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山东旱灾,造反!
作者:八云云云昀   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最新章节     
    奉天殿。

    满面怒容的朱高煴站文武百官面前,他的怒火几乎已经无法遏制,仿佛空气都凝固了。周浩跪趴在地,浑身是血,几乎奄奄一息。

    刚才的一顿杖责已经将他的骨头打得咯咯作响,连呻吟声都微弱得几不可闻。

    朱高煴的目光扫过众臣,尤其是站在前列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怒意与不满。

    虽说三杨在历史上是名垂青史,可那是在朱高炽的统治之下。

    现在各派党争之下,他们自己也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小心思,这件事也深深的提醒了他,他不能凭借史书来看待这些老臣。

    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史书会美化他们,但在党争面前,暴露出的只有人性的恶,稍不留神就是身死族灭,容不得一点马虎!

    死一样寂静的大殿内隐隐传出一丝微不可察的呻吟声,趴在三杨面前的正是太子党内的一个三品官员周浩,盛怒之下的朱高煴命人差点没把他打死。

    三杨看着周浩的惨状非但没有同情,反倒是狠狠的盯着他,他们三人不仅是内阁的首辅,更是太子党官员的领头人。

    常浩等人竟敢瞒着他们在下面搅风搅雨,蒙古南下也只劫掠了一万多余口,而他们却让山东饿死了数千灾民,激起了民变,酿成了滔天的罪过。

    而这一切还要从前些日子朱瞻基指示手下的人去给朱高煴添堵说起。

    朱瞻基手下的人虽然年轻,但行动果决,短短几日就给朱高煴造成了不少麻烦,眼睛毒辣的三杨看出这是朱瞻基在和朱高煴斗法。

    再加上朱棣已经解除了朱高炽的禁足,三杨也认为朱棣回京的日子就是太子重新监国的时候了。

    所以他们就默许了朱瞻基的做法,非但没有下令制止,还在暗中推波助澜,直到山东旱灾的折子递了上去……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事情也按着朱瞻基的预想发展,朱高煴被老二留下的人搞得焦头烂额。

    他们这些臭丘八到了地方官府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围了粮仓就直接往外搬,地方官府得了周浩等人的密令,就没阻止这些武夫。

    要知道山东前些年就欠收,再加上朱棣靖难,建文将大部分粮食都抽走用作军粮来应对朱棣,现在朱棣又要北伐蒙古,本就不够的粮食还要在被老二的人刮上一层。

    偏偏今年山东又遭了灾,百姓的口粮本就所剩无几,本来靠着官府的救济粮还能勉强支撑一二,没想到官府的不作为让百姓们彻底的遭了殃,他们连来年的种子粮都吃的一干二净了,更别提草根树皮什么的。

    方圆千里就没有完整的活物,一些胆大的更是暗中联合数十人,冲进当地的大户家里,有什么就抢什么,只要是能入口的东西全都不放过,带回去之后就分发给了同乡百姓,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拉起来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

    等到事情捅到地方官府的时候,造反的队伍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一群面黄肌瘦的人浩浩荡荡的冲进了官府粮仓,就像蝗虫过境一样。

    这件事就迅速的被禀报给了周浩等人,周浩也知道捅了大篓子了,赶紧找宫里的黄衡商量对策,狠辣的黄衡让他把这件事压下去,迅速调动军队平叛,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件事处理了。

    黄衡担心这件事会影响到朱高炽重新监国,要知道死了几千百姓,这就是把太子党一脉所有涉事官员的九族填进去都不够的大罪。

    周浩等人密令太子府为数不多的武官强行弹压民变,带着数千官兵,见人就杀,虽然灾民有着近万之众,可他们无组织无纪律,个个面黄肌瘦,哪里是太子手下这些训练有素的杀人机器的对手。

    本来再有一个月,这场叛乱就平息过去了,没曾想朱棣先前派出去考察定都的官员看到了这一幕,让锦衣卫快马加鞭的急递送到了京城。

    负责掌管京城内锦衣卫的副指挥使看后,连忙给朱棣和朱高煴一人送了一份,这才导致朱高煴大发雷霆。

    朱高煴面色不悲不喜的盯着三杨,声音低沉的说道:“三位阁老意下如何啊!”

    三杨面色沉重,低垂着头,内心却各自盘算。这场山东旱灾引发的民变,不仅仅是太子党内一次严重的失控。

    朱瞻基的介入,无疑加剧了局势的混乱。

    一旦处理不好,朱高炽就不仅仅是禁足那么简单了,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太子之位被废!

