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不驯,残啮九节紫灵,故降谪人间,受此坎坷。今业罪已满,我可借为坐乘,挈还南宫,不可使之失伴。”索累厨下尚存数段,投丹药一丸于水,逐段浴而续之,遂粘成一处。复纳丹于龙口,叱之即起,但缺二肋一爪及数十鳞片。
宛丘望空招下云軿羽幢,命二龙御之,顷刻长百丈,风云陡作。宛丘端坐车中,举手谓孔甲曰:“误食龙脍,将不利矣。”腾空而去。
孔甲自后常患呕哕,饮食不进。闻累之师师门子有道,召问之。师门者,冀州啸父之弟子,啸父即黄帝时宁封子,学道于太乙,后游冀州,临去作火法于山上,土人往视灰烬中有其骨,葬于山北,名其山曰宁北。师门师之,受其使火之法,爱食桃李花,极有知识。
丁丑春,召至与语,不能顺孔甲之意,叱令杀死,埋于野外。一旦风雨迎去,满山林木皆焚。孔甲知过,祷祀之,山忽翕翕然动。孔甲惊忧,还而道死,享国九岁。
越二岁,子昊立。闻柘县有朱襄君,千岁长生,遣使问山动致祸之故。朱襄曰:“得罪师门,故令太黄神来扰。神秉大地之气,能负山而动也。”王皋乃致诚谢过。
在位三岁而陟,癸未葬于殽之南陵。乙酉春,子发立,在位七岁而陟。壬辰春,其子履癸立,是为桀王。
桀王不修禹道,荒耽于酒,任佞臣左师曹触龙。时又有二龙降于庭以伺王。口吐涎沫,谓王曰:“予乃褒之二君也,神人伤我不祀,故令化龙求享。”
桀惧,欲杀二龙,命太史占之,不吉。欲逐之,又不吉。欲留之,又不吉。太史曰:“神人下降,必主祥征。”王盖请其漦而藏之。
漦乃龙之精气,藏之必获福。桀命占之,大吉。乃布币设祭,策告于龙。以金盘收其漦,藏于朱椟。忽风雨交作,二龙飞去,藏漦于内库。
自孔甲以来,诸侯多衅,至桀尤为淫虐。力能伸铁钩索,捷能搏虎豹,顽狠暴戾,伤害百姓。有谗臣赵梁者,又劝以贪狠无道,天下颤怨。
辛丑十岁,王谓蒙山有施氏,朝贡久废,将伐之。施君大惧,以妹喜女焉。喜色稔善媚,有宠于王,所言皆从。
为造琼室、象廊、瑶台、玉床,悬肉于山,勾脯于林,凿池盛酒,可以运船。壅糟为堤,可望十里。使男女裸而相逐于其间,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妹喜以为剧戏,是谓倾宫之乐。
辅臣关龙逢谏曰:“用财若无穷,杀人如不胜,人心已去,天命不佑。夏后之业,自王丧之矣!”
桀大怒曰:“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令人杀之。
唐虞时封契于商,赐子姓。契生昭明,明卒,子相土立。未岁,寒浞杀帝相于商丘。相土因迁而居之,生昌若。若卒,子曹圉立。圉卒,子冥立。冥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商人哀之。子振立,振卒,子甲微立。微卒。子报丁立。丁卒,子报乙立。乙卒,子报丙立。丙卒,子主壬立。壬卒,子主癸立。癸娶扶都氏女为妃,见白气贯日,意感而孕,于王扃癸丑岁冬十月乙日生天乙,取《洛书》义,更名履。
桀王壬寅岁生,癸卒。子履居丧三岁,嗣商侯位,字曰汤。身长九尺,肩厚腰圆。志在安民立政,仁武天生。自契至汤,凡八徙国都。
先帝喾都亳,汤作《帝诰厘沃》,以告先王。祖灵丁木,自商丘迁于南亳,地方七十里。广求贤才以自辅。汤先娶有萃氏女为妃。
其媵臣荐举一人,云是力牧之后,其父娶有侁氏女,既孕,梦神告曰:“臼若水出,即东走毋止。”旦视臼,果出现,与夫东走数里。顾其邑大浸,遂居于侁。后出采桑伊川,产婴儿于空桑中,掬涧水洗净抱回。
及长,以伊为姓,名挚。入中条山学道,归治于莘,能持正秉公,风俗为美,字曰伊尹。
汤闻之,乃使人以币帛往聘。伊尹曰:“躬耕畎亩,乐尧舜之道,何用聘币为哉?”使者归报,汤命使益币再往。陈聘礼于草堂,尹笑曰:“岂以币帛较轻重耶?终不自鬻其身也。”
使惭归告汤,谨备安车,不以聘物,令使以行道救民敦请。尹见诚切,幡然改其初志,以天下为己任,同使至毫。汤郊迎,亲执前导,处尹于宾师之位。
问政治之要,尹曰:“为政贵乎宽猛相济,毋使失中。若调和五味,水、火、醯、醢、盐、梅,各得其宜,则适于口而和于体矣!”
