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陈循恍然大悟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自从汉人开始统治中原这块大地,北方边界就一直受到草原民族的骚扰。
    周朝有犬戎、北狄,故而有犬戎之祸,西周就此灭亡。
    秦汉有匈奴,故而有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都差点废在那里。
    两晋有五胡,故而有了两脚羊,汉人从八王之乱后的两千万骤减到了四百万,差点灭族。
    隋唐有突厥,好在李唐给力,没让契丹有机会南下,不过还是有安禄山的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一夜之间变成废墟。
    赵宋最惨,先后有契丹、女真、蒙古三个草原民族崛起,先是被契丹人压着打了上百年,后来好不容易联合女真破了契丹,结果汴梁又被女真人攻破,徽钦二帝、赵宋皇族、后宫嫔妃和朝臣共三千余人死在黑龙江,赵构南下重建赵宋,最后还是被后来横扫世界的蒙古人灭掉,十万军民蹈海殉国。
    虽然大明太祖起兵赶跑了蒙古人,但是蒙古人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如果有机会可以清理一些,朱祁钰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毕竟能清理一点是一点,清理了就不会没事袭扰大明边境了,自己也能省点心。
    不过朱祁钰的问题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一脸震惊地看着皇帝。
    刚才还在说十年之后呢,为什么突然又要出兵草原了?
    “怎么了?我的问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朱祁钰眨眨眼睛,问道。
    陈循尴尬一笑,回答道:“不是不明白,是不明白您为什么突然要出兵扫荡草原。”
    朱祁钰有些哭笑不得,手扶着额头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的。”
    “也先在宣大受了挫折,肯定要回草原深处养伤,草原边境剩下的基本都是些小部落,只要我们能够布置得当,在边境扫荡一次,相信这些小部落要么远遁,要么投降。”
    “远遁的自然不用去管他,去了草原深处和其他部落争夺草场闹出事情,那是也先要头疼的事情,不用咱们操心。”
    “投降的更简单,直接迁到内地来,我记得不少地方其实都是有草原的,规模不大,养活一些小部落应该是够的,只要到了内地,这些蒙古人是圆是扁,不就任由咱们揉捏了么?让他们养马他们就得养马,让他们养牛他们就得养牛,有了这些人喂养牛马,不是比太仆寺的马政要强得多吗?”
    “既然如此,那陛下打算调用多少兵马,在草原扫荡多久呢?”一旁的金濂出声问道。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兵马肯定不需要太多,这些人是去草原做坏事的,而且只是大明周边的小部落,一个月足矣。”
    “至于要调动多少兵力嘛?让石亨带着他带去大同的那些骑兵就行了。”
    “一万骑兵吗?”金濂知道石亨去大同的事儿,在心中计算了一下,耗费并不需要太多,于是便点点头,道:“那应该没问题。”
    “不......”户部尚书陈循听了哪里肯答应,现在掌户部的是他陈循,又不是阁臣金濂,拿不出钱来责任他最大,不过他刚想说话,却被金濂扯了扯衣袖制止住了。
    “陈爱卿的意思呢?”朱祁钰看向自己的亲信陈循。
    陈循这时候恰巧看向金濂,见金濂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心中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道:“臣会尽全力,保障前线将士的补给。”
    朱祁钰假做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小动作,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其他人的意见,朱祁钰暂时无视,包括刚才跃跃欲试想要劝谏的于谦和仪铭。
    反正就是扫荡一些小部落而已,只要石亨不贸然深入草原,那就绝不会有什么风险,对于这一点,相信石亨还是知道的。
    “好了,今日之事就议到这里,诸位爱卿各回衙门,处理日常政务吧,也免得你们的下属被你们拉着延缓放衙,落个埋怨。”朱祁钰拍拍手大声道,最后还开了个玩笑。
    从奉天殿出来,陈循直接就拉住了金濂,将他扯到一旁问道:“金大人,您方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答应陛下让武清伯出兵的想法?太仓里的库存你是知道的啊!”
    金濂被陈循一通输出,却还是笑笑,一把拍掉陈循拉着自己的手,反问道:“陈尚书这是在向我问罪吗?”
    陈循苦着一张脸讨饶:“金大人,金阁老,您就别和我开玩笑了,快告诉我你怎么想的吧!”
