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命运的巧合
作者: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我,薯条,苏联英雄最新章节     
    无巧不成书,但是搞情报工作不能相信巧合。

    即使刚刚被薯条君的存在,与初步揭开面纱的薯条旅情况,证明了他们三个穿越过来确实是巧合的“潜伏”三人组,在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薯条旅支援后,也依然坚信着这个用无数血泪证明过的原则。

    只是这次,由于鸟人们已经将命运的罗盘推动。

    曾经表面上看剑拔弩张,但是暗地里分辨,几乎没有乱流的旧城中主要势力的行为,已经变得更加荒诞了。

    命运罗盘转动前:

    旧城势力:你以为我们傻吗?城东头是俄国人,城西头是德国人,两边的大炮坦克都架着,我们不安分的等着“恭迎王师”,难道现在火拼么?谁知道另外两个傻x有没有引狼入室。

    命运罗盘转动后:

    以x先生为首的,亲德派势力,所谓“德意志贵族”派:什么?我们贵族派的人,居然被一个俄国帮的毛头小子“绑架”了?

    以“左手摩西”为首的,投机派势力,所谓维尔纽斯商会:什么?我们和德国人讨价还价的密信,居然遗失在了那帮卖人如喝水的贵族地盘上?还是在一个俄国帮的毛贼手里丢的?

    本地“流氓混混”形成的,所谓亲苏派势力,被前两者称为“俄国帮”的组织:什么?啥丢了?又有谁被那那帮贵族商人利用了?

    总之,如果说,之前刚刚进入维尔纽斯旧城时,“潜伏”三人组感觉到的是一种极度虚假的,由上述三个投机势力默契维持的荒漠,一个几乎感觉不到暗流涌动的荒漠的话。

    那么时隔没多久,结束了与薯条君的通信后,各方势力突然改变的行动方式,给人均在阴谋漩涡里游过泳的“潜伏”三人组,带来的新感觉就像陷入了深渊,一个由无数离谱臆想的阴谋编织的深渊。

    三人几乎马上就意识到,坏菜了,在出事前找到对手的计划怕是来不及进行了。

    但对手究竟是如何做到,在不触发他们留在各大势力核心区域的手段的情况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掀起这么大的波澜的呢?

    相互对视后,“潜伏”三人组再次分头行动,试图从各自之前留在这些势力中的手段处,找到一些破局之法。

    “风筝”在换了一身绅士服之后,进入了由“德意志贵族”派控制的俱乐部。

    俱乐部的门童,在看到“风筝”后,不免有些沮丧的说道,

    “德里西先生,很不凑巧,出了一些事情,我们没法继续营业了。”

    “哦,即使是和我亲爱的姑娘们打个招呼也不行吗?”

    “很抱歉,德里西先生……”

    “这样吗?……那请帮我把这个交给我最爱的安娜”

    “风筝”像一位真正的绅士一样,取出一个礼物盒子递给门童。

    而从礼物盒子下面感受到了熟悉触感的门童,先正常的回应说,

    “哦,好的,德里西先生,等到安娜回来,我马上送给她。”

    然后又小声的说道,

    “安娜她们恐怕不会回来了,我之前听到,好像是某个贵族小姐被混混绑架了,所有姑娘们现在都去避难了。”

    听到想要知道的情况,“风筝”马上又将一个封信递给门童,

    “哦,差点忘了,还有重要的……这个一定要,亲手转交给我最爱的安娜。”

    而在门童两眼冒光的接过信封的时候,可能薯条病毒的感染程度再次上升了,只是将这个门童当做情报抓手的“风筝”又小声补了一句,

    “扬,如果安娜回不来了,你就拿着那封信往城北跑,替我送到安娜家里。”

    听到“风筝”突然音色变化的小声嘟囔,靠察言观色手段吃饭的门童明显愣了一下,然后马上轻微点了点头。

    在“风筝”和门童交谈时,“小二”也改头换面进入了由“维尔纽斯商会”控制的旅店。

    而相比,只是从一个重要边缘人物窥伺核心情况的“风筝”,之前踩点时“群众路线”走的最多的“小二”,在进入旅馆时受到的“欢迎”就热烈的多了。

    “呦,这不是亚伯吗?你找到你那一车皮货物了?”

