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安南的大臣们为什么这么少了?
作者:二百二十斤   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节     
    营啸,也被称为“炸营”或“夜惊”,这是历朝历代为将之人最害怕遇到的事情,这种事情的起因千奇百怪,压根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有可能是某个睡迷糊的士卒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的一声大喊,也有可能是因为某个奇怪的原因导致战友至今互相仇杀,总之就是没办法预测的。
    后汉书董卓列传中曾经记录过,吕布乃使李肃以诏令至陕讨辅等,辅等与逆与营啸,肃败走弘农,布诛杀之。其后牛辅营中无故大惊,辅惧,乃赍金宝逾城走。左右利其货,斩辅,送首长安。
    意思是,吕布派遣李肃以诏令前往陕地讨伐牛辅等人,这是东汉末年的一段历史事件。当时,董卓已被吕布和王允合谋诛杀,但董卓的部将们仍掌握着相当的实力,尤其是董卓的女婿牛辅,他在得知董卓的死讯后,决定起兵为董卓报仇。
    吕布为了消除这一威胁,决定派李肃出征。李肃,作为吕布的同乡,在董卓手下曾担任虎贲中郎将,他既了解董卓的部将,也与吕布有深厚的交情。因此,吕布认为他是执行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
    然而,李肃的征讨并不顺利。牛辅等人坚守营地,与李肃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由于牛辅军队的顽强抵抗,以及可能存在的内部问题,李肃最终败走弘农。
    吕布得知李肃战败的消息后,非常愤怒。他认为李肃的失败严重挫伤了军队的士气,影响了整个战局。因此,吕布决定对李肃进行严厉的惩罚,下令将其诛杀。
    另一方面,牛辅的营地中也发生了变故。在战斗结束后,牛辅的营地中突然发生了大规模的骚动,士兵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牛辅本人在混乱中感到恐惧,决定携带金银财宝逃离营地。然而,他的左右亲信贪图他的财宝,最终将他斩杀,并将他的首级送往长安。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吕布讨董之战,也是被人明确记录在史书上的意见营啸之事,牛辅原本拥有数万大军,是可以和吕布打一场的,结果没想到仅仅是一场营啸便让他的兵力全部消灭了,牛福自己也被人斩杀,下属投降向了吕布。
    还有历史上的那个着名典故草木皆兵,也是营啸的一种,淝水之战中前秦的兵力有八十万,只是因为东晋北府军需要渡河作战,前秦大军让出位置,却被人认为是大军已败,纷纷溃逃,北府军以区区八万兵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由此便可以知道,营啸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可怕了。
    仪铭饱读诗书,熟读历史,自然听说过这两个典故,立刻便理解了张軏说的是什么意思。
    的确,张軏统帅的南征军鏖战了一年多,士卒们的心理压力有多大,谁都不知道,如果哪天真的有士卒睡觉说错了话,引起了营啸,那不管是王骥还是张軏,都会被朝廷治罪。
    仪铭想象了一下,通州乃是朝廷交通枢纽,数万乱军突然出现,旋即占据了通州,断掉了京师的粮食,朝廷肯定要先追究那个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人了,然后才会想办法解决掉通州遇到的危险。
    既然如此,那仪铭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当即对着张軏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明天吧,张都督感觉这个安排可以么?”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张軏毫不犹豫的说道。
    他过来的时间也不短了,现在也该回到自己大营的时候了。
    “哦,对了,张都督,你们的献俘名单还没有给礼部呢!”见张軏要走,仪铭赶忙拦住他。
    “没有给你们吗?”张軏低下头思考了一线,随即抬起脸笑着说道:“这样吧,一会儿我回去,然后找记录功勋的军中司马再要一份,派人给你送去。”
    “可以,那就辛苦张都督了。”仪铭恭敬道谢。
    “不辛苦,不辛苦。”张軏再次笑着摆摆手,转身离开了。
    一旁的王骥倒也没有生气,毕竟安排好了张軏的南征军之后,很快就可以轮到自己,王骥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但是还看着年轻的仪铭缓缓说道:“仪尚书,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你是礼部尚书,又是皇帝的亲信,在对待一些人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信和威慑力,多摆一摆架子,做起事情来会更好做一些。”
    “就像这次一样,原本你定下时日,上报给陛下批准就好了,谁先谁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结果都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自信,震慑不住底下的官员,这才让他们引导了你的思路,把你忽悠到了文武相争的矛盾上来。”
    “其实陛下早就说过了,文武分治,文武分治,文臣不去干涉大都督府的事情,武将也不能用自己的品级去压文臣一头,所以这一次我与张軏谁先进谁后进并没有什么不同,重点是陛下要满意,你们礼部对于此事要宣传得足够,这才是陛下想要的结果。”
    “陛下乃是圣君,你之前又是郕王府出身,对于陛下的了解应当是满朝文武中最多的,为什么这一点你就看不清楚呢?”
