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怼女李清照
作者:髙乐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最新章节     
    武植三人被官差带出武楼时,便被不少人尾随跟着。

    而至开封府,已经聚集了数百人。

    等到武植三人出了开封府,更是激增到上千人。

    看着大家伙眼中那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武植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便即抱拳四拜。

    “各位老少爷们,乡亲父老,来的正好,请诸位给我评评理。”

    “那高俅次子失踪,连尸体都还没有找到,高家却诬陷我杀了高尧康,真真岂有此理。”

    “虽说我也想杀了高尧康那恶少,为民除害,可人确实不是我杀的,我根本没有见过他。”

    “我相信,大宋有律法,一定能还我公道。”

    宣言到这里,还算是在情在理,既将事情的大概说清楚,解了大众的疑惑,又帮自己正了正名。

    可这厮紧接着却说:“那高家仗势欺人久也,那高俅更是国之大贼,我恨不得谈其肉喝其血,将之千刀万剐,死了个儿子,哼,死的好。”

    说到这里,大家伙已经惊呆了。

    好大的胆,竟然当街咒骂当朝太尉?

    然这还没完,只听武植继续吼:“高俅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断定,其必遭天谴,颅脑炸裂而死。”

    霎时间,众皆胆寒,此刻的沉默,震耳欲聋。

    人人不可思议的看着武植,这才想起,其虽然是汉奸走狗,可同时也是一个杀神啊,当初那首杀人歌,如今虽少有人提起,可却在不少人心里生根发芽,每每午夜梦回想起,无不泛起一身鸡皮疙瘩。

    随着武植的诅咒,众志成城的唾骂厌弃在这一刻出现了些许分歧,多数人依然坚定的鄙视武植,可却又不少人因此对武植萌生了些许好感。

    特别是那些曾被高家欺压过的,此刻已生出同仇敌忾之心。

    这样的人还不少,只是,他们显然没有武植的勇气,敢怒却不敢言。

    大众的反应,武植一一瞧在眼中,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在官差们的神色怪异的看守下,回到了武楼。

    三人虽然暂时被放了回来,被限制行动不准离开汴京,自然是应有之意。

    不过,武植根本无所谓,巴雷特在手,杀个区区高俅,不过是手拿把掐的事情而已,且根本不可能有人查到他的身上。

    而在杀高俅之前,必须给舆论留足发酵的时间。

    开封府门前的诅咒,只是一个开胃菜而已。

    接下来几日,武植终日往人多的地方凑,也不管别人待不待见自己,张口就骂高俅,怎么难听怎么骂,变着花样的骂,而在最后,总要加上一句,“高俅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断定,其必遭天谴,颅脑炸裂而死。”

    这要是换做旁人如此骂当朝太尉,怕是早就被抓去千刀万剐了。

    可武植偏偏是金兀术的结义兄长,脑门上顶着这杆大旗,官老爷们还真得掂量掂量,生怕惹出两国的纠纷。

    便这般,武植一直骂到了除夕当日。

    且似乎还觉得不过瘾似的,竟然领着鲁智深和潘金莲闯进了拂云园,堂而皇之的参加了‘旦日诗会’。

    这可是汴京城每年规模最大的诗会。

    四月便是春闱,如今已有不少举子提前入京,更是热闹非凡。

    武植三人之所以来这里,一来自是为了继续骂高俅,二来嘛,自是为杀人而来。

    拂云园中拂云阁,乃是太尉府周边三里内最高的建筑。

    狙杀高俅,拂云阁顶楼自然是最佳选择,选择在旦日诗会动手,自然是为了创造不在场证明,将己方三人干净利落的摘出去。

    此地,武植早就考察过了,甚至已经选定了架设大狙的隐秘地点。

    然却不料,今夜的拂云阁竟然不对外开放,因为只有诗词得到楼内名家认可者才能入内。

    被堵在门口,武植都无语了。

    潘金莲和鲁智深更是没啥文化,本就不想来,见状第一时间便想离开。

    武植却不会就此放弃,也不能放任两人回去从而惹上怀疑。

    不就是诗词嘛,老子虽不会创作,但是会抄啊。

    北宋往前的用不了,往后的还不是想怎么用怎么用。

    陆游、辛弃疾、唐寅、纳兰,等等等等,哪个不是词中之龙。

    武植心中冷笑,为了杀高俅,也顾不得当文抄公不怎么光彩了。

    在许多人怪异的目光注视下,抄起笔来便写,用的还是宋徽宗的瘦金体。

    边写边吟诵。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武植的文化素养还是很可以的,不然也不可能中举。

    他虽不会作诗,却懂的应景。

    便如陆游此诗。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现下他的处境,可不应景吗,此地写出此诗,尚还能恰到好处的抒发一下自己的爱国情怀,一举两得。

    写完搁笔之际,周边瞬时一寂,不少人目瞪口呆,在惊叹之余,陷入了沉思。

    读书人看待问题,自然不会如大字不识的百姓们那般人云亦云,他们是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的。

    其中更是不乏聪明人,早就如岳飞那般看出了端倪。

    只是,他们却没岳飞那等勇气,根本不敢站出来说话。

    而今,武植在大庭广众之下以诗抒怀,立时引得大众唏嘘,心中感叹。

    眼看着小厮将此诗送入阁中,大家都清楚,武植必能入阁。

    然当小厮重新跑出来,大家却是愕然。

    只见其手持素纸,面色复杂且怪异,朗声道:“易安居士点评曰,工于心计,浮于表面,不喜。”

    攻于心计?

    浮于表面?

    不喜?

    万众愕然,看向武植的目光顿时也怪异起来。

    诚然,这是一首足以传唱千古的好诗。

    以其意境文采而论,在场无人能出其右。

    然却不得不承认,易安居士的点评也很有道理。

    于这除夕之夜,你跑来这里抒发爱国情怀,结合你眼下的现状,可不就是有意为之吗?说你工于心计,浮于表面,错了吗?

    武植本来听说是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点评心里还有些激动呢,孰料紧接着就跳出了这三句怼。

    不由得挑了挑眉毛,心里暗怒,这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