    更糟糕的是,朱高煴的怒火已经被点燃,朱棣是否知道这件事情他们还尚未可知,他们无法在此时公开袒护任何一方。

    “山东旱灾,朝廷救灾不力,百姓饿死无数!还有那乱兵抢夺粮仓,激起民变,最终导致数千人饿死!你们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朱高煴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大殿内众人低头不语。

    他猛地指向周浩,“你身为朝廷的官员,竟然瞒报灾情,甚至默许地方官府与军队抢夺百姓救命的粮食!还打着太子的旗号杀害百姓,是谁给你的胆子!你这是想反了不成?”

    周浩虚弱地抬起头,想要解释,但每一个字都如刀割般从喉咙里挤出:“殿下,微臣……微臣只是……奉命……”他的话还没说完,便又被朱高煴一脚踢翻在地,昏迷过去。

    杨士奇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朱高煴,他看出来朱高煴这是在保护太子的名声。

    这也让杨士奇心中有些诧异,若是朱高煴有意大位,就应该顺着周浩的话说下去,周浩身为三品大员,朱棣又不在京城,朱高煴又毫不知情,他能奉谁的命?

    让周浩一路攀咬下去,太子就算不被废黜,在他几个怀有异心兄弟手上也讨不了好。

    朱高煴重重地喘息着,抬手示意侍卫将周浩拖下去,随即冷冷扫视三杨:“三位大人,你们身为内阁首辅,为何山东发生如此严重的灾难,却无人及时上奏处理?”

    杨士奇深吸了一口气,随后缓缓开口:“殿下,此事内阁确有疏漏,但其中隐情复杂,周浩等人擅自行动,隐瞒灾情,实属大错。当务之急是调兵平乱,然后安抚百姓,至于治罪的事情,在平息灾情之后,绝不姑息!”

    朱高煴冷笑一声,语气尖锐:

    “隐情?那些武官抢粮仓,百姓饿死几千,背后若没有人指使,事情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周浩如此大胆,三位大人却毫不知情,我看这不是失职,而是有意纵容!”

    三杨对视一眼,心中各自沉重。杨士奇不敢直言,但隐约明白,朱高煴已经看出他们默许了朱瞻基对他的暗中掣肘。

    只是这件事情,牵扯过多,若不小心应对,恐怕会影响整个朝廷的稳定。

    杨荣向前一步,镇定地说道:“殿下,山东一事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但眼下当务之急是平息民变,安抚百姓,若再拖延,恐怕民心动摇,甚至引发更大的动乱。”

    朱高煴眉头紧皱,他当然明白事情的紧迫性,但此时他的怒火还未消散,尤其是周浩背后牵扯的太子党,令他愈加警觉。

    他知道,三杨不仅在保护朱瞻基,恐怕也在为朱高炽的复出铺路。他虽然无意监国,但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如果不听不问,如何对百姓交代!

    “你们说得好听,要我平息民变,安抚百姓!可山东饿死的人谁来负责?周浩包庇不法,任由汉王党羽胡作非为,你们居然还敢纵容他们!”

    朱高煴一字一句,咬牙切齿。

    杨溥轻声叹气,走上前来,低声说道:“殿下,山东旱灾来得突然,地方粮仓短缺,百姓怨气冲天,确实是局势失控。但若殿下此时处置不当,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混乱。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朱高煴冷哼一声,转身朝外走去,脚步沉重,满脸不悦:“谨慎行事?我看你们就是一群老狐狸,在我面前打马虎眼罢了!”

    他大步走出奉天殿,留下一众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三杨的脸色愈发凝重。

    杨荣轻叹一声,表情严肃:“我们默许太孙的动作,虽然达到了牵制魏王的目的,可谁曾想他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竟敢纵容手下做出这样的事情,但如今看来,形势已经逐渐失控。魏王若真发难,恐怕我们也难以独善其身。”

    杨溥神色复杂,叹道:“如今陛下远在边疆,朝堂的局势愈发紧张,任何一步走错,都会引发大乱。我们还是得小心行事。”

    杨士奇缓缓说道:“话虽如此,但魏王的态度我着实是捉摸不透啊!”

    三人相视无言,心中各自盘算着接下来的对策。虽说山东旱灾的处理不至于让他们焦头烂额,但形势的复杂性远超他们预期。朱瞻基的动作虽然成功了,但却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与此同时,宫中的黄衡也在紧密关注着山东的局势。他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朱瞻基汇报。听到朱高煴在奉天殿大发雷霆的消息,朱瞻基冒出一身冷汗。

    他在得知山东民变的时候就有些不安,如今竟然捅到了朱高煴那里,想必现在朱棣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朱瞻基擅自调兵,弹压民变,这两件事都足以让朱高炽失去太子之位,一向冷静的他也终于坐不住了,踉踉跄跄的就往朱高炽的寝宫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