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卉事无巨细,把田地管事的情况逐一说给林立听。
那些人明面上是王家的人,但王启学对那些事情,参与的不多。
王启学的精力基本都在自己的仕途上。
而这些事情,这些年基本都是周之卉在打理。
这些田地的管事,也基本都是周之卉的人。
林立在了解这些后,心里也放心了,不用再折腾着换人了。
毕竟那些人常年管理着田地,经验很丰富。
换了人还不见得有他们管理的好。
尽管如此,但林立还是想亲自去地里看看。
毕竟那些都是青云寨的产业了。
而且地里的粮食也是青云寨日后赖以生存的根本。
想着明天也没别的事,于是他拿起其中一张地契就对周之卉说道:“之卉,咱们明天去这里看看吧。”
周之卉注意到了那张地契。
那块地原本是永宁孙家的,孙家被王启学弄死了之后,那块地就自然登记到了王启学手上。
但是现在全都登记在了林立名下。
晚上,林立留在周之卉房里。
周之卉是所有人里,年纪最大的那一个。
但也是最润的那一个。
林立很喜欢。
人生在世,也不过几十载光阴。
当然要体验各种不同的乐趣,方能无愧于此生。
次日一早。
林立命人套好马车,带上田彩儿和周之卉,以及六个负责安全的手下。
原本是不需要人负责安全的。
但现在他在桃花县的身份不一样。
出门如果一点排场都没有,时间久了,会慢慢被人怠慢。
林立并没有将自己要下山视察的消息通知下去。
永宁镇郊外。
翠绿的早稻一片一片,微风吹拂下,甚至能听到稻粒间发出的沙沙声。
稻田里的水,已经干涸了。
还有一个月左右,早稻就要收割了。
马车在田边停下,林立出来后,扶着周之卉下来。
“大当家,今天的稻子收成不错呢。”
田彩儿看着稻田,欢喜不已。
小时候听哥哥讲,原本自己家也有很大很大一块地。
只是后来都没了。
林立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稻谷,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古代的粮食产量和后世没办法比,但就今年而言,产量比往年还是要好不少的。
就在林立感叹今年收成不错的时候,一个微胖的中年人在几个壮汉的簇拥下,快步走来。
其中一个壮汉更是远远的扯着嗓子喊道:“什么人?干什么来了?”
周之卉本想表明身份,但见林立阻止了一下,也就没开口了。
中年人一边快步走来,一边拿手遮挡着额头,想瞧清楚是什么人。
不多时,中年人就走了过来。
他不认识林立,但认识周之卉,当即就拜见道:“小人王贺,见过卉夫人。”
他是周之卉的人,虽然常年在乡下,但对周之卉进了青云寨,成了林立的卉夫人一事,还是知道的。
周之卉点点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朝林立斜了一眼,道:“还不见过大当家?!”
王贺闻言,当即跪下,“小人王贺,见过大当家。”
在他身后,那几个气势汹汹的壮汉,也是纷纷跪下,齐声喊道:“见过大当家。”
林立满意的点点头,抬手道:“都起来吧。”
“谢大当家!”
王贺应道,起身站了起来,“不知大当家突然过来,小人有失远迎,还望大当家恕罪。”
“无妨!”
林立摆摆手,指了指面前的稻田,问道:“这些有多少是我们的?”
王贺环顾一圈,回道:“回大当家的话,您能看到的,都是咱们的。”
林立心里暗暗有些吃惊,随后问道:“这里大概多少亩?”
王贺道:“回大当家的话,有一千亩。”
“嘶!”
林立暗暗咋舌。
他知道孙家原来的地有三千亩,但对三千亩有多大,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刚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他估计着眼前的稻田约莫有个两三千亩的样子,而孙家的田不可能都在一起,想着里面应该还有别人家的。
没想到这里才一千亩,而且还全是孙家的。
当然,现在都是他的了。
“这一千亩都是你在管理,对吧?”林立问道。
王贺道:“是,托卉夫人的信任,都是小人在管理。”
林立点了点头,朝他身后那些壮汉努了努嘴,“这些人是干嘛的?”
“这……”
王贺支支吾吾的回道,“不瞒大当家,附近村里有不少刁民,尤其是快到收成的日子,特别喜欢闹事。”
“哦?”
林立眉头一皱,“说说看,都怎么闹事的!”
王贺摸不清林立是什么人,也不清楚林立为什么要明知故问,刚才自己说的难道还不够清楚吗?
忐忑之余,他弱弱的看向周之卉,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一点提示。
周之卉发现林立注意到了王贺的眼神,当即对王贺喝道:“看我干什么?大当家怎么问你就怎么答!”
“是!”
王贺战战兢兢的应道,“回大当家,附近两三个村子,有些人游手好闲,吃不上饭,每到收成的时候,就趁机捣乱,想从地里弄些粮食回去。”
“粮食都让他们弄去了,人人效仿,那还了得?”
王贺说着,朝身后瞥了一眼,“所以小的便雇佣了他们几个,防止那些懒汉捣乱。”
林立听到这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问道:“地里的庄稼收割的时候,请的都是附近的村民,对吧?”
王贺道:“是!”
林立又问:“给多少工钱?”
王贺又下意识的朝着周之卉看去,见周之卉眼神一冷,连忙回道:“回大当家的话,每人每天十文钱。”
林立皱了皱眉,“那从收割到结束,大概要多少天?”
王贺道:“天气好的话,半个月,若是遇到阴雨天,得二十天。”
听到这话,林立默默算了一下。
每人每天十文钱,按二十天算,也才二百文。
按照大陈王朝的货币计算规则,二百文也就是二两银子。
每年两季,一年四两银子,再算上耕地播种的工钱。
每人一年也就五六两银子的样子。
下地收割的事,也不是村里所有人都能来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四五口之家,一年的开销在二十两左右。
这样算下来就算要维持基本的生活,也还差十五两呢。
况且这还是有机会下地干活的人家,那没机会下地干活的人家呢?
吃什么喝什么?
想到这儿,林立严肃的问王贺:“他们拿这点工钱,能养活家里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