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雁门关
作者:爱吃喜欢152   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最新章节     
    李嘉兴开车拉着苏霏霏从应县木塔饭雁门关用了1小时到达目的地。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古代重要的关隘、世界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雁门关上古称北陵,夏商周称西隃关,春秋称句注塞,魏晋分成西陉关、东陉关。曹魏时期旧址上置雁门关西陉关关城,唐武周时期,复建西陉关关城(地址铁裹门)。自铁裹门设关后,勾注塞之名遂为雁门关之名取代。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旧址上复建东陉关关城于今址。现景区分为三个区域: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

    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2001年,被确立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雁门关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泰昌四年(419年)。

    这座宏伟的雁门关名人墙,上面有曾造访过此处的历代名人的生平和画像的浮雕。

    对面路旁,前后两队气势磅礴的马队雕像,分别是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马背上的戎装塑像。

    明代建筑,由砖券洞台基和单层单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台基3孔门洞正中上方嵌“雁门寨”石额,楼身为砖木结构,面阔5间,雄伟壮观。清为明月村,民国初年改为雁门关村,是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点。村民生活方式兼容南北特征,风俗习惯杂揉胡汉印记。雁门寨为全国现存不可多得的“边关村落”。

    现在也称为雁门关民俗村。这里有很多客栈和饭馆供游人选择。

    相传,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带兵路过此地,士兵们长途行军,携带的水已经用尽。这时,他的战马突然仰天长嘶,在地上创出一个大坑,中间喷涌出一股清泉。补足水源后,农民军一路向东,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据说为了纪念此事,李自成亲笔题词“御马泉”?

    雁门关不仅是兵家重地,还是边关内外百姓贸易往来的重镇,这里的边贸街不但方便了官兵战士的生活,也为关内外百姓提供了贸易交流的场所。

    俗称小北门,为明代建筑。上悬石匾“雁门关”,两侧为砖雕对联:“三边卫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为傅山所书。足以见得雁门关显赫的历史地位。前方矗立着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雁门关段”的石碑。遥想当年,多少金戈铁马在此浴血奋战过,有多少名人志士在此曾踌躇满志地通过,如今空余发亮的石板路,仿佛还在诉说着世事的苍山。瓮城很小,里面平台处为一处庙宇,为关帝庙,忠义对于边疆战士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关老爷在此位居要冲也是理所当然。

    位于地利门西侧,坐西向东,大殿三间,正中塑关公坐像,侧塑关平、周仓站像。门前摆放着关公的大刀。

    由瓮城进入关城,则需要经过地利门,城垛很厚,对城关的防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代建筑,高11.5米,门洞上方额匾书“峯利”,为武则天所书。地利门与天险门相对应,城门上建有宁边楼,最新则在2010年修缮过。校场位于地利门西侧,为古代守关将士操练习射之所。点将台乃古时王者点将出征之处,战时点将是王者择将出征时不可或缺的神圣仪式。

    城墙上展示着多种兵器,这里应该是古代军事防御的桥头堡。有火统,三弓床弩、投石车等大型攻防设施。

    宁边楼位于地利门之上,为纪念北宋守关名将杨六郎所建,又名六郎庙。楼高12米,底层面宽5间,进深4间,四周围廊,二层为3间阁楼。楼宇毁于1937年,2010年修复,现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变历史的古代军事博物馆。馆藏文物155件,均为在雁门关修复过程中出土。展品真实反映了古代冷兵器的形制及其演变历史,至为珍贵。

    李嘉兴和苏霏霏游玩完就进行了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