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家禽的传染病 新城疫(1)
作者:望月铃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最新章节     
    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 Nd)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临床症状

    五、病理变化

    六、诊断

    七、防制

    一、概述

    1.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V)又名亚洲鸡瘟、伪鸡瘟,引起的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鹅鸭等水禽,人偶尔亦可感染。

    2.自1926年首次发现于英国新城发现,故得名。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oIE规定的通报疫病。

    3.主要特征:

    (1)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病程稍长出现神经症状;

    (2)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

    (3)是危害我国养鸡业比较重要的传染病。

    Nd是oIE规定的必须报告的疫病,也是我国农业部规定的一类疫病。

    二、病原学

    1、分类地位:

    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

    禽腮腺炎病毒属(paramyxovirus)

    形态特征:多为球形,有囊膜,其上有表面纤突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融合蛋白(F)。

    2、基因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约15kb,编码Np、p、m、F、hN、L六种结构蛋白和V、w非结构蛋白。

    3、纤突有两种糖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融合蛋白(F)。

    (1)hN蛋白的功能

    1介导病毒颗粒吸附于靶细胞表面含有唾液酸的受体,启动感染过程;2神经氨酸酶活性是病毒复制中加强病毒颗粒的移动和促进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出来的重要因素;

    3hN促进F蛋白的细胞融合作用。

    (2)F蛋白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1直接参与NdV致病过程,在hN的协同作用下使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病毒穿过细胞膜进入胞内,使红细胞溶解;

    2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与病毒的毒力有关;

    i 强毒株为:

    R112R113q114K\/R115R116↓F117(数字为下标)

    ii 弱毒株为:

    G112K\/R113q114G115R116↓L117

    3F蛋白是主要的保护性抗原;

    4F基因是用于遗传学分析的主要基因。

    4、NdV分型:血清型

    (1)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力差异大。因此,NdV毒力测定很重要。

    NdV致病力强弱依据指标

    1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

    26 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

    3最小致死剂量致死鸡胚平均数时间(mdt)

    4F蛋白裂解部位的氨基酸基序(强毒F1蛋白的N端即117残基为苯丙氨酸,而F2蛋白的c端是多个碱性氨基酸)

    5、NdV 的基因型

    1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NdV可分为I~Ix9个基因型

    2我国发生的 NdV多属基因有I、2、3、VI、VI、VI、Ix型。

    i基因I、2型与疫苗株类似。

    ii 基因皿型、VI型、Vm型(青海)毒株导致的 Nd 零星发生和局部流行。

    iii 基因Ix型毒株为我国特有毒株。

    iv 基因VI型毒株为我国当前主要流行毒株。

    6、毒力分型:按毒力大小的不同,可分为5型

    (1)速发性嗜内脏型:

    又称亚洲型,胃肠炎型,大多数高(VVNdV)度强毒力株常是嗜内脏型,称强毒力嗜内脏型 NdV(VVNdV),引起各年龄鸡急性死亡,消化道出血。

    (2)速发性嗜肺脑型:

    又称美洲型,肺脑炎型,以神经和呼吸系统紊乱为特征,消化系统症状不明显且没有出血性病变。

    (3)中发型:

    为成年鸡呼吸系统病,咳嗽,产蛋减少或(mNd)停止,除脑内接种(成年鸡)引起发病和死亡外,其它都症状轻微,大鸡很少死亡。

    (4)缓发型:

    只引起鸡只轻度呼吸系统症状,成年鸡(LNd)产蛋下降,各种年龄鸡很少死亡,但幼龄鸡并发其它感染,死亡率可高达30%。

    (5)无症状肠道传染型:

    无临诊症状和病变,但可从肠道或粪便分离病毒或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查来证实。

    我国各地分离的毒株一般毒力都很强,近年有人从鸭、鹅中分离出弱毒株,最近发现NdV对鸭和鹅也有很强的致病性。

    7、NdV的其它生物学特性

    (1)培养: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强毒30~60h致死,弱毒3~6d致死,全身出血,肢体末端严重)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强毒有cpE,而弱毒无)病鸡脾、肺、脑、肾脏等组织器官含毒量最高。

    (2)重要特性:血凝性,可用hA或hI鉴定病毒。

    (3)病毒抵抗力:本病毒对外界环境,对热和光等物理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病毒稍强。常用消毒药如 2%氢氧化钠,1%来苏儿、10%碘酊、70%酒精在30min内即可将病毒杀死。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鸡、野鸡、火鸡、珍珠鸡、鹌鹑易感。其中以鸡、火鸡最易感,野鸡次之。

    不同年龄的鸡易感性存在差异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高,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较低

    →水禽如鸭、鹅也能感染本病,并已从鸭、鹅、天鹅、塘鹅和鸪鹅中分离到病毒,但它们一般不能将病毒传给家禽。

    鸽、斑鸠、乌鸦、麻雀、八哥、老鹰、燕子以及其他自由飞翔的或笼养的鸟类,大部分也能自然感染本病或伴有临诊症状或隐性经过。

    历史上有好几个国家因进口观赏鸟类而招致了本病的流行。

    人也可感染NdV,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的症状。

    2、传播途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消化道、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3、传染源:病鸡、带毒鸡和其它鸟类。

    (1)鸡感染后临床症状出现前24小时,其口、鼻分泌物和粪便就有病毒排出。

    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2)在流行间歇期的带毒鸡,也是本病的传染源。

    (3)鸟类也是重要的传播者。

    4、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较多。

    5、特点:

    (1)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鸡的抵抗力和病毒的毒力有关。

    (2)鸡一旦发生本病,可于4~5天内波及全群,免疫力不坚强的鸡群会长期带毒,呈温和型感染;

    免疫不当或流行株与疫苗株抗原不匹配时可造成非典型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