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第40讲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藏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富楼那对佛所讲的七大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怀疑。最典型的就是,他认为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圆融?他不懂得水本身就是火,火本身就是水;不懂得这个茶杯当下就是水和火,他用凡夫的那种粗浊的心态在执相。比如虚空和大地,一个是空,一个是碍,互相对立。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这个法司空见惯。虚空那么大,它有没有讲鲜花可以来,牛屎靠边?它不拒绝任何万法万相的自在发挥。在这里,以虚空比喻我们的真空。虚空是不是随缘变现的?前面讲的,从这个墙上挖一块土出来看到洞了,没挖之前那个洞在不在啊?(在)。所以佛常常以虚空来比喻真空,就叫我们悟。
    我们真心就是一个念,可以现虚空,可以现高山大海,可以现天、现人、现鬼。那我现在坐在这里这么大的体积,当下是不是虚空?(是)。百年以后,这个身体化掉了,虚空有没有因此增加一个立方米?没有。虚空之相当下就是真空之性,性相不二。由于佛前面已经讲了,「性空真觉,性觉真空」,虚空之性就是真空,真空之相就是虚空,当下是一个东西。
    有人讲《楞严经》是天书,我们不要被吓住了。你讲它是天,我当下就是天;你要讲我是人的话,那好,《楞严经》当下就是人。这就是迷与悟的问题。我遇到什么就是什么。为什么?《楞严经》是佛,我就是佛。因为我原来本来就是佛啊。以原来的佛来读现在的佛,能不能读懂啊?一读就懂。迷人遇悟人当下就是悟人,凡夫遇佛法当下就是佛法,是不是这个道理?太亲切了。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彼太虚空:这是举例说明虚空不拒群相发挥,以此来比喻真心本来面目随缘变现。
    日照则明:注意,光明并不是太阳生出来的,是随着日出而显现光明。鬼的同分妄见就是随着太阳出来显现出黑暗。云屯则暗:虽然是在白天,如果浓云浓雾能不能看到太阳?
    风摇则动:起风了,树木花草就在动。六祖慧能怎么讲的?仁者心动。霁澄则清:「霁澄」,是雨过天晴那一刹那,一切都很清新。气凝则浊:「气凝」,是指大雾,天地浑浊。土积成霾:尘土飞扬,形成暂时的空气混浊。水澄成映:清水能把河岸上的树木花草倒映出来。
    以上的明相、暗相、动相、清相、浊相、霾相、映相,都是随着种种因缘而显现。那种种因缘是不是也是我们的心显现的?而随缘变现无非是由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所决定。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对于眼前的境界佛又提出发问。
    如是殊方:如是有差别的方方面面。十法界是不是千差万别呢?「殊」,就是差殊、分别对待这种现相。「方」,是方方面面。诸有为相:是一切生住异灭之相。
    为因彼生:这些现象是不是由他生的?他生包括个别生及因缘和合生。为复空有:还是由虚空而生?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若彼所生:这个「彼生」,举阳光为例。实际上太阳在这里呢,已经代表了风动、云暗、霁清、气浊、土霾、水映。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其它「亦复如是」。
    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如果是太阳生明的话,那么整个十方世界就是一个明亮,其它什么都没有。既然就是个明亮,为何「空中更见圆日」?应该看不到太阳啊。又如妈妈生儿子,怎么可能母子永远同在啊?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如果这个光明是虚空生出来的,那与太阳就没有关系了。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同时既然是空生的话,空性是永恒的,它应该始终是亮的,它怎么到了晚上又变暗了呢?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这个光明既不是太阳生的,也不是虚空生的。但是离开了太阳,离开了虚空,有没有光明啊?没有。所以光明在太阳或虚空找不到它的根源,但是离开了太阳和虚空又无从谈起,这自然而然归结到——这个光明是我们的自心本性。它随着因缘和合而显现出来,这就解除了自然外道论。
    光明也好,太阳也好,光明就是太阳,太阳就是黑暗,黑暗就是泥巴,泥巴就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是我,我就是这个茶杯,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都是我们一个念在变现。《楞严经》从头到尾就是在讲这个法,我们要好好用功。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从这个相上来看,怎么妄呢?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它明明现出来了。「无可指陈」,在世间法里,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能不能拿出来给人家看呐?
