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封赏确定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听到韩爌说出的封赏提议,满朝文武皆是露出了诧异的神情,但想到王毅的功绩,便很快又变得释然起来。
    根据呈报上来的捷报,王毅率领护民军,在左安门杀敌万余,在南海子杀敌万余,在遵化城杀敌两千余,在关外杀敌六千余,合计杀敌接近三万之数。
    加上护民军解救了六七十万的百姓,功劳何其之大。
    而且,他们听说南海子之战,护民军的斩杀数远不止万余,是王毅选择让出了很大鞑子首级。
    崇祯皇帝闻言,脸上终是浮现了满意之色,道:“升王毅为延绥总兵的提议,倒是不错!”
    韩爌心下一喜,看来自己是赌对了,皇帝真的要重赏王毅。
    周延儒和温体仁闻言,立即对视一眼,然后皆是微微点头,两人统一了意见。
    他们今日已经得罪了王毅,以后说不定会被报复,所以王毅的官越低,对他们的威胁就越少,而一有机会,他们也能更轻松的扳倒王毅。
    温体仁手持芴板出班,道:“陛下,臣以为不妥!”
    崇祯皇帝一怔,眼中闪过一抹不悦,道:“有何不妥?”
    虽然感受到了皇帝言语间的不悦,但温体仁还是正义凛然的开口:“陛下,王毅如今只是卫所千户官,突然提拔为延绥总兵,何止连升三级?”
    卫所千户为正五品官职,而一镇总兵虽然是无品阶,但从其职务范围来看,属于正二品的官阶,千户与总兵之间的等阶相差甚大。
    “哼!”崇祯皇帝冷哼一声,道:“温体仁,朕问你,若按战功核算,难道王毅的功劳不够晋升一镇总兵?”
    温体仁连忙回道:“陛下,按战功核算自然是够,可如此晋升速度,国朝从未有之!”
    “那你以为王毅当晋升何职?”崇祯皇帝冷声问道。
    皇帝的不悦很明显,但温体仁依旧顶着压力,道:“连升三级,再赏赐其他弥补,如此方为合理!”
    崇祯皇帝瞥了一眼温体仁,然后看向其他官员,道:“诸位臣功以为呢?”
    周延儒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温大人所言在理,王毅功劳虽大,却不可晋升过快,否则以后再立大功,又该如何赏赐?”
    卢象升听到这些,有些急了,连忙出班,道:“陛下,臣以为王毅起于微末,却能屡建奇功,当破格提拔以做表率,提升全国军民士气,让更多人为国效力!”
    崇祯皇帝闻言,满意的看了卢象升一眼,道:“当如是也!”
    虽然他很满意卢象升的提议,但卢象升的官职毕竟太小,且还是地方官,在朝堂的话语权不够,难以得到其他官员的支撑。
    所以,崇祯皇帝将目光看向了孙承宗,道:“孙阁老有何看法?”
    听到点名,孙承宗手持芴板出班,道:“回陛下,臣以为卢大人所言非常在理,如今国朝对外族作战艰难,当有人成为军中表率,但确如周大人所说,升迁过快未必是好事。”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一是王毅年纪尚轻,未必能够处理一镇之事务,二是要预留出晋升空间,避免以后出现赏无可赏的情况!”
    崇祯皇帝看着孙承宗,道:“那孙阁老以为,如何升迁王毅为好?”
    孙承宗想了想,道:“臣以为王毅可为一卫之指挥!”
    闻言,崇祯皇帝思量着,卫所的指挥使为正三品,比千户官阶高出四级,如此也算在军中树立了表率,还给以后预留了足够的晋升空间。
    思及此处,崇祯皇帝看向众人,道:“诸位臣公,以为孙阁老的提议如何?”
    韩爌率先表态,道:“臣无异议!”
    周延儒和温体仁对视一眼,皆是无奈地点点头,表示就这样吧!
    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是限制了王毅的晋升,二是反驳了韩爌的提议,让韩爌在朝中的威望降低。
    只要等待一个合适契机,他们就能将韩爌从内阁首辅的位置拉下来。
    至于王毅,以后有的是机会解决。
    崇祯皇帝见众人没有反对,便开口说的:“大伴拟旨,护民军护卫京师有功,擢升王毅为延绥镇中路指挥使,加昭勇将军衔,赏三千金……”
    除了官职的确认,皇帝所定的赏赐之物也很多,群臣没有意见。
    护民军一众将官也有赏赐,至于官职的提升,崇祯皇帝将权利给到了王毅这个主将。
    对于护民军,崇祯皇帝还是很看重的,刚才诸多官员的弹劾,让他内心出现了些许质疑。
    但孙承宗的一番话,让他瞬间就洞悉了其中关键。
    先前京中谣言针对袁崇焕,他已经派人进行了核查,确如王毅书信所述,乃是是后金实施的反间计。
    结合今天诸官弹劾王毅来看,后金对王毅和袁崇焕是非常忌惮的。
    这也反向证明了王毅和袁崇焕的能力很强,且是忠心于朝廷的。
    有这两人在,后金以后对大明的动作,必然不敢太过放肆。
    只可惜袁崇焕现在昏迷不醒,不然的话,他依旧要对袁崇焕委以重任。
    想到袁崇焕,崇祯皇帝又开始担忧起辽东防务来,便开口说道:“诸位臣公,如今袁爱卿重伤昏迷未醒,辽东事务该由何人前往主持?”
    百官闻言皆是低下了脑袋,现在的辽东属于一个烂摊子,若是举荐的人没有打理好辽东,必然被皇帝问责。
    卢象升手持芴板出班,奏道:“陛下,孙阁老曾主持辽东事务多年,且功绩显着,臣以为可由孙阁老再次出任蓟辽督师!”
    就目前来说,能快速上手管理辽东的官员不多,孙承宗和袁崇焕便是其中的人选。
    袁崇焕现在昏迷不醒,那孙承宗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崇祯皇帝闻言,目光看向了孙承宗,道:“孙阁老可愿往辽东主持防务?”
    他之所以询问,是因为孙承宗的年事已高,担心孙承宗力有不逮,若是孙承宗不愿前往,他也不会强求。
    孙承宗出班,奏道:“陛下,老臣愿往!”
    “好!”崇祯皇帝满意点头,接着道:“孙阁老准备一番,北上辽东继续推进复辽大业!”
    主持辽东的人选确定,早朝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