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闻五丁氏子能徙山,募令引之逆出。五丁力穷难拔,山忽崩,五丁皆化为石。有司奏其异,帝命赈恤邻近被灾者。
时人因张氏所养之蛇,谓为张恶子请立祠祀之。其神甚灵。
是冬,有司复奏淄水有黄龙现。帝念卫叔卿、京房之言,深自感叹。
壬申春改元黄龙。
三月,帝崩。
太子奭即位,明年为初元,立王氏为后。
春秋时沙麓山崩,晋史苏卜之曰:“后六百四十五年,当有圣母出于此。”
至汉太始中,御史王贺徙魏郡委粟里。贺之子禁生女名政君恰当其时,即后也。
乙亥冬十月,石扶风太守邢阳上言:“有道士王仲都者,自云游梁山,遇太白真人,授以虹丹,服之能御寒暑。居民相传见之,将及二百年,颜色常如四十许人。”
元帝召试其术,时正隆冬,令仲都披单衣,乘驷马车,从游上林苑昆明池,环水驰走。
帝御重裘,犹觉寒栗,仲都背上热气蒸然。
明夏,当盛暑,复召都衣以重绵,围以烈火,半日身不流汗,口不称热,怡然笑语自若。帝益加敬焉。
是秋,忽不辞而去。
丁丑春,有使臣从蜀郡来,言见其在市闲行,寄谢天子,云:“即秦人仲高。闲游淮蔡兖齐,原多于雍梁驻足,将循行足楚闽越。
昨访太乙,路经蒙山,晋谒安、琴二先生,得栾尚书为伴。
琴先生云,濮阳苏子玄乃当世真异,仇太白常亦言及。
今上既柔仁,善诸经史,何不遣使诚聘,或可至而问也。”
帝命安车玄迎聘。
子玄,名林,魏郡人,本魏灵公之后,分支苏门山因以氏焉,秉操卓荦。
闻舒乡吴子英者名浚,有谢嚣之志,与为友。
子英善入水捕鱼,得赤鲤于淝水,持归蓄之池。
一年长丈余,渐生角翼。鱼作言曰:“琴先生所种龙子,有缘度以出世。”
英即挺身跨上,风云拥护而去。
明岁是日来归,仍与妻子同饮食欢笑。数日龙复来迎去。
苏林知之,借居吴家守候。
至期子英果又归,与林细谈四五日辞去。
其后岁岁如期回家,如此七十年,妻故子老,不复归,吴楚间因立子英祠焉。
苏林弃家负担至赵,寻见琴高师之,得授炼气保命之道。奉侍岁余,高将他适,嘱令别图进步。林拜辞游华业。
仇生与昌容居尸乡,西岳大明真君聘馆于太白为练师,采药作丹,修合服饵。
林遇之求其道,仇教以胎息还原守魂之法,林行之大益。仇曰:“子真人也,我迹不足蹑。”乃至林于涓子。
涓子补职须弥,暂归探望诸友,见林欢若平生,授以真诀。复曰:“欲作地上真人,必先服药,除去三尸,杀灭谷虫。
三尸者:一名青姑,伐人眼,令人目暗面皱,口臭齿落。
二曰白姑,伐人五脏,令人心耗气少,善忘荒闷。
三名血姑,伐人胃管,令人肠轮烦满,骨枯肉焦,志意不开,所思不得。
若不去三尸而服药,欲食虽断,虫犹不死,虽勤吐纳,亦无益焉。
故凡欲求真者,当先服制虫丸,一名初神去本丸。欲作仙人,当先服制仙丸。制仙者,太上八琼飞精之丹。子当急修服之。”
遂传以方,语林曰:“吾备位大地,不可少离。”
别后,林于涓寝室得书一幅,是遗林者。其文曰:“五斗三一,云是上帝所授。今以授子,能精思二十年,三一始得相见。但见三一,长空不灭,况复守之乎?能守三一,名刊玉札。
吾饵术养精三百年,服气五百年,精思六百年,守三一三百年,守洞房六百年,守玄丹五百年,中间复周游名山,回翔四岳,休息洞室,守形思真,共二千八百余年,方得上补天位。子其勖之!”
