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初始(终章)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汴京,集英巷,盛家,盛家祖母百岁寿诞,盛家老二房的人,得当节日一般的操办才行。
    如今,盛家人不光高寿,五代人同堂的盛景,真的不多见,而整个大宋也有新鲜事儿发生。
    皇帝陛下赵煦在他登基的第三年,耗资巨大,历经五年在燕州建立了一座新城,他倒是没提出迁都的意思,但整个大宋朝堂,都在猜官家的心思。
    盛家,寿安堂,盛纮夫妇俩,颤颤巍巍的来到此处,给盛家祖母请安,至于关于百岁寿诞的事,别说王若弗了,就连二哥哥盛长柏家的大娘子海朝云,都张罗不动了。
    盛铨家的大娘子苏妙成了主力军,她是苏辙家的嫡二女,办事妥帖,且极为有规矩。
    所有姻亲故旧的礼单,提前一天送到,几代当家主母,一一过目,但这里面,也有些极特别的东西。
    三哥哥盛长枫的嫡长子盛镱,接任远洋司的布政使之后,竟然弄回来一头长颈鹿,说是给曾祖母看个新鲜。
    盛纮上了年纪,时不时的有些犯困,他撇嘴笑道:“镱哥儿这小子,就是被他七叔给惯坏了,送个寿礼都别出心裁。
    他小时候,跟在铨哥儿屁股后头跑的时候,总是变着法的在我眼前晃。
    虽这兄弟俩,一副知书达理的模样,其实就是想冲我要糖吃呢,我这个做祖父能如何呀?只能给他们兄弟俩备着嘛!”
    苏妙捂嘴偷笑道:“祖父,我家官人小时候,还领着小叔镱哥儿,向您要糖吃呢?回头孙媳妇,可得问问他才好!”
    盛家祖母微笑道:“这一点老婆子我知道,凡是闹的,都与小七有关,在惯孩子这方面,小七有传承!”说着,盛家祖母看向王若弗。
    王若弗捂嘴笑道:“母亲,我就知道,这里少不了我的事儿,行了,我承认吧,小七惯孩子,是学自我这里!”
    盛家人哄堂大笑,这也是他们多年相处的方式。
    盛纮好奇的问道:“柏儿这荣休了,这一时间还不习惯吧?
    他去北境书院和西北书院走一遭回来,心情好了不少吧?如今不提再走的事了吧?”
    海朝云点头微笑道:“父亲说的是呢,我家官人说,等祖母的寿诞一过,就安心在家,他还想着含饴弄孙呢。
    但他的那些门生故吏们,总来询问迁都的事,官家登基以来,朝臣摸不准官家心思,想从咱们盛家打听一下,可我家官人没说。”
    盛纮撇嘴道:“官家迁都与否,不能出自咱们盛家人之口,否则,一个枉自揣摩圣意,好说不好听。
    这一点,柏儿荣休了,枫儿明年也荣休,但家中这些小辈们,回头让他们各自的大娘子,嘱咐一二。
    七房那边,今年怎么没动静呢?那些嫁出去的姑娘们,没提前回来?
    不应该呀?镜儿没领着她三个妹妹去小梅园?锟哥儿和铜哥儿呢?”
    王若弗接过话头,微笑道:“都回来过了,昨日就在小梅园那边,将驿站发回的东西,都接收了呢。
    锟哥儿家的大娘子雨嫣,在统计呢,哎呦喂,我昨日不是与你说了吗?
    你又忘了?你这年纪大了,总忘事,回头你自己问差了,可别往我这边推啊!”
    而反观盛纮,这会儿没动静了,他低着头,打些小呼噜,说着话的功夫,又睡着了。
    而盛家人开始小声讨论着各家各府的事,还都期待的明日的寿宴。
    盛家祖母的寿宴,摆在盛家中堂正厅内,这里前年重新扩建了一番,将几处闲置的院子,并了过来。
    这也标志着盛家,枝繁叶茂的同时,各支各房都分府别住,但每遇大事,都要回到老二房这边。
    中堂正厅,盛家祖母端坐在主位,盛纮夫妇俩分坐两旁,从大姐姐盛华兰家开始,他们夫妇俩,领着女儿庄姐儿夫妇和孩子们,向盛家祖母祝寿。
    之后是袁实夫妇俩,和袁锦夫妇俩,和各自的孩子们,而无论祝寿的是谁人,盛家祖母都会给上一份喜钱,一朵金子打造的小梅花。
    紧接着,二哥哥盛长柏夫妇俩,带着盛铨夫妇,盛锍夫妇,盛渔夫妇,盛钟一起给盛家祖母祝寿。
    渔姐儿最闹,说曾祖母给的喜钱,得多加一份,因为她现如今,又有身孕了,得借这份福气,明年给曾祖母添个小娃娃抱抱呢,惹得盛家人一阵欣喜。
    三哥哥盛长枫夫妇,带着盛镱夫妇俩,盛钘夫妇俩,盛锭给盛家祖母祝寿,镱哥儿还问曾祖母,喜欢不喜欢那头长颈鹿,盛家祖母回答说,除了喂养起来,总得抬着头,其他还好!