    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这是一举三破,破三个妄,指空华为真就已经是妄。「空华」是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空华是无生而现。「结为空果」,空华能不能再结空果啊?华已是妄,果何能真啊?空华空果,已经是二妄,还在问「其相陵灭义」?空华已是妄,空果更是妄,还看华是怎么灭法啊?本来就是妄,还要灭吗?你也没有办法灭。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这是在相观性。明啊、暗啊、浊啊……从相上讲是虚妄,从性上讲「元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无情是这样,何况是有情啊?无情和有情都是一个东西。
    先非水火:「先非」,这是方便说,是假设一个当初,它并没有水火之相。水火之相仅仅是一种性具功德,本来存在,也就是没有水火这种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之相,它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这一个东西包含着水火是一,包含着水火可以现二,包含着水火相容,包含着水火对立,它会现种种相,那是它在表演呐,你不要当真。
    云何复问不相容者:它的本性是一个东西,它是随缘变现在演戏,你怎么问它相容不相容?这是不是节外生枝啊?妄上加妄。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注意,「真」和「妙」就是真妙觉、真妙明、真觉、真明、妙觉、妙明。明白了这个道理,万法无非我一念。「觉」,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明」,是表随缘显现的十法界一切万法都是真的。既然是真的,是不是很妙啊?就是「真妙觉明」。「觉」就是「明」,「明」就是「觉」。十法界大小多少、是非好坏长短、圣人凡人、牛马猪羊、黄金白银、垃圾堆、臭狗屎,都是明明白白的,当下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这段经文就是解释真心本来面目随心应量,循业发现。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由我们地球人的同分妄见显现出这个虚空,那四空天、无色界是不是也由他们的同分妄见现出无所有处、空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天呐?那么虚空藏菩萨现的天、阿罗汉的天一样不一样啊?都不一样。
    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考虑,命自我立啊!同样是地球人,他显现的虚空大小一样不一样啊?可不一样。心量越大的人,定力越深,气质也越好,你不用跟他交谈,就看得出这个人心量如海。有些人你就一句话不注意刺伤了他,马上那个脸阴沉下来。所以这种情况来世的果报一样不一样啊?他今世的果报就不一样。前者大胸大量,他健康长寿。特别是修行人,有些人修得神经兮兮的,时时刻刻严阵以待,稍微有一点点刺着他的自尊心,马上就以十倍的力量来还击。这种人不能入道。即使与你没有关系,作为一个真修行人还要往自己身上拉,你应该感恩才对。你非要来解释我不是怎么样,作为老师一听,这样的人没有出息。真的假的并不重要,有时候就故意搞假的来试探试探你。在师父眼里,好人坏人并不重要,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就是这个道理。
    谁没有毛病?谁没有缺点?哪个心里没有一点阴暗的角落呢?有问题不怕,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哪有我?哪有你?哪有是非好坏?有时候看上去是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是有三世因果的。你在我面前显个英雄好汉有什么用啊?你要自己能够了生脱死才有用。
    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我们也从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来看。地球人的同分妄见现出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冬寒夏炎;别业妄见呢,胆结石、肝结石……月光童子是不是修水观可以把自己变成水呐?所以十法界万法无非是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这都是讲具体的个别性的,下面还有好玩的。
    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俱发明」的时候,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这是不是同分妄见啊?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这个例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我们两个人随便分手的时候,这也涉及到两种妄见。首先同分妄见来讲,大家都认为太阳在水里的影子跟人方向保持一致;别业妄见,一个人往东就感觉影子跟着往东,一个人往西就感觉影子跟着往西。这是不是讲我们的真心随缘显现呐?