林省书流涕,奉法精修,道成周游天下,分形散影,寝息丹陵。
常卖履市巷以试世人,莫能识也。自号长存子,后归家中。
忽于初元四年三月六日,告弟子周义山、黄泰曰:“我昨被玄洲召为仙伯,上领太极中侯大夫,当与子别。”
明旦,果有云车羽盖,骖龙驾虎,侍以数百人来迎,林即登车,冉冉而去。
明年丁丑春,汉使来聘,已不在矣。
义山字季通,汝阴人,勃七世孙。为人沉重,喜怒不形,好独坐静处。
平旦前,常面东漱口,咽液服气百数,向日载拜。
如此经年,父怪问之,遂长跪对曰:“义山中心好日光长景之晖,是以拜尔。”
至月朔旦,温游市落,见穷饿之人,即解衣给食。时大儒名士闻其盛德往诣焉,辄称疾不见。
是岁大旱,斗米千钱,路多饥莩。君乃倾财竭家,以济其困,阴行之,人亦不知是君之慈施也。对万物如临赤子,斯积善德仁爱之施矣。
后遇陈留黄泰曰:“闻君好道,阴德流行,用思微妙,诚感于我,是以相诣吾师苏子玄授炼身消灾之术,服气还神之事,吾奉行甚验,曷往师之。”义山即邀同叩。
苏公欣然曰:“闻子少知吞景咽浆,精髓不泄,不复须阴丹内术补胎之益,则何由还阳?
服食众草诸药,虽得其力,然不得九转神丹金液之道,不能飞仙也。但可延年益寿尔。”
义山遂拜求长生要诀,苏公曰:“药有数种,仙有数品。
有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与太极真人为友,拜为仙官之王,其位可司真公、定元公,太生公,及中黄大夫、九气丈人、仙都公,此皆上仙也。或为仙卿大夫,上仙之次也。
游行五岳,或造太清,役使鬼神,中仙也。或受封一山,总领鬼神,或游翔小有,群集清虚之宫,中仙之次也。
若食谷不死,日中无影,下仙也。或白日尸解,过死太阴,然后乃仙,下仙之次也。
我受涓子秘要,是中仙耳。子名上金书,当为真人,我之道,非子真人所学也。
今以逐虫尸之方,《守三一之法》,《灵妙小有之书》二百事传子,须按次为之。”
义山再拜受教,退而服朱柯五年,身生光泽,彻视内见五脏。涤去虫尸,又服神芝五年,目视千里外,日行五百里,远近济人疾苦。
苏公将赴召,与仙菌一株,芝若干,谓曰:“吾道毕矣,子可远索高师也。”
义山送师上升,遂巡行名山大泽,遇刘更生,谓有同门谊,赠《阴符经》教以明哲保身。
更生初病危,有贾履苏道人以药救之。并授以仙灵丹,故名更生。
文才博雅,好黄老之术,闻南阳陈永伯得淮阳王‘七星散方’,服二十一日,忽不知其所在。
永伯有兄子,名僧旅,年十七,亦服之。其父恐,或去系其足,闭于密室,昼夜守视,至二十八日,亦复不见。本方云:“服之三十日得仙。”
陈氏二人,未三十日而失去。后人不敢服,谓仙去必有仙官来迎,今但不见人耳,疑为废方不可用。
更生求得之,并以《淮南子》“枕中鸿宝”秘书诣阙上献。
时宣帝初年,试之不验,有罪系狱。
未几,宣帝欲预作寿陵于上郡,择日起工。发疏属山之盘石,石室得一人,徒裸披发,反缚械一足。
有司奏闻,帝问群臣,俱不能对。
更生使狱吏上言能知,召问之,对曰:“少昊时,有国君曰贰负,不道,与谗臣危,谋杀谏臣窦窳,窦窳西遁弱水上,化成龙首蛇身。
少昊知之,征灭其国,戮贰负,擒危至,械其右足,反其两手,与发合缚,系之山洞木上。
今所见者,是其尸象,非真体也。意者以灵怪变化而成之耳,毁之立见。”
帝命取至,令人攒击,若树皮泥屑,纷然而解。
始重更生之渊博,擢为宗正,使亲王子弟咸就其学。
帝以疏属山不祥,别营于长安之西。
元帝初年,萧望之荐更生为左拾遗。
戊寅为永光元年,遭宦戚擅权,更生每多抗论,而上不报,乃更名向。
庚辰三年,向言京房深抱异材,遇明时不出,为人物之惜。帝征为侍中,待以优礼。
辛巳六月晦日蚀,命占之,得《易》之否。
房曰:“否者,塞也。小人道长之象。”时宦官石显等专权,房常以微言讽,帝不能用。
癸未为建昭元年,明年以房为魏郡太守,未几,显谓房诽谤天子,遂弃市。
临刑曰:“房先尔等三四年死耳。”
所着有《易林》,行于后世。
戊子竟宁元年,夏五月,帝崩。
太子骜即位,以元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封王氏五舅皆为侯。
