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明末大侠张名振2
作者:老张0612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     
    该年十月,正值秋高气爽之际,张名振得知鲁王朱以海竟被福建那心怀叵测的大军阀郑彩给强行挟持了。他心中顿时燃起熊熊怒火,毅然决然地率领着自己麾下的精锐之师,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清军所盘踞的昌国卫迅猛扑去。

    昌国卫,那曾经在历史长河中默默伫立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了清军耀武扬威的据点,而张名振誓要将这一切打破。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清军终究难以抵挡张名振师出有名的攻势,昌国卫终于被攻破,张名振的部队浩浩荡荡地进驻到了健跳所。

    健跳所,这片位于今浙江三门以东的土地,仿佛在迎接这位英勇的将领和他的将士们,他们在这里稍作休整,稳住了阵脚,宛如坚不可摧的堡垒。随后,张名振带着满心的喜悦与期盼,亲自将鲁王恭恭敬敬地迎至健跳,让鲁王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安宁。

    次年八月,时光悄然流转,为了能给鲁王寻得一个安稳的行朝之地,张名振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决绝的决定——行非常之事。他深知此次行动的艰难与危险,但为了鲁王的尊严和前途,他毫不犹豫地率部踏上了突袭舟山的征程。

    舟山,这座美丽而富饶的岛屿,此时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岛上存在着只承认隆武政权、对鲁王政权不屑一顾的黄斌卿。当张名振的部队如同闪电般降临在舟山之时,黄斌卿及其手下顿时陷入了慌乱之中。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张名振凭借着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将士们的奋勇拼搏,斩杀了黄斌卿,让那些顽固不化的势力为之胆寒。鲁王终于得以在舟山驻跸,他满怀感激地晋封张名振为太师,以此表彰他的赫赫战功。

    以舟山为坚实的基地,张名振开始大展拳脚,四处招揽士卒,仿佛一颗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无数有志之士前来投奔。他的队伍日益壮大,士气高昂,宛如一股蓬勃的力量在东海之滨蔓延。与此同时,他还密切配合着郑成功,共同向那企图阻碍他们的郑彩部发起猛烈的攻击。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郑彩部节节败退,张名振的气势更是大盛,坐拥十万之众,宛如一头威震四方的雄狮。

    1651 年八月,清军仿佛嗅到了胜利的气息,倾巢而出,大举攻打舟山,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将张名振及其所守护的一切彻底摧毁。舟山的上空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但张名振和他的将士们并未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他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这场生死之战……

    张名振向来以勇猛无畏而着称,他心中一直坚信清军水师不过如此,凭借着舟山那宛如天堑般的蛟关之险,便轻率地做出了分兵出击的决定。他或许是过于自负,觉得自己定能轻松击退来犯之敌,却未曾料到清军竟会使出偷渡这等阴险狡诈的手段,悄然突破了那看似坚不可摧的蛟关防线,如猛虎扑食般攻占了舟山这座重要的城池。

    彼时的张名振,刚刚在崇明大败清军,正踌躇满志地准备乘胜追击,直取吴淞,为国家和家族立下更大的功勋。然而,当那令人痛心疾首的舟山失陷的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击中了他的心。他猛地跺足捶胸,那悲痛之情仿佛要将他的心撕裂开来,忍不住大声痛哭道:“臣误国误家,死不足赎!”那悲怆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他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甚至产生了投海自尽以谢天下的念头。若不是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将死死相劝,恐怕他早已投身大海,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年的十二月,张名振不得不扈从着鲁王离开浙江,前往厦门,去投靠郑成功。一路上,他心情沉重,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舟山失陷的那一幕,心中满是苦涩。

    当他们来到厦门,见到郑成功时,郑成功对张名振的一意孤行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他当场严厉责问:“汝为定西侯数年,所作何事?”那质问的声音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张名振的心上,让他无言以对。片刻之后,张名振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朗声应道:“中兴大业。”他的声音虽不大,但却蕴含着无尽的决心和信念。

