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御状风波
作者:赵破奴   大清搬运工最新章节     
    韩林一听大怒道:“李鸿章,外交部是何意见?”
    李鸿章答道:“回陛下,这几国尚且自顾不暇,麻烦缠身。想是军方有人想趁机捞取好处,方才勒索商船。”
    韩林道:“外交部对各国不用客气,告诉他们,美洲之巴西、阿根廷之地原本便不是他们的地盘,我大汉至此,天经地义。令其约束军队,不然就做好被大汉惩罚的准备!”
    李鸿章遵旨。正当韩林要退出会议室时,潘永受又拿出一个未决的案件,请求皇帝裁决。
    原来,几天前,有老百姓到宫门前喊冤,但他们不知道新宫殿的具体位置,结果跑到了故宫去。
    直到光绪派人才把他们带到新宫门前。由于大汉王朝一些不关键的地方继承了清朝的制度,因此这个事件就按照《大清律》来处理。
    《大清律》332条规定:“擅入午门、长安等门内叫诉冤枉者,奉旨勘问得实者,枷号一个月、杖一百;若涉虚者,杖一百,发边远地方充军”。同时还规定凡是到皇宫各门喊冤者,都要按照擅入禁门例治罪。
    宫中禁卫接了讼状,苦主被顺天府收监。今日陛下有空,方才呈了上来。
    李鸿章皱着眉头,一脸不满地说道:“陛下日理万机,区区小事,按照朝廷法度,此等案件应由都察院牵头,发回故地重审即可,又何必劳烦陛下呢!”
    韩林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无妨,朕今日正好无事,就听听这案子也无妨。若能亲自为百姓解决冤屈,也是一件好事啊。小潘大人,你继续说吧。”他语气轻松,似乎并不在意李鸿章的反对意见。
    潘永受这才讲起案情。原来苦主冯良春,安徽定远县人士。他本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中有几亩薄田,但因为天灾人祸等原因,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由于年纪渐长,体力不支,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无奈之下,只好做起了小生意,贩卖些柴米油盐,勉强维持生计。
    本来冯良春一直遵纪守法,从没有做过什么违法乱纪之事,更别提惹上官司了。
    但就在去年,朝廷实施了战时管控法,对税收和重点物资加强了管理。而盐业并不在管控物资之内,所以冯良春的小本生意依然做得风生水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知道为什么,安徽地方官竟然突然查封了冯良春的私盐买卖,并勒令他退还近三年来的非法收益。而且,地方官要求他按照十倍的标准退款!
    冯良春自然是大呼冤枉,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超过朝廷规定的三十斤限制。
    可是地方官一查,江苏产盐区提供的账册里,每次交易都是五十斤。面对这样的结果,冯良春百口莫辩,只能乖乖认罚。
    冯家卖房卖地,四处借钱,甚至还借了不少高利贷,只为了凑齐赔偿金额。可惜最后还是不够,还差足足三千块大洋。
    这半年来,那利息和滞纳金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竟然累积到了整整五千块大洋之巨!
    官府二话不说,直接将冯良春强行扣押。他的妻子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含泪将女儿卖到青楼,凑齐了赎金之后,官府这才肯放冯良春回家。
    然而,这个可怜的男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决定越级告状,一路告到滁州府。
    可谁知道,按照当时的制度,越级告状者必须先承受二十大板的惩罚。尽管如此,冯良春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滁州府方面却表示,此案已经清清楚楚,无需再进行审判,便将案件退回到了原地。
    冯良春不甘心,继续告到省府。可换来的依旧是一顿板子,案子也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在这段时间里,冯良春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债主们不断地催收债务,最终选择了自尽。
    面对这样的人间惨剧,冯良春心中悲愤交加,他发下誓言:一定要去北京告御状,只为求得一个清白!
    听到这里,韩林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实在难以想象,自己明明已经坐拥天下,并且在每一次战争中都尽量节省开支,只要能够使用空间中的廉价物品就绝不浪费。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汉居然还会发生这种令人痛心疾首、惨无人道的事情!
    有这样的官员管理地方,即使自己在外面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无济于事!
    想到这里,他不禁怒火中烧,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愤怒地喊道:“这群混账东西!一群狗官,清平世界竟然如此混乱,有没有王法?他们将百姓逼到家破人亡的地步!”
    关平兼任着顺天府尹的职务,对此事略知一二。他说道:“陛下,那冯良春已经年过半百,臣只是将其关押,并未使用刑罚,以防备陛下询问。”
    韩林接着说:“太子,这件事由靖安司彻底调查清楚,无论涉及到谁,都要追查到底!那个定远县的县官,立刻给我逮捕起来!”
    李鸿章面色焦急地插进话来:“陛下,如此行事恐怕不太符合规矩啊!朝廷命官怎能在不询问缘由、不经过调查的情况下,一上来就要抓人呢?”
    韩林听后恍然大悟,心中不禁疑惑起来,为何这李鸿章总是与自己唱起了反调?这时他突然想起,事情发生的地点——安徽,恰好就是李鸿章的嫡系势力范围。
    当年解放安徽时,大部分地区都迅速投降,而在事后的官员安排中,也有不少人被任命为地方官。
    难道这件事和李鸿章有关联吗?想到这里,韩林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
    太子韩勤道:“百姓告御状,陛下亲自询问案情,怎么就不合规矩了?依我看,安徽省官官相护,恐怕会有大问题,不认真调查一番,怎么对得起百姓!”
    李鸿章针锋相对道:“安徽省大小官吏数千名,太子难道全部都要抓起来吗?不怕天下大乱吗?”
    韩林一听就恼了,你个老家伙,居然敢威胁朕的儿子。怒道:“确有违法情事,有一千抓一千,有两千抓两千。薛福成,后备官员可有准备啊?”
    薛福成立刻回禀道:“科举选拔人数进一步下降,去年只选了二十名进士。但京中干部培训班和各地高等学府的优秀毕业生预计人数能达到三万人。”
    李鸿章气得说不出话来,韩林看了心中暗爽。道:“这批人要加强廉政作风建设,告诉他们,不要着急,大汉急需管理人才。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