汤叹曰:“先生真深于调味者矣!愿以余昧和于众。”
尹知汤默会,渐以王道进之,并画九品之形,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之事。汤见其材大,不敢自用。辛亥冬,进尹于桀以辅化。
壬子秋,桀杀关龙逢,汤使人入都吊哭,桀大怒,召汤囚于莒。莒人被化,改囚于夏台。囚三岁弗宥,盖听昆吾之言,必欲杀汤。
适九夷衅,命昆吾往征,贤臣费昌愿纳食邑赎汤罪。桀不许。商大夫咎单乃进良马百驷、美女十人,夤缘触龙求释。桀即释汤,赐节钺为方伯,得专征伐。
丙辰秋,汤出郊外见张网者祝曰:“从天坠地上,四面来者,皆罹吾网。”
汤曰:“噫!尽之矣!”令解去三面,曰:“不用命者,乃入此网。”
汉南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恩及禽兽。”归者四十余国。
昆吾归,闻费昌劝释汤,欲拘之问罪。费昌率家属归商。伊尹叹曰:“可以去矣!”复归于汤。入自北门,遇商之二贤臣汝鸠、汝方,告以厌丑有夏而还之意。尹先就汤,五岁又就桀。知汤德隆,因劝以伐夏救民。
时汤得奚仲之后,曰仲虺,字莱朱,有治安之略,亦以师保礼之,又得义伯、仲伯诸人为佐。
汤居南亳,与葛国为邻。葛伯放纵无道,伊尹相汤征之。败其军,擒伯斩之,立其族之贤者奉祀。
有韦氏、顾氏、昆吾氏,党桀为恶,夜宫杂处。于是两日斗,众星殒,五纬错行,夏霜水,冰雨血。丁巳冬,伊洛竭,泰山崩。太史令终古曰:“职在史臣。”叩宫门奏曰:“王宜修德悔过,以弭天灾。忽而弗戒,祸不旋踵。”桀怒,令逐出。终古泣,乃携家奔商。
汤欲行吊伐,未敢轻举。闻之牛首山有一人,目表八方,耳长七寸,好琴,常服蒲韭根。土人言其名曰务光,识见高广。汤就而问之,务光曰:“师旅之兴,不无毒害于民,非吾事也。”汤曰:“孰可用之?”曰:“吾不知也。”汤复问,光不对。汤不敢强,与其徒仇生同载归,敬事之。
伊尹言昆吾残贼黎庶,赞汤先伐。汤自把钺往征,不五日,灭其国,斩昆吾于市。由是讨罪伐暴凡十一国,皆无与相敌者。若大旱之望云霓。
壬戌秋,伊尹请伐桀,汤乃作誓以谕亳众曰:“予小子敢行称乱,天命殛之。”以尹为阿衡,督军戎等事。汤载旆秉钺,费昌为御,率诸侯之师进攻牧宫。
桀大会诸侯。有绵氏见桀汰侈,引师先归。桀攻克之。
与汤战于鸣条之野,夏师败绩,桀东走三葼国。汤遂伐三葼,俘取金宝玉帛,散于军民。命义伯、仲伯作《典宝》一篇,言国之常宝也。
桀又战于历山,复败。汤获左师触龙,磔于市。追至章山,困桀于重围。其臣夏耕以身蔽之,众军斩去耕首,犹操戈僵立车前。桀始走脱,与妹喜同舟浮江,奔栖南巢之亭山。
汤恻然曰:“桀虽灭德作威,予尝北面事之。”乃放置弗攻。群臣欲变置其社稷,使后世无勾龙。汤言夏社不可迁乃止。
癸亥春,伊尹报政成功,大会诸侯于大蒙城,汤退就诸侯之位。咸劝宜即天子位,汤曰:“惟有道者可为,予何敢当!”
闻有高贤卞随者,召与语,不对。让之天下,亦不答。汤复让于务光,曰:“智者谋之,武者逐之,仁者居之。吾子何不遂之?愿相吾子!”
