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被赤刑射中头额,众军救到寨中,取了箭头,令医调治;当晚身死。
他这一生并不平庸。
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 、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魏建立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
也并不遗憾!故人基本离去,徐公明或许自己也觉得愧对关羽,这个老乡也算帮了他许多,最后他也没有放过关羽,但也是为了自家主公。
徐晃身死!申仪申耽叹息:“如此大将死于诸葛亮之手,可惜,可惜啊。”
遂令人扶柩还洛阳安葬,一代名将!给赤刑当了踏板。
王渝知赤刑射死了徐晃,大喜。
甚至亲自出城在门口等候赤刑:“将军百米射中徐晃头颅!真乃神将。”
赤刑惊:“陛下如何知道?”
王渝笑了:“将军探子来报于朕!朕心甚慰,来!”随后王渝拉着赤刑的手就要喊他进城喝酒,顾不得君臣有别,赤刑一南人本来学习能力就差,礼仪什么的更是难学,便也不顾礼仪随着王渝进去喝酒了。
这一连七日。
王渝沉浸在喜悦中。
但有人忧愁,有人喜。
比如孔明。
收到了司马懿平定上庸之后,心中复杂,站在高山上无可奈何,心中不知该如何?
马谡上前见诸葛亮如此便道:“孟达不听劝告,遭此惨败,丞相不必过于伤感。”马谡表示:没事,过几天我给你表演个大的。(历史上指马谡屯兵山上,街亭之败。)
孔明长叹:“唉……孟达不听我言。”
马谡劝:“丞相……”马谡哪里知道孔明叹的不是孟达之败,而是汉室难兴,这机会摆在眼前,是大好机会,如此之后,不知还有何机会。
马谡随后交密信:“此汉中密探之信。”
孔明长叹接过信读了一阵,心情好了许多:“徐晃身死?西城已拿下?”
马谡惊:“哦?竟有此事?”
马谡接过信,信中所言乃是:赤刑射杀徐晃,拿下西城!
马谡夸道:“赤刑真乃大将。”
孔明沉痛的心情有些舒缓:“怕是陛下遣他去。”
“不,依陛下之性子,定是亲自前往,我在南中辅佐陛下时,陛下性子宛若先帝,是战必亲临。”
见孔明不语,马谡建议:“何不调兵前去?一可保护陛下,二可进攻上庸,两全其美。”
孔明直接拒绝:“不可,司马懿恐料定此我之计策,定不敢轻动 宁让其被动,只守西城便是。”
随后孔明感慨:“陛下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至少司马懿会觉得上庸处不安全,让曹叡调军驻守。”
马谡答:“丞相所虑甚是……可是陛下……”
孔明心意已决打断:“幼常,替我拟书。”
马谡问:“拟何?”
孔明答:“上书陛下,封赤刑为上庸太守,管理西城,加封破虏将军。”
马谡见孔明心意已决遂去拟书。
不得不说孔明自己也明白这就是一场豪赌,把自己的命与汉室的命与皇帝的命一起赌上去,唯有如此,汉室才有兴复的可能,否则苟全川蜀之地,必死无疑。
徐晃将军的死几乎跟司马懿同一时间到达长安曹叡处。
司马懿先拜:“臣闻申仪密告反情,意欲表奏陛下,恐往复迟滞,故不待圣旨,星夜而去。若待奏闻,则中诸葛亮之计也,请陛下恕罪。”司马懿叩。
言罢,将孔明回孟达密书奉上。曹叡看毕,大喜道:“孟达反贼若非爱卿兵发神速,我大魏江山休矣,卿之学识胜过孙吴,朕赐金钺斧一对,后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宜行事。”
司马懿再叩:“谢陛下!”
司马懿再请罪:“陛下已闻徐晃将军死于西城蜀军之手,乃臣办事不利,请陛下降罪。”
曹叡知道这不能怪任何人,只能说是:“这诸葛亮诡计多端,徐将军死于他手,朕心甚痛,不怪卿之谋划,我已加封徐将军侯爵,其子继承,配享太祖(曹操)庙庭,徐将军在天之灵也可安息。”
这番话说了,司马懿放心多了:“多谢陛下!”
曹叡还是会说点好话的:“朕一时不明,误中反间之计,悔之无及。如今大敌当前,愿爱卿抛却前嫌,抵抗蜀军,再立奇功!”
司马懿见曹叡对自己如此宽容甚至道歉,心中感动不已:“陛下!臣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报效陛下!”
曹叡满意的点了点头,遂令司马懿:“爱卿可令兵去破诸葛亮。”
曹叡道:“蜀军悍将极多,爱卿多加小心。”
司马懿奏道:“臣举一大将,可为先锋。”
曹叡问:“卿举何人?朝中之人卿可尽用。”
司马懿道:“右将军张合,可当此任。”
曹叡笑道:“朕正欲用之,英雄所见略同,命张合将军为先锋,随都督伐蜀。”
“陛下,还有一事!”司马懿果然担心上庸:“上庸城蜀尚有伏兵,虽不多,但也要防范。”
曹叡若有所思:“卿可斟酌行事。”
“谢陛下!”