    王骥这一番训斥说的仪铭有些发懵,但是旋即仪铭便反应过来。
    王骥说的对,他仪铭是朱祁钰潜邸旧臣出身,在一些在朝官员看来,妥妥就是一个幸进之辈,所以有些时候即便他的官位在上升,但却还是幸进,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一个正统出身慢慢升上来的礼部右侍郎萨琦,所以底下人经常会对他阳奉阴违。
    偏巧仪铭又是一个心怀仁德的厚道人,向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所以底下的官员有什么错误,出了什么问题,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仪铭自己来解决,许多人看在眼里,却没人和他说什么,也就是王骥这种说不准哪天就要致仕的老臣,为了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丝香火之情,才冒着风险和他说这些事情。
    仪铭对着王骥点点头,退后一步,一个长揖到地,恭敬说道:“子新多谢靖远伯教导。”
    这个礼不可谓不重,王骥连忙双手扶起他,说道:“子新不必如此,这只是老夫这么多年为官的一点心得,今日想了起来,便说与你听听罢了。”
    仪铭笑着说道:“靖远伯这番话,其实是直击子新的缺点,让子新可以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不可谓不重要,子新还是要多谢靖远伯教导的。”说完又是一个长揖到地。
    “子新客气了,子新客气了啊。”王骥再次将仪铭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子新,你倒是不必心急,毕竟陛下对你的信任并非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你又年轻,所以还有的是时间去改正,若是你没有观察清楚局势,冒然去改一些事情,这对于你来说也许是在冒险了。”
    仪铭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王骥的意思。
    日子定了下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反正东西都是准备好的,不需要添置什么东西。
    次日一早,朱祁钰早早便起了床,在太监们的伺候下洗漱净面,然后便赶去了安定门迎接张軏的南征军,顺便享受他们的献俘仪式。
    不过等朱祁钰抵达安定门的时候,整个安定门早已成为了欢乐的海洋,不远处到处都是前来观礼的京师百姓。
    没办法,这次张軏献俘,献的是整个安南朝廷,为首的就是那个安南皇帝黎宜民,对,就是那个赤裸着上半身、跪在第一排的年轻人。
    这可是整个安南朝廷啊,没看那个黎宜民身后还跪着几十名安南官员吗?
    可能有人会说,安南朝廷的规模有点小了,但立刻便有人解释,安南是小国,哪里会像我大明,京官都是数百人的规模,他们几十名官员就足以统治安南了。
    朱祁钰过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乱糟糟但是却井然有序的一幕。
    朱祁钰来到安定门城楼,大太监王成随即便宣布了他的到来,众人连忙闭嘴,纷纷下跪,向着朱祁钰这位目前比较受文武百官和天下人爱戴的皇帝行礼。
    “都平身吧。”朱祁钰淡淡说了一句。
    众人也都纷纷起身,等着献俘仪式的开始。
    好在朱祁钰也没让大家等多久,没过一会儿王成便再次大声叫道:“陛下有旨,仪式开始。”
    然后南征主力振威营便起步走向了安定门,前面是振威营的火器部队,然后中间便是这次的战利品,以及这次被大明俘获的俘虏?
    前面的几十大车黄金珠宝耀瞎了几乎所有人,但是紧接着出现便是已经赤身裸体光着膀子的黎宜民。
    大家也都是唯一一次见到过别国皇帝,都感觉很是新奇,纷纷上前围观。
    朱祁钰自然也看到了黎宜民,对于这个不想完成交易又没有的家伙,朱祁钰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只是简单看了一眼就放过了他,朱祁钰现在的重点是看看哪些安南国的大臣,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杀得宣宗皇帝不得不允许安南独立。
    不过朱祁钰这一看,顿时有些发懵,抬手指着下面哪些跟随在黎宜民身后的安南大臣,惊讶问道:“王成,你去问问,安南的大臣们为什么这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