光曰:“废上,非义也。杀人,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非义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位。名以让我,形我短也。实于尊我,我不忍也。”约卞随并逃,随自投于桐水不见。光负石沉于蓼水,有咫尺之鱼四尾,负之而去。
汤三让不得,乃践天子位,代夏以朝诸侯。
既而闻务光出游洛水之上,汤使臣天根访之,适遇务光。卞随亦在,怒气勃勃。天根不敢向,谓光曰:“主君请问治道。”
光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与也?予方与造物者游于无何有之乡,又何艺以治天下?”
天根又问,光曰:“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私焉,天下治矣!”因寄倒薤书于汤。
随哂曰:“子何多事!”遂奔去。光亦辞去。天根归报,汤铭之于几上,遂传命班师归。
至于泰垧,哀龙逢之死,迁葬于安邑,筑一城于匡地,曰龙城,旌其忠直。
汤常愧己德不如逊揖,叹曰:“后必有以予为口实者。”仲虺作诰,以释其惭。臣庶以汤武功有成,号曰成汤。
成汤复徙居西亳,治道执中,立贤无方,造商彝以遗子孙。
一则曰敷求哲人,二则曰旁招俊乂。初置二相,以伊尹为右相,尊曰元圣而不名。以仲虺为左相,费昌为司徒,咎单为司空,终古仍为太史令,义伯、仲伯为卿士,汝鸠、汝方作谏臣,仇生为木正。封古圣王之后,余各封赏有差。众臣上徽号于王曰“武”,王乃作诰,诞告万方。
乙丑三岁,夏桀病殂于南巢,王以王礼葬于孤山。王始革夏命,改正朔。以建丑之月为岁首,改岁曰祀。治尚质,色尚白,牲用白。朝会以昼,国号商。
其后分封以国为姓。丙寅四祀。建国学,大学为右学,在西郊;小学为左学,在中国;乡学曰序。
祀先圣先贤,寻而祭。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俱以食礼、服缟衣。作苑囿于国中,蓄饲禽兽以奉祭祀。载牲以椇,盛酒以举。造神台以望气,建楹鼓以聚人。辂车朴素,已辨等威。又铸五鼎,重皆五百斤,三足,有篆文。埋于四方、中央,以镇天下。因大夏九州五服之制。
时天道亢旱,王乃发庄山之金,铸币救旱,以通有无,毋卖子女,民始不困。
己巳春,王为大旱七年,令终古卜之,曰:“方膺天怒,当以人祷。”
王曰:“如必以人,我请自当。”遂斋戒沐浴,剪发断爪,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素车白马,同众至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民失职欤!宫室崇欤,女谒盛欤!苞苴行欤,谗夫昌欤!如此不道,灾责予一人。……”言未已,大雨方数千里,人民欢洽,乃作桑林之乐,名大获。遂以水德王,立助法。
辛未八祀,制官刑以儆有位之愚颃者。有三风十愆之戒。
时河朔有尹谐者,其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荧众,强足以反是独立。王知之曰:“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乃斩之于市。
王忧民太过,每患烦热之疾,遍延名医疗治。传闻古营州碣石山有真行子者,终身不娶。舜时曰尹畴子,历夏四百余岁,颜色如故。多奇方救人,人民皆敬奉。作《通玄经》以传大彭,谓道德在无为也。汤遣使迎之,至彼,见一道童。问真行子所在,曰:“师他适,吾当代往。”
汤见是童子,意甚忽。问其姓氏,曰:“予威子伯也。欲宁心志,须以丹药浴其身,则五内之火自息。”王如法行之,顿觉身心安泰。童亦就浴于汤,浴毕辞去,曰:“求诸盘中,能不间断,则精神振奋矣!”飘然而去,王视盘水澄清沏底,下有九大字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旁有四小字曰:锡则子书。
汤乃铭刻于盘,以自儆惕。“锡则”疑是道童别名,更遣使至碣石,务在见真行。
使至碣石山洞,已是空空。回至冀州界,见一人袒腹当道曰:“觌面错过,终世难逢。”
使知其语有因,问以真行子消息。其人曰:“真行乍老乍少,更名锡则者是也。”使问其姓氏,曰:“人见我善啸,称为啸父。”遂长啸一声,响振林木,转眼不知所之。
使归述所以,王竦然如失。甲戌春,王复烦热大作而陟。汤生三子一女,长太丁,次女,次外丙,次仲壬。太丁因哭父过伤,是祀夏五月病殂。
伊尹乃立外丙为王,即以乙亥为元祀。营葬成汤于济阴北,薄城东北郭,冢四方,各十步,高七尺。地近桐乡,建离宫于东郊,以奉祀庙,号烈祖。
丙子冬,王外丙陟。丁丑,伊尹复立仲壬。四祀又陟,太丁子太甲,年二十,辛巳十二月,尹祀祖庙告立,百官总己以听。
正是:斯为任圣,不愧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