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招些临时工
作者:王者近水   化工研究院最新章节     
    实际报到的只有四十一人,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都还差七个人,严重影响将来排班。

    “我们只有召七个临时工来解决排班问题了。”王进水想到的只有这一招。

    临时工是当年的一种特殊况,干着与正式作工一样的活或其它脏活累活,待遇比正式工低一档,关键的是没有编制,如不要的话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不过,干得好的临时工也有可能转正,由农业户口跳到居民户口,从而得到父子相承的接班机会。

    “这是个方法,可我们的头头脑脑多,得我一条线,你一条线地汇报上去,批下来得一两个月。”冯珍会细数着程序。我这边街道办,工业局,人事局,筹建办,财税局,副县长一个地方一周拿到红印,你这么可能更多。副职当久的,胆子一般都很小,想的就是程序。

    “直接找周副县长,说明况,由周副县长自上而下督办下来,不需走化工研究院这条线,只要最后报备即可,一天就可以把所有手续走完。”王进水在姚院长办公室里听到过姚院长与周副县长的谈话,知道他们比谁都急,只要有解决方案,立马就会同意,七个临时工嘛,对一个副县长是小事。桐城化工厂不属于化工研究院下属分厂,不需走那边的流程。

    王进水提起电话,“小王呀,你跟小冯一起立即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们好好议一议招工的事。”周副县长正为这事恼着呢。

    王进水与冯珍会来到周副县长的办公室,办事县带两人来到小会议室,人事局,工业局,财税局等领导都已在座。

    这架势有点儿不对,就七个临时工,周副县长一个电话或一张批条的事,犯不着这样子兴师动众吧,动静太大,必事出有因。

    “小王小冯两个来了,农药生产赶农时这道理大家明白,四月到六月是一波旺季,八月到九月是另一波旺季,农时不等人。要完成国家任务,就得有人,农药厂缺人的事大家都知道,刚才电话里,小王同志提出,招收六十七个临时工,解决第一期生产工人紧缺的问题,以后各期也可参考招工,现在,大家听一听小王的设想。”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招六十七个临时工了,只是要七人,是周副县长听错了吧?可六十七与七发音绝无听错的可能。是周副县长无法解决用工荒,心中已有招收临时工替代正式工的设想,可这种踩政策红线的事绝不能由政府领导提出,只能是人家提出,他导其它人表态赞同,王进水心领神会。

    “我个人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任务太紧工人缺少,我想只能招收临时工来完成国家生产任务,临时工可以在待业青年中招,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在打工的村民中招。”王进水开始说明自个的观点。

    “待业青年正式工都不愿意,临时工反而会愿意来?”在座的人事局领导十分不解。

    “是的,临时工,说明有新的招工岗位,他们可自由去参加考试,如是正式工,一辞职报考别的单位,变成了曾经不服从分配,个人历史上有了污点,无法再招工,临时工反而没这顾虑。”政策上的漏洞就在这里,因为有居民份,真想在农药厂工作,可以转正,不想在农药厂,临时赚几个月工资,得到一些工厂经验也是好事,有利于下一次招工考试得到高分。一听王进水的解释,大家晃然大悟。

    在外地打工者的中间召临时工,这个大家都理解,可一般况下,工厂的临时工最高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农药厂第一期,四十几个正式工,六十多个临时工比例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了,踩了红线,工资表也不好造。

    “所以,我才要求大家一起过来,对有小王的意见表个态度。

    意见一是把国家生产任务放在首位,同意招收临时工。

    意见二是反对把国家任务放在首位,等待招工完成后投产。”周副县长在用词上给扣上个大帽子,潜台词是不同意招收临时工的,就是反对把国家任务放在首位。

    “我们得设想一下找到一种既能招到正式工,又不影响国家生产任务的招工方法。”工业局洪局长担心临时工太多围规,提出意见。

    “难得有洪局长主动请缨承担招工任务,大家鼓掌给鼓励一下。”周副县长扬溢地说。

    “我不是这意思,是说从长计议。”洪局长被闹了个大红脸,急忙摇头表态。

    “会议一开场,我就说过了,农时不等人,只有两个选择,或者同意方案一,或者同意方案二,我们已经没有讨论的时间了。”周副县长再次要求大家表决。

    你如果选择了第三种意见,那么就有你来负责招工。大家从洪局长表态的上看到了反对的结果,纷纷表态支持招收临时工。

    一个工业副县长,敢大刀宽斧地确定一次在一个厂里召这么多临时工,这实在出乎王进水的意料之外。副职不负实质责任,走马观花,遇事多打几句官腔是官场现状,前几天王进水还见周副县长与陈厂长在姚院长那里大踢皮球,其实,这都是做给人看的,踢球最后结果是为了门,临门一脚,绝不腿软。

    “洪局长做事认真负责,招工的事还得洪局长主持。”招临时工也作招工论,这是美差,有些个农村里的亲戚子女需要安排的,可以借这机会解决,又给了洪局长一个台阶,轻松下台。

    洪局长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点头应下这件事。

    第一期六十七个这么办!第二期第三期招工五个百个有了前面的例子,到时也可这么办。政策上的事在于打破天花板,招工的天花板一被打破,就是一片新的天地,不在于规模。

    “我们电话里说的是七人,你怎么清楚周副县长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六十七人?我替捏了一把汗。”回去路上,冯珍会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