    “我看啊,他是刚从沙皇的密库里又骗到了一把空气,着急来和我们吹牛逼的!”

    “你们别笑啊,能灰头土脸的走出去,再趾高气昂的走进来也是本事啊!哈哈哈!”

    “好了,你们看这是什么!”

    “小二”掏出了一个,在当前局势下,还在这里留驻的投机商人都很熟悉的包装,轻微晃动着,发出了玻璃碰撞的声音。

    财帛动人心,之前交谈时,能轻易的从“小二”因为水土不服露出的马脚中挤兑“小二”的投机者们,看向“小二”的眼光马上就变了。

    或者说,之前看破“小二”犹太商人身份是假的投机者们,现在都觉得“小二”的身份已经不再重要了。

    因为更重要的是之前“小二”吹过的牛皮如果是真的,那他们能分几杯羹。

    为首的年老者一个眼色,最先出言挤兑“小二”的年轻人,便立即挪来了一把椅子,邀请“小二”坐下。

    之前没有摸清这些投机商人屁股坐在那里,但是基本确定这些人见财眼开程度不逊于某些人的“小二”也不含糊,第二次坐在了一众投机客的中间,然后麻利的打开了包装,露出了里面的深棕色玻璃小瓶。

    “看看!”

    这下已经猜测到货物是什么的投机者们眼珠子转动的声音,已经可以传到给“小二”提供了这些道具的“外科医生”处了。

    “不知,要价几何?”

    当养气功夫不到位的年轻投机者,露出了和“小二”曾经面对的对手一样的表情和动作之后,“小二”掌握局面的玄学力量就已经成功生效,

    “诸位,应当知道,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最值钱的是什么?”

    “你要知道什么?”

    说实话,即使是最信奉“财帛动人心”的“小二”,也被这帮投机客的直白惊了一下。

    不过虽然内心被这帮人居然连“要加钱”都没说,就直接准备开始卖的操作震惊了一下,但“小二”表面上的表情还是风轻云淡的。

    在将怀里的另外一个“大杀器”装好后,

    “在下,想要一些门路。”

    “哦,门路?”

    看着为首的投机者表情变化,“小二”继续开口,

    “就是你们理解中的门路……”,

    “小二”又摸出一盒让投机者们眼热的物品,继续说道,

    “这个货的主人,想要借你们商会的桥,见一下,那边的人”

    “小二”用手势暗示了一下,也不管这帮犹太商人能不能看懂土匪行里的黑话手势。

    “这……”

    为首者的犹豫,让“小二”感觉,终于要讨价还价了吗?

    但是下一刻,“小二”掏大杀器的动作就停下了,

    “这个,若是上次你掏出这些,我等还能引荐一下,但是现在……”

    随着为首者脸色的再次变化,周围投机者的情绪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犹太商人都是这样的?

    “小二”感觉自己是不是又因为“水土不服”搞错了什么,不过剧本到了这里,他也不能换人设,只能站起来作势要走,

    “看来,诸位无法满足在下的要求了,告辞!”

    “唉!”

    看到“小二”真的起身准备离开,为首者叹了口气,继续开口,

    “现在,商会解散了,我们还留在这里,只是因为出城的路不好走。”

    卧槽!

    为首的投机者这句话,直接给“小二”干懵了。

    毕竟,一个小时前“小二”还了解到,“维尔纽斯商会”是控制了维尔纽斯地区各种大宗交易和地下黑市的“庞大组织”,就算是其中90%都是当成是吹牛,也不能不到一个小时就散伙了吧?

    所幸,这时前往“俄国帮”控制地区的“燕双鹰”即时传来了,关于三方势力持火器对峙的消息,才让“小二”的剧本没有就此破裂,

    “哦,我怎么听闻,你们的管事带人去闹事了?”

