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崇祯皇帝的生祠
作者:韧竹万杆斜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最新章节     
    如此这般情形之下,这南苑的四周地域便顺理成章地演变成了,如同狗儿一般那群年少轻狂、不知深浅的年轻人们所独有的专属练兵打仗演戏的地盘。

    而此刻,位于南苑大营的内部,真正的军队正热火朝天地演练着调遣军队、部署阵势的方法技巧。

    就在同一时间,置身于南苑大营之外的那一帮青少年们也同样有板有眼地模仿学习起来,并且乐此不疲。

    自古以来,青少年男子向来钟情于军事装备而非女性装扮,更为重要的是,身为校长的崇祯皇帝对于这种状况颇为喜爱,他还悄悄观察过这群少年郎打打闹闹的过家家似的打仗,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因此那些肩负着守卫南苑重任的厂卫人员,面对这群朝气蓬勃的少年郎也是无计可施。

    今日正值正午时分,皇庄学堂尚未开课用餐之际,狗儿领着他的先锋将领“眼上飞”以及巡查山岭的大将“缝里滚”,再次攀登上了南苑外部区域的至高点——那棵巨大的柿子树上头。

    狗儿用手遮住额头,犹如遮阳篷般,啧啧赞叹不已地凝视观察了许久。下方那些视线被遮挡无法看清情况的小伙伴们早已等候得心急如焚、焦躁不安了。

    等会儿还要上课,这南苑的道路虽然已经铺上了水泥地面,可是学堂离着这里还有三四里远,要是一个不注意迟到了,那先生的戒尺,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住。

    且听那依旧梳着总角辫子、年纪尚幼的眼上飞站在树下,高高扬起脑袋扯开嗓子叫嚷道:“狗儿哥呀,那来自陕西的士兵究竟长啥模样啊?是不是也跟咱们这儿一样成天抱着火铳和火炮乱放一通,就是不冲上去啊?俺咋就没听到啥动静呢?”

    话音未落,又传来另一个小跟班缝里滚的附和声:“对啊对啊,如果全都是只会摆弄火铳的兵,那可真是太无趣啦。咱们本地的昌平兵好歹还晓得扛起刀枪冲上前去拼杀一番呢。”

    狗儿闻言,心头不禁一阵激动,连忙喝止道:“都给我闭上嘴巴!莫要聒噪!等老子瞧清楚了,自会详细与你们讲解。”

    原来,此时的狗儿已然瞧见了校场内那一抹耀眼的明黄色——那正是校长驾到了!

    对于这位崇祯皇帝,狗儿打心眼里充满了感激孺慕之情。

    而在这周边的皇庄以及与之有所关联的村落之中,所有的百姓们无不对皇帝心怀感恩戴德之意。毕竟,老百姓们的感情向来质朴纯真,在他们最为直接的认知当中,唯有能够将他们从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的苦日子里拯救出来之人,方才能称得上是他们的大恩人呐!

    然而,对于这些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表达感激之情的独特方式便是向恩人焚香叩拜、诵经祈福,祈求上苍保佑恩人健康长寿、无病无灾。

    倘若这位恩人乃是尊贵无比的皇帝陛下,那么这一切将会变得更为庄重肃穆且盛大非凡。

    此时此刻,京城及其周边地域的黎民百姓们纷纷自发行动起来,着手为崇祯皇帝兴建生祠。

    或许连崇祯皇帝本人都始料未及,自己竟然会步当年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之后尘,使得整个京畿之地随处可见供奉他的生祠。

    这个名叫狗儿的孩子用力揉了揉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前方。

    他确信自己并未看走眼,因为在校场中央那个高高耸立的巨大台子之上,站立着的正是当今圣上——崇祯皇帝!

    狗儿情不自禁地扯开嗓子高喊出声,紧接着像一只敏捷的猴子般哧溜一下从树上滑落到地面,全然不顾身后紧跟不舍的两名小伙伴,头也不回地朝着学堂飞奔而去。

    他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天大的喜讯传递给每一位同窗好友。至于为何要如此急切地告知众人,以及告知之后究竟能够达成何种目的?

    其实狗儿心中尚未有清晰明确的答案。毕竟年少轻狂的他行事向来果敢决绝,从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那些畏首畏尾、犹豫不决之人,在他眼中不过是贪生怕死之辈罢了。

    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

    南苑的教场广袤无垠,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其辽阔程度足以容纳下五万之众。

    从遥远陕西甘肃郧阳而来的四大巡抚所率领的两万精锐之师,此刻正全副武装、阵容严整地集结于此,静候着崇祯皇帝的亲自检阅。

    点兵台上,身着华丽戎装、扮作大将军模样的崇祯皇帝昂首挺立在最前端,他这一身装扮就是大明的凤翅盔、锁子甲护心镜都有,外棉内衬铁片的棉甲也有,只是他嫌不好看,没有穿,穿的还是仪式感很重的铁甲。

    本来他想仿造一身德三帝国的军装,后来想想这有点太二了,服装材料也达不到标准,也就作罢了。

    崇祯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炯炯有神,宛如战神降临世间。下方的官兵们则爆发出一阵又一阵如雷般的欢呼声和喝彩声:“大明万岁!皇帝陛下万岁!”“明军威武!”这些激昂高亢的呼喊声响彻云霄,震撼天地,令在场所有人都为之热血沸腾。

    伴随着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那些戍守大明西北边陲的英勇将士们心潮澎湃,情绪激昂到了极点。此刻他们深刻地体会到,那位他们愿意用生命去扞卫、去忠诚追随的大明皇帝陛下并未将他们遗忘。

    此时此刻,崇祯皇帝凝视着台下那密密麻麻的两万多名身经百战的老兵,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战兵可绝非昔日京营中那些徒有其表、只知滥竽充数的花架子士兵所能比拟的。

    眼前的每一个战士都是历经无数战火洗礼、从血与火之中锤炼而出的钢铁汉子,只要补足了军饷,那些建奴八旗似乎也不值一提。

    整个教场上弥漫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那是只有经历过生死搏杀的人才能够散发出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