明白这个道理,五阴这种妄想当体就空了,你去除它干什么?我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在中阴身期间,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就到佛土去了?听经闻法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即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你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头发指甲不是妙真如性吗?都是我们的报身智慧妙用。你懂得了六道轮回,你就不会六道轮回,你可以来示现六道轮回。要明白这个道理。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盘,不恋三界。
    这段经文是回答阿难所提出的第二问题,这五种阴界每一种阴界的浅与深。
    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这句经文讲色阴界畔浅与深的分析,即色与空。有相作为色,无相作为空,那么在这里以色为浅界,以空为深界。如果我们离开了色而没有离开空,那就还没有破除色阴,没有超出色阴的边际。四空天的天人就是还没有破除「色阴」,他还执着这个虚空身、讲一切空忍,所以他仍然没有究竟。这个空忍,我们有时候解释为无生法忍。那他这个无生法忍的境界已经到了阿罗汉,乃至到了通教菩萨。
    那么从圆瑛大师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阴界浅深」作双重观照。圆瑛大师讲,要「空和有具一,方尽色阴」。按照这个讲法来讲,这个意义就很深。你必须证得法我空,这是最起码的。注意,虚空也是法、也是色,禅宗讲虚空爆炸,你才叫做破除了色阴,这是第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就更妙、更深、更圆——按照一心三藏,妙有当下就是空。因为法我空还是个执着,执着空性,执性昧相,执理昧事。所以圆顿大教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这叫破除了色阴,在色就破除了色阴。这是从两个角度来观照。
    下面四阴有四个界畔,都是按照这两个角度来观照。这种观照来讲,一是法我空,二是一心三藏究竟义。为什么要兼顾两方面呢?因为佛讲《楞严经》,是经历不同说法时期在进行摸底,有些涉及到第二说法时期,有些涉及到第三、第四说法时期,乃至涉及到第五说法时期。后人把不同时期的经文进行归纳的时候,他没有明显地讲出这是佛在第几说法时期所说之法,给我们今天的学习造成困难,我们只能根据在字里行间所出现的那些蛛丝马迹来大体上判断,佛的这段经文属于五个说法时期的哪一时,但是不能非常准确。所以我们在解释《楞严经》的时候,尽可能兼顾到藏、通、别、圆这四个不同的层次。
    唯触及离,是受边际:这句经文是讲受阴界畔的浅与深,即触与离。从横向来看,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对色、声、香、味、触这五尘;从纵向来看,受阴的界位在五根对五尘这个直觉当中,一般以取着为触,厌舍为离——所谓触,比如眼睛看到了是触,眼睛离开了也是触;所谓舍呢,就是看都不看,还有没有那个离啦?这是引用我们的这种攀缘心态来讲,耳朵听了是触,不听了也是触。如果说我之前已经看了,现在我不想看了,那你这个受阴还没有破除,一定连「我想看」这个念头都没有,受阴算是破除了。因为破除了受阴,破除了攀缘心、执着心,我们身心当下会感到一种轻安、自在、虚明这种感觉。
    受阴最特殊之处主要是体现在我们向外攀缘,所以佛在描述六根向外攀缘的时候,说是像野马奔腾一样。世间法还讲,人到无求品自高。六根没有所求了,他心里自然清凉自在。受阴是不是也受想阴的指挥啊?受它指挥去攀缘,所以这个「触」是浅界,「离」才是深界。如果只破了「触」,不破这个「离」,那我们还不能超出受阴。
    对「离」与「触」也是作两种观照:一种是证到了法我空,对一切有形有相之法全部破除掉。我想都不想去接触什么东西——我不想去接触,它存在不存在离开啊?所以「触」和「离」,这个「厌舍」就是离。一种是讲一心三藏,我不存在想去接触,也不存在不想去接触,我却能自然而然地接触;但接触以后,我不是用那种贪着名闻利养的心来受,而是用怎样来成就自己、成就众生的心来受。这就变成了妙有,是受而不受。