    听到“小二”在出门的位置点破这点,投机者们也就不再讳言,几番拉扯之后。

    “小二”对于犹太商人散装特性的认识又上升了一截。

    不过,虽然知晓了很多犹太商会内部消息,“小二”也还是想不通,为啥能搞出巧妙的核心层在背后操纵一切架构的商会管事,会短时间内上头到干出,解散外围组织,带枪与人火拼的不理智决定。

    而有相同感觉的则是,本来想和几个小混混接头,现在就在三方对峙现场隐蔽的“燕双鹰”。

    说实在的青帮袍哥火拼这种场面,“燕双鹰”也是吃过见过的。

    但是维尔纽斯老城这三方势力对峙的发展属实是让“燕双鹰”看不懂了。

    明明刚开始,三方对峙的过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缓和迹象,甚至原本刀枪相向的三方,已经有了坐下来谈的操作。

    按照常见剧本,和“燕双鹰”对于三方动手情况的微妙感知,达成妥协只是时间问题。

    但不知道突然发生了什么,在枪都没走火的情况下,三方的火拼突然开始,又在各自拖走几个受伤人员后突然结束。

    荒诞的局势快速发展,让再次碰头商量对策的“潜伏”三人组,现在对于“巧合”二字的说法都有些ptSd了。

    因为不仅事件的开端是,三个人各自从三波人嘴里听到,但却都没有找到一丝证据证实存在的,所谓“小混混绑架了一个贵族小姐”,显得很荒诞。

    事件的发展,也是极为荒诞的,一个小时前还显得“力量不俗”的三方势力,突然就“解散”了各自的外围力量。

    再加上,明显就是更大风暴前宁静的,三方势力核心力量对峙过程的离奇经过。

    让相互交换了一些发现细节的“潜伏”三人组,就算真的想用“巧合”来解释,也无法将其中的逻辑理顺。

    这tm!

    “潜伏”三人组,突然觉得,之前看起来不靠谱的薯条君,在挂断通信前说的最后一句话——“都tm什么有的没的,要不都突突了算了”——真有道理。

    (一些解释:

    1、维尔纽斯旧城区

    作为中世纪伴随立陶宛大公国建立,兴起的前东欧最大城市,其旧城区理所当然的是一个堡垒形制的建筑区,这是维尔纽斯城内几个势力,在面临兵祸时都挤在这里的原因。

    而且由于维尔纽斯地区人口,算是此时波三小地区少有的密集区,整个城区规模超过100平方公里(以现代规模推算,不包含周边卫星城)。

    所以从如此大的城市中,挤到了不到5平方公里旧城区的几个势力,在最初能做到几乎“相安无事”。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原有居民大部分已经踏上逃亡之旅。

    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虽然城内的三股主要势力,现在分别站在亲俄、亲德、投机三种立场下。

    但在战火真的烧到眉毛前,在整个维尔纽斯地区势力分野里,这三股势力都要算进摇摆投机派。

    因为坚定的亲德派——比如“立陶宛自由军”已经是到前线喜迎王师了。

    坚定的亲苏派——比如苏联建立在维尔纽斯的管理机构,相比历史中的仓皇情况,在薯条旅带来了足够的缓冲时间后,也已经带着机要疏散了。

    2、关于人口数量的严谨性解释

    之前作者提到的此时维尔纽斯城区可能有30万人的说法,是纯粹的个人推测。

    主要依据是据称1931年维尔纽斯有二十万人,而二战中在维尔纽斯的※※隔离区遇难的人数可能超过25万人,以及现如今维尔纽斯人口近60万人。

    所以,作者认为,即使由于薯条旅的存在,在战争爆发时有更多当地居民在战火烧到维尔纽斯前就离开了。

    但是由于从立陶宛南部,更靠近波兰和德国位置的人口密集区逃难过来的战争难民更多,维尔纽斯地区的人口还是出现了大规模膨胀,并让维尔纽斯成了薯条君当前走过的战场中,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这也是“潜伏”三人组和鸟人控制的德国特务,进入其中,根本不会引起额外注意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