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刁蛮公主VS无赖县主(一)
作者:万事顺心   回到大陈当王爷最新章节     
    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到两个时辰以前。辰时过后,见蛮军大营仍然没有丝毫出动的迹象,龙溪军骂战团酒足饭饱以后,又开始了新一天的骂战工作。特意选拔出来的骂战团人员,一个个手持竹制的大喇叭,来到蛮军大营一箭之地,开始用华、蛮两种语言轮流骂战。各种秽言秽语齐齐喊出,顿时充斥了蛮军整个大营,甚至连山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看着个个手持强弩的骂战团护卫,蛮军们虽然听得耳红心跳,不过已经听得耳朵长出茧子。而且上面早已经有了命令,即使陈军把十八代祖宗都骂过来一遍,也不准擅自出击。有了这个命令,蛮军们自是各干各的,反正已经骂了几天了,也没见骂死一个人。既然陈军有气无处使,就让他们使劲骂去吧!
    山下大营的蛮军们把陈军的叫骂当做戏听,山上的楚楚公主却是听得面红耳赤。虽然父王已经下令,在没有研制出克制陈军强弩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出战。听着陈军难以入耳的秽言秽语,从未受过挫败的楚楚公主再也受不了陈军的聒噪,当下命人将劝阻她的亲卫全都绑起来,仅带十二名女卫下山,去单挑那个可恶至极的陈叔陵。
    楚楚对自己的武艺相当自信。她从小就喜爱练武,五岁那年,她就师从舅父学习墨子剑法,十岁以后,她又跟随父王聘请的一位华人武师学习枪术。而且对骑射也不陌生。为此,父王还设法高价为她购买一匹膘肥体壮的北地良马。十二岁那年她随父出征白石,仅凭手中一枪一剑,连斩白石蛮三员峒主,一举击溃白石蛮军。一时之间,公主英名冠绝大越。
    而且她还打听到,陈叔陵就是一个只会瞎胡闹的皇室子弟,除了有些才气以外,就没听说他的武艺如何,估计纯粹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纨绔罢了。至于那射程极远且省时省力的强弩,楚楚绝不相信是出自那个只会胡闹的纨绔之手,说不得是那个巧手的杰作被他占为所有。
    楚楚不信凭借着自己的武艺,会擒拿不住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纨绔。只是一想起单挑一个这样的纨绔,楚楚就感觉自己脸上发烧。是的,对于这种毫无挑战性,和一个壮汉去欺负一个刚会走路的幼童没什么区别的事情,楚楚公主想起来就会脸红。不过为了挽回大越国的脸面,楚楚也只有豁出去了。
    若是这个纨绔县主敢于迎战的话,楚楚就打算把他擒住,好好当着陈军的面侮辱一番,逼着他献出龙溪,也免去龙溪百姓得一场兵燹。若是不敢迎战,看他日后还有没有脸整日在自方大营面前叫骂。
    打定主意的楚楚公主带着十二名女卫飞驰下山,阻止了几位峒主的善意劝告,同时也拒绝了他们出兵助阵的好意,令他们紧守大营,谨防陈军在失去主帅后狗急跳墙的过激行为。
    陈逸这日的心情并不高。湖西大营这边和新罗蛮陷入了最不愿意见到的对峙局面,将龙溪主力陷在这里。而兵力不过两千余,且还未完全建成的磹口堡,在万余北山蛮兵的攻击下,已经失守,雷长龙率领两千不到的残兵退至江北乡驻地松州堡。好在兵器场在磹口堡失守前,已将大批的天雷弹和逐日驽送至松州堡,让紧随而来的北山蛮在堡前碰的头破血流,江北的情势这才稍稍好转一些。
    不过北山蛮为了在新罗蛮之前攻入龙溪,盟主九龙峒峒主蓝蛟亲率本部部丁,不计伤亡猛攻松州堡。在蓝蛟的带动下,北山蛮各峒峒主也就放弃了小心思,不再计较本峒得失,和蓝蛟一起发动一波又一波的猛攻。松州堡守军压力大增,雷长龙已经频频向陈逸请求支援。无奈之下,陈逸只好令赵大成暂停冶坊的工作,率领大部僚奴增援松州堡。
    海门那边的林思孝虽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不过陈逸昨夜却从梅娘那里收到了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情报,皂场的两艘大海舶终于有了消息。