    郑成功听后,不禁冷笑一声,再次问道:“大业安在?”他似乎并不相信张名振口中的“中兴大业”,眼中透露出一丝怀疑和嘲讽。张名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如果成功,那辉煌的战绩便如璀璨星辰般在历史长河中历历可见,仿佛每一场胜利都化作了闪耀的光芒,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而因为未曾成功,那些未能书写在宏大篇章里的故事,却只能无奈地寄托于那方寸之间的记忆之中。这方寸之间,承载着无数未竟的梦想与遗憾,仿佛是时间遗忘的角落,默默诉说着曾经的拼搏与挣扎。

    郑成功猛地一拍桌案,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喷发一般瞬间燃起,他怒视着前方,大声问道:“表达于哪儿的方寸之间?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决心?”那眼神中透露出的疑惑与不甘,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看穿。

    张名振则毫不畏惧,怒目相对,脸上依然保持着那份从容与坚定。他缓缓答道:“就在背上。”话语刚落,他毫不犹豫地扯裂了身上的衣裳,转过身来,将背部展现在众人面前。那一刻,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背上的四个字——“赤心报国”。这四字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深深刺入人们的眼帘,长径寸许,仿佛已经融入了他的肌肤之中,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郑成功看着那背上的字迹,眼中的怒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沉思。他默默地凝视着张名振,仿佛在这一刻,他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顺治十一年(1654 年)正月,张名振率领着数百艘大海船,宛如一支勇猛的舰队,浩浩荡荡地溯长江而上,一路劈波斩浪,直逼镇江。在金山脚下,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设醮仪式,为期三日。在那庄严的氛围中,他遥望着远方的孝陵,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与忠诚。泪水在他的眼眶中打转,最终忍不住夺眶而出,滴落在地上,仿佛是他内心深处情感的宣泄。

    随后,他毅然拿起笔墨,在那陡峭的绝壁上题下了一首慷慨激昂的诗,诗云:“十年横海一孤臣,佳气钟山望里真。鹑首义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闽。王师枹鼓心肝噎,父老壶浆涕泪亲。南望孝陵兵缟素,会看大纛祃龙津。”

    那字体刚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仿佛要将他的心声传达给天地万物。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更是展现了他那勇往直前、不畏强敌的豪迈气概。

    从那以后,张名振的名字便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事迹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赤心报国,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1651 年那场惨烈的舟山战役落下帷幕后,朱以海与张名振等一众将领,不得不率领着所剩无几的部队踏上了艰难的南逃之旅。他们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希冀与不甘,一路辗转,历经无数艰险,最终投奔到了并不承认鲁监国地位的郑成功麾下。然而,即便如此,以张名振为代表的那一批曾经的鲁监国旧部,依然顽强地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就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星火,虽看似微弱,却始终未曾熄灭。

    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举动,便是张名振等人毅然决然地发起了三入长江的行动。这仿佛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冒险,每一次踏入长江,都意味着要直面清朝军队的强大压力和未知的危险。

    1654 年初,当新年的喜庆氛围尚未完全消散,正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明军如同一支勇猛的铁骑,浩浩荡荡地进抵瓜州。那巍峨的金山在眼前矗立,仿佛见证着这段历史的沧桑。张名振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敬意,登上金山之巅,遥望着远方的明孝陵,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此次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为了那份对明朝的忠诚与执念。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与周旋,明军在三月初成功地攻入长江,但就在清军援军即将到达之际,张名振又展现出了惊人的决断力,从容不迫地退出了长江。这一进一出之间,尽显明军的智慧与勇气。

    仅仅过了二十天之后,仿佛命运的安排一般,张名振再次发起了对长江的攻势。这一次,他犹如离弦之箭,战船如林,一路乘风破浪,直至仪真。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整个江面,清军数百艘运盐船只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浓烟滚滚升腾,仿佛在诉说着明军的威武与豪情。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清军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但明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一次次突破清军的防线,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尽管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明军未能在长江流域长久立足,但张名振的英勇事迹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镶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