遂命张合为前部先锋,随司马懿离长安来破蜀兵。
再说陆逊。
眼看襄阳城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一封建业急信,打破了陆逊脸上的笑容。
“什么!”大营陆逊面色铁青,并伴随不理解。
丁奉等人聚拢过来,看了看信中内容,大惊失色。
陆逊道:“陛下说建业城中流言甚多,教我早日回去以辩真伪,又说有司马懿之信,说我要自立荆襄之主。”
“唉……这可如何是好。”陆逊叹息。
丁奉道:“都督当攻下襄阳再回建业。”
陆逊摇头无奈:“我主心胸并不宽广,若我不回,则事则成真矣。”
众将求:“为了大业!大都督万万不可回啊!”
陆逊摇头叹息:“若我不回,即使攻下襄阳城,恐怕与吕蒙一个下场了。”
“朝中有奸臣,这次回去,我定要扫除奸臣,为了陛下大业!决不能如此。”陆逊心意已决:“丁将军,继续攻城,不可让城内人知我已经离去,更不能让军中知晓,我东吴君臣相疑。”
众将应允。
陆逊长叹息:“我主心有忧虑,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命我为大都督?还让我全权负责荆州!若是我有诸葛亮般权望,何愁曹魏西蜀不破?”
“大都督,船已备好!”
陆逊点点头看着即将攻破的襄阳城仰天长叹:“奈何!奈何!”
转过头对着送他离去的众将再三嘱咐:“切不可让军中知晓我东吴君臣相疑,只教说我见襄阳已破,前往交州平士燮去也!”
说着陆逊长叹上船:“昭昭日月!也难表我陆逊忠心。”
三日后。
王渝收到了孔明的来信。
“陛下!陛下!”王渝又烂醉如泥,古代的酒太甜了,跟喝饮料一样,再加上这几日,本来准备攻打上庸,可惜曹魏突然增兵,王渝只得作罢。
赤刑高声呼喊着王渝:“陛下陛下!”
王渝在睡梦中醒来:“咋了咋了。”眼神朦胧,睡眼稀松,心中感慨着:还得是席梦思好睡,这床板也太硬了,我真受不了这东西。
“丞相的信!”赤刑不敢破门而入,毕竟这点儿规矩他还是懂的。
“相父的信?”王渝也不洗漱了,破门而出,晃晃悠悠:“在哪里?在哪里?”
赤刑双手奉上。
王渝心里苦,相父写的净是生僻字。(当然对于他来说只要是个字那都叫生僻字。)
“快快!集合西城官员,我们一起读读。”说着王渝慵懒的便让赤刑召集官员。
当然,官员们不怀疑他是皇帝,也只有他们不怀疑了,还有孔明。其余人都觉得是诸葛亮之谋,决不能上当的那种,还沾沾自喜看透了孔明。
文物官员都在这拥挤的西城郡府内。
“参见陛下!”官员们大多还是偏汉庭的,毕竟自己曾经是汉臣,即使是汉室已经被曹丕嘎了,也是汉臣。
“平身。”王渝真的讨厌这样的礼节!
众人起身。
“来个文官。”王渝脱口而出。
一文官接过孔明的信,摘要之后便是:“陛下在上,臣诸葛亮拜,欲封赤刑为上庸太守,管理西城,加封破虏将军,负责伐上庸之事,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王渝不知道太守是什么概念,就觉得上庸太守也就那点儿地方:“哟,此不是与孟达同级?”王渝也不懂为什么一个上庸让相父如此激动。
这话一出,让赤刑以为是点他以后会跟孟达一样,连连叩首:“陛下!臣岂能与孟达一般?”
王渝愣住了心想,我没说啥吧?
“将军何出此言?”王渝问。
赤刑道:“我乃南人,受陛下大恩入朝为官,又受丞相器重,若不以死报恩,愧对陛下厚望。”
王渝更懵了,算了:“给丞相回书,就说朕同意,愿丞相善保身子,竭力北伐!”
王渝下去扶起赤刑:“将军,这下连升官职,汉室复兴,指日可待啊!”王渝仿佛是看到了汉室复兴的开始。
而更多的是他明白,孔明心意已决,横竖都是赌,为什么不赌大些,就让他这个穿越者来完成昭烈帝未完成的一统大业!
“将军平身。”王渝见赤刑迟迟不起。
赤刑叩拜王渝:“多谢陛下赐官!”
王渝笑笑:“将军应该多谢丞相!”老子连官职都不清楚你谢我干啥,谢我也没用啊,哥哥!
赤刑又拜:“多谢丞相!”
