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抱团取暖
作者:弹指一壶醉   一品媒官最新章节     
    “李拜两朝首辅,门生故吏众多,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又在朕登基时送了女儿入宫,太上皇极力支持立李拜之女为后,朕觉得太上皇是昏了头,与太上皇后携手阻止,只封贵妃。”
    “她虽仅有贵妃之名,但掌管凤印,后宫实权在手,一时风光无两,李家以为后位在即。”
    “除了李拜为首辅,女儿为贵妃,李家的儿子也入朝堂,大儿子如今在兵部,娶了礼部尚书的女儿,小儿子则成了武将,迎娶的也是高品级武将之女。”
    “这是他的两位嫡子与一位嫡女的结果,而其庶子也有官职在身,庶女们也纷纷成为李家固权的工具,纷纷嫁入高门为妾或正妻,寻常庶女哪能为高门妻?你也知道为何了。”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不仅是李拜,李党众人子女姻缘皆成为他们结党私营的工具。”
    “凌不语,朕知道你悟到了——朕明明可以力排众议让你入翰林院,为何要反其道而为之,让你入官媒所,朕望你在朝堂之外助朕一臂之力。”
    凌不语忙道:“小民愿为陛下效劳。”
    “朕知晓你心窍玲珑,不比寻常人,能点中你为状元乃是你策论之时说的一番理论——均田之法,以此改变如今百姓困苦的结果,朕其实深以为然。”
    凌不语埋头,此前魏韦欲要改革,便是因为元昌国的土地制不合理,土地集中于权贵手中,他们占地广,而农民反而无地可耕,租地来种却要承担沉重的赋税。
    而均田其实是凌不语熟读历史的结果,并非他原创,他在这个朝代有思维、观念的优越性,再加上他学者、学霸的背景,能在诸多领域提出远超现在的见解。
    与自己专业有关的领域,他则能给出更详细的方案——比如水利工程。
    凌不语主修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后又修土木,但他涉猎极广,对历史偏爱,原本在大华夏时小朋友们都能将历史说得头头是道,何况他这样的学霸,后来更是学者。
    况且在另一个世界的见闻与经历搬来元昌,许多都能吊打如今的思想,当然,古人的智慧也不能小瞧,凌不语也曾经遭受过莫大的冲击。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王朝,反而能激发人的思维,无论是技术还是思想,都有令人惊叹的存在,别的不说,后世奉为至理的名言,有多少来自古人?
    凌不语比魏韦好一些的是他知道分寸尺度,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背景截然不同。
    在这个封建的朝代下,过于超前的观念会触及他人利益,招来的可能是祸事,而非是过远大的前途,而魏韦,不正是最好的反面例子吗?
    所以,凌不语从小就知道一定要沉下心来,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
    在没有把握以前,少暴露自己的优势,一步,一步来。
    均田是他冒的第一个风险。
    均田制来自唐代,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凌不语承认,自己的确是拿来主义,因为均田符合当下元昌国的背景,他在参加殿试以前把脉过端木崇的脉,算是投其所好。
    端木崇是有意向动土地制,他曾借着天灾人祸之时从权贵手中剥出近两成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算是试点,虽仅两成,但在元昌国,已经是极大的一步。
    且能在做了以后没让这些权贵反弹,便是莫大的成功。
    基于这一点,凌不语推测出端木崇肯定有土改的打算,只是碍于情势不得不暂时隐忍。
    土改以后随之而来的还有税改,将是更大的变动,端木崇可以说是极为理智了。
    他才敢在策论中提到均田制,将土地按照地理位置、人口等因素进行分配,确保分配的面积相等或数量合理,或是像南北朝那样按男女分配。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就施行授民以田,15岁以上的男子授田40亩,女子20亩,除此之外北魏政府还给予桑田,种植三年以后就可以变为世业田,可以传承给后代继续耕种。
    凌不语将这些全部写入策论,大胆了一把,结果他押中了,端木崇指他为状元!
    “其实就算曹陆不拦你的路,你真进了翰林院也难以为继,迟早要被清理掉。”
    端木崇说道:“你所论述为世家大族不容,考官可都见过你的文章,不是夸夸其谈,你所表述竟是要动真格的一般,岂能不让人忌讳。”
    “不过有些人尚未动,却让曹陆为了姻亲利益将你拉下马,朕尚在想如何保全你,成了。”
    “你不入朝堂,于你,于朕都是件好事。”
    “贵族婚事里面的玄机大了去了,若是能合理妥当地处置,能影响朝堂格局,朕思来想去,先推你入官媒所,其后再做打算。”
    端木崇突然话锋一转:“朕也知道你们在抱团取暖。”
    哗啦一声,凌不语脑子里巨响,但随即释然,李拜等人在此处暗中集会都能被龙卫发现,自己被皇帝关注,定会将自己的底细查清楚,凌家背后的事情还有什么查不到的。
    他们一直在盛京城活动,更是在皇城脚下,想查,容易。
    否则也不会有山高皇帝远这句话了。
    “陛下,虽时隔六十年,先皇与先祖父都不在人世,但罪臣之后四个字犹如我们身上的紧箍咒,紧得我们喘不过来气,小民还好,小民的父亲与祖父的经历更深。”
    “当年曾经一起起事的罪臣之后都度过很长一段煎熬的日子,除却彼此,无人敢接近。”
    “在那样的情况下不得不走向彼此抱团取暖,在这世道谋一条生路,小民得中状元,曾让他们燃起过信心,或可以扔掉这道身份好好地与这个世道融合,可惜……”
    “若说没受打击是不可能的,但如今他们也有自己的生路,或从军,或经商,或教书育人,或是摆摊做点小买卖,也有租了大人们的职田好好种地的。”
    “虽托先皇仁慈保有我们的良籍,但为了生存也不得不从事与过往身份不同的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