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取材
作者:鹋兮   穿越古代之农家子科举路最新章节     
    王晟第二日按照往常的作息,天未亮起床活动筋骨,最近一年,他开始尝试自己高中所习的早操——八段锦,希望有点用处。午间睡醒,则开始拍八虚。

    以前不知这些活动的妙处,坚持下来身体确实爽利不少。

    王晟忙完这些事情,照旧看了一会儿书,再喊醒王旲。

    “旲弟,醒醒,醒醒,今天我要去书肆,你是否要随我一同前往。”

    这院试考完,王旲一听是去书肆,立马将被子盖到自己的头上,躲在被子里闷闷说道:“晟哥,我再睡一会儿,书肆我就不去了,你自己去吧,下次我一定去。”

    王晟会心一笑,没再勉强他起床。

    偌大的院子,除了自己,没一个清醒的人物,他决定孤身前往,但考虑安全以及其它因素,还是写了个字条告知众人自己去南市书肆找找书籍。

    王晟慢悠悠地朝南市走去,一路上风雨也不少。

    昨天刚考完院试,就有书生流连青楼,被壮汉抬出,丢在人来人往的南市路口。

    这左右一问,原是这位书生本就没钱,非要点最贵的姑娘,楼里本想留他下来当龟公,又怕这还没放榜,万一衙役找上门来如何是好。

    这才折中想了个法子,把他脱得只剩寝衣丢弃。

    王晟一听这回事,也避之不及,直接换了又一处入口进南市。

    “老板娘,你知道最近有几家书肆吗?”

    王晟买完早点,特地叫住想要离开的老板,自己这几次来书肆时间紧,都是随意找一家买完东西就早早离开,因而不知这府城有几处书肆。

    “我看你是读书人,我家那儿也是读书人,给你指个好去处,这本地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清清书肆,就从此处直走,第三个路口拐就到喽。”

    “如果你不想去那里,我也是知晓几处,此处往后走,第四个路口右拐,也有个名叫‘金轩坊’的书肆,这‘金轩坊’附近,也有一个书肆,名叫‘墨染阁’。”

    老板娘缓了一口气,左右回看一番,突然压低声调,“千万别去离贡院最近的‘墨雅堂’。”

    “这是何缘故?”

    王晟不解问道,清河镇上也有这墨雅堂,虽然自己从未去过,但是镇上许多私塾的弟子所用之物都是从那处购买。

    “‘墨雅堂’一本同样的书,足足比别处贵上一百文,我瞧小哥你能来此处用餐,想必家境不富裕,还是别往那处去,你去摸了他的书,不买也得买。”

    “谢谢,老板娘。”

    王晟起身,郑重地朝老板娘鞠了一躬,老板娘大可不提点自己,让自己吃这闷亏,所以无论如何,他也必须郑重其事感谢。

    “哎呀,客气什么,你吃着,我招呼其他客人去。”

    老板娘摆了摆手,回应邻桌的呼喊:“来了!”

    王晟用完吃食,就先后前往金轩坊与墨染阁,最后还是来到清清书肆。

    “掌柜,你们这里卖得最好的话本小说是什么?可否予我看看。”

    王晟假装看了一下书籍,等清清书肆的掌柜闲下来,默默凑到他跟前问道。

    这掌柜上下打量王晟,邹然说道:“那当然是《金瓶梅》,只是我这书肆没有货,你去他处寻找吧。”

    王晟自然知道这是何种书籍,取自《水浒传》武松杀嫂的一段,又加上作者精心加工,添上许多情与色描写,为了就是劝诫人们不要贪图美色与钱权。

    虽然这画面描写相比于他处描写,作者写作技巧不算高超,但是这也实在让人面红耳赤。

    王晟不知觉间耳朵通红,磕磕绊绊说道:“掌柜,我要的是正常的话本小说,世情小说。”

    “唉,我当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清书肆的掌柜唤来伙计,寻到一本书,他递给王晟。

    “要我说,这书肆内卖得最好的就是这《西厢记》,不少小姐都让丫鬟来买,喏,就像你身后的书生不也拿着这本。”

    “多谢!”

    王晟往后退了几步,火速逃离现场,选了个位置重温这本小说。

    这本《西厢记》,是王老先生取材于唐传奇《莺莺传》写下的,原故事是张生始乱终弃,将所有的过错推予崔莺莺,被王老先生改成喜剧,美化张生的形象,也造就后世相传许久的话语。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晟快速翻完这本书,决定写此类的同人话本。最开始没有名气的作者,写同人话本是最容易赚钱银钱的。

    因而,王晟深思熟虑后,起的名字也十分简单、朴实,就叫《西厢记后传》。

    读者一踏入书肆,肯定搜寻有关《西厢记》的书籍,这样简单明了的名字,有利于精准确定受众群体,让读者知道这本书写的就是张生与崔莺莺的后续故事。

    离院试放榜的时间,足足有十余日,王晟每日都去清清书肆,看《莺莺传》与《西厢记》这两本书,最后以《西厢记》为主体,构架故事框架的后续。

    另一头,刘知府正在批改卷子,下级书吏省察过一遍,将前五十份放予他的桌案上。

    刘知府要在这五十份卷子中,取出四十份卷子,按照自己评定的顺序交予学政,再由学政决定中榜之人的名次。

    此次院试卷子不用誊写,刘知府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卷面,本来批改几日,有些困倦的双眼立马一亮,细细观看,这策论部分果然还是相似的感受。

    刘知府看见此文,心里默默设想一番,看看这些计划能否在长乐府落实到实处,能落实就在后面批上红。

    这一看,还真有实践可能,心下忍不住满意,立马在策论两个甲字后面,也批上一个甲。

    刘知府看完策论,又往前一翻,这经贴与墨义只错了一道,上面也有两个由书吏批的甲字,往后一翻,诗歌一个甲等,一个乙等。

    他满意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随即在第一卷与第三卷上各自批两个甲字,再将他放在前十名的卷子里,等看完这些卷子,一同呈给主考官乌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