    小乘和禅宗是破一切相,离一切相,来证得一个人我空或者法我空;圆教是即烦恼即菩提,不离开五欲六尘证菩提,转识成智。所以转这个受阴,也就是把五种意识心转为成所作智,是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看圆顿大法这种修行,妙不妙啊?明白这个道理,心里当下转过来,当下就证果。
    唯记与忘,是想边际:这句经文是讲想阴界畔浅与深的分析,即记与忘。想就是六识,在想阴中,以有念(可以记忆)为记,以无念(失去记忆)为忘——也就是以记为浅界,以忘为深界。浅界、深界都要离开,才能破除想阴。像那些无想天人,他虽然什么都不想,但并没有破除想阴。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浅界和深界也都还没有达到圆满,要连深界都没有、都要否定,才叫达到圆满。
    对于这个问题也同样作两种观照:第一种观照,是证到法我空,即破除了想阴;第二种观照,就是明白了一心三藏,从空出有,在想非想——这个想是已经变这个妄想分别心为妙观察智,这是真正地破除了想阴。
    唯灭与生,是行边际:这段经文是讲行阴界畔浅与深的分析,即灭与生。到了行阴就已经离开了色阴、受阴、想阴那种比较粗糙、浮躁的心态。下面作两种观照。
    第一种观照,在行阴中,「以迷位散心粗行为生相,以修位定心细行为灭相」。所谓「以迷位散心粗行为生相」,就是刚刚进入行阴区宇前半阶段的那种心态,相对于前面想阴而言,这个心已经比较细腻;但相对于行阴后半阶段的那种细相而言,这个时候的心仍然显得比较散、比较浮躁,他仍然在生灭不已。所谓「以修位定心细行为灭相」,也就是进入行阴区宇以后慢慢地把心定下来,需要经历一个由粗变细的过程。所以把迷位的那种粗行判为浅界,把修位的那种细行判为深界。这两种境界都要超越,才能是行阴尽,而且连生和灭这个境界都要超越,最起码到达禅宗的法我空,行阴才算破尽。严格来讲,阿罗汉连人我空都还没有空掉,所以那个第九次第定叫灭尽定,还没有超出行阴。所以行阴尽,才能达到再也不落六道轮回的阿罗汉境界。他这种人我空跟禅宗的人我空一样不一样啊?不一样。禅宗在破除了法我空以后,人我空才究竟。
    那么第二种观照,是用一心三藏究竟义来观照,圆顿大教的菩萨愿身再来,还会示现这个行阴,虽然仍是在行阴这个时候,但已成为妙有,是从空出有示现肉团身相,与众生和光同尘,自他两利,这才叫究竟意义的行阴空。在行阴而不受行阴的主宰,而是我们自己来主宰行阴,这就破除了行阴。
    湛入合湛,归识边际:这两句话是对识阴界畔的分析,即湛入与合湛。所谓「湛入」,是指破除行阴以后进入识阴,以湛而入合。「湛」在前面来讲是对行阴的一个标记,行阴相对于前面的色阴、受阴、想阴而言,显得非常幽隐,不可琢磨,如如不动,这是相对而言,是湛而非湛。那么以「湛」的这种特征进入识阴区宇,叫「湛入」。所以把这个初级阶段说为是浅界,跟前面解释的行阴阶段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也就是在识阴的初级阶段还保留了行阴阶段,上面讲行阴尽了以后还有定位、还有微细的行为,也就是讲行阴后部微细的行为进入了识阴。
    注意,前后他都有尾巴,带着尾巴进来的。为什么要讲浅界和深界,而且要把深界断了以后行阴才算破除了?比如到了识阴阶段破除识阴以后,那行阴才算是真正破除了,因为他是带着尾巴进来的,所以他这个尾巴在识阴阶段是作为浅界而言,随着不断地加功用行,定力随之转深。那么在识阴阶段又同样显现出像前面行阴阶段一样的情况,这时候他就变得更加更加地微细,好像这个行阴和识阴已经合为一体,在佛法里把它比喻为止水。在行阴的阶段还有波浪,到了识阴阶段已经没有波浪了。虽然没有波浪,我们定睛一看,那个水还在动,这个时候就比喻为「合湛」。
    所谓「合湛」,就是识阴和行阴合为一个本体。所以经家在讲到七识、八识的时候,有时候把七识、八识说为一个识,即意根;前面六识都是由后面意根来显现出来,注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六识、七识、八识都是一个念。方便把它说为几个阶段,是为了帮助我们观照和理解。
    所以「湛入合湛」,似乎这两阴已经合为一体,是把这个时候的境界说为深界。深界浅界要双双超越,才算突破了识阴,以下解释同前。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是回答阿难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这五种阴是一个一个地解除,还是当下一次性地销除啊?