    金濂举起拳头,伸出一根手指,小声说道:“一坛淮安绿豆。”
    金濂是南直隶淮安府人,他说的淮安绿豆可不是淮安府地里生长的绿豆,而是淮安的一种名酒,好在还没有闻名天下,不过一坛也要数十两银子。
    “可以,你说。”陈循咬着牙点头道。
    这是二人之间的一点小游戏,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对方就可以提出一个小要求,只不过这次的要求贵了点,好在陈循也不差这点银子,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金濂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德遵啊,你糊涂了,这点问题还想不到吗?”
    “这两年石亨可都是去过草原的,前年救回了数万被俘将士和百姓,去年也草原袭扰,也弄到了不少马匹,最关键的是,他这两次去草原,哪一次不是只带了数日的干粮就出发的。”
    “你是说陛下是让石亨就食于蒙古人?”陈循试探着猜测道。
    金濂点点头:“对,而且不止如此。”
    陈循有些惊讶:“不止如此?陛下还有其他目的?”
    这回轮到金濂有些惊讶了,教训道:“德遵啊,你是不是有阵子没怎么接触陛下了,怎么连陛下的做事习惯都有些看不清了?”
    “石亨率军去草原,不仅仅是为了扫荡蒙古,安宁边境,还有试探三千营的意思在里面。”
    “陛下不是说了吗?以后还要给武勋机会,让他们在境外立下足以封国公的社稷军功,这不就在明说以后要彻底扫荡草原吗?如果三千营不行,那还扫荡什么?老老实实在长城里面呆着吧。”
    “而且啊,石亨扫荡草原,对咱们也有好处的。”
    “对咱们还有好处?金大人您不是在蒙骗我吧?石亨带人立下军功,咱们户部除了掏银子犒赏他们,还能有什么好处?”陈循不明所以地问道。
    金濂笑笑:“就是犒赏。”
    “犒赏?还请金大人明示。”陈循彻底放弃了,规规矩矩地请金濂解惑。
    金濂有些郁闷,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陈循怎么还不明白?不过看在淮安绿豆酒的面子上,金濂还是耐心回答道:“我问你,这次北疆战事,石亨立下如此大功,等也先从宣府退走,你估计朝廷得出多少银子犒赏三军?”
    “光是大同战事的话,起码十万两,宣府那面虽是苦战,但是也要给点,估计五万两应该够了。”这件事陈循没有犹豫,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他心里都计算过好多次了。
    金濂摇摇头,道:“不够,大同那面原本就有郭登的数万兵马,再加上石亨带过去的八万大军,十万两不够,再加十万两还差不多。”
    “那岂不是光大同就要二十万两了?”陈循略一推算便在心中计算出了结果。
    不过等他说完,他才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回忆了一下才道:“金大人,您刚才说什么?石亨手底下不只是那一万骑兵?而是整整八万大军?”
    “对啊!一万三千营骑兵怎么能围歼五万蒙古骑兵,石亨还把两万神机营也带过去了,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金濂奇怪道。
    陈循摇头,语气低沉地道:“不知道,陛下没和我说过。”
    金濂想了想,突然笑了出来,安慰道:“这事儿怪我,不应该这么早和你说,不过现在大同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所以你知道也无所谓。”
    “你还记得前些日子东厂和锦衣卫破获的通虏案吧?”
    “记得啊,但这和陛下没告诉我实情有什么关系?”陈循问道。
    金濂笑着道:“怎么没关系?”
    “陛下让石亨制定的出兵计划被人泄露出去了,所以才有了那件案子。”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陛下命石亨去大同的事儿压根就没有公布,除了大都督府几位掌府事的大员,再就是我们内阁在京的几位阁臣了,就连派到辽东的胡濙都不知道这个计划,怕的就是再被人泄露出去。”
    “这么保密?”陈循被金濂这个答案吓了一跳。
    金濂点点头,道:“就是这么保密,别说你了,就连学部那位仪尚书对于此事也是一点都不知情呢。”
    “好吧。”陈循不再纠结这一点,继续问道:“即便现在要二十五万两赏金,但是这对我户部有什么好处?”
    金濂笑着回答道:“这不是很简单了吗?现在太仓里的银子本就不多了,但是石亨不回来,这些犒赏能发下去?大都督府议功不需要时间?内阁审核不需要时间?户部再拖一拖,秋税就收上来了,到时候你还担心太仓空虚?”
    “原来如此。”陈循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