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桥头堡
作者:灵笛道人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四处的惨叫声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一名玄甲斥候从一个明显比其他帐篷奢华的帐篷提溜出来一个壮汉。
    那壮汉满脸的惊恐。
    显然是没有想到,在这地方,居然还有越军的正规军。
    “说,你们的粮仓在何处?”
    邓儒来到壮汉面前,将刀放到壮汉的脖子上威胁道。
    在这营帐里找半天了,除了抓出一堆俘虏和一些兵器甲胄,以及一些金银细软之外。
    粮食只看见了一点点。
    基本上就是一些千百号人一周的口粮。
    虽然很多,足够解镇北城的燃眉之急,但很显然,仅仅是解燃眉之急,是不够的。
    “粮仓?粮仓不在我们这啊大人。”
    那壮汉显然没有想到,两百多骑弓马娴熟的精锐铁骑,百里奔袭,竟然只是为了他们这里的粮食。
    “那粮仓所在何处,有多少兵马把守,若一个说不准,我便砍了你的头。\&
    邓儒呵斥道。
    “在......在五十里外,有我军关隘,有三千兵马把守,粮仓都在那里。”
    这壮汉显然是很怕死的,将一切东西都说了个清楚。
    甚至连三千兵马中有一千多是凑数的民兵都说了。
    “........”
    有点难办了。
    这次出行只带了两百玄甲斥候。
    而那关隘,是一座坚城。
    不,说城有点夸张,是一座堡。
    一座吴军在当年的对外战争失败后,在原吴国境内,现越国边界修建的一座桥头堡。
    其内不仅粮草众多,其内自有一口水井,三千兵把守,还配备狼烟。
    一旦有敌人来犯,即刻点燃,吴边境的各处部队即刻驰援。
    显然,二百玄甲斥候,并不足以拿下一座由夯土砖石打造的坚固堡垒。
    得靠大军压过去。
    “也罢,这些粮草也够用了。”
    邓儒打算先让手下的亲兵休整几天,再对那座桥头堡做一些打算。
    当然,最好在这期间给国君去信一封,说自己要拔掉那个桥头堡,但是缺少物资。
    简而言之就是。
    登,要打架,没吃得了,给点吃的,我帮你拔个蛀牙。
    不然自己出钱又出人,冒着被围歼的风险,去打那个难啃的桥头堡,结果只能得到一个破堡和堡里的粮食,那就太亏了。
    “走,二狗,我们回城。”
    打定了主意,邓儒对二狗说道。
    二狗没有犹豫,当即就调转马头,让手底下的玄甲斥候们押着那些俘虏,俘虏们押着一车又一车的粮食,踏上回镇北城的道路。
    显然,对于二狗来说,二百人,打三千人的桥头堡,也不值得。
    二狗是战略统帅,不是霍去病那样的战术统帅。
    他擅长的是几万对十几万,而不是几百对几千。
    奇袭是战术,大规模军团战的围剿,围点打援,互相驰援,互为犄角.......等等一系列是战略。
    虽然二狗的战术也挺高的。
    但战术高,也不是神仙。
    奇袭桥头堡的收益和可能的风险并不成正比,作为一个战略统帅,要避免这样的冒险。
    如果一个将军在明知道对面各种条件都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还要选择去赌一把,心中还没有个腹稿,那他就不可能跟战术高沾边。
    ..........
    由于回营带上了俘虏和粮食,邓儒部队的速度也慢了许多。
    第二天早上,才重新回到镇北城。
    回到镇北城,连续奔袭一天一夜,邓儒也丝毫不能够休息。
    他要立刻把粮食煮成粥,发下去,让百姓看到他和一众玄甲斥候脸上的疲惫,告诉百姓,他们的新城主,是一个把他们放在心上的好城主。
    只有这样,接下来的事情,才能够更顺利的推进。
    只有稳稳的扎根住群众的基础,才能够在这世道闯出一番天地。
    天还未亮,邓儒就让陈老头一行人,带着手底下的兵,在城门口升起了柴火,支上一口口大锅。
    将从吴军军营劫来的粮食,全部倒进锅中,一锅炖煮。
    热气腾腾的冒着。
    “粥要稠,不要在乎粮食有多少,不够了再去抢,找国君,找那些贵族买,总而言之,不要吝啬了给百姓的粮食。”
    “劫来的粮食里有肉,不要搞大块的,细细的全剁成臊子,让百姓们每人都能尝到一丝肉沫便好。”
    邓儒对煮粥的陈老头等人说道。
    “公子放心,我们有把握。”
    “没想到公子不仅没死,还坐拥如此多的善战精锐,老伯爷泉下有知,想来也能安心了。”
    老头们三句不离夸,这让邓儒很无奈。
    不多时,已经有百姓聚集起来。
    他们瘦得皮包骨头,有的嘴角带着一丝的血丝,不知吃的是什么肉。
    但也能猜得到。
    邓儒没有用什么以工代赈的办法。
    这些百姓现在需要的是吃,吃好。
    就他们现在这副模样,根本做不了工,以工代赈只是笑话。
    就算要以工代赈,那也得等到他们有些力气了再说。
    “乡亲们,我邓儒,是国君亲封的镇北城城主,初来乍到,没什么好送各位乡亲的,昨夜我与众将士星夜奔驰,奇袭吴军大营,缴获粮草..........”
    邓儒说着,突然醒悟过来,百姓哪里听得懂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他一挥手:“今日,在此架起大锅数口,将粮食一并煮了,与诸位乡亲共分。”
    话音落下,那些瘦得皮包骨头,如同饿鬼一样的百姓们瞬间激动了。
    官府,终于管他们了。
    自从当年的老伯爵战死后,镇北城就成了三不管地带。
    留下的老弱病残能够凭借城池坚守,可却保护不了城外的村庄。
    城池需要村庄的农田供养。
    没有了村庄的输血,城池不过一个庞大的公墓,里面的人只能慢慢等待死亡来临。
    百姓们老老实实的在大锅前排起了长队。
    这当然不是百姓们多么懂秩序。
    主要是斩马冠军们明晃晃的大刀立在那,基本上没人敢触霉头。
    闻着小麦,肉,蔬菜混在一个锅里煮的香气,他们的口水已经止不住。
    这些东西混在一起煮,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以下咽。
    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天上珍馐,龙宫海味。
    “二狗,安排弟兄们去砍些树,我们打造攻城器械。”
    “我去给国君那老毕.......那老人家去信一封,你安排几个斥候去送信。”
    “找他借点粮食,要点钱。”
    邓儒对二狗吩咐道。
    做完这些,他就算去睡个好觉。
    一路上他就没睡过好觉,算上昨夜星夜奔袭,两天没睡。
    再不睡个好觉,他感觉就他这个小身板,要寄。
    “是,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