    「此五阴元」,五阴本来的情况是这样,叫「元」;五阴之本、之元、之原来的情况,叫「此五阴元」。
    「重叠生起」,这里可以按照「无明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而展开。具体来讲,无明不觉而有第一个无明,叫业相无明;有了一,就不愁二、三、四马上跟上来,也就是有了转相无明;有了转相无明,对着业相无明打妄想,也就现出现相无明。这三细在佛法里一般说为根本无明,这个根本无明由于出现了现相以后,虚空之境已经形成;然后就是依靠这种境界——叫境界为缘,而现出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是由这九相无明而生起虚空世界、山河大地、天人鬼畜等十法界,乃至无量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
    我们又可以从五蕴的角度来把它归纳,色身就是五蕴和合;严格地来讲,没有哪一法不是五蕴和合。一般讲有情、无情也都是方便说;有情即无情,无情即有情,这是殊胜意义上的说法。任何一法它都是经过这五阴之元而「重叠生起」。但是无情要成佛,首先要转为有情,依报随着正报转。那么在人道这个位置就很少出现由有情转为无情;而在低等畜生这个位置来讲,就很容易由有情转为无情。比如海里的那种珊瑚岛就是由很多有情的小珊瑚虫长期堆积在一起所形成的——因为它太执着、太愚痴了,所以化为石头。也有一些低等层次的空散销沉众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它就会转化为一个虚空。虚空是不是无情呀?当然无情也还是有情,它无非是意识层次更低更低。实际上,有情和无情它没有绝对的界限。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讲方便义,我们所执着的这种生命是由意识心而有;讲究竟义,我们所执着的这一切的万法万物万事万相——地水火风、泥巴瓦块,也是因识有。所以这个识阴,也可以「生因识有」。「灭从色除」,这里的灭,即灭一切相而归于空性。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五阴生起的次第来解决这个问题。
    佛在这段经文是重点对修禅人而言,如何归于空性。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先穿内衣,再穿外套,到脱衣服的时候再把顺序反过来。前面讲九相无明而有十法界万法的时候,从三细到六粗是不是就是由细变粗啊?所以破除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由粗到细?也就是「灭从色除」,注意,这是针对禅宗而言。
    那用圆顿大法来讲,他可以不历 次第,《楞严经》就难在这里。有些人断章取义,没有全部圆融地观照,他只执着于某一个部分。当然我们还要作一个补充说明,我们讲这个一步登天,是局限于证到分真即佛,明心见性;要成圆满大佛,仍然要继续勇猛精进地修行。也就是说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还是得按照次第来。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在理上,我们可以悟到一步到位。明白这个道理了,通过这个开悟了,我们所有的邪知邪见、迷惑颠倒随即销除。「并销」,一悟即销,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比如这个房间的灯,一打开是不是整个房间全部照亮?你不可能开灯以后房间这个角先亮,然后这个角再亮,然后那个角再亮,它是一亮全部亮。怎么「事则渐修」呀?在黑暗的时候难免有种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一些灰尘,你得一点点扫。
    这里还解决了一个问题,一旦灯亮了以后,我们还会不会再落入黑暗啊?这就表示一开悟的人即已了生脱死,证到分真即佛,进入佛土;要成为圆满之佛,还得借助一些方便法门 来一步一步地进修。那么现在灯已经亮了,我们已经知道怎么亮了,会不会再叫它暗回去?除非演戏,那又当别论。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把灯关掉,虽然又变回黑暗了,但跟在亮中一样,我们知道想亮就能亮。那亮了以后我们再变成黑暗,叫什么?叫妙有。这是真正地破除了识阴,破除了五阴。光一直亮着,不敢把它黑下来,叫不叫破除了识阴?不叫。因为我们对那种阴还有恐惧感。所以我们亮了以后,能够自在地入暗,才是真正破除了暗,已经不害怕了,在暗不暗。
