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动物传染病的防疫(6)
作者:望月铃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最新章节     
    ●练习题

    单选题

    1.导致免疫接种失败的动物因素指()。

    A.疫苗抗原性差

    b.疫苗株与流行株血清型不符

    c.母源抗体干扰

    d.疫苗保存不当

    E.疫苗稀释错误

    正确答案:

    1.c

    解析:

    AbdE四项均为导致免疫接种失败的疫苗因素。

    c项,母源抗体来自于母体动物,母源抗体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属于动物因素。

    2.使用细菌弱毒苗时,对动物不宜同时采用的措施是()。

    A.使用抗生素

    b.实施环境消毒

    c.使用抗应激药物

    d.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E.饲料中补充微量元素

    正确答案:

    2.A

    解析:应用弱毒菌苗接种时,动物于接种前后至少1周内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3.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不得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报告疫情

    b.隔离发病动物

    c.环境消毒

    d.对症治疗

    E.扑杀发病动物

    正确答案:

    3.d

    4.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疫病的是()。

    A.禽霍乱

    b.白肌病

    c.禽结核病

    d.新城疫

    E.鸡白痢

    正确答案:

    4.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b项,白肌病是由于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而引发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

    5.决定漂白粉消毒效果的是()。

    A.苛性钠

    b.活性氯

    c.碳酸钙

    d.磷酸钙

    E.氧化钙

    正确答案:

    5.b

    6.动物诊疗机构兽医人员在接触病畜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前至少应更换的是()。

    A.工作服

    b.工作帽

    c.工作鞋

    d.口罩

    E.手套

    正确答案:

    6.E

    解析:接触传染病病畜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畜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

    对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故兽医人员在接触病畜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前至少应更换手套。

    7.与弱毒疫苗相比,灭活疫苗的特点是()。

    A.难保存

    b.接种量小

    c.体内可繁殖

    d.使用安全

    E.仅产生细胞免疫

    正确答案:

    7.d

    8.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不包括()。

    A.动物品种的选育

    b.动物发病的时间

    c.动物发病的地点

    d.发病的数量

    E.发病动物种类

    正确答案:

    8.A

    解析: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1疾病流行情况;

    2疫情来源情况;

    3传播途径和方式情况;

    4其他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基本情况。

    其中疾病流行情况包括最初发病的时间、地点,随后蔓延的情况,目前的疫情分布等。

    9.动物疫病诊断时不宜采集()。

    A.新鲜病料

    b.症状明显病例的病料

    c.濒死动物的病料

    d.经过治疗的动物病料

    E.未经治疗的动物病料

    正确答案:

    9.d

    10.流行病学调查中,不能为疫情来源提供线索的是()。

    A.养殖场规模

    b.近期是否从外地引种

    c.近期免疫接种情况

    d.周边地区有无疫情

    E.是否有外来人员参观

    正确答案:

    10.A

    解析:

    疫情来源情况包括:

    本地过去曾否发生过类似疫病,

    是否免疫接种,

    附近地区曾否发生过类似疫病,

    曾否引进家畜、畜产品或饲料,

    输出地有无类似疫病,

    是否有外来人员进入等。

    因此答案选A。

    11.直接影响初生仔猪接种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饲料中氨基酸水平

    b.饲料中维生素含量

    c.饲料中微量元素水平

    d.种公猪免疫状况

    E.母源抗体水平

    正确答案:

    11.E

    解析: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

    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疫苗质量、病原的血清型与变异、疾病对免疫的影响、母源抗体、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干扰作用。

    其中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对新生动物很重要,对疫苗的接种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弱毒疫苗在免疫动物时,如果动物存在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会严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因此答案选E。

    12.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具有毒性作用

    b.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c.细菌耐药性增加

    d.引起心血管疾病

    E.引起变态(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

    12.d

    解析:

    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包括:变态反应、毒性作用、菌群失调和耐药株出现等。

    抗微生物药物残留不引起心血管疾病。

    13.平时给动物注射疫苗等生物制品称为()。

    A.免疫接种

    b.紧急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

    d.重复免疫接种

    E.补种

    正确答案:

    13.c

    解析:

    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经常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群进行的疫苗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

    14.隔离措施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诊断检疫的结果,可以将全部受检家畜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分别对待,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病畜和健康家畜

    b.病畜、可疑感染家畜和健康家畜

    c.病畜和可疑感染家畜

    d.病畜、可疑感染家畜和假定健康家畜

    E 病畜和假定健康家畜

    正确答案:

    14.d

    解析:

    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即为隔离。

    根据诊断结果,可将全部受检家畜分为病畜、可疑感染家畜和假定健康家畜等三类,以便分别对待。

    15.封锁疫区是在传染病发生后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康家畜误入疫区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以下关于疫区封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管好封锁区内的动物,禁止离开疫区

    b.未污染的畜禽产品经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批准后,在兽医防疫人员的监督指导下,经外包装消毒后可以运出疫区

    c.疫区内所有的病畜扑杀完毕即可解除封锁

    d.解除封锁后,病愈家畜根据其带毒时间,控制在原疫区范围内活动,不能将他们再调到安全区去

    E.交通要道必须建立临时性检疫消毒关卡,备有专人和消毒设备,监视家畜及其产品移动,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消毒

    正确答案:

    15.c

    解析:

    封锁疫区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交通要道必须建立临时性检疫消毒关卡,备有专人和消毒设备,监视家畜及其产品移动,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消毒。

    2停止集市贸易和疫区内家畜及其产品的采购。

    3未污染的家畜产品必须运出疫区时,需经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批准,在兽医防疫人员监督指导下,经外包装消毒后运出。

    4非疫点的易感家畜,必须进行检疫或预防注射。

    农村城镇饲养及牧区家畜与放牧水禽必须在指定地区放牧,役畜限制在疫区内使役。

    疫区内(包括疫点)最后一头病畜扑杀或痊愈后,经过该病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检测、观察未再出现病畜时,经彻底清扫和终末消毒,即可解除封锁。

    16.下列治疗方法中属于特异性疗法的是()。

    A.注射免疫血清

    b.注射抗生素

    c.使用强心剂

    d.减食疗法

    E.注射抗病毒药物

    正确答案:

    16.A

    解析:

    应用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度免疫血清、痊愈血清(或全血)、卵黄抗体等特异性生物制品进行治疗,这些制品只对某种特定的传染病有疗效,而对他种传染病无效,故为特异性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