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无题
作者:木子李大湿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最新章节     
    倘若病情进展迅速,则由表入里,有初学者疑惑,为何少阳在阳明之后?表之后不是接下来该半表半里,半表半里之后再入里吗?

    病重,邪重,有进无退,入阳明胃肠系统,化热盘踞。

    待病衰,邪弱,进不得进,退不得退,这才郁于少阳。

    故伤寒有时间医学,中医有俗话说,生病十天半月还没有好,那多半就是少阳病,用柴胡汤,此经验之谈也。

    阳明有经证(白虎汤)、腹证(承气汤),历来争论不休,承气汤为下法,无异议。而关于白虎汤是否为下法,是各执一词,有曰白虎汤为和法,因三阳合病,白虎汤主之。而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病合病也,自是不能汗下,而当和解之,故此难说对错.......此处搁置争议。

    阳明非表,患者云但热不寒,就是只热而不怕冷,不想盖被子,此时已不能用单用辛温解表,当清热泻火,抗生素主之,如阿莫西林、头孢之类。

    病势稍缓,后力不济,则病退正虚,此时或直接好转,或有小热。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柴胡四大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当今中医,多用柴胡剂,你道为何?

    因西医无善后之法,技穷而已,此时言病已缓解,住院时间已到,该出院了.....

    少阳半表半里,也是虚实相依,如小柴胡汤,既有柴胡、黄芩、半夏攻邪,也有人参、甘草、大枣补益。

    中医教材曰:和解少阳。故非单纯清热之剂,有医家不明所以,遇热就用,时灵时不灵,也是难得糊涂。

    又如,半夏泻心汤治疗吐泻胸脘痞,有半夏、黄连、黄芩透邪,也有人参、甘草、大枣补益,故也为和法。

    中医教材曰功效:辛开苦降,平调寒热。

    大湿当年领到课本,看到此处,竟颇为惊讶,品味良久。

    编委专家深得其中三昧,此“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八字,乃和法之要诀,若能领悟,则一通百通,和法一半之妙已在掌握,其余一半,则变化无穷,仲景尚难以套之,只是言诸多变证罗列,此处难以说透,且按下不表。

    汉方医学家言简意赅,少阳证,为局部炎症,胸胁隔膜之间也,细细品味,良多趣味。

    可叹国内不重视腹诊,却对脉诊情有独钟,当真是。

    此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之预后也。

    倘若患者病势越烈,病情延绵,则直入少阴心肾,虽然观之仍发热,但此时已然由阳入阴,此热似实而虚,一旦延误,顿时患者闭眼撒手,一身尽凉,经曰“热极生寒”是也。当需激发人体肾精阳气,与激素药,如甲泼尼龙、强的松、地塞米松之类。

    临床大夫,经验丰富者,知其预后,故用药果敢,渡河未济,击其中流,此乃良医,如三军之帅,不分中西专业,亦是如此。

    也是仲景温阳之法也,于经方家眼中,西医不过伸言而已。

    可笑网络上云火神派者,多少喷子嘴炮,连虚实寒热都未能入门,就妄谈桂附,你用50g没吃死人,我用100g也没吃死人,炫耀之心难以言表,多有哗众取宠,标题党,吸引流量者,犹如身怀利刃,杀心自起。

    西药管理何其严格,医院高级抗生素激素诸多限制,你当他剑不利否?剑者,凶器也,不能轻用也。

    无郑钦安之才,而独誉其附?邯郸学步,可怜可笑。

    小病初起,知病者可化无。但当今社会,往往人不知病,小病变大病。而当今之医,不分中西,不分寒热,不知表里。

    初得病,不抽血化验,不做胸片ct,未知血象高低,直接妄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之类。

    更有街头诊所,基层大夫,曰治病三宝:“退烧药、抗生素、激素药。”一遇病患,急急用之,犹如东风打蚊群,无往不利,又如程咬金三板斧,劈头盖脸。

    当真胸怀利刃,杀心自起,与言火神派,抬手桂附何异?

    或有效者,以为药到病除,自得其满。

    或无效者,开门揖盗,引狼入室,病位越发深入,直入三阴,伤脾胃,伤肝肾。

    抗生素乃大寒之品。

    病在太阳,当辛温发汗解表,发汗则愈,而如今误用清下之法,就是开门揖盗,如此,病邪由表入里,更深入脏腑。

    更有庸医,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一见高热急急灌肠,自以为得意,可笑竟不读伤寒,不见张仲景写了满本的“误下”二字!

    未见承气汤证,不见大便燥屎或利青水,不见腹胀满或腹痛拒按,矢气频作,妄用泻下之法。而误下之后,病位愈下,病症再添,越发烦躁,这是旧病未好,又添新病,然而此时病情缠绵,虚实寒热交结,倒也难说新旧了。

    太阴为脾病,也为阳明之里,西医之脾与中医之脾有异,同名不同意也,若是不懂,则直接言太阴病也可。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阳明为实,太阴为虚。

    阳明为热,太阴为寒。

    脾胃也,不要被名词所迷惑,而是探究其本质。

    多有用抗生素而腹泻者,大便一稀溏,则知脾胃坏矣。

    西医多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钠、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者,或用胃肠动力促进药,如莫沙必利之类,再有双歧杆菌,曰调整肠道菌群。

    令人颇为疑惑,西医无补法焉?非也,输液可当补津。

    再思索,无论肠道肝肾,西医之法少有获益,盖因西药皆化学制剂,多经肠道吸收而肝肾代谢,大概如此,为其短板。

    厥阴病,寒热错杂,西医有神经官能症,不知道什么病,但是患者又觉不适,就诊断该病,又有说躯体化症状,检查指标都正常,奇怪乎,患者言诸多不适。

    所谓疑难杂症,多归厥阴病.......

    旧病新病,自己得的病,吃药打针治出来的病。

    这就叫,今时不同以往,时代变了,就像玄幻仙侠文说的那样,天地法则变异,你这功法自然要跟着更新换代。

    大环境如此,中医看病,若只是遵循古法,则面对这日新月异的时代,多错少对。

    及至就医,张仲景重生也会疑惑,这病咋就跟俺当年看的,变的不一样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