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点(13)
作者:望月铃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最新章节     
    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总结)

    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影响小,易治疗。恶性肿瘤危害较大,不易治疗。

    区别

    良性肿瘤:

    外形:多呈结节状、乳头状

    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

    包膜形成:有包膜,可移动,与周围分界清楚

    生长速度:缓慢,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核分裂像:无或少

    核染色质:接近正常

    核仁:正常

    细胞分化程度:分化良好,异型性小

    转移与复发:不转移、不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不致命

    恶性肿瘤:

    外形:呈多种形态

    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

    包膜形成:无包膜,不能移动,与周围分界不清楚

    生长速度:迅速,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

    核分裂像:较多

    核染色质:过多、深染

    核仁:大、不止一个

    细胞分化程度:不成熟,异型性大

    转移与复发:转移、可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影响大,致命

    第七节 肿瘤的发生原因

    预防和治愈肿瘤的关键,查明肿瘤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肿瘤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最终还是内因起作用)

    1.外因

    人的肿瘤 90%是化学因素引起,家畜、家禽肿瘤主要由病毒引起,其次是化学、物理因素。

    1.1 病毒:

    1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

    2禽白血病由白血病 \/ 肉瘤病毒群引起

    3牛、猫、鼠、猪的白血病由白血病病毒引起

    4乳头状瘤病毒引起乳头状瘤

    5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宫颈磷癌

    1.2 化学致癌因素(主要)

    化学致癌物有 1000 多种,大多数是致突变剂化学物质致癌大多与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有关。

    (1)多环碳氢化合物(多环芳烃)

    工厂排出的煤烟、香烟烟雾、汽车及内燃机的废气中含的主要致癌物是多环芳烃类、煤燃烧中有煤焦油,煤焦油中含多种多环碳氢化合物。

    致癌物特别强的有:

    13,4-苯并芘

    21,2,5,6,-双苯并蒽

    33-甲基胆蒽

    49,10-二甲基苯蒽

    →烟草烟雾中有多种致癌物质,含有 3,4-苯并芘

    →吸烟与肺癌正相关。肺癌的发生率与每天吸烟支数成正比。肺癌死亡人中,90%由吸烟引起

    →让狗吸入烟雾,两年左右狗患支气管肺癌

    →染料燃烧时产生大量多环芳烃类物质,如

    3,4-苯并芘。烟熏食物时致癌物进入食物

    →烧烤食物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焦化后产生多种致癌物

    (2)霉菌及其毒素

    1多种霉菌有致病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病倒青霉素

    镰刀菌毒素、白地霉菌毒素等

    2最主要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 b1 致癌作用最强

    →发酵中一种毒素

    (3)亚硝胺:直接致癌物

    自然界中硝酸盐受细菌作用可还原为亚硝酸盐,在变质蔬菜、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在胃内,食物中亚硝酸盐与胺反应生成亚硝酸。

    (4)芳香胺:乙萘胺、联苯胺、氨基偶氮染料引起膀胱癌,多为职业病

    (5)某些金属:镉、铬、砷

    氧化镉、硫化镉、铬酸盐、砷或砷的化合物引起肺癌等。职业病

    1.3 物理性致癌因素

    1x-射线、γ-射线、紫外线、a粒子、β粒子、中子射线

    2x 线、镭、铀、氡、钴、锶等放射性同位素可引起肿瘤

    2.内因

    1内因在肿瘤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2生活环境相同,也只有少数人发生肿瘤,大多数人没有

    3在一个癌高发区,患癌的动物、人 1~2%

    4机体的内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2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

    3遗传因素起的作用是对致癌因素的易感性

    2.2 免疫机能:

    1机体的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切除胸腺、或用免疫抑制剂后,肿瘤诱发率增高

    2.3 年龄:肿瘤一般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动物

    基因突变→机体很大修复能力

    修复不了→机体很快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巨噬细胞→将突变细胞杀死

    切除胸腺→抗感染↓患肿瘤↑

    第八节 肿瘤的发生机理(了解关注,还在研究中)

    肿瘤从本质上说是基因病,肿瘤是由 dNA 的突变引起

    各种环境致癌因素、遗传因素

    体细胞基因组发生突变

    激活癌基因、灭活肿瘤抑制基因

    经过漫长的多阶段演进过程,多个基因改变的积累,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1.癌基因、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

    1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形式存在,故称原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大多是对正常细胞生长十分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受体。

    2原癌基因在各种环境或遗传因素作用下,发生突变,变为癌基因

    3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原癌基因的正常产物相似,但有质和量的差别。其结果导致细胞生长刺激信号的过度或持续出现。

    2.肿瘤抑制基因:

    1肿瘤抑制基因的产物能抑制细胞的生长

    2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丧失则丧失生长抑制功能,细胞会持续处于增殖期

    第九节 常见肿瘤

    1.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由被覆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常呈乳头状 1,称乳头状瘤

    2.恶性上皮组织肿瘤(癌)(最多)

    2.1 鳞状细胞癌(鳞癌)(常见,x→皮肤表面多层扁平上皮)

    1鳞癌的癌细胞有的分化好,有的分化较差

    2分化好的鳞癌,形成角化珠

    3分化差的鳞癌,无角化珠形成

    角化珠(癌珠):结构与皮肤相似,外层相当于基底层细胞,其内为棘细胞,中心为角化上皮,形成轮层状小体,称角化珠。

    2.2 腺癌:发生于胃、肠腺、乳腺、卵巢、呼吸道、鼻窦、胰腺、前列腺、甲状腺、肝

    镜下:形成腺泡、腺管。腺腔大小不一,癌细胞不规则多层排列,形成乳头状突起

    肝癌:按来源组织可分为三大类(人和动物多发)

    (1)肝细胞性肝癌:癌细胞来源于肝细胞

    (2)胆管细胞性肝癌:癌细胞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常排列成不规则的腺管状

    (3)混合性肝癌:具有肝细胞性肝癌和胆管细胞性肝癌

    3.间叶组织肿瘤

    3.1 纤维瘤:1来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的良性肿瘤

    (多见) 2由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组成,纤维细胞较多,排列紊乱,呈编织状、漩涡状

    3.2 纤维肉瘤:成纤维细胞多(不多见)

    3.3 脂肪瘤:与正常脂肪组织相似

    (多见)

    3.4 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由鸡白血病 \/ 肉瘤病毒群引起的肿瘤性传染病

    2发病时间:5 月龄以上鸡

    3病毒主要侵害法氏囊,最初在腔上囊形成肿瘤,病鸡法氏囊肿大。以后转移到肝、肾、脾。其与肺、性腺发生肿大。

    4镜检:瘤细胞为大小和形态较一致的成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不呈浸润性而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压迫邻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