    先无准的:这是由于各人所造的业不同。太阳并没有说一定要在水里向东或者向西分开,没有这个规定。「先无准的」,而是随各人所造之业而定。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对于这个情况,大家都不会有疑问,都知道这是影子,这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你这样问的话——怎么一个太阳能同时跟着两个人走呢——真是节外生枝。
    各日既双,云何现一:这是昧于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否则他就不会问出这种可笑的话来。
    宛转虚妄,无可凭据:离开对一心三藏的观照,我们对世间一切的万法都是颠倒妄想,除了颠倒就是妄想,除了妄想就是颠倒。「无可凭据」,是指没有办法用第二义谛这种逻辑推理来搞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唯一可以凭据的就是一心三藏,万法都是由我们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法就是一个自己,这个凭据在大乘法叫一实相印。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
    这就明显体现出菩萨与凡夫所根本对立的两种心态。
    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这个「汝」就是指没有明心见性的凡夫;「色空」,他把色和空用凡夫的心态来对待而相互障碍。凡夫迷于藏性,在佛法里叫背觉合尘,他不懂得即空即有。自性本来无碍,是自己着相昧理,无碍而成为有碍。
    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这里在进一步地说明,由于诸佛如来圆融圆满圆通藏性之理,所以在整个十法界中自在地变现。风动、空澄也好,日明、云暗也好,都是比喻,都无所障碍,都是它。大至佛刹,小至微尘,有情无情万法,无非诸佛法身真常。再次提醒,不能用我们地球人的耳闻、目睹、所感受的——这是泥巴、这是电灯、那是水泥柱——来妄自执着,这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在诸佛菩萨眼里,一切都是自己。
    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众生迷闷:还是执相昧理,闷在相上,迷在性上。背觉合尘:「背觉」就是昧性,「合尘」就是执相向外攀缘。所谓「背觉」,真正背了没有啊?他那个合尘当下是不是觉啊?似背而非背,非背而背。他得不到觉的妙用叫背,他的觉跟佛菩萨相比,有没有少一丝一毫啊?诸佛菩萨跟众生就是共这一个觉。他虽然背了,有没有离开这个觉啊?没有,他是不是在觉中啊?这个尘当下是不是还是他呀?是不是还是一个东西?
    故发尘劳:「故」是讲因缘果报,「发」是显现。「尘」是指身苦,六道轮回之苦,「劳」是指心累,迷惑颠倒。贪心、嗔恨心、发财的心、享受的心都叫劳。官大钱多,既要想办法怎样去快乐享受,又要想办法来增加财产,还要想办法防止别人来算计,活得累不累啊?唯有修行人看破放下,心里坦荡,随时随地可以迎接那个庄严时刻的到来,你多自在。圆顿大法怎么讲,烦恼就是菩提,苦就是法身,造业就是解脱,它是一个东西,随着我们这个心的迷与悟在随缘变现。有世间相:世间相就是十法界相。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我以妙明:就是我以明明白白的现在这个肉团身,我以明明白白的山河大地在相就见性。不灭不生:是对生说不生,对灭说不灭。
    合如来藏:因为世间这个妙明相是不是生住异灭啊?对生住异灭说非生住异灭,在相即性,这叫「合如来藏」。当下这个不空如来藏就是空如来藏,也就是不二法门。为什么能合起来啊?因为有个空不空如来藏,是智慧妙用,是报身功德。明心见性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证到事无碍法界。怎么事无碍法界呀?有形有相当下就是无形无相,当下就是性,它没有感觉到我现在有什么障碍。
    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这里因为在用次第三藏接引,所以这里的「如来藏」就说为空如来藏,也就是我们的真心「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当下就是有形有相的不空如来藏。「圆照」,就是圆融圆满圆通,在性即是相,这是证到极果如来的功德。他在大光明藏中,无形无相中,当下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那我现在是不是他呀?你们是不是他呀?这个茶杯是不是他呀?这叫理无碍法界。理就是真心本来面目,与整个有形有相的十法界万法没有一丝一毫的障碍,十法界万法当下就是它,就是它的本体。那么释迦牟尼在大光明藏中,多宝如来、日月灯明如来、大通智胜佛如来、当下是不是释迦如来呀?无量的老古佛都是一个佛,无量的老古佛当下就是我,我当下就是无量的老古佛,没有哪一法当下不是无量的老古佛。