    五到六月份这段时间里,张名振如同那坚韧不拔的松柏,在困境中默默坚守着。他四处奔走,积极寻求各方的支援,每一个日夜都仿佛在等待着那关键的时刻。终于,在历经漫长的等待后,九月份那如同一抹曙光般的日子来临,张名振率领着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到达了上海。

    当上海的人民得知明军的到来时,那喜悦之情犹如潮水般瞬间涌上心头。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群起而响应,仿佛一触即发的火山。有的人更是迫不及待地就像是那被束缚已久的鸟儿,急切地裹上了象征着反抗精神的网巾,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还有些人手持木棒,宛如那勇猛的战士,与那满清官府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夺取县城城防,让这片土地重新沐浴在光明之下。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时候,江宁知府周国佐却如同那阴云一般突然降临。他派出重兵抵达上海县城,以那残忍的屠城作为威胁,试图将这些勇敢的人们吓倒。一时间,整个县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氛围之中,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由于得不到支持,张名振所率领的明军又一次不得不无奈地退出了长江。那离去的背影,如同那破碎的梦想,让人不禁黯然神伤。

    所谓那令人瞩目的三入长江之举,实则乃是由居于内地且心怀大明的众多士人率先引领而起。这其中,张名振所率领的部众担当着极为关键的主力角色,而远在西南的孙可望与李定国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北伐大计。他们深知此役对于整个抗清局势的重要性,心中满是对胜利的渴望与憧憬。两人齐心协力,调动着西南地区的一切力量,准备从西南方向发起猛烈的攻击,与张名振部在长江流域形成南北夹击的凌厉态势,让清军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然而,命运却似乎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这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之际,永历朝廷内部的实权人物孙可望却深陷于篡位阴谋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他将心思完全放在了争夺权力的争斗上,全然不顾国家大义与抗清事业的兴衰。这使得西南方面的军事部署出现了严重的混乱与延误,原本应如同一把锋利宝剑般刺向敌人的西南力量,此刻却如同被斩断了剑脊,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而张名振部尽管拥有着庞大的船队和英勇无畏的战士,但在面对孤立无援的困境时,终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们在长江上孤军奋战,虽竭尽全力却始终难以突破清军的重重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粮草补给逐渐告急,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无奈之下,张名振部只得黯然退出长江,结束了这次充满遗憾的征程。

    自此起,张名振这位鲁系将领与郑军将领之间仿佛横亘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彼此间的隔阂愈发明显,双方的矛盾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重重地压在了他们中间。与此同时,那原本满怀壮志的三入长江战略,却宛如泡沫般瞬间破灭,复明之路在眼前显得如此遥远且渺茫,仿佛永远都无法触及到那光明的彼岸。日复一日,在这无尽的失望与焦虑之中,张名振心中的忧愁如同藤蔓般悄然滋生,渐渐缠绕住他的心灵,最终让他忧郁成疾,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而另一边,张名振部下攻打崇明的行动也以失败告终,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狠狠地砸在了原本就紧绷的局面之上,彻底将郑、张二人之间本已尖锐的矛盾推向了顶点。

    郑成功听闻此消息后,怒不可遏,口中更是扬言要派出手下之人前来捉拿张名振,并将其置于死地。此言一出,犹如晴天霹雳,让张名振一时间悲愤交加,那原本就虚弱的身体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病情迅速恶化。

    在舟山这片土地上,张名振孤独地承受着病魔的折磨,同时也深陷于对现实的绝望之中。那日益糜烂的局势,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其中,让他无法挣脱。

    南明各派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更是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不断地在他的心上划过,留下一道道深深的伤痕。

    在这多重的打击之下,张名振终于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他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终结,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那些曾经怀揣着复明梦想的人们,终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散,只留下一段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