    五姐姐盛如兰夫妇俩,带着元迪夫妇俩,元迦夫妇俩,元缇给盛家祖母祝寿,期间,还提到元缇已然定亲给,西北路藩军小将种师道,盛家祖母还嘱咐道,得早些完婚,她还等着看缇姐儿出嫁呢!
    六姐姐盛明兰夫妇俩,带着顾书团夫妇俩,顾书因,顾书围,顾书回一起向盛家祖母祝寿,期间还说,顾家两位嫡子已然定亲,最小的顾书回新科进士上榜一甲的消息。
    盛家七房这边,张桂芬先向祖母告罪说,今日才赶回来,盛锟带着妻子弟弟妹妹,妹夫弟媳和孩子们,向盛家祖母祝寿,还说自己父亲盛长林稍后便到。
    之后姻亲故旧们开始了一波祝寿,其中包括淑兰姐姐家和品兰姐姐家,大约一个时辰之后,盛长林站在了盛家中堂正厅门前,他身后跟着两只仙鹤,说是给盛家祖母准备的寿礼,说祝祖母,福鹤延年!
    最后,盛家四姐姐盛墨兰,以太后大娘娘身份,领着官家赵煦,青城公主赵曦,亲王赵烈,赵熊,赵然,为盛家祖母祝寿。
    盛家祖母的寿宴吃得很是温馨,四姐姐盛墨兰临走时,还约盛长林明日宫中一叙,盛长林点头答应。
    次日,皇宫,慈宁殿,太后大娘娘盛墨兰处,四姐姐盛墨兰如今,需教导孙儿赵楷读书,开蒙的书籍,很多都是盛长林从师父曹景休的珍藏里,甄选出来的。
    御花园内,如今正值夏末,很多花儿开着,但许多果树依然挂着果子,四姐姐盛墨兰与弟弟盛长林用过午膳后,在御花园的凉亭内喝茶。
    这处凉亭就是当年,盛长林偶遇仁宗皇帝的贵妃张妼晗得那座。
    盛家姐弟又有差不多一年多时间没见了,过年时,盛长林来去匆匆。
    好像即使回家,也想着回终南山修道的事,盛家人很不理解,为何修道非要舍近求远呢。
    但盛家主君盛纮和盛家祖母知道其中缘由,盛家六姐姐盛明兰猜到了一些。
    但盛长林自己的解释是,终南山离西北路近一些,可震慑西北路藩军的同时,还能时不时的,知道西域那边的动向。
    代皇家问天国运,玉鼎观比玉清观合适,更何况,他的真君封号,是封在此处的,他还戏称,如若想得道成仙,此处香火,比玉清观来的更好些。
    四姐姐盛墨兰,说着宫中趣事,还时不时的,说到汴京城一些秘闻,说到自家皇孙赵楷时,透着一份慈祥。
    盛长林时不时的应答着,他也说着大宋的各处风貌,姐弟俩一如当年,在宥阳老家时,还讨论着盛家每个孩子们的婚事,仕途。
    忽然之间,姐弟俩同时沉默了一会儿,四姐姐盛墨兰轻轻一抬手,宫人内官渐渐离开,远远的,似乎他们认为太后大娘娘,应该有事向卫国公问吧。
    只见四姐姐盛墨兰表情稍微有些不自然的说道:“长林,还记得当年,姐姐我远嫁禹州之前,你送到我身边的,那五位武功高强得侍女吗?
    曦儿还向那朱楼学过武功呢,偷偷的,不让我和你四姐夫都知道。
    呵呵,这个女儿呀,活脱脱的像她小舅舅你,一副跳脱得模样,还学会藏拙喽!”
    盛长林微笑道:“四姐姐,孩子嘛,曦儿在弟弟我看来,到任何时候,都是孩子。
    她想学武功,自有学的道理,反正她一个女儿家,再说了,又没让外人学了去,挺好的。”
    四姐姐盛墨兰沉吟一会儿,抿嘴道:“长林,可那朱楼,从未对我这个主子有过忤逆。
    但姐姐我曾派另外四个侍女,去过宥阳老家一趟,但一个个的都没回来。
    我每每问起,朱楼似乎有难言之隐,其实我知道,定是被朱楼给打发了,身死倒未必,但可能此生,见不到了吧?