    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个释迦如来是不是无量的多宝如来呀?那一万一千一百尊如来是不是无量的如来?是不是无量的虚空藏菩萨、韦陀菩萨呀?是不是无量的玉皇大帝、七仙女啊?是不是无量的张居士、李和尚啊?是不是无量的桌椅板凳?是不是无量的乌龟王八呀?这是「一为无量」。反过来讲,这无量的东西是不是一个释迦牟尼?是不是一个多宝如来呀?是不是就是一堆牛狗屎?这就是真理呀。
    有些人听得害怕,你认为那是牛屎狗粪,佛眼里一切众生皆是佛。你怎么不敢当佛啊?这个世界上有墙壁吗?连鬼都能穿墙越壁。我们这个肉团是肉团吗?它是一股风、一团火、一滩水。我们执着是什么东西,那是同分妄见在随缘变现,是好玩,玩游戏。仅仅我们是玩傻了,玩呆了,不知道回家了,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佛出来告诉这条路——你就是我,你就是如来藏,就是迷人遇到悟人当下成为悟人,就这个道理。
    所以「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是把上面的一段经文概括起来,就叫理事无碍法界。理不碍事,事不碍理,是把两个法界合在一起。
    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小中现大」是不是芥子包虚空?「大中现小」,就是虚空包芥子。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心变出来的,可是凡夫自认为我们的心在肚子里,就拳头大那么点东西。他不懂得是这个肉团装在心里,这个房子装在我心里,虚空装在我心里。小中不仅含大,而且含多。这个脑袋是不是百味瓶啊?什么都有。寺院的那座宝塔你现在能不能想起来?是不是在你脑子里?心法不可思议啊!「大中现小」,这是讲无分别不妨分别,这不叫妄想分别,叫智慧分别,以此方便门来示真实义。把不思议的佛法变成语言文字,已经把它变小了,就是「大中现小」。现小的时候,我们却能明白它的整个全性之义。分别不妨无分别,无分别不妨分别。
    那么这段经文,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事事无碍法界?注意啊,四种法界真是四种吗?理无碍法界当下是不是事无碍法界啊?要懂得次第圆融。
    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能不能把你家里的电视机、沙发想起来啊?在见道位就可以作这种观照。你现在心能不能跑到十年以前去?能,但身能不能跑过去啊?不能啊,现在和十年前是不是二啊?可是现在跟十年前当下是不是都是你?是的,这就叫不二法门。真心本来面目这种妙,妙不可言。用世间凡夫的心态没有办法来理解,只有智慧才能观照。以此推论到十方法界,是不是都是我们?我们现在一念心可以跑到美国,可以跑到太阳,是不是「不动道场周遍法界」?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照。比如说张居士从南京跑到扬州来听经,南京有没有少一个张居士?这里有没有多一个张居士?因为南京也是张居士,扬州也是张居士,太阳、月亮是不是张居士啊?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我们在众生位分南京、上海、北京,有彼此,这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其实十法界都是当人当下一个念。
    再作第三种观照,不动道场就是空如来藏,十方界就是不空如来藏,中间的那个「遍」字理解为空不空如来藏、性相一如、理事不二。我们每一个人当下是不是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啊?从全体上来讲是这样,从个体上来讲也是这样。一粒微尘、一根草丝缕结,尽足为一真法界。所以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任何一个小微尘当下就是十方法界,并不是说许多东西综合起来才是个十方法界,十方法界中每一个法当下都是十方法界。
    六祖惠能讲,有这么个怪物,没头没尾没面没背,他是谁啊?就是我们的真心,这是方便说为真心。那么有头有尾有面有背是谁啊?还是真心。没头没尾没面没背的那个东西跟那个有头有尾有面有背的东西是什么关系?就是一个东西。无量就是一,一就是无量。这一部分就是那一部分,那两个部分就是那八个部分,就这么古怪。我们好好把它转,谁转得刻骨铭心,谁得大自在。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身」指法身,法身无相,为一切相所依。这都是方便说,没有方便说我们不可能悟到究竟说,而究竟说没有什么法身、报身、化身。法、报、化当下就是一个念。「含」就是报身,是智慧妙用;「十方」就是化身。「身含十方无尽虚空」,有方所有空间必有时间,必有万法万相。这段经文是妙语连珠,口头禅都会讲,但是我们贵在要变成自性流露,要懂。
