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夜里,雨下得越发地大了起来,趁着夜色,钟蓁再送他们一人一根黑色的塑料弯管,静悄悄把他们俩送下了水。
那两人果然好水性,一下水便如同石沉大海似的,只有几圈微弱涟漪,也很快融进雨水砸着湖面的跃动中,面上再也看不出其他异动。
一盏茶后,万花楼监视的船只并没有什么动静,钟蓁推测那俩人应该已经潜过了两艘船的监视范围,这才躺倒在地上,对着雨幕祈祷那两人平安上岸,一切顺利。
她闭上眼睛任凭雨水洗脸,感觉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她想起来,那是她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惊慌失措地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逃离到小茅屋时。那时她也是像这样虚脱似的躺平,只不过那时没有雨,她透过茅屋没几根草的屋顶,看着天空,开始哭。
对,然后她就遇见了须于暻。
想起须于暻,钟蓁叹了口气翻了个身,他也许在京都吃香的喝辣的吧,哎,那个臭小子,可曾想过他名义上的未婚妻在远方地为床天为被,风餐露宿,荒岛求生!
……
事实上,此时的须于暻并不在京都。
几天前,常荣赶回京都送信,到了京都少不得要先给须于暻汇报路上的情况。
他一说完,须于暻就问他:“所以说你就自己回来了?“
常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也不敢怼一句“不然呢”,只能问:”主子的意思是?“
须于暻也没多说什么,他担心只有赵十二一个人在,护不了钟蓁周全,赶紧就换了衣裳进宫。
皇帝正在和房相他们议事,说得累了,内官报说七皇子在殿外求见,便宣了他进去。
须于暻见两位宰辅及枢密院副使也在,直接将钟世茂的信呈上。
皇帝瞟了一眼他:“钟相为何通过你传信?”
须于暻回答得磊落:“回父皇,因儿臣派了手下护送他们。钟相想快些把此事报于父皇,便托儿臣手下传信回来的。”
皇帝自己赐的婚,儿子派个人护送未婚妻,他也挑不出什么错来,虽说看起来有点埋怨他没派人的意思吧。
皇帝打开了封着火漆的信,看着那信的内容却是越看眉头越紧,头风隐隐就要发作,赶紧揉了揉额头。
内官适时端过来一杯茶,问皇帝要不要服一颗药,之前钟蓁给的那种。
皇帝摆了摆手,他得省着点吃。
方才他们所议之事,正发生在钟相要去的东越,钟相还没到,富州便追来一份急奏,说杀死官员的罪犯查出来了,是东越军副都统刘怀义,然后这刘怀义还带着几千东越军哗变了。
前有三品大员遇害,后有兵变,现在又是盐商霸市,知府家眷差点被盐商劫持,这地方上到底都乱成什么样了!
皇帝让内官将那封信给房相等人看。
房相看完,先说了一句:“钟相人在路途还在为国计民生劳心,令人钦佩。”
他老眼看了一眼须于暻,琢磨着这信大可不必七皇子亲自跑一趟,那么他来定是有他的目的。
“启奏陛下,臣以为,安阳府之事可着大理寺查办,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兵变之事,需得尽快处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瞟了他一眼,“你们议了两日都没个结果,如今是要朕立刻给出个答案了?”
“臣不敢!兵变之事,与先前数名命官之死既脱不了干系,臣以为直接让钟相领兵讨伐,实乃上策。”
枢密副使撇撇嘴,“既有兵变,免不了要打仗,领兵打仗可不同于朝堂议政,钟相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他还没说完,皇帝抬手止住了他,“行了,朕知晓,你是觉得让文官去治兵,让你脸上无光,你倒是拿出个更好的人选啊,你又拿出不!”
气氛一时尴尬,须于暻适时走出来,向皇帝行了礼,“禀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南下讨伐逆贼。”
皇帝和枢密副使都是始料未及。
皇子们都削尖脑袋留在皇帝身边,哪有自请出京的,况且也不是什么好差事。
枢密副使立刻就想答应,毕竟如今政事堂一步步侵蚀枢密院兵权,水深火热,如果再僵持下去,难免皇帝就要同意让钟相去的方案,那可是输了一大步,但如果换成是皇子去就大大不同了。
可是他不敢主动说,毕竟这是要送人家儿子去涉险。
他小心翼翼向皇帝递了个眼神,皇帝问须于暻:“你真要去?战场可是刀剑无眼。”
“谢父皇关心,儿臣晓得其中利害。”
皇帝又看向房相和枢密使,“你们觉着如何?”
“吾皇圣明!”房相直接同意,七皇子去,必定会与钟相会合,与他们原本的计划没有实质区别。
“吾皇圣明,七殿下若去,可与清州林参将商议,他必助七殿下一臂之力。”副使适当挽挽尊。
皇帝不想再想了,再想头疼,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事出紧急,也不用过朝会,让中书和枢密院这就去办,拟旨、出兵符。
三人请辞,皇帝单独喊住了须于暻。
等那俩人退出殿外,皇帝才对须于暻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是不是惦记着那个钟二姑娘?”
须于暻低头,“父皇圣明,但儿臣也一定不辱使命。”
皇帝看着他,突然哈哈大笑,须于暻不明所以抬头用眼神征询,皇帝指着他,转头对着身后的内官说:“你看看老七,居然红脸了,老七什么时候红过脸?”
内官不敢笑出声,只抿嘴点头。
须于暻摸摸自己脸,窘迫得后背冒了一阵热汗。
皇帝止了笑,正色说道:“罢了,你回去收拾收拾,尽快出发……见到钟家那丫头,问问她还有没有那小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