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道教的徐长庚于是借机打断萧让话道:“盟主何不与大家规划一下协助中军北伐的步骤?”
可是心烦意乱的萧让却并未立即谙透徐长庚话中意思,便直直道:“此次北伐将是轻敌之将,兵是骄奢之兵,而整个行动计划又全凭韩相想当然的去决定,哪有多少胜算可能?若是如此,大家还不如守在临安,以防金人南下偷袭的好。”
此话一出,群雄便当要分化成两拨子人来,一方是仍要竭力支持去北境杀敌收复故土的,另一方则是听了萧让此番分析后决意保存实力的。但不管是谁,都要觉得对方的意思和自己的态度反差太大,如此一来,这喋喋不休的争吵又要持续起来。
萧让只气的猛一拍案台骂道:“吵够了没有?烦不烦?今日之事我只给大家一个参考建议,是去是留全凭各自决定,勿要再来烦我。”
语罢,萧让便欲抽身要走,但知道激怒了盟主的群雄便急急挽留,却有意无意之间已经把出门之路堵得死死的了。
萧让去不得,加之吴快哉、本然方丈等人亦来相劝,他便也只得耐住性子逗留下来。
“萧盟主,武林之所以要成武林,乃在于各派齐心进退,用心一致。若各自自己凭着性子决定,却与一盘散沙何异?这样的队伍,就算去到了战场,也多半干不了什么大事。”吴快哉道。
众人皆觉得此话公允,便纷要问他到底该如何是好。
吴快哉便道:“此事经萧盟主亲自核实,发觉其中有许多纰漏之处,若不得完善准备,贸然北伐必定贻害无穷,所以吴某也认为此事需谨慎对待。但另一方面,此次是韩相相府亲自发文要求大家前来驰援,如若诸位都拖延不去,则往后又恐要受他算计。当务之急,恐怕还是要寻得一个折中的拖延办法来。”
本然方丈和欧阳丹丘皆是赞同此,便就是半途赶来的常胜之,在问清前因后果之后,也觉得此法最为得利。
只是既然要到下决定,那么此事便就又要推到萧让头上来了。
萧让没办法,谁叫自己无端去做了这个武林盟主呢。
萧让起初叫众人把事情推到自己头上,就是总盟不赞成发兵助韩相北伐。但众人却觉得此举会害了萧让,便怎么也不肯答应下来。
吴快哉亦是站出来道:“若是众人还未来抵临安,或可以此策来行拖延。但现在各大门派都已纷纷到来,再以此法不仅不能服韩相,诸派也会受到牵连。”
萧让则兀自苦恼,却怎么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但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场上有数百人集思广益,总比萧让一个人挤破脑袋去想的好。而这个时候,姗姗来迟的常胜之却给了众人一个意想不到的启发。
“我曾听人当今圣上是并不太赞成北伐的,韩相虽然踟蹰满志,但若无圣上圣谕,他一兵一卒都外发不了。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用太着急。”常胜之道。
众人听到这里才稍稍松了口气。但人群中又有人道:“韩相权倾朝野,他若发动文武大臣前去游,保不准皇帝就答应了。若到了那时,咱们可就再没有时间来合议对策了。”
群雄觉得此亦十分有理,便又要为之紧张起来。
但常胜之却信心满满的道:“莫圣上不敢轻易答应此事,就算他赞同韩相北伐之策,此刻也绝对不会去讨论此事的。”
众人皆是好奇,便问他为何有此论断。
常胜之便有些异样的望了萧让一眼,罢了才叹道:“圣上得知碧霄仙子貌美,早已废寝忘食之状,哪有心思管别的事情?”
群雄听罢无不咂舌,萧让更是气的拍案而起道:“这狗皇帝简直是混账。”
群雄皆知道萧让和碧霄仙子的关系,如今见他勃然大怒,便纷要跟着谴责赵扩这是色心蒙蔽。
常胜之听罢亦是恨道:“我今早听弟子来报,朝廷已经暗下发动许多人去找寻这碧霄仙子了。有着闲工夫费尽,却将北伐正事丢弃一旁,着是恼饶紧。”
常胜之此话一出,群雄皆要后悔此来临安了。
就在众人纷要不满之际,萧让便再也坐不住了。
只见萧让黑着脸独自向外走去,却是谁也拦之不住了。吴快哉等人猜出萧让去处,便全会其他正欲追去的武林人士。
群雄此次到底该如何行动还未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但萧让却已经独自离去,这却叫其他尚自留在总盟之内的人如何是好?
座中若将资历声望,自是本然方丈最尊,而颇受萧让敬仰的吴快哉亦也算得是得上话之人,此二人于是继续主持这盟内会谈,却盼能为大家都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来。
只是盟主不在,意见相左之人就不肯再行将就了。吴快哉和本然方丈纵是出任何一种建议,都难以叫在场所有人都觉得满意。既然都无法达成共识,吴快哉和本然方丈等人便也觉得此事还需萧让回来定夺。
好在常胜之先前过这北伐之事恐难以短期成行,群雄之间就算有意见分歧,总盟却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化解应对。
萧让离开总盟后,自是急着立刻就去寻回那花幕池来。可是自从上次花幕池走开后,她就如从人间消失了一般,再无任何音讯。
萧让欲要寻人而无从下手,便越发要暗地里急恨起来。
好在韩相和赵扩交谈时曾提到这碧霄仙子住在拾珠楼里,所以当萧让一筹莫展之际,他便正好见着一众朝廷要员往着拾珠楼去了。
萧让于是上前打探,但这些人却只称是有重要消息需向拾珠楼主请教,无关热需速速离开。
萧让怎么会走,他还巴不得就此找出些名堂来呢。
来行的侍卫见有人在此蛮横阻挠,遂当即要拿他惩处。可是起头的几位官员却一把喝退侍卫,便叫他们莫再百姓面前耀武扬威。
萧让定睛一看,便这才想起其中一位官员正是那日在宝龙楼里见过的大同族系成员。如此,萧让便忽然有了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