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出身文艺世家,从小跳舞,还当过几年文艺兵。
从进入作家班的第一天,她就凭借着出众的相貌和清冷的气质,成为了班里最惹人瞩目的存在。
可惜她这人平时对谁都不太热情,很少有跟大家凑到一起聊天的时候。
众人冷不丁听到她主动开口谈论一件事情,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之所以被叫作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它在创立之初就是为了挑战诺贝尔文学奖的。
纽奖的评奖规则诺奖完全是两个风格,诺奖的评委是终身制,它的评委就只有一届;
诺奖的评奖细节要保密50年,它的评奖细节当年就公布;
诺奖的审美风格是欧洲中心主义,纽奖则是包容并蓄,它的提名者和获奖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分语言、国籍和人种。
也正是因为如此开放、包容、公平的风格,才造就了它在美国文学界乃至国际文坛独特的影响力。
刚才振云说得了纽奖的作家有很大概率得诺奖,这是颠倒了因果关系。
不是因为这些作家先得了纽奖,才有资格得诺奖,而是因为这些作家已经拥有了得诺奖的实力,才获得了纽奖的认可。”
严歌苓的话说完,食堂内的气氛有些冷场,她正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候刘振云自嘲道:
“还是歌苓对纽斯塔特奖了解的透彻,是我班门弄斧了!”
严歌苓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只是恰好看过关于这个奖项的介绍。”
这时众人也反应了过来,对严歌苓的科普给予了好评,又热烈的讨论起了林朝阳和纽斯塔特奖的事。
严歌苓看了看众人,没再跟大家搭话,走出了食堂。
迟子建看着严歌苓的背影眼中满是羡慕,她个子小小的,最羡慕严歌苓这种高挑的身材,而且对方还长得那么好看。
“她对这些事了解的真多。”
“人家要去留学嘛。”
严歌苓平日里自学英语、阅读英文著作在学员班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她一直有出国留学的想法。
“我们用中文写作,出过留学有什么用?林朝阳用中文写作,不一样在国外拿奖?”
“人各有志。”
食堂里的话题在严歌苓身上打个转,又回到了林朝阳和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上面。
听刘振云说林朝阳把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5万美元奖金都捐给了文协,大家都忍不住咋舌。
那可是5万美元啊!
大家一个月工资才百八十块钱。
可一想到那是林朝阳,大家又觉得很正常,谁让人家有钱呢!
亚运会3000万说捐就捐了,5万美金而已,实在不值一提。
湾岛,台北市忠孝东路四段555号。
七十年代初期,《联合报》总社由康定路26号搬到这里,隔了一年,原老板范鹤言和林顶立便将公司股权卖给了塑胶大王王永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