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抱歉,我的问题,我的问题。”
一颗被分成两半的巨大铁球轰然倒在两边,在本应该砸中的中央,千劫和凯文坐在地上,回味刚才的死里逃生。
墨林站在他们后面,依然保持着灰色的长发,金色的眼眸,但是情感更加丰富,操控着植物接触两人的身体为其疗伤。
“下次想要杀死我们就直说,别绕这么大个圈子。”千劫回想着刚才快要被砸死的时刻,他不是什么怕死之人,但是他接受不了自己被砸死这个死法。
“墨林?,凯文,千劫,你们怎么样?”爱莉希雅拿着粉色的弓箭从远处跑了过来。
“没什么大碍,多谢你刚才那一箭,咳咳。”凯文摆摆手,表示怎么没事,结果刚说完,就被背后造了个视频通讯器,替他给梅视频通话报平安的墨林,用力拍了拍,猛然咳嗽起来。
“呃……”墨林心虚地闭上嘴,继续给凯文治疗,前脚给人家女朋友说包没事,后脚对方就像是要咳出血一样地咳嗽起来。
“墨林,你现在这个样子是什么情况?”看着凯文的脸色逐渐好转起来,梅终于放下心开始说起正事。
要是自己再拖下去的话,旁边的梅比乌斯和维尔薇,多半就要把自己拉出去,自己上了。
“这个啊,嗯……算是一个叠加状态吧,拥有理性状态下的力量,但是保留了平常状态下的情感,可惜不能一直保持。
就像一个小水池,把水龙头关上了,我可以正常用里面的水,但是因为没有补充,用完后,我就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墨林叹了口气,但是心里很开心。
这种状态不仅维持时间短,随着自己使用能量的多少,时间会相应的再次缩短。
而且操作起来危险性很大,因为要达到这个状态,首先要给自己脑海里刻上一个接近于死循环的逻辑烙印,给精神不断地施加压力。
就拿这次实验来说,她想要拥有力量的情况下保留情感,可是有力量必须失去情感,有情感必须失去力量,正常来说不能共存。
按照自己原本推测,希望的最好结果就是两个相对立的条件,会给自己本体造成严重创伤,可能会到精神崩溃接近死亡的样子。
但是自己死不了,身体会自行【复活】,然后继续执行循环,等到了某种程度后,为了保护自身安全,保障生命基础的【机制】,就会介入循环,让它们到达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她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临界点。
但是这耗费的时间太长了,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她又加了个优先级更高的烙印,就是看到爱莉希雅出手后,优先恢复情感。
没想到居然幸运地有了这样一个像是蓄电池一样的状态,要不是这样的代价是可能思维混乱。
否则她直接单刷之后所有的律者。
“所以,刚才的战斗,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你要给我们看的吗?”
“当然不是,怎么可能这么弱啊。”
墨林马上反驳了梅的定论,但是亲身经历过刚才战斗的千劫,直接从地上跳起来“什么意思?什么叫怎么可能这么弱?都这样了还弱?”
战斗前,听到墨林说碰到她就算赢,他们还觉得这是在看不起他们,战斗时连接近都做不到,他们才体会到这句话的含金量。
结果你说,你之前表现出来的那些,其实很弱?
“是啊,不过你也别激动,其实我也是进入到那个状态后才发现破坏力实在太大了,所以一直压着打的,不信我给你演示一下。”
墨林捡起地上的天火大剑,握住剑柄翻了翻,环顾四周“梅,这里之后还重建吗?”
“都成这个样子了,要重建只能全部全部推平吧。”梅没接触过这些,无法回答,但是学过工程的维尔薇看着这里的样子,给出了回答。
“那行,我就帮你们执行推平这一过程了。”
墨林说着把天火还给凯文,两手空空地打了个响指,嘴上说着“【构造】。”
无数看不见的粒子开始有规律地运动起来,相互汇聚在一起,逐渐壮大。
在其他人的视角里,他们看见空中出现许多小黑点,然后开始慢慢变大、塑型,最终变成数百把跟天火看起来一样的【天火】。
墨林手指一挥,一道隔热墙拔地而起,将他们围住,然后数百把仿造天火围成一个圈,刀刃朝外,同时发动了不亚于凯文全力一击的天火出鞘。
只是火光一闪,这座城市就已经被夷为平地,移除隔热墙后,除了墨林以外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倒吸一口凉气。
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凯文,他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又看着了手里的天火。
他的强大一方面来源于自身,另一方面就是融合战士里只有他不仅崩坏抗性高,而且凭借着基因产生的低温特性,可以承受住天火出鞘时的极高温度。
看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只是随手一挥就有上百把天火,每一把都发出了不亚于他全力的威力。
“别先忙着惊讶,后面还有呢。”墨林对着面前的三人,以及屏幕里围观的众人晃了晃手,让他们尽量回过神来。
“还有?!”维尔薇的声音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让人下意识地捂住耳朵。
“是啊,天火而已,其实还可以是原子弹或者其他什么的,只是这个可控性比较好,可惜后面展示的比较多,能量有限,要省着点,只能先来个一百把。”
墨林可惜地说,其他人已经有些无法思考了,听这样子,墨林似乎觉得一百把可全力运作的天火还少了,她还可以造更多。
“看过来,看过来了啊。”
墨林从脚边捡起一块石头,放在手里展示给大家,同时看了看自己的头发。
已经有十分之一的部分变回了黑色,能量还够用。
“接下来,我将以律者的角度,为大家展示如何快速、高效、轻松地消灭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