“快快请起。”王渝扶起他来开玩笑道:“那这位置岂不是将军来坐咯?”王渝本来的意思是成为了太守自然得给个位置。
赤刑理解成了说自己有反叛之心。
赤刑一蛮人,又是近日才归顺:“陛下!”赤刑连连叩首。
王渝知道:完了,皇帝是不能开玩笑的,我忘了。
“好了,将军,朕要伐上庸,当如何?”王渝比较吃惊赤刑的学习能力,他一蛮人,仅仅跟着从军数月,读了中原兵书,居然有如此多的看法。
其实这也的正常的,毕竟王渝高中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班上有几个成绩好的出生。基本上都不会很认真的学习就会了,这就是天赋。
不过从这件事情上王渝想到了另外的东西就是,如今官员尽是背后有家族,有宗族,他觉得有天赋的才子会被埋没,但是要落实,王渝自知任重道远。
赤刑起身见这些文官迟迟不走:“这……”王渝手一挥:“退下吧!”
赤刑先道:“此些文臣大多是魏臣,虽原是汉臣,但恐终究有贰心。”
王渝也深以为然,毕竟二五仔什么的最恶心了。
“臣以为,当从汉中调官员来此地。”赤刑的想法很好,但是王渝有更好的想法就是:“朕以为,还有一计。”
赤刑不懂,汉朝举孝廉或者是推荐或者是宗家出来。
王渝道:“为何不让寒门士子有入朝为官的机会呢?”没错王渝想从这时候开始恢复高考制度,虽然他知道封建王朝有科举,但是不知道科举多久开始的。(隋唐时期开始科举制度。)
“陛下准备如何做来?”赤刑问。
“让寒门学子来考,来学,来读。”王渝道。
赤刑摇摇头:“此事不妥,陛下。”
“为何?”王渝觉得怎么可能不妥,中国一两千年的科举就被他否定了可还行。
“寒门士子不为官本就因贫穷,读书不正是最耗钱的东西么?”赤刑的话让王渝不知所以。
赤刑答:“若是家中壮年不去耕种,何来收成,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又何止一两年能学完?”
王渝明白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可惜大汉的国力是不可能支持的。
王渝变通一番:“非全国,仅本城,暂时需要,所以如此。”
“仅在西城?也不够时日啊。”赤刑问。
王渝答:“不考儒家经典,也不考四书五经,不考寻章摘句之物。”
赤刑震惊了,他一个南人都知道这些必考:“那陛下决定考什么?”
王渝笑笑:“考治城之策、攻城之策、天下之策!”
赤刑连连点头:“陛下圣明!”
王渝道:“所以,卿以为如何攻上庸?”
赤刑沉思:“或许可领汉中之兵……”
王渝问:“汉中之兵那是相父用来北伐的。”
赤刑道:“只拿五千兵马,绝无影响。”
“好!可是汉中无将可带来。”王渝还是担心的,毕竟没有将军调动军队会让孔明不知所措的。
赤刑猜到了笑道:“家妹祝融难道对于陛下来说不是将军么?”
王渝拍案而起:“是也!”一想着有将军了,这二嘛,男人再怎么说也是有一定的生理欲望的,关键是王渝的现代思维不允许他去强抢民女,这祝融正好!
遂密信汉中。
大都督陆逊已经回到了建业城。
只不过孙权迟迟不召见。
陆逊急了:“荆州战事未平!为何又要如此不见也?硬是天要灭我东吴?”陆逊只能在皇宫门口长吁短叹,可笑他一介大都督,居然被如此冷落。
只好长吁短叹。
其实孙权也知道自己做错了,被奸臣蒙蔽了,又因为流言确实吓人,但是陆逊今日仅带数人回来的那一刻,孙权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现在他不知道如何跟陆逊解释啊。
事情发生在陆逊连日攻城的那几日。
建业城中突然流传起了:大都督,有神威,夺荆襄,成帝位!
这还好,孙权倒是觉得这可能是让自己成帝位,虽然对陆逊有怀疑,但是还没到召回的地步,毕竟昔日夷陵之战前,西蜀也是这样流传这样的话语过来骗他。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
张昭等信任陆逊的文臣不在建业。
徐盛等信任陆逊的武将也征兵去了。
司马懿给重金前去买通了孙权的近臣(宦官。)
于是宦官日夜在孙权耳边道:“大都督居心叵测,否则怎可能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襄阳?分明是要割据襄阳然后反之。”
不仅如此,建业城中闹得那是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说那大都督陆逊有帝王之姿态,有君临天下的样子。
这怎可能让孙权不慌张?
“可是,朕以何名义召回大都督呢?”
近臣出歪主意:“就说,建业城中有流言,要知真假,只能亲自回来。”
“若是大都督不回,则命一上将征讨,若是回来,则可以说山越造反,让大都督前去平乱。”
孙权觉得理由非常充足,也非常具有战略价值:“好!立马召回大都督陆逊。”
这才把陆逊召回。
但是陆逊不仅回来了,而且还没有大张旗鼓不说,甚至只带了几个人,一个出色的将军都没有带回来,孙权深知自己错了,大错特错了。
可是如此情况,总不能告诉他:朕误听流言,遭如此。
这个解释给陆逊听了,陆逊得撕了他!
宫门外,大都督坐在台阶上,长吁短叹,可悲,可叹!
那陆郎竟也只能叹息不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