    《楞严经》从头讲到尾就是在讲一心三藏,就是讲我们的心。所以读懂了《楞严经》,三藏十二部经即使是方便法,方便法是不是我啊?行善的善是不是我?被断的恶是不是也是我?行善的行、断恶的断,是不是还是我?明白了《楞严经》一心三藏,十二部经乃至外道邪法乃至种种资生产业,乃至种种学科,没有哪一样不是我,都是一个念在变化。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毛端」,是人身上的毛端,是表正报,表有情;「宝王刹」,是表佛宝法王之国土,表依报国土,表无情。正报之最小能现依报之最大,这就继续讲事事无碍法界。「宝王刹」比喻为无穷无尽的十方虚空,我们一毛孔就能包含它,而且就能当下现出它的全体之相来,是不是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啊?表这个法。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微尘」是表无情之最小。转大法轮教化众生,一般是针对有情而言。无情里能包容着有情。所以这两句经文,继续强调法界真心本来面目不可思议。
    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如果按照通教的「灭尘合觉」,叫做无余依涅盘。它离开了肉团身,离开了一切有形有相的法,进入那种空如来藏大光明。用圆顿大教来讲,可说为无住大涅盘。无住大涅盘包括自性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当下是一个本体。所以我们现在在这里,已经灭尘合觉的那些古佛如来知道不知道我们呐?都知道。我们动一动就是他们自己在动,虽然他们知道我们,如果我们不发心的话,他能不能度我们啊?不能。
    就像我们在梦中一样,变现出来那么多人,他们在梦中能不能听我们的话呀?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可是梦中那么多人是不是我们自己啊?我们做梦的自己度不了梦境中的自己。所以诸佛到这个世界上来是不是在做梦中佛事啊?你自己不发心,佛度不了你。虽然我们就是他,但是必须自己发心才能得度。那么一旦我们成佛了,跟他是不是圆融为一个本体啦?这个时候你才体会到,哎呀!原来我就是多宝如来,原来我就是观世音啊,原来阿弥陀佛、释迦牟尼、日月灯明佛都是一个东西啊;原来那个牛魔王也是我啊,原来那个泥巴块也是我啊!可要度他们,只有出来讲经说法啊!所以这个法就是不可思议,唯有智慧能够观照。
    没有明心见性的人绝对不能相信自己,你所有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你怎么能知道别人呢?可是我们在迷惑颠倒中总是自以为是。所以这个「灭尘合觉」,看我们灭了多少,合了多少。同时还要明白,这个尘能不能灭啊?把这个一灭掉就什么都没有了,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统统完蛋。这就是《楞严经》讲的,一假一切假,一灭一切灭。
    比如说这个手掌比喻为尘,我灭尘合觉变成拳头了,手掌灭了没有?没有。它当下就是拳头,拳头生了没有啊?它当下不还是个手掌?所以既然不能灭尘,能不能合觉啊?你跟谁合啊?尘当下就是觉,觉当下就是尘。所以灭而非灭,合而非合。无合不妨说合,要不然这个嘴巴怎么开口啊?讲到底,什么东西都是一个念,我们咬住这一点,经文就好理解。
    即使佛在讲经的时候,许多语言也都是不圆满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出世间的真理没有办法用世间的语言来表达圆满。所以「灭尘合觉」错不错啊?本身就是错的。虽然是错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却能悟到真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东西。
    我们虽然本来是佛,不从修得,但是不修能不能起妙用啊?就跟那个矿里的金一样,它本来是金啊,你炼也好,不炼也好,它都是金,但你不炼的话,能不能把它显发出来?不能。因为佛灭尘合觉,也是依照一心三藏的道理,用法来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化掉。灭与合是不是讲修证啊?因为修证了,「故发真如」。「故发真如」就是把自性本心的妙用成就了。你不修行真如也在,但它发不了妙用,所以真如并不是因为我们修出来的,你修也好不修也好,它就是真如,否则就不能叫真如。
    「妙觉明性」,是我们自性智慧德能妙用现前,可以理解为三身功德。一个「妙」贯穿三个字,妙觉、妙明、妙性。「觉」,就是空如来藏,方便说为法身;「明」,就是不空如来藏,方便说为化身;「性」,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方便说为报身,是智慧功德妙用。所以这个「妙觉明性」是不是「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