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婚
作者:海棠枝上眠   赋清和最新章节     
    教习嬷嬷走了以后差不多已经午后了,她匆忙吃了点东西便又着人去礼部请来了昨日女官,请教了一些未曾记好的细节。
    女官前脚刚走,王后就来了玉清殿。
    “清瑶见过王后。”宋清瑶规规矩矩的行礼。
    “快快起来,马上便就是一家人了,竟还如此生分。”
    “是。”
    “好孩子,过来。”王后招手让她过来,宋清瑶就乖乖的走了过去。
    “昨日见你奔波也未曾好好说过几句话,想着现下你差不多闲下来了,便过来了,公主不会嫌我唠叨吧。”
    “王后这是哪里的话,您能愿意与我说说话,清瑶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嫌弃。”
    “那便好,明日便要大婚了,可害怕?”
    宋清瑶想了想,她确实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期待,她期待明日的婚礼,期待与他一同被天地臣民所见证,期待着成为谢景和的妻子。
    “不怕,能嫁给景和,清瑶很开心。”
    “嗯,我总算知道景和当初为何甘愿冒着削籍之险也要求娶你了。”
    “此话是何意?”
    “当初王上为景和择了一门亲事,是西北元帅齐家的嫡长女,此女年少时曾见过他一面,自此以后便说非景和不嫁,齐父多次上奏请求王上将其女许配给景和,齐家位高权重又屡次为王朝浴血奋战,王上不愿寒了老臣的心,便答应了此请求,景和听闻后誓死不愿,在殿前不眠不休的跪了三日,还当着朝臣们的面说他早已有了心悦之人,王上差点削了他的王籍都未曾动摇片刻。”
    “竟会有此事?那王上最后因何弃了这门婚约?”
    “他总不能真的杀了自己的亲儿子不成?”
    “也是。”宋清瑶嘿嘿一笑回答道。
    “清瑶,你是景和心上之人,又地位尊贵,可我今日还是要告知你几句话,景和并非能够无时无刻的保护着你,这朝堂也并非安然之地,他今日为求娶你断然拒绝齐家,你日后可要小心着些,不止是齐家,还有齐家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嗯,清瑶明白,清瑶自小也在深宫之中长大,虽不算聪慧,却也并非是那绝无盘算之人,我会与景和站在一处的,无论何时,无论各种境地。”
    “嗯,真是个好孩子。”王后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继续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便先走了。”
    “清瑶恭送王后。”
    王后走了以后,桃夭就带着人将方才准备好的晚膳送了进来,宋清瑶想到今日一日都未曾在长熙宫里见过谢景和,便开口问桃夭。
    “桃夭,你今日可曾见到过谢景和?”
    “今日不曾见过,昨夜倒是见过。”
    “昨夜?”
    “嗯,大约是子时吧,世子曾来过玉清殿,您已睡下,世子便未曾进入殿内。”
    “昨夜子时他竟还未睡?”
    “也不知道他用过膳没有。”
    “公主,您就放心吧,这可是漠北,怎会无人给世子准备晚膳呢。”
    “也是,那我们也吃吧。”
    宋清瑶不知道因路上耽搁了回来的行程,许多五六日做的事情便只能压到两日内完成,更何况昨日进入王城安顿好她以后便已然将近日暮了,谢景和从昨晚开始一直未曾闲下来,只在午后匆忙的吃了几口点心。
    此时已入夜,一轮圆月高悬于穹苍之上。
    宋清瑶这边已经不需要再准备什么了,她只需要等待明日来人梳洗过后便可随谢景和去城外祭天了。
    她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圆月,她有些难过,她想着若此时此刻家人都在身侧该有多好,可惜他们看不到她身着嫁衣的样子,一会儿她又觉得幸运,至少是与谢景和成婚。
    谢景和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他用过晚膳以后便在长秋殿外来回踱步,谢珏都看不下去了,开口问道:“主子,您要是实在不放心,就过去看看呗。”
    “不行,民间传闻都说过了男女婚前一日相见不吉利。”
    “您不是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吗?还怕这民间传闻?”
    “住口!什么生啊死啊的,多不吉利。”
    “行行行,属下不说了,那您要不回屋歇会儿,这明早还得早些起来呢。”
    “行吧。”
    谢景和欲转身回到殿内,又停下抬头看了一眼宋清瑶的玉清殿。
    他截下万云枝写给赵沉书信的那晚,也是此般的夜,也如今日一般他现在远处望着她的窗子,不一样的是如今她便要成为他的妻子了。
    第二日天还未亮
    整座王城内就已敲锣打鼓的热闹了起来,宋清瑶此刻也正在梳洗装扮,十几个宫女婢子在玉清殿进进出出。
    宋清瑶今日的妆面更加端庄大气,她身着红色喜服,头戴鎏金凤冠,手握金丝银线绣制而成的团扇,又添了些许贵气,使得本就绝色的她更加风华绝代,让人觉得触不可及。
    她身后跟着两队下人,月桑桃夭各领一队,她以团扇遮面走出玉清殿,女官此时已候在了殿外,她跟在女官身后缓缓的走着,谢景和这时应该等在了城门处,她的轿子停在长熙宫外,她得坐着轿子去城门处与谢景和一同去祭天。
    不到一柱香的时辰便走到了长熙宫外,她的轿子十分宽敞,不似寻常的轿子,轿子四周为红纱所覆,可隐约见到内里,两侧各有宫人架着两扇屏风。她曾在岐国见过相似的,是父王母后寻访时所乘。
    她慢慢的向着轿子靠近,走到屏风处时瞥见了屏风上的字迹,她觉得很是眼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周围都是宫人,她又不好转头去看,只好上了轿子。
    宋清瑶坐上去之后,宫人便将轿子抬了起来向城外走着,她举着团扇,不一会儿手就酸了。她方才在外面的时候见过轿子的红纱,知晓外面可看到内里,虽说两侧都有屏风挡着,可她依旧不敢动,只能端端正正的坐着。
    大约两刻钟的时辰便走到了城门处,她透过红纱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一样穿着喜服的谢景和坐在马上等在那里。
    宋清瑶的轿子抬到谢景和身侧以后,他对着宋清瑶笑了笑,才慢慢的骑马出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