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知青点
作者:挣钱而已   重回七零,不做弃妇最新章节     
    “后来?嗨呀~就今天刚发生的事儿,后来咋样咱也不知道呀。”社员捂着嘴偷笑。

    老太太也不生气,直念叨可惜,咋的这好热闹自己就没赶上呢。

    也是老钱家今天实在忙,错过的好热闹才不止一件,社员瞧老太太爱听热闹,话锋一转,又说起了秦老大家的事。

    听说他们一家晚饭时候干了一仗,两口子谁也没留手,把对方脸都给挠花了,瞧着可惨烈了,钱大娘不免有些惊讶。

    “啊?咋能出这事儿呢?来娣那小闺女今儿个一天都在我家帮忙干活儿呢,瞧她心里也不像有事儿啊?”

    难得有挣钱的机会,来娣十分珍惜,哪怕老钱一家可怜她年纪小,并没有真给她安排什么脏活儿累活儿,她自己也明白该干什么,眼睛亮得很,一刻也没得闲。

    那劳动的积极性,就是和她有龃龉的秦小妹也挑不出错来,结钱给她的时候,她眼里的光亮也是真真儿的,当时确实没看出来这人有啥心事。

    社员也没想到来娣年纪不大干活儿还挺像样,不由叹了口气,心说娃子也是命苦。

    “还不是秦老大发疯犯浑,今天不知道上哪儿受了气,回来就逮着媳妇儿闺女撒气。

    来娣刚回来就撞到枪口上,被骂的老可怜了,其实我都听得真真儿的,孩子那话说的根本就没错,唉···。”

    本来秦老大两口子还只是小打小闹,是秦运国发疯辱骂闺女以后,林帮娣看不过去才跟他动了真格儿。

    那家伙打的,脸上脖子上挠的稀烂,估计得在家里躲上半个月才能见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靠谱的爹娘生不出孝顺的儿女;懂事的儿女投生不到有德行的人家,都是冤孽~”钱老太忍不住有感而发。

    她说这话时多少带些真情实感,知道老太太是想起自家的事伤心了,在场人照顾老人家感受都识趣的收住话头。

    又说了几句田里地里的事儿,钱家三人走到了原知青点。

    在往上就是秦小妹住着的原山神庙了。

    看着曾经热闹的院子里如今空无一人,秦小妹还挺感慨的,“等桂华嫁人以后,也不知道这两排小房要做啥用处。”

    到底也是土砖堆砌、盘了大炕能住人的房,就这样荒废太可惜了。

    看出她心里想法,钱大娘好笑道:“用不着咱们操心,早就有人盯上这知青点了。就对面那些原先牛家庄搬过来的社员,还住着棚子的,早就找大队长探过口风了。”

    虽然同在一个生产队里上工干活挣口粮吃,可贫富的差距也是有的。

    如老钱家这样扩建新房的人家有;如原牛家庄社员这样住了两年窝棚还盖不起房的人家亦有。

    眼看春去冬来又是一年,不想再冒着冻死的风险纯靠命硬熬过今年的冬天,对于那些牛家庄迁过来的盖不起房的社员来说,知青点至少不漏风,还能烧炕,比窝棚可强老鼻子了。

    只是这片地方要是给了他们,之后生产队再想做他用把人赶走,恐怕就难了。

    大队长没有立刻答应他们的请求,大约也是顾忌着这一点。

    作为大队长,一碗水端平是很重要的,已经划了土地给原牛家庄的社员,他们也陆陆续续盖起了新房。

    眼看搬过来快两年了,如今还盖不起房盯着知青点院子流口水的多数都是些懒汉、混子,知青点给了他们就是肉包子打狗。

    别的社员心里能不能有意见尚且不说,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无疑会让他们更加消极怠工、不事生产,这对集体的发展没有益处。

    可要是死咬着不把知青点借给原牛家庄的社员过冬,万一今年冬天再来一场大雪真冻死了人,到时候可就有的闹腾了。

    光是想想就一脑门儿的官司,秦小妹忍不住咋舌,心说这领导也不好当啊。

    难怪大队长既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说等最后一个知青搬走以后再开会决定知青点的用处。

    如今那帮还住着窝棚的原牛家庄社员只怕比方桂华本人还要恨嫁呢,一想到那帮流氓混子,秦小妹心里就烦躁。

    从前她住在山神庙里生活的有滋有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知青们热情的帮忙,等换了人,这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虽说秦小妹自己也有些本事,不是只等着人来拯救的娇娇小姑娘,可眼皮子底下住着一帮流氓,任谁晚上也睡不踏实。

    日子久了不得烦累出病来?

    如果大队长真要开会投票决定知青点是否借给原牛家庄社员过冬,自己一家就投反对票吧,秦小妹这样想着,心里毫无负担。

    她又不是圣母,见谁都想拯救,相信在切身的利益面前世人都是清醒的。

    再说她现在也已经不是个小小孤女了,虽然不会仗势欺人,但直起腰杆来说句真心话还是可以的。

    洗了手脚躺在炕上,临入睡前秦小妹对母亲和奶奶说了自己的考虑和打算,钱大娘和钱老太听的连连点头。

    二人表示很理解大队长的难做,也能看明白那些原牛家庄的社员就是打着不劳而获的心思,想要侵吞属于大溪沟村生产队的财产,肯定是不能叫他们如意的。

    “说实话,真不是咱们黑心肝儿,又不是第一天分到这队上,眼看都快两年了,头上连片瓦片都置办不起,这样的人冻死也是活该,反正留着对粮食指标也没有贡献。”钱老太说这话时有些鄙夷。

    毕竟他们两夫妻都已经是可以待在家里等儿子孝敬的年纪了,却还在为生产队做贡献。

    抢收抢种、挖沟清淤,两个老的跑的比年轻人还快,生产力也一点儿不落下风。

    住窝棚的那几个混子要有他们一半儿能干,今年也该把小房搭起来过冬了,哪儿用得着厚脸皮打知青点的主意。

    “是这个理儿,救急不救穷,他们要真有困难,大队长是啥人咱还不知道吗?指定早就把知青点的空屋许给他们渡过难关了。

    就是因为相处两年知道人的秉性才不敢给他们哩,真要开会···咱都得投反对票!不光是咱们,这队里的大多数社员估计都要投反对票。”

    个人的得失尚且不论,单为了不损害集体团结,知青点空着也不可能给原牛家庄的社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