    原来张成率领的两艘大海舶在番禺销售完货物以后,又奉陈逸的命令前往林邑购买了大批的稻谷。结果在回来的途中,由于处于飓风季节,张成就率领两艘大海舶靠近海岸行驶。
    驶到绥安境内时,张成他们还是被林思孝布设的眼线发现。毫不出乎预料,两艘笨重的大海舶很快就被海寇追上。不过张成等人并未反抗,在海寇们还没登船之前就投了降。在编造了一段凄惨的家奴故事后,所有舟子的性命也都保全下来,被海寇们关押起来。
    在蝶岛的海寇窝里待了近一个月,林思孝率领海寇大军攻打龙溪。不出意外的是,两艘大海舶被海寇当做了运兵船兼给养船,张成等人又干回了老本行,随同海寇们一同到了海门。
    前些时日海寇们由于担心龙溪军主力随时回返,对他们这些舟子看守的都很严,张成自然无法向外传递消息。不过在得知龙溪军主力被新罗蛮拖在兰水以后,海寇们对他们的看管也就放松起来。除了留下部分海寇守在船上外,大部分海寇都被抽调到陆上围困海门城。张成趁机遣人向龙溪的梅娘传递了消息,梅娘不敢隐瞒,赶紧派人把消息送给陈逸。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陈逸既为张成等人保全住性命而高兴,又为两艘大海舶被海寇抢劫而忧心。
    不过陈逸并非为两艘大海舶感到可惜,两艘大海舶虽然价值接近两千万钱,不过对身家达到数亿钱的陈逸也不算得太大的损失。
    让陈逸忧心的是船上所载的万余斛从林邑购买的稻谷。那绝非是普通的稻谷,而是后世有名的占城稻,或者说是林邑稻,是陈逸打算在龙溪推行的优良稻种。
    这个时代的占城稻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小禾,“粒小而无芒,不论肥脊皆可种之。”且耐涝耐旱,几乎无需打理。“得米多而且价廉,中等以下人家皆可食之。”唯一的缺点就是米质较硬,粘性较差,没有中国本地稻谷香甜。
    最重要的是,占城稻生长期比着中国原生稻要短的多,从栽种到成熟,只需百余天。比起中国原生稻种200天以上(在苗床4-6周,插秧后还需160天)的生长期少了近三个月。尤其是占城稻经过培育以后,生长期还可以缩短至两个月。
    陈逸所看重的正是占城稻生长期较短,一年内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使单位面积产量能够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江南多山,土地贫瘠,正适合小禾的大面积推广。北宋真宗时期引进占城稻以后,短短的几年时间,江南水稻产量大幅提升,平均亩产从60公斤提高至170公斤以上,是北方小麦亩产的两倍。
    粮食产量上去以后,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就可迅速得到增长。北宋正是引进并大面积推广占城稻,所以人口数量才能从建国初的五千余万,上升到末期的一亿二千余万,二百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两倍有余。
    正是占城稻的高产和适应性广,所以后世才把占城稻的引入,和商周时期西来的小麦、大麦,以及明清时期引入的马铃薯、玉米,并称为中国的三次农业革命。
    作为后来人,陈逸自然知道引入占城稻的重要性。不想再等到几百年以后,才引进并推广。即使这个时代占城稻的栽种区域应该已经到了交趾,或者甚至后世的广西。不过为了稻种的纯正,所以陈逸才令张成不顾风高浪险,也要到林邑引进纯正的占城稻种,到龙溪一带试种,进而推广到江南,甚至江淮乃至中原,将中国的第二次农业革命提前近五百年。产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占领阳光下更多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