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早朝弹劾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崇祯三年,一月二十三。
    紫禁城,皇极门,早朝。
    此时的天色,只有东方微微泛起了亮光,小小的雪花缓缓飘落。
    皇极门前的广场上,百官以文武分成两队,又以官职品阶高低分前后而站,没有人说话,任雪花落在身上。
    没让百官等待多久,便有小黄门的尖锐嗓音唱道:“皇帝圣驾到,百官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广场上的所有人,行礼相迎,口中喊着皇帝万岁。
    崇祯皇帝来到龙椅前,抬手示意,道:“众卿免礼!”
    小黄门高声再唱:“百官免礼平身啦!!”
    “谢吾皇万岁!”百官站直身子,打起精神。
    崇祯皇帝目光扫过下方百官,然后又看了一眼王承恩。
    王承恩立即会意,唱道:“百官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大太监的声音刚刚落下,一位御史言官正了正官帽,然后手持朝板出列。
    这御史言官声音洪亮,道:“臣御史丁进,弹劾护民军主将王毅,在南海子截留大量兵器、甲胄、粮草、银钱等物资,意图不轨,有谋反之嫌!”
    此言一出,除了少部分知道内情的官员,其余人脸上都是浮现了诧异之色,万万没想到有人会弹劾护民军的主将。
    要知道,护民军抵达京师以来,连战连捷,现在可是圣眷正隆之时。
    按理来说,不应该有人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对王毅进行弹劾才对。
    孙承宗皱着眉头,回头瞥了一眼那出班弹劾之人,已经闻出了阴谋的味道。
    卢象升心中大动,没想到王毅的担心,竟然真的发生了,这是一场后金针对王毅的计划。
    崇祯皇帝此时也满脸疑惑,不知这御史丁进突然来这一处是什么意思。
    御史丁进的话语落下,有一位给事中站了出来,手持朝板,道:“臣户科给事中曹鸿,弹劾护民军主将王毅,在遵化与敌交战之时,下令屠杀百姓,死者多达十数万之众,如此恶行,当立即逮捕问罪,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又一人手持朝板出列,道:“臣御史曹永祚,弹劾王毅私通鞑虏,谋害袁督师,现已抓获奸细刘文瑞等七人,奸细自称奉王毅之命通敌,送信给皇太极,在南海子设计害死袁督师,臣已将七名奸细交给锦衣卫押管。”
    只有又有几位不大不小的官员站出来,皆是弹劾王毅和护民军。
    见所有的弹劾都是针对王毅和护民军,崇祯皇帝的面色愈发难看,见还有人要跳出来,当即喝道:“够了!”
    百官安静下来。
    崇祯皇帝目光扫过那出班弹劾之人,道:“尔等所弹劾之事,皆为谬论,王毅和护民军英勇杀敌,乃朕亲眼所见,尔等何故颠倒黑白!”
    他之前虽然点头让官员去接触后金,以求和谈,是因为太多百姓被掳掠,希望用银钱、粮食等物将百姓换回,但却没有任何要动王毅的心思。
    这些人,是不是听到了他派人去和谈的消息,从而会错了意?
    听到皇帝的质问,一众弹劾的官员纷纷跪下,道:“臣等所奏,句句属实!”
    周延儒给温体仁使了个眼神,示意是时候上场了。
    “陛下,臣温体仁有话说!”温体仁手持朝板,从文官队伍中走出,道:“陛下,王毅在南海子确实截留了兵器甲胄及钱粮等物,数量庞大,足以装备数万军队,陛下派人前往一查便知!”
    温体仁的话语落下,周延儒也立即出班。
    周延儒双手恭敬的持着朝板,道:“陛下,护民军在遵化城外与后金作战,致百姓死亡十数万,如今尸骨尚未全部掩埋,护民军罪不可赦,王毅身为主将,不死不足以告慰十数万百姓在天之灵!”
    崇祯皇帝眼睛微微眯起,见周延儒和温体仁面色如常,满身正气,就好似真有其事一般。
    他没有急着下结论,略微顿了顿,崇祯皇帝将目光看向了韩爌,道:“元辅,你以为如何?”
    听到点名,韩爌面色平静,但心下却是大喜,立即出班说道:“陛下,臣对张大人和温大人所说之事,也有所听闻。”
    他想了想,补充道:“至于说王毅通敌之事,臣以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将王毅抓捕,同七名细作交于三司会审,若王毅清白,则将参与构陷的相关人员严惩!”
    只要将王毅抓捕,他们自然有办法将这些罪名坐实,到时王毅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辨不清。
    闻言,崇祯皇帝认真的看了看韩爌,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没想到连内阁首辅韩爌,都认为王毅做了这些事情。
    难道说,王毅真的这般做了?
    可是,左安门外,他可是亲眼见到护民军斩杀后金军上万人!
    卢象升见皇帝脸上有怀疑之色,当即手持朝板出列,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卢爱卿,请讲!”崇祯皇帝看向卢象升,抬手示意。
    对于这个能组建团练进军勤王的文官,在他内心的印象极好,且卢象升为官多任,每任皆有政绩,绝对算的上是一位能臣。
    卢象升组织好语言,道:“陛下,臣与王将军在遵化城外并肩作战,护民军营救了大量的百姓,根本没有伤及百姓一人,死亡的十数万百姓,皆为鞑虏驱使百姓所致!”
    他顿了顿,继续道:“陛下,诸位大臣,王将军为国为民,与鞑虏力战,还率军出关,袭击后金物资大队,获得大捷,救回百姓十多万人,诸位大臣的弹劾,皆为诬陷!”
    护民军出关之事,王毅早在回到关内的第一时间,便禀报给了崇祯皇帝。
    韩爌闻言,眉头微微皱起,道:“卢大人,遵化城外十数万死亡的百姓,你和王毅难道就没有任何责任吗?”
    卢象升面色一沉,连忙反问道:“首辅大人,你何不将鞑虏入关以来所杀之人都算上?”
    “哼!”韩爌冷哼一声,道:“若不是你们的鲁莽营救,何故会有十数万百姓死亡?”
    卢象升冷笑:“首辅大人,你的意思是,我们不该解救百姓,应该看着鞑虏将百姓们掳掠出关外是吗?”
    闻言,韩爌没有回答卢象升的问题,手持朝板面向皇帝,道:“陛下,还请为十数万百姓做主,将王毅和卢象升抓捕问罪!”
    崇祯皇帝对此事可会轻易做出定论,他将目光看向了孙承宗,道:“孙阁老,你如何看?”
    听到崇祯皇帝点名,孙承宗出班,手持芴板,道:“陛下,自古反间计者,多以陷害能臣良将,前有京师谣言陷袁元素于不义,而在南海子奋力死战,至今命悬一线!”
    说到这,他停了停,将目光看向先前出班弹劾王毅的官员,道:“焉知今日诸官弹劾,非鞑虏所施反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