    我问起过朱楼,她闭口不说,我曾以她的功劳,想给她一份恩典,她也不要。
    姐姐我想问你一句,姐姐的小娘,从姐姐我当年被封桓王妃时,就想为她请封诰命,顺便立个长生牌位,可父亲不允。
    姐姐我问及祖母,同样被打发到父亲那里,只说我小娘有违祖训!
    至于原因,说是封存在宥阳老家的祠堂那里,我曾派人去找,说是得需盛家当代家主和锦南侯的信印,才可开启。
    三哥哥长枫呢,让我不必纠结此事,可姐姐我就想问你一句?究竟为何?可是其中有何辛密不成?”
    盛长林起身,走到一棵李子树旁,四姐姐盛墨兰起身跟上,还想得到心中想要的答案,只见盛长林将一处长着蜜虫枝丫,折断下来,还带着两颗李子。
    盛长林微笑道:“这季节的李子甘甜,不同于初夏的酸涩。
    虽枝丫处长了蜜虫,折断就好,否则,会累及其他枝枝蔓蔓,说不定那落地的果子,就因它而起呢。
    不过现在好了,明年这棵李子树,依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说着,盛长林只将那两颗李子,用衣袖擦拭,之后分给四姐姐盛墨兰一颗。
    在盛长林柔和的目光中,姐弟俩如小时候那般,偷偷吃了李子,似乎还要避开远处宫人内官的目光。
    姐弟俩又回到凉亭处,一口热茶,能缓解李子的甘甜,而四姐姐盛墨兰心中思索着,虽想通其中的某种可能,但嘴上还是问道:“长林,可是姐姐的小娘…”
    没等四姐姐盛墨兰把话说完,盛长林手放到背后,再翻出时,手上竟然多了一只布老虎,就是当年他去玉清观学道悟道时,四姐姐盛墨兰亲手为他做得那个。
    盛长林将布老虎放在桌案之上,叹气道:“四姐姐,你虽曾贵为国母,但几乎半生困在这皇城之内。
    可曾怪过弟弟我,当年为你选的这门婚事?弟弟我回顾半生,可曾有过厚此薄彼,对不起四姐姐你?
    四姐姐,弟弟我可将这世上,我所知得任何事,告知于你。
    可今日,弟弟我不想我们姐弟,因四姐姐你心中疑问,而生了嫌隙,不知四姐姐你可否,给我们姐弟留一分情面?”
    说着,盛长林没等四姐姐盛墨兰回答,起身就要离开,四姐姐盛墨兰回忆方才的李子枝丫,和那一番话,突然想到了什么,眼泪瞬间下来,哭喊道:“长林,你别走,姐姐我不问就是了。
    长林,小七,姐姐我此生不问了可好?姐姐错了,原谅姐姐可好?你别再离开,别躲着了。
    姐姐不想你离开,一年到头见不到你,姐姐也想念你呀,小七,布老虎你得拿着,这是姐姐我送你的,别把它送还给我,长林——”
    四分之一柱香后,皇帝陛下赵煦赶来,看着哭泣的母亲,心有不忍。
    他安慰着母亲,说小舅舅定会回来的,可当四姐姐盛墨兰转身看向桌案,那只布老虎不见了。
    几番询问宫人内官,他们都说,卫国公盛长林出了御花园,那只布老虎就凭空消失了。
    四姐姐盛墨兰喜极而泣,拉着自己儿子赵煦,呢喃道:“煦儿,你小舅舅他听见了,他不怪为娘了,他定不会如此狠心的。
    他收着那只布老虎了,呵呵,他还是我弟弟,我最亲的人,至亲的弟弟呀!”
    皇宫门口,澄园的马车在此等候,六姐姐盛明兰掀开马车窗户,看着逐渐走近的盛长林,姐弟俩相视一笑。
    二十多年以后,大宋又有新君登基,可这些年来,盛家人逐渐有离去的,盛长林只参加过盛家祖母和父母的葬礼,至于兄弟姐妹们的葬礼,他都缺席。
    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带妻妾去了哪里,连独自回汴京的幼子盛锵,都说父母与程姨娘的行踪不定。
    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盛长林孤身一人,回到终南山玉鼎观,入定修道,一年一醒,即使他的徒弟,也不敢来打扰。
    突然有一天,天空之上,一片祥云飘荡在空中,八位仙人来贺,说盛长林人间修行圆满,可得道飞升。
    为首仙人曹景休,还对自己徒弟盛长林,微笑道:“好徒儿,为师等你多年了,玉帝封你为,北天门玉鼎真仙!你可去北极真武大帝座前,继续修行!”
    盛长林苏醒,抬头看天,哈哈大笑道:“师父,徒儿记得,前朝剑仙建星君府,可不受凌霄宝殿之封,徒儿愿散去一身修为,与盛家人重聚!”
