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反董卓联盟
作者:真红的闪电   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刘辩已死,李儒觉得唐姬一介女流不值一提,也没再多管便直接回去向董卓复命了。董卓听后对李儒夸奖了一番,随即亲自入宫向刘协报告弘农王的死讯,不过董卓的说法却是弘农王在自己的寝宫服毒自尽。刘协虽然年幼,但也看得透这其中的因果,想到最后的血亲也被害死,他既哀又怨道:“今日方知孝恵皇帝保不住隐王之痛。”董卓听了哑然失笑,说:“弘农王之死,最得利的其实正是陛下。现在你成了先帝唯一的正统继承人,即使未来京城有变,你的帝位也稳如泰山。”刘协听了默不作声,等董卓走后,他一个人慢慢思索,觉得董卓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又想到刘辩虽是自己的兄长却也是害死自己生母的何氏所生,便也不觉得有多哀伤了。忽然之间他生出了一个念头,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似乎就是董卓曾说过的妇人之仁。

    杀了刘辩后,董卓行事更加肆无忌惮,甚至连通过袁隗下诏这道表面功夫都省了,直接自拜相国,享“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自此他在朝中的权势已经如日中天。

    董卓专擅朝政的所为让曹操深为不齿,而董卓却素闻曹操的才干想表其为骁骑校尉收为己用。曹操心知如果当面回绝必会引来灾祸,便连夜改易姓名逃出洛阳,直奔家乡谯县。回乡后,曹操散尽家产,募集义兵,准备起兵讨伐董卓。可惜曹操的动静过大,被豫州牧黄琬察觉,带兵前来围捕。曹操的密友秦邵得到消息后匆匆赶来通知曹操逃离谯县,并将自己的幼子秦真交托给他,自己则带着一小股义兵打着曹操的旗号往另一方向缓慢撤离,以此吸引黄琬的注意。最终秦邵惨遭黄琬捕杀,而曹操感念他的恩情将秦真收为义子改名曹真,带着他一起逃到了陈留。

    陈留人卫兹,与曹操的父亲曹嵩相识,热情接待了曹操。卫兹此人一向清高,不入流俗,对朝廷的三公重臣及州牧大吏嗤之以鼻,与曹操交谈后,却独独对他另眼相看,认为曹操有“平天下之能”。于是卫兹捐出全部家财资助曹操起兵,帮他征得五千人,自己也加入了曹操麾下。曹操自知自己的实力还太弱小,便投靠了陈留太守张邈,还帮助他联络上了自己的好友袁绍。

    受封渤海太守的袁绍丝毫不领董卓的情,早就有了起兵之心,奈何董卓也留了个心眼,密令冀州牧韩馥监视袁绍,限制他的行动。而关东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原本就是董卓任命的牧守都加入了进来,袁绍也开始逐渐有了动作。韩馥一方面不敢忤逆董卓的指令,另一方面又不愿正面与袁绍撕破脸面,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召集部署商议,询问道:“如今这个形势下,我应当助董氏还是助袁氏?”治中从事刘惠正色说:“使君居州牧之位,当以国家利益为先,何须谈什么董氏、袁氏?”韩馥听了面有愧色,他思虑再三后,决定写信给袁绍表态支持他起兵。

    初平元年正月,超过十路关东诸侯打出了讨董的旗号,其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袁绍因为其家世地位、诛灭宦官之功以及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被公推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并对其余人皆假授官号,属于张邈军下的曹操则被授行奋武将军。

    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方诸侯各有军队数万。

    听闻了关东军会盟的消息后,董卓既惊又怒,他首先把气撒在了伍琼和周毖身上,认为这两人必是与关东军有勾结才会在先前举荐了袁绍、王匡和鲍信,于是下令将这二人处死。随后董卓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并提出想要亲率大军去征伐。侍御史郑泰向来不满董卓的凶暴和野心,担心董卓兵多强悍,让关东军无功而返,便提出反对意见说:“相国大人不必太多担忧,我认为还远未到需要如此认真对待关东军的时刻,原因有十:其一,陛下还朝后,民心安定早无战意,关东军此时发兵与人心相背;其二,关东军师出无名,形同造反,不需相国动手天下人自当共讨;其三,关东诸将不晓军事难成气候;其四,相国大人声威在外足以震慑群雄何须劳力而出;其五,袁绍等人各有领地,不可能长时间征战在外,稍加拖延就可使其不战而退;其六,相国之婿中郎将牛辅已发兵三万征讨反贼白波军,四面出兵是兵家大忌;其七,京都方历大乱,百废待兴,补给未必充足;其八,相国大人的精锐部队自凉州来京都不久,又经历了寻找陛下的辛苦,恐成疲劳之师,不宜马上出战;其九,京师外围防御固若金汤,根本无惧关东军的到来;其十,关东诸侯人心不齐,消磨一些时日后或许就会有人主动向相国大人投诚。”郑泰口若悬河,说得董卓也点头称善,便放弃了自领大军出征的想法,转而以郑泰为中郎将,统率少量部队见机行事,牵制关东军。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