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哪怕是有这个律法在,真正执行起来也得分人。
比如李恪对上法雅,当然是李恪想怎么的就怎么的,毕竟李恪代表了皇权。
但这事,是好做不好听。
不然李世民在得知法雅到处散布谣言,怎么不自己派人,还拐弯抹角的让李恪去。
就是名声不好,怕这样坏了自己在佛教的名声。
李恪只是不怕别人对他使用手段,毕竟自己是蜀王,只有皇帝能把自己怎么样。
但李恪不是大傻子,人家这么明目张胆的来问罪,李恪当然不能认。
裴寂看出来李恪这是耍赖,裴寂都不意外,在他看来蜀王就是个小人,耍赖不正是小人的行为。
“蜀王殿下,你莫不是想说你不认识法雅?”
裴寂既然敢对李恪发难,就是想好了李恪怎么说,这话就是说出来堵住李恪的退路。
不过裴寂还是低估了李恪的不要脸。
“对啊,我就是不认识他啊。”
裴寂想过李恪会如何狡辩,也想过太子李承乾会怎么帮李恪,但是唯独没想到。
直接都把你的心思说出来了,你怎么还敢大大方方的承认?
裴寂就是在官场待久了,想事情都是官场的那套。
官场上的对局,就是互相知道对方的心思,不用把话说透就会想好怎么对付。
就好比两个天下第二的高手,互相都能通过对方抬手时,胳膊的晃动判断出对方会大概使出什么招式。
既然知道了对方出什么招,那只需要按照想好的防御就好了。
但是李恪就相当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醉汉,就是一套王八拳打死你。
李恪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众人皆面露惊愕之色,望向他的目光中满是诧异,仿佛不敢相信他竟如此直白地耍赖。
李承乾摇摇头,你们还是不了解我三弟啊。
杜如晦给了李世民一个眼神,仿佛在说:陛下你看,根本不需要你操心,蜀王自己就能摆平。
裴寂更是气得瞪大了眼睛,手指颤抖地指向李恪,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 你这岂不是公然欺瞒!
法雅身为佛门中人,在长安城里也算名气之大,你身为蜀王,怎会从未听闻?
莫要以为这般敷衍便能了事!”
这就是律法的一个漏洞,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是谁,那你就不算是故意的。
普通人最多就是小惩大诫一下。
而李恪又是皇室成员,自然就能无事发生。
李恪却仿若未闻周遭的惊呼声,神色依旧坦然自若,甚至还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笑意。
他慢悠悠地踱步上前,凑近裴寂,轻声笑道:
“裴大人,您这话说得可就有趣了。
长安城里人来人往,有名有姓之人多如牛毛,难不成我个个都得认识?
莫说一个法雅,便是再添十个八个,我没打过交道,自然不知。
您这般咬定我认识,莫不是有何凭据?
还是说,您与这法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情,非要拉着我往这浑水里趟?”
这一番话,说得裴寂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辞。
李恪这招以退为进、倒打一耙,实在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今天的一切其实就是连环计,裴寂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出修改律法的事情。
法雅身为名人,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名声,亲自出去散布谣言。
而且法雅想在长安贵族圈子混,就不能得罪长安最大的贵族,李世民。
以为法雅就算对李世民有异议,也就是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说。
可是法雅如今却一反常态的,亲自现身散布谣言,就是因为裴寂说动了法雅。
让法雅为自己效力,如果有一天太上皇归位,那么自己也会推举他继续进宫讲经。
法雅别看游走在贵族圈子,但其实没人真的把他当回事。
都是当做客人而已,偶尔讲讲经,论论佛法。
如今有人对自己抛出橄榄枝,自己当然愿意。
裴寂原本打算,先用罪己诏和城外的百姓叫嚷着让李世民退位为开头。
这叫做先下手为强,这一招开头就得打懵逼对方,让对方反应不过来。
在李世民稀里糊涂间,把事情扯到关于裁减人员上。
如果这件事能成,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不能成也没事,本来就是连环套。
就是为了让李世民放松警惕,让李世民觉得自己的招都用完了。
裴寂再突然转弯,扯到蜀王身上。
他原本是想,如果蜀王承认了,那就让李世民按照《武德律》来惩戒蜀王。
太子和蜀王感情好,几乎形影不离,肯定会为蜀王狡辩。
但是无论怎么狡辩都是徒劳的,因为李恪驱赶法雅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何况还有意外惊喜,蜀王还留下了自己的教令,更是人尽皆知。
如果皇帝故意偏袒蜀王,那连皇帝自己都不能保证中立,还谈什么“贞观”?
如果皇帝不偏袒蜀王,按照律法来惩治蜀王。
那么就会掉进裴寂准备好的陷阱,裴寂会问:
“从新修《贞观律》的话,会不会把这条对和尚友好的法律修改?”
如果李世民改,那么相当于佛教没了利好法律,李世民在佛教的名声就没了。
长安几乎做到了每个角落都有佛教的信徒,这些和尚说李世民的坏话,到时候李世民就会被百姓厌恶。
到时候只需要传播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些许内幕。
加上李世民接着里李孝常谋反,还打击了全部的宗室。
只需要一点点火星,整个大唐都会瞬间暴起讨伐李世民。
如果李世民不改,那么这就是延续了《武德律》,李世民还有什么必要重新弄《贞观律》?
为什么不直接继续用《武德律》?
因为修律是很耗时耗力的,不是那么轻松的,想到什么写什么。
裴寂就能把裁减官员和朝廷缺钱合并在一起,三招融合在一起,直接成为打击李世民的绝招。
这样李世民在贞观二年掀起的政治风暴,就被裴寂轻松化解,并且恢复如初。
可裴寂想的这么好的计划,还亲自以身犯险,自己站出来和李世民对抗。
几乎相当于能致李世民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