    回过头来再加深理解五阴的界畔,把深界、浅界都要破掉,才是真正破除了五阴。这个道理可不容易转啊,要用智慧好好地观照。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是一步一步地来。圆瑛大师对此打了个比方,很有意思:一个人在回家的路上,黑暗中被凳子绊了一下,他大叫一声「有鬼有鬼」,猛地跑了一百步,后来他想了想——不对啊,没有鬼,那是自己曾经放的一个板凳而已。当他知道是板凳的时候,心是不是当下落地了,这个疑惑是不是一下解除了?但是要回到家里,还要一步一步走,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说,明心见性之时,我们当下了生脱死,已成分真即佛,要成圆满之佛,还要继续修行。比如你掉到水里去了,眼睛敢不敢睁开?不敢,一睁就痛,是不是?那当眼睛看到水面的时候,你还有没有生命危险了?这叫见水离水。眼睛看到水面的时候,是不是代表已经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便能超越六道轮回,也叫带业往生,但你还在水里的时候,当下身体能不能干啊?乃至离开了水以后衣物还是湿湿的,你要花时间晾干。所以在水里和衣服湿代表明心见性的人还有烦恼习气,等回去以后换成干衣服了,就代表烦恼习气已经全部除掉,而成为圆满之佛。没有哪一尊佛不是带业往生。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佛在前面以劫波罗天送的毛巾打了六个结来比喻。那六个结是横解六根,竖解六结。横解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中一个根解除了,其它五根是不是同时解除?再比如说,当我们眼睛盯着一个地方正入神的时候,你耳朵能不能听到其它声音?鼻子能不能闻到香味?不能。这是打比方。只要从一根下手,就能同时解除六根之结。
    那按照观世音菩萨所修,「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不是讲的怎样解除六个结?这六个结实际上就是讲五蕴。动静二结与色阴相对应,根结与受阴相对应,根结解除后受阴破除;根尘既销,识无从生,所以想阴亦破;空结与行阴相对应,灭结跟识阴相对应。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妄想根元」,即五阴之根元,讲到底就是一念心,万法都是由一念之所变现。再次强调,「传示末法之中」,要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多么重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正法道场,就看我们如何发心!
    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盘:首先讲的是解决见道的问题,也是解决悟后进修的问题。你想成佛吗?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佛,明白什么是虚妄,才能明白什么是涅盘。明白了佛法真谛,你才能下定决心放下我执和烦恼习气。「自生」,包括我执和烦恼习气,有了这两样就会障碍我们证菩提,障碍我们证涅盘。
    不恋三界:是不会再留恋那种尘劳之身。为什么不恋呢?因为我们见到了真。注意,「不恋三界」不等于不留三界,我们还要往返三界,以此来成就众生。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从这里往下开始进入《楞严经》的流通分。所谓流通分,就是佛嘱咐法会弟子大众在此后应该怎样地把《楞严经》弘扬流通下去。在这里呢,首先强调了《楞严经》的重要性。这里是打了一个比方来讲。
    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如果有这样的人,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满满的宝贝——这是第一,宝贝多。持以奉上微尘诸佛:这是第二,供的佛多,而且佛是最尊最圣。承事供养,心无虚度:这是第三,供养的时间长。从时间上来讲,没有一时一念不在供养,没有一处不在供养。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佛问阿难,这个人将来得的福报大不大呀?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讲,这个功德、福报肯定大。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就是以「七钱」——七个铜板供养佛,往生以后得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供养如来七个铜板都能当转轮圣王,何况如上供养?所修之功德福报更加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四重」,就是杀、盗、淫、妄这四个大罪。「十波罗夷」,就是在这四种罪过之上还加另外六种。下面来具体介绍这六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