    说着,只见盛长林双手舞动衣袖,一阵劲风,将八仙脚下的祥云吹回天上!
    ——
    汴京,集英巷,盛家,府门前,太师府的匾额不见了,只见灯笼上书一个“盛”字,只见十五六岁模样的盛家五姐姐盛如兰,在催促侍女喜鹊,看看有什么落下的东西。
    而六姐姐盛明兰与小桃,在清点马车上的东西,数来数去,有些乱了,小桃从果子蜜饯的盒子里,拿出两个递给六姐姐盛明兰,之后她自己吃一个。
    六姐姐盛明兰皱眉偷笑道:“就知道小桃你聪明,多做了些,回头小七定看不出来的。”
    小桃撇嘴道:“姑娘你还笑得出来,官家的福康公主新婚后就闹和离,回头整个汴京城,每家每户的会因此,将家中女儿的婚事拖后的。你没看五姑娘借此,都在吼喜鹊了嘛。”
    六姐姐盛明兰一捂小桃的嘴,做了个噤声,小声提醒道:“别乱说,回头再给家里招来麻烦,我许你再多吃两个点心,莫要再说,知道了吗?”小桃点头答应。
    四姐姐盛墨兰晃着身形,一脸不高兴的说道:“呀,五妹妹和小六这是又要去玉清观看小七?
    我不来的话,你们能上得了玉清观的后山吗?哼,休想撇下我!”
    五姐姐盛如兰噘嘴道:“四姐姐,谁要撇下你了?我这是与小六,提前准备,贿赂那守山小道士的蝈蝈笼子,我都准备好了。
    对了,上次小七要的东西,你那个汴京各家铺子的清单,做好了吗?
    还有,上次小七说,四姐姐你做的那个布老虎,耳朵处开线了,得买点针线,再给他缝补一下的,就交给六妹妹吧!”
    四姐姐盛墨兰开始甩胳膊,抖手帕了,气急败坏的说道:“不成,那是我给小七做的,六妹妹虽针线女红比你我好,但小七得让我给他缝补那布老虎呢!”
    六姐姐盛明兰呵呵笑道:“四姐姐,小七都十一岁了,还能总玩儿布老虎?行了,你先缝补,不行的话,我帮四姐姐便是!”
    四姐姐盛墨兰眉开眼笑的说道:“还是小六你最好!”
    五姐姐盛如兰撇嘴道:“嗯,你们俩好去吧,我跟小七好,哼!”
    四姐姐盛墨兰嘿嘿笑道:“都好都好,五妹妹也好,唉,时间真快啊,一晃,小七去玉清观学道悟道七年了。
    好像昨天他还在玩儿布老虎,才将那金铃铛,从脚踝上解下来呢!
    诶,母亲可是让我们姐妹三人,把大姐姐要给小七得东西,给捎过去呢,可莫要落下了呀,咱们盛家也就我想着这些,没有我的话,可怎么办呀!
    不过也还好,借着福康公主这事儿吧,不那么早出嫁,呵呵,让我们姐妹一起,多陪小七几年,五妹妹,你别总拧小七耳朵啦!回头都生分了呢。”
    五姐姐盛如兰吐了吐舌头,囧字脸一出,道:“忍不住嘛,谁让小七淘气,还帮四姐姐你与我斗嘴,哼,回头我再收拾他!”
    六姐姐盛明兰和小桃不断地偷笑。
    谈话间,盛家三姐妹一起坐着马车,去了玉清观,看盛长林,而盛长林在玉清观后山的紫竹院醒来,好像这次有什么不同,但又依然期待,他起身,去了玉清泉那里青松亭,等着盛家的姐姐们,而他远望真武大殿那头时,好像有位大酒窝的姑娘,用她那极为漂亮的手,捂嘴偷笑,好奇的看向盛长林,一身修为换这一世的,再次重逢!
    ——
    回马枪:
    完本感言,《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本书完结,作者借演员梗给主角架构合理的身份,只能说是一种偶然的灵感,至于其他影视作品来做辅助架构,只是让主角和书中人物的年龄能尽量合理,否则,九岁的盛长林如何影响到三位十四岁左右的姐姐的婚姻,作者没那么大把握。至于宋朝皇帝的部分嘛,写书能拿着历史大时年表写?也许可以,但作者水平有限,办不到。
    关于回马枪部分,喜欢的,能看出幽默,不喜欢的,也就这一次,以后也不用了。感谢《知否》原剧所有演员和幕后故事给作者的写作灵感,感谢一路陪伴作者的书友们,感谢那些看了30分钟不到就给打低分的人们,可惜作者不会写权谋文,否则就用上了。感谢能从第六章感慨,到第八十二章明白先后呼应的书友们,感谢留言的每一位书友,时不时的互动,挺有意思的,感谢大家,希望我们相见,还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