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稿件
作者:鹋兮   穿越古代之农家子科举路最新章节     
    第三日,王晟正准备用白纸写下可以作为延伸部分的题材时,突然想起来,越朝不知道有没有版权限定这回事。

    如果有明确规定还是只能写原创话本,不然写完这本书,不仅赚不到钱财,还会被一纸状书上告衙门。

    于是,他又花费了两日,查找相关法律文献,发现越朝人的版权意识比较弱,对于《西厢记》《水浒传》等的改编不计其数,流行话本小说的再创作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而且王老先生仙去数百年,这版权一事也尘归尘,土归土。

    经历这么一着,王晟觉得这本厚厚的《大越律》颇有用处,特地花费一两五百文钱将它买下,闲来无事翻翻律典,还能增长见识。

    话本开头,王晟在序中明确表明源自《崔莺莺》与《西厢记》二书。

    他主要取材于第一本第二折里张生的一句话心里话:“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

    其后,第三本第四折又写道:“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

    崔莺莺不仅怕母亲还未睡觉,还怕红娘胡说乱讲,丢了颜面。

    若是张生将崔莺莺娶回家中,他自己又高中状元,难免可能忆起心中曾经的念想,不舍红娘再当丫鬟。

    再说崔莺莺本人,她痴慕爱情,又兼具美貌与才情,得知此事,是否会将自己的丫鬟红娘半推半就推给张生当通房或是姨娘呢?

    也许在张生草桥客店梦回崔莺莺就能得知答案。

    张生遇见官兵,没有挺身而出,反而是崔莺莺站在张生身前,此等决绝就能从张生视角里看出崔莺莺的果敢与坚硬。

    故事的设定就从婚后开始,这张生与崔莺莺恩爱一如往昔,张生待莺莺体贴有佳,又有一个礼部尚书的公公,行走于各大诗歌集会,那座的位置可是贵座,崔莺莺本人在崔相国死后活成了众人羡慕的模样。

    突然,有一日,崔莺莺发现张生的衣襟内,居然有自己的耳环,可这副耳环,已早早拿给红娘,让她作为赏赐发放给下人。

    顿时,崔莺莺本人疑虑骤然而升,本平静无澜的心海涌起惊涛骇浪。她决定不伸张此事,暗中调查。

    她喊红娘把登记赠送物的册子拿来,仔细一查,发现这个耳环送给了前院洒扫的婢女。

    于是,崔莺莺旁敲侧击地与另外的贴身丫鬟说,这件首饰喜欢得紧,有特殊的含义,只是不小心混进赠予的物件中,托她送钱给这位婢女,找她讨要。

    可是这个婢女却说从未得到过这等昂贵的赏赐物,就算打她骂她,将她就此发卖,也交不出来。

    崔莺莺这下就纳闷了,难道是张生自己思念自己百般思绪,才将这耳环藏匿其中?

    王晟行文至此,先往回查找逻辑疏漏,然后写个纲要。

    为了避免写完整篇文章没有书肆愿意收稿的风险,他打算等放榜后去寻清清书肆掌柜。

    第八日,乌大人早已接过刘知府给的四十份答卷。

    其中,有两份答卷取哪一份为第一纠结不下,两份卷子从评分上都各有所长,两份均只有一处得乙等,如果提一份为第一,另一份又觉得惋惜。

    干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探寻探寻外边的风光。

    这午间,最近卷子都批改完备,书吏只要等待最后名次一下,拿着手册核对人名,于此同时,监督其它官吏核查县试、府试、院试的卷子是否相同字迹即可。

    因而,有些书吏今天中午干脆在卧榻睡下,养精蓄锐,等待今晚或者明日工作。

    路过书吏的房间,好巧不巧地听见了其中两人窃窃私语。

    “孙书吏,我上次说的那份韵脚不齐的诗歌,你评几等?”

    “袁书吏,我仔细看了一眼,那份答卷韵脚无错,也没有平仄不分之况,用典符合题目,有理有据,自然是甲等。”

    袁书吏却眉头一皱,失望地望向孙书吏。

    “话虽如此,但他与我给你看的另一份答卷在诗歌上简直是有天壤之别。”

    孙书吏闻言轻轻一笑,理了理自己凌乱的桌面说道:“你不能只看两份对比,你要看他与其它几份对比,这诗歌水平在院试中也算数一数二。”

    “当然,若是以袁书吏您的才情,想必是看不上眼,这才打了乙等。”

    “我只是瞧此子诗歌方面还需斟酌,罢了罢了。”

    乌学政门外一听,大概猜到门内两个书吏在说哪一份卷子。

    回去后,他郑重其事拿出另几份对比一番,又查了第一部分错漏,这才下定决心,提笔在某份卷子上写下一,另一份卷子写下二,唤来书吏,准备拆封答卷,抄录名次。

    王晟对此自是毫不知晓,他趁着这几日写完,急匆匆找到清清书肆的掌柜。

    “掌柜掌柜,请问你们这里还收稿件吗?”

    这清清书肆的掌柜手还在算盘上“啪啦啪啦”算着账,头也不抬回答道:“这收自然是收的,但也不是什么都收的,不知你投的是何稿件?”

    “话本小说。”

    王晟从篮筐里将稿件拿出来,递到他的跟前。

    掌柜眼睛上撇,看见王晟,“原来是你。”

    王晟跑了好几天的清清书肆查找资料,这一来二去和掌柜就相熟了。

    “是的,掌柜,劳烦您帮我看看。”

    他接过稿子原本是随意翻翻,神色懒散,这看到第二页眼神变得犀利且敏锐。

    不久后,将这稿件放下,说:“能收是能收。只是,你瞧我这处书肆,光是《西厢记》的续篇都不下十本,只能予你三两,你要将故事写完,再拿到此处。”

    这三两,王晟还不若倒退回原位抄书,一个月也能抄个一两至二两,而且按照此书篇幅,必定不少于四个月才能完本,万一完本掌柜又改主意,也不是不可能。

    “掌柜,能不能你予我五百文钱,算是买断这书,我只能交稿给你。等着书卖出一本,再给我相应的钱数。如若一本都卖不出,我将这五百文钱还你。”

    清清书肆的掌柜这下来了兴致,好奇说道:“你就不怕亏了这稿子,没卖出书,反而赔了吗?你瞧瞧这偌大的书肆,有些书籍,十天半个月也卖不了一本。”

    “若前路荒草萋萋,不探求如何能知晓?掌柜你且印这一折便是,若是有人买,再接着收我的稿件。”

    王晟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只有这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自己在这方面所花费时间的损耗,如果不合适,就早早改道。

    因为自己写此类文,是为了求财,而非陶冶性情,追求高雅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