六月黄雾四塞。
己丑为建始元年。石显以罪免归,病死于道。帝耽于酒色,委政外家。
庚寅二年,立许氏为后。
壬辰夏,雨大雪。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议者多归咎凤等,谷永独倚附王氏,擢为光禄大夫。
永本栎阳人,其兄谷春,少从太白先生学道,时为郎中,闻弟阿谀权贵,忽自患病死,而尸不冷。
家人棺殓,未敢下钉。
其后,乙未河平三年,新丰县民见春衣绯红,裹青帻,坐县门上。
邑人惊报其家,家人来迎,春不肯归,留门上三日去之长安,坐横门上,知而追之,复去之太白山。
家人发棺检视,有衣无尸。乃具奏朝廷立祠于中山上。
春时来祠中留宿受享。
安丘望之,少恬静,不求仕进,号安丘丈人。帝欲见不得。以其道德深重,当师事之。
望之不以见重为高,日益损退,为巫医于民间,着《老子章句》。
帝以中省秘书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迁刘向为光禄大夫,同登未央宫天禄阁校之。
向以王氏权位太重,乃因《书·洪范》,集合历来符瑞灾异之说,着其占验,凡十一篇及《洪范五行传论》奏之,帝心知向精忠。
丙申上元之夕,向正秘书阁上,夜暗独坐,有黄衣老人拖青藜杖,叩阁而进,向问之,老人曰:“吾乃太乙精也。天地闻卯金之子忠诚博学,故下观焉。”
乃吹杖头,赫然火出,焱然作照,与向共谈开辟以来事。
先受向《洪范》之文,乃自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授之,至曙而别。自此学问更进,搜罗诸奇作《列仙传》,三年告成。
河东一老,自隐姓名,常诵经,不交世利,时人号曰成公,公晒曰:“幸与帝同谥。”
帝闻之,往访,公竟不屈节。帝曰:“朕能富贵人,能杀人,子何逆朕?”
公曰:“陛下能富贵人,臣能不受官禄;陛下能杀人,臣能不犯法。”
帝不能折,使郎二人,就受政事十二篇。
阳朔二年,王凤闻褒中郑朴甚贤,累聘之不应,隐于箕山谷口,自适其志,时人高之。
已亥三年,王凤死。
王凤之子莽,折节为恭俭,凤以托太后。
辛丑改元鸿嘉,乙巳为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
时,许后废,立赵婕妤为后,凡后宫有子者,皆致之死,故有燕啄皇孙之谣。
刘向欲感后意,序次古今为《列女传》以奏之。
丁未三年,诏,罢甘泉太乙五畤,忽遇大风拔木,帝异之,以问刘向,向曰:“五畤始立,皆有神祗感应,诚未易动。”诏复其祀。
宫中夜雨,见一苍鹿,帝曰:“畤神报我。”
癸丑,绥和元年,帝无嗣,立定陶王欣为皇太子,以王莽为大司马。
时蜀之犍为郡,得古磬十六枚于汉水之滨,朝臣以为瑞。
是冬,刘向卒,帝深悼之。
甲寅三月,帝崩,太子欣即位。莽荐向子歆为侍中,歆总群书而奏其《七略》,叙诸子分为九流,自按图谶,乃更名秀。
南阳公主,成帝长女也,下嫁莽从弟咸。
公主知莽必乱汉,谓咸曰:“王氏日盛,必有一番吞并。我二人当入山避嫌修道,作世外无拘夫妇,不亦美乎?”咸辞以不能。
公主闻西岳多仙真灵圣,遂弃繁华,自往结庐以居。
修持岁余,精思丹道,即有谷真人过此,见其诚笃,引上太白拜见仇先生,传以飞步冲举之法。
未几,有昆仑使者庄伯微领乘舆队仗,言奉西母命,召入瑶池授职。
公主脱履登车,侍从簇拥,乘云而去。
土人奔告王咸,咸入山追之,越巨壑,升层巅,涕泗追望,漠然无迹。
惟于岭上见所遗朱履一双,俯身欲取已化为石,咸叹息而归。
后名其峰公主峰。
伯微者,辽西人也,好道而不知求道之方,惟以日入时向西北正坐,闭目握固,存想昆仑。
积三十年,乃见一女真,自称:“昆仑山人,怜汝苦志多年,故来度汝。因汝长于贫贱,未为奇异。若生于富贵者,特起出世之想,舍甘就苦,去炎愿凉,其功尤倍。今传汝以金液丹方,合服之,便可得道。”
山人既去,伯微思念同乡范幼冲,元帝时曾为尚书郎,善解地理。
少遇嵩山宋君,授太素胎化易形秘道。其法约,其事验,幼冲行之十年,身有三色之气,家积黄金朱砂为修丹之用。
伯微投之,密述其故,幼冲欣然出金砂同炼。一